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隐世医女-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消除心头的点滴恨意。
前世里,她就是这样扭曲地活着,现在来看,那时的每一天,似乎都漫无目的,苟延残喘,只是一个能喘气的活物而已。
张老太爷和太虚真人见秦念西只那样呆呆地坐在,眼神空洞迷离,不知心神在何处,心下十分怆然。是怎样的所谓梦境,才能让一个如同花骨朵儿一般的小小女孩儿,有那样的眼神?
张青川一看秦念西的表情就着急了,怕她又如那日一般,只呆了呆就把她抱进怀里道:“阿念,阿念醒醒,那日咱们说好了,不再去想那噩梦了,往后你说什么便是什么,舅舅和外翁都不再问了,你不要吓我们……”
真人听张青川如此说,忙从怀里掏了个小药瓶出来,喂秦念西吃了一粒。
张老太爷见了眉毛微蹙,只吃惊地看了看太虚,又上前给秦念西把了把脉,才颓然放下了手。
那药丸服下,略冰凉辛辣的味儿让秦念西清醒了过来,很快又觉得困倦,在张青川怀里悠悠睡了过去。
待得张青川把她安置好了回来,张老太爷才问他:“阿念之前也这样过?”
张青川点头答道:“是的,父亲,不过那回她哭了,今日却是一滴眼泪都没掉,儿子怕她老去想那些事,只怕不好……”
太虚点头道:“大郎顾虑的是,这孩子只怕是,心里苦太多,又不愿说或是不能说,怕叫我们知晓。如此下去,若有一日心神失守,那便大为不妙。”
张老太爷忧心忡忡对太虚道:“如此说来,你那药做起来再繁难,怕是还要再做些,而且她以后一定要有咱们在身边……”
太虚点点头道:“这倒没什么,只花些功夫罢了。近日里,她把那郑氏医女的心经和针法默来给我看了,我细细揣摩了一下,若那心经能修成,倒是于她大有裨益。”
张青川道:“若真如此,倒可让咱们略略放心了。只眼下,父亲,儿子想着,咱们得让阿念有事做,不能让她有时间胡思乱想,尤其不能想她母亲的事。”
第四十三章 侥天之幸
秦念西一觉十分香甜,睡到午初,醒来神清气爽。
赵嬷嬷见她醒了,面色还好,只拍胸口道:“姑娘没事就好,可把嬷嬷吓坏了。老太爷和真人来看了两回了,吩咐让姑娘醒了就去梧桐苑。”
秦念西到梧桐苑的时候,张青川已经被一拨又一拨的管事催出去了,预收秋粮的事已经开始了,纷繁复杂,都等着他拿主意。借力其他粮行的事,有些需要他亲自出面走一趟,有些则是要做好安排,行事还得机密,相当不易。
张老太爷和太虚真人见秦念西看上去神清气爽,面色红润,松了口气。
秦念西笑着给太虚真人道了谢,又道:“今日吃了道长这药,倒突然想起一事。原是准备到了江南西路,再给长公主做一幅丸药送过去,却没成想,在这路上耽搁了许久。”
太虚真人对张老太爷笑道:“这丫头倒自己会给自己找事做。”
张老太爷捻着胡须道:“做药这事原不用你自己动手,你一个小丫头,哪里有药行里积年的供奉功夫深,只需把方子开来,等真人看过,派人去做就行。”
秦念西知道,张家祖上的根基就在药行。
也因为天下成名药师十之八九出自张家药行,所以那江南西道君仙山下的药市,是整个帝国的药材枢纽,张家在其中执牛耳。
医药不分家,因医而药,因药而医,张家与道家医者从来密不可分。张家医馆开遍整个帝国,一向以慈悲心肠和医术精湛著称。
这天下医者,又有几人能说完全与张家,与道家无关,只张家从来行事低调,不事张扬,且人丁单薄,手艺从不藏私,让这些大药师即使开山立派,也仍旧愿意在张家的羽翼下生活。
而张家更大的底气在于,多少年来活人无数的大慈悲。试想,人活一世,谁敢担保能没个病痛的,万一遇上那一般大夫看不好的毛病,那还是得奔张家医馆,奔君仙山啊。
秦念西说起这做药的事,原本也不是真的想自己去做,只是想让太虚真人以他的名义,把这药送出去。
太虚真人自然知道她心里的那些小九九,便让她把那方子开了出来。
秦念西在梧桐苑的书房里磨了墨,把那个在心里衡量了许久的方子写了下来。
只见那一笔十分亮眼的簪花小楷,哪里是一个六岁女童能写得出来的。太虚真人和张老太爷见她写完,只被那字晃花了眼,太虚只赞了一句:好字!
可随后二人看那方子,越看却面色越凝重,张老太爷问道:“阿念可知这其中有两味药乃剧毒之物?”
秦念西只点了点头,太虚真人便道:“你为何把这两味药用如此重的分量?”
