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将门庶女:王爷请你消停点-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岑远宁回头盯着褚黎,气的五官拧在一块儿,“你当初可不是这么说的!”

    “是吗?”

    祁无桀勾唇,“不知褚黎是怎么向你保证的?”

    “他说这只是一次交易,大家各取所需,你们会将此事保密,亦不会逼我参与党争,怎的现下却是要反悔了?”

    褚黎耸了耸肩,“我们不会言而无信,也不会逼你,只不过……你如今将成王的钱袋子送进了大牢,他那般睚眦必报之人,能轻饶得了你?”

    岑远宁越听越气,竟是难得的急了眼,“褚黎,你个混账!你不是说此事绝不会传出去吗?

    成王为何会知晓?”

    “呃……岑老板像是误会了,我当初明明说的是会对此事严格保密,可不是说不会传出去啊,那万一祁天佑查到了,那我也没法子啊……”

    “你……你你……”岑远宁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可他从小学的是经商算账,并不是斗嘴打人,一时也不知拿褚黎怎么办才好,急的不知说什么好。

    祁无桀见岑远宁如此平和儒雅之人,也被褚黎气的发疯,竟觉着褚黎愈发可爱了不少,大约是她一心帮着自己坑岑远宁的缘故吧,他这么想。

    褚黎就知道他会生气,连忙走到门口,从褚箫手里接过一个小瓷罐,随后塞到岑远宁的手里。

    岑远宁正在气头上,哪里会给他好脸色,拿着那茶罐便要扔出去。

    褚黎见此连忙道:“岑兄!这可是卯山仙茶啊!”

    他的动作猛地一滞,眼睛瞬间一亮,“这是卯山仙茶?”

    “是啊,岑兄,你就莫要生气了,我前几日去太后宫中请安,厚着脸皮向太后讨的一点儿,全都在这了!”

    岑远宁打开瓷罐嗅了嗅,沁人的香气儿钻进了他的脾肺,心里的火气便歇了了几分。

    褚黎嘿嘿笑了两声,“岑兄何必生气,做皇商到底是需要人在背后撑着的,既然已经得罪了成王,何不转而选安王殿下呢?”

    “至少安王殿下心系百姓,与岑家祖训相合,若是有岑兄的帮助,之后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呢,那可是通天的富贵!”

    这话是不错,他也不是没想过要投靠安王,可若是自己看错了人,安王与皇帝之位失之交臂,自己必定难逃厄运,那岑家的百年基业就会毁于一旦,他可就要成岑家的罪人了!

    正当他犹豫不决时,一旁的祁无桀也意味深长的盯着他,浑身散发出胜券在握的气势,“就看岑兄相不相信本王,相不相信褚黎了!”

    岑远宁细细打量着二人,一个是杀伐果断心机深沉的阎罗王,一个是心思诡奇善于伪装的纨绔子。

    二人就没一个是好相与的,合在一起更是令人生畏,未免就斗不过那祁天佑,可他们算的这般准,自己若是与他们为伍,焉能剩下点儿骨头?

 第170章 事败回京

    第170章    事败回京

    看着岑远宁的脸上忽明忽暗,好长段时间也不说话,褚黎便知道他仍有顾虑,想了想便出声劝慰。

    “岑兄不必这般苦恼,你有你的苦衷和顾虑,我们也不会逼你,即便你不同意,咱们依然是朋友,若是有事我们也不会袖手旁观,王爷,我说的对吧?”

    祁无桀看了她一眼,也点了点头,“说的不错,岑老板可慢慢思索,这皇商的名号,本王定会替你争取。”

    “多谢王爷体谅。”

    岑远宁自然领情。

    祁无桀站了起来,“既然事情都商量好了,我们也就先离开了,未免旁人生疑,赈灾粮的一应事务要求,本王会另找机会亲自上门与你商量。”

    “那就多谢王爷了。”

    褚黎又补充了一句:“我这茶叶得来甚为不易,我可是半偷半求才得来的,你可千万要省着喝啊!”

    岑远宁叹了口气,“是,我记得了!”

    从乾坤米铺出来,二人上了马车,祁无桀才道:“说吧,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他心甘情愿的投奔于我?”

    褚黎眼睛睁得老大,“你……你怎么知道我有了法子对付他?”

    祁无桀嘴角带笑,“与你谋事已有数月,对你多少也有了些了解,别以为我没瞧见,你方才笑的像只狐狸,一看就知道打着什么坏主意。”

    “嘿嘿,”褚黎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主意嘛,的确是有一个,只不过觉着略微有些缺德了。”

    “你不会是想着伪装成祁天佑的人来刺杀恐吓他吧?”

    褚黎又是一惊,“完了完了,你不会是给本少爷下了什么药吧?

    怎的我想什么你都知道?”

    “还是算了,岑远宁也算是个人物,若真要拉他入伙,也不该如此算计人家,要让他心甘情愿才是。”

    “心甘情愿的跟你?

    你以为这是娶媳妇儿呢,迂腐!”

    祁无桀依旧坚持己见,“时间长了,他自会看清形势的!”

    褚黎只觉得头痛,扶着额头直点头,“好吧好吧,你说了算!”

    ……

    祁天佑接到召他回京的圣旨后,立刻来到衙门,在回京之前,与曹正昔进行了一次密谈。

    密谈的内容极为简单,便是威胁曹正昔不许在皇帝面前胡言乱语,若是曹正昔能够替他遮掩一二,证明他一直被蒙在鼓里,且一直在查明真相便可。

    祁天佑的筹码也很简单,就是沂州所有的百姓,若是曹正昔识趣,祁天佑绝不会对沂州的百姓们下手,大家便相安无事。

    可若是曹正昔坚持要站出来说出真相,他便会想尽办法给沂州使绊子,他有许多法子可以做到,当然,祁天佑的确有这样的权利。

    于是曹正昔同意了,他不想连累沂州百姓,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祁天佑助纣为虐,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自己遇刺与祁天佑有关,不如就缄口不言。

    总归安王殿下会带着赈灾粮来救济沂州的百姓,总归这一个坎儿终将迈过去了。

    其余的也不重要了,他管不了太多,只求护住这一州百姓!

 第171章 声名四起

    第171章    声名四起

    乾坤与满盈的商行遍布天忱各地,实力之雄厚,到底是苍济比不上的,岑远宁不过短短一日便将朝廷所需的赈灾粮交齐。

    祁无桀与岑远宁亲自检查每一袋粮食,确认无误后才装上船,此次依旧走的是漕运,与祁天佑当初走的路线一模一样。

    因为赈灾粮作假一事,受灾的州县迟迟未能等来赈灾粮,故而祁无桀格外着急。

    他不敢有一刻耽误,带领着赈灾队伍不断的赶路,一刻也不曾停下,一连过了好几个州县也不曾停靠,直至抵达沂州。

    祁无桀与祁天佑赈灾最大的不同便是流程,祁无桀发放赈灾粮时省去了许多没必要的章程,更没有大肆宣扬自己的功勋,表达自己对受灾的痛心。

    一到沂州,祁无桀便与曹正昔交接了赈灾粮,曹正昔签了字,便立即着手安排煮粥施粥。

    这一次,满城的百姓都来了,他们又激动又害怕,在曹正昔的带领下,安安静静的排着长队,等着领粥。

    激动地是他们终于有稠粥喝了,终于不用挨饿了,害怕的是,他们担心祁无桀带来的赈灾粮会依旧掺着沙子掺着霉米。

    成王带来的赈灾粮他们不是没有偷偷煮过,沂州闹旱灾,能喝的水少的可怜,根本没有足够的水来淘洗米中的泥沙,只能直接下锅,而这样做出来的粥与直接吃泥巴没有什么区别。

    粥里的霉米和泥沙融在一起,每喝一口,嘴里都全是沙石,喝的多了便会

    生病,有的人吃了太多泥沙排不不出来,有的人吃了太多霉米腹泻至死,实在令人胆寒。

    曹正昔只得再三呼吁百姓,将能吃的米一粒一粒挑出来煮粥,可那真的太少了,只占十十一二。

    因此,当一碗碗散发着香气的白粥发到百姓们手中时,好些人都高兴地哭了,数月以来,这是他们第一次吃到这样好的米、这样干净的米。

    百姓们自发的给祁无桀跪下磕头,感谢祁无桀给他们带来了好米,更感激祁无桀给他们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