“积重难返,不下猛药,怕是毒性难以控制!长公主成年已久,胞宫内的毒素只怕已经蔓延出来了,这两味毒只为中和她身体里的毒素,否则只怕等不到我会用玄黄针,长公主就已经药石无医。”秦念西很肯定地答道。
太虚心中想的极多,他知道这小女娃娃说的是实情。她即使能学会那玄黄,至少也得三年五载才敢去给长公主施针,而且风险极大。当年他给长公主驱毒时,不是没有想过用毒制毒,但那时长公主太小,身子又十分孱弱,一个不小心就会让她香消玉殒。
秦念西见太虚真人捻着胡须,只望着那方子不说话,知道他在细细思索,便也不打扰,却又到书案边慢悠悠写下了一个方子。
等到她把那方子写完,太虚才道:“我观你之前给长公主的那个药方,中正平和,原是为了调养她的身子,为了吃这副药做准备的。你且说说,你如何会想到把这两味药用在一起?“
秦念西答道:“原是在药行的一位老供奉的手札里看到的,还仔细向他请教过,我说的是在梦中。”秦念西见张老太爷耸起了眉毛,连忙又补了一句。
张老太爷道:“你说的是哪位供奉?你这药剧毒,只怕只有胡先生能做。”
秦念西点头道:“正是,天下懂毒药者,无人能出胡先生之右。看过他的札记,真的获益良多,也让我解开了许多心中难解的疑团。”
太虚真人当年给长公主驱毒时,也让这位胡先生一起辨过毒,只那时,胡先生并不知晓此毒可以如此制衡,估计也是一直苦苦探寻,才得了这体会。
太虚苦笑着摇头道:“当年我和老胡研究了那么久,都没什么好法子,倒被你这小丫头想到那郑氏针法。你这么用药虽猛,大凶险却也没有,这个方子确实挺妙的,这两味药虽都剧毒,但用在一起互为阴阳,彼此牵制又能制住长公主原本中的那毒。加上其中别的辅药,都用得极为巧妙,确实是花了心思。”
秦念西笑道:“原都是因缘际会,若只有药没有那针法也不行,若只有针法没有药也不行,恰好我都有幸得见,十分幸运。”
太虚抚须点头:“对长公主来说,果然是侥天之幸啊。”
秦念西哪里不明白真人的意思,当即十分认真说道:“若能凭医者微薄之力让长公主平安诞下子嗣,与其说是长公主之幸,不若说是北疆无数民众之幸。”
“此言甚是,上天如此安排,必有其深意。如此,老道人也不需爱惜那不足道也的几根羽毛,便担了这干系便是。”太虚真人停了停又说道:“你刚刚又写了张方子是给谁的?”
秦念西递过那墨迹还没大干的方子道:“这是给王家三郎的。道衍法师替王家三郎施针,到了冬日,便不再适合施针,用用这方子可能更好,待来年春天,惊蛰前后,再行施针,方能应四时之变化,激发他体内之元气。”
太虚真人看着那方子若有所思道:“我道家医术与先天弱症上并不擅长,你这是如何参得?”
“郑氏医女除了一本针法之外,还有一本行医札记,有点滴记载,我又结合了医家常说的医病要顺应天时,便想出了这些法子。”秦念西细细解释道。
第四十四章 湘楚之旱
道衍细想了想,又仔细回忆了那王家三郎的脉案,一脸苦笑道:“王家三郎这病,你虽能治,可事后又该如何自处呢?”
秦念西顿时面色一片赤红,虽则两世里她都未经男女之事,但毕竟是心知肚明的。
张老太爷见她如此面红耳赤,心中直往下一沉:“你说梦中得了王家的庇护,莫不是,那王三郎……”
秦念西见张老太爷一语中的,只低着头不言语。
张老太爷见状却眉头紧锁,心中又是酸楚又是怜惜,良久才叹了一口气道:“如今不是在梦里,阿念千万莫要如此自苦,万事有外翁在,外翁断不会让阿念落入那样的境地。”
秦念西摇头道:“外翁切勿多想,上天既让孙女儿在梦中活过一次,就是让孙女儿不再重蹈覆辙。我想给那王家三郎治病,原是,原是王家人确实待我极好。”说着,又把前世和王家有关的一些事情大略讲了讲。
两位老人听完,面色俱十分凝重,太虚唏嘘道:“如此说来,这王相公倒是个心怀天下之人。”
张老太爷点头道:“此人年轻时便风光霁月,为人端方有礼,有情有义,人品很好。为官多年,官声极佳。如今位极人臣,虽说有运气的成分,但确实是治世之良臣。”
太虚听得此便道:“若如此,那王家也必不是世俗之人,当知医家不分男女,若阿念坚持要治,咱们便不阻挠就是,到时候万一不行,我老道人陪你走一遭吧。”
秦念西虽心中苦笑,可此时却不敢再生枝节,只不做声。太虚见状也不多语,只把那两个方子抄了下来,又言简意赅给胡先生写了封信,要他尽快制了那两味毒药亲自送来芜州。张老太爷叫了亲信管事安排人送了出去。
用过午膳,太虚把那还魂丹拿给秦念西,又对她仔细说了一遍她的状况,嘱她平日不可多思多虑。
张老太爷则是一直忧心忡忡,眉头紧锁。秦念西见状只得安慰老人道:“外翁放心,孙女如今只过好眼前便是,其余诸事,有几位长辈在,孙女万事不操心,只好好练那心经,必不会再伤心伤神,惹长辈担心。”
张老太这才眉头微舒,不再多言。
秦念西慢慢踱着步回了自己院子,沿路种着一排琼花,此时正盛开,大朵大朵的在午后的微风中颤巍巍的,十分漂亮,晃得她有些移不开眼,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自那日之后,秦念西便只每日练功,看书,陪着两位长辈下棋,悠悠闲闲过日子不提。
六皇子和广南王世子从芜州出发,一路快马加鞭,进了楚地平原,便见得田地皲裂,目之所及,枯黄一片,就连那远处的苍山,都从青翠中带了一丝黄意。
民依水而存,楚地原称千湖之福地,可那日头就那样白花花地硬晒了六个月,小水塘变了泥坑,大湖水位下降到只剩下滩涂和湖中心那一汪,河水露出俱是黄沙的河床,那浑浊的江水虽水位低些,却还在静默地流淌,还有渔船搁浅在岸边。
在这样原从不缺水的地方,却是城镇中连井水都要作价卖。
六皇子和广南王世子这一日到了一个名叫邺绿镇的地方,这里是离长江最近的一处村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