    曹正昔也感动极了,也与百姓们一同跪了下来,“终于有粥喝了,终于有干净的好米粥喝了,多谢安王殿下,多谢殿下救我们沂州啊……”

    祁无桀连忙将曹正昔拉了起来,对着百姓们大声道:“诸位不必谢我,要谢就谢咱们的皇上!”

    “咱们的皇上明察秋毫,下令彻查赈灾粮贪污一案,并严惩凶手,这才还了大家一个公道。

    也是因为皇上爱民如子,从来不曾放弃沂州的百姓,不曾放弃天忱的百姓,大家才能吃上这样好的米!”

    百姓们纷纷附和,感谢皇恩浩荡。

    纵使祁无桀在沂州极受百姓爱戴,可他亦不敢过多停留,只歇了一晚,便出发去下一个州县,马不停蹄的交接粮食、设棚施粥。

    每一个环节,祁无桀都亲自监督执行,保证每一粒米都流进百姓们的肚里,保证每一文钱都发到百姓们的手中,若有官员贪污,祁无桀一掌握证据便当场斩杀,在上报朝廷。

    杀鸡儆猴这一招极为好用,后面的官员得知祁无桀铁面无私、杀伐果断后,再也无人敢造此,每到一个州县,百姓与官员也都心悦诚服。

    祁无桀去各州县赈灾的情况也渐渐传回了京城,而得到这些消息的人,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172章 逃过一劫

    第172章    逃过一劫

    祁无桀赈灾顺利,各受灾百姓们真正的归心朝廷,最为欢喜的自然是皇帝祁长信。

    朝堂上公孙篌在朝堂上大肆夸奖祁无桀,连带着明面上的安王一党都跟着扬眉吐气了起来。

    “陛下,此次安王赈灾劳苦功高,将所到州县的灾民通通安抚了下来,百姓们无不赞誉,安王殿下的事迹一路传到京城,百姓们一提起此事便对陛下感激涕零,称陛下治国有方,乃是天忱之福啊!”

    皇帝却是龙颜大悦,“此事朕已有耳闻,不过既是安王殿下出京赈灾,为何百姓们一提起赈灾一事却要对朕感激涕零呢?”

    公孙篌乃是皇帝最器重最信任的前朝老臣,他眼中只有这荣朝留下来的百姓苍生,故而便最先放下先前那个昏庸无道的暴君,顺应爱护百姓臣民的祁长信,并帮助祁长信尽快理清了乱局,这才还了天忱这几十年的太平。

    故而公孙篌最摸得清皇帝的心思,当即笑呵呵的回禀:“安王殿下这一路上都不曾居功自傲,更不曾宣扬自己的功勋。”

    “每每遇上百姓们下跪道谢,殿下总是传颂陛下的功德与仁心,称这一切都源于陛下对贪赃枉法之徒的肃查,和对天下百姓们的关切担忧,百姓们自然对陛下感激涕零!”

    这马屁可谓是拍到了点儿上,原本赈灾就是收揽民心的最佳时机。

    试问哪个皇帝坐在九五之尊的位置上不会疑心重重?

    加之他祁长信如今坐上的这个位置,也是从别人那儿抢来的,因此对身旁的人就更是疑心了。

    可手握重兵的安王出去办事,却一直惦记着自己,为自己收揽民心,他一听这话立马觉着此事最大的收益人是自己,自然高兴不已。

    皇帝乐不可支,“是是是,安王性子稳重踏实,平日里闷不做声,也不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