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隐世医女-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恒法师无声低头,只一脸惭愧,毫不掩饰。

    他得了许可,去万寿观里看那些她在信中提到的,数不胜数的疑难杂症的医案,他一类一类翻看过去,才心惊肉跳地发现,从前根本就没有被治愈的弱症,而那个叫阿升的小童,竟是第一个被治愈的,治愈他的,却是阿念。

    他在万寿观里见到了自她上山之后,经手治愈的所有疑难杂症,编写审校过的所有医案,那是简单的天赋异禀机缘巧合略有所成吗?

    她这样的,如果还叫略有所成,这天下医家,只怕都会汗颜,他那时才明白,为何太虚真人要指着道恒法师什么也不说,再从长吁短叹到摇头叹息。

    为什么道恒法师要惭愧地低头。

    如果说他们读书人读到一定的地步,读成了天下大儒,最终开创了新的学派,那阿念这个,只怕要叫做开天下医家之先河,可想想那些须发皆白、名动天下的大儒,再想想阿念那穿上道袍还能分不清雌雄,说令人汗颜,可不就是令天下人都汗颜吗?

    可她在君山女医馆,医女们也只知,除了那位掌事的秦医女,还有位小秦医女,小秦医女最擅针法,也最不藏私,教人练针也最为严苛,她那手针法,可不就是得严苛些,虽说能救命,可也动辄就是生死大事。

    到后来,他隐隐明白,关于阿念的一切,他能看到的这一切,都是张家敞开大门让他看的,他们为什么让他看,他有时候觉得很莫名,有时候又觉得有些暗喜,可他也记住了张家大爷状若无意说的那句话,张家子弟的婚配,都是要自己愿意的。

    他其实心里也很矛盾,若说不想,那是自己骗自己,自打小时候在万寿观里一处呆过那些那些日子之后,他心里眼里何曾放进过别人,若说从前是觉得自己活不长,想那些有什么用,可他管不住自己,他就是会暗地里想和她有关的那些事儿,想她的一颦一笑。

    再后来,即便他好了,他也担心,他真担心若是他不要脸面,让阿娘去提了这亲事,她也真的归于他们家了,可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好了,真的能让她和别的女儿家一般,平平安安诞下子嗣。若是不能,那不就是恩将仇报,误她终身?

    他犹豫煎熬,他见过阿娘眼中和他有一样的犹豫。

    他其实很想问问她,他是不是真的好全了,好得跟这世间任何一个寻常男儿一样,能娶妻生子,他还想问问她,若是他真的好全了,她愿不愿意?

    可他怎么敢问?他只能试探着,央着张家大爷帮他带带信,再在信里试探着她的反应,可她什么反应也没有。他曾很难过,但是转眼想明白了又有几分欣喜,起码她没有说让他不要再给她写信了。

    他还在继续犹豫煎熬,他是很后来,长公主诞下麟儿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才知道她是去了北地,既然长公主已经痊愈,而且有了子嗣,他以为她应该快回来了,他想着,等她回来,只要她点点头,他立即便会让阿爹去找那位秦老爷提亲,只有她点了头,他才能有底气……

    可依旧是杳无音讯,后来,山上的人越来越少,连张家大爷,都去了京城,张家老太爷也下了山,他才知道,北边的局势,该是很紧张了。

    可这一下,这么紧张的局势之下,他们两家,却就这样得了旨意定了亲。这样的时候,这突如其来的惊喜之后,王三郎慢慢回过了味儿,阿念莫不是在北边出了什么事,否则,怎么会这么突然?

    虽说阿爹的信里,全是欣慰和欢喜,可他还是觉着,这里头透着古怪,到底她现在究竟怎么样了?这亲事,虽说是阿爹去求的旨意,可若是没个因由,阿爹如今忙到脚后跟打后脑勺,哪有闲心想这事?而且,若是张家不点头,阿爹断不会冒冒失失去求旨意。

    既然如此,这必定就是张家先找上门的,张家为啥突然找上门?肯定也不可能是张家大爷在京城脑袋发热突然做的决定,他在这君仙山上,更是一丝儿风声都没听到,那必然就是阿念在北边出了事。

    他又想起从前,想起他们在京城万寿观的时候,她那么小,那样孱弱苍白,他觉得一颗心都被揪了起来……

    他开始有些心急如焚,在屋里转了几圈之后,他突然下定了决心,扬声喊了候在廊下的小厮:“收拾东西,快,明儿一早,咱们回去!”

 第291章

    王三郎进了书院旁侧,康老先生住的那处院子时,屋里刚刚掌了灯,康老先生正就着红泥炉子上翻滚着的冬笋腊鸭锅子,抿着口小酒。

    康家老太太见得王三郎来了,忙招呼着又上了副碗筷,嘱咐着王三郎陪着康老先生饮上一杯小酒,自家又乐乐呵呵往厨下去,嘟囔着再炒个什么下酒菜。

    王三郎勉强和师娘应对了几句,见得师娘转身出了屋,才又看向灯光里,康老先生明暗交错,带着满脸笑意和褶皱的面庞,突然大步往前,走到康老先生面前,噗通就跪了下去。

    王三郎这一跪,倒把康老先生跪得愣了愣,才放下刚夹起的一块笋片,温声问道:“这是怎的了?不年不节的,你这会子下跪,你师娘可没准备好压岁钱。”

    王三郎心里的暖意直冲上鼻尖眼眶,忍了许久也没忍住,还是吸了吸鼻子,才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和寻常没太大区别:“先生,学生今日,是来辞行的。”

    康老先生脑子转得飞快,挪了挪身子,直直朝着王三郎跪下的方向,端端正正坐好了,才道:“人活一世,聚散有常,既如此,你先把头磕了,再起来说话吧。”

    康家老太太从厨房打了个转儿回来,一进门,就见得王三郎正跪在康老先生膝下,端端正正在磕头,只一脸愕然道:“这是怎么了,这孩子好好儿的,你这老头子别没事就板着脸训人家。”

    康家老太太这话,直接把王三郎那努力憋回去的热,又勾了出来,上山近三载,师娘待他这份温暖备至,点点滴滴,全都浮上了心头。

    康老先生面上却是一丝儿表情也没有,只悄无声息搬了把椅子到自己旁边,招呼康家老太太道:“你也过来坐下。”

    康家老太太有些不明所以,心里大概有了些猜测,也不再多说,只依言过去坐下。

    康老先生又对还垂首跪在地上的王三郎道:“既是要辞行,也给你师娘磕个头吧。”

    康家老太太那心就跟豆腐块儿一样,只听见辞行两个字,就忍不住心里发软发酸,从前多少年,她就是这样,把儿子养大,再看着儿子磕了头,转身往外,骑着高头大马,走到再也看不见,多少年也难得回来一回……

    从前在山下,虽说康老先生的弟子,也经常往家来,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最喜欢康老先生收的这个关门弟子,山居寂寞,特别是这小一年,连尹艾都领着孩子去了豫章城里,主持事务,倒是这王三郎日日都要来上一回两回的,回回来了,都要跟她聊上几句,把她逗得哈哈笑。

    她就有种错觉,康老先生这个关门弟子,比她那些儿子还贴心。这冷不丁就说要走,康家老太太那眼泪,还没等王三郎把头磕完,就开始扑簌簌往下落。

    康老先生搀了磕完头还跪在地上久久不肯起的王三郎起来,再看见他一脸的泪水,只叹了口气,又转身斥了自家老妻道:“你这是干什么,孩子大了,要去奔前程,哪能天天陪着你这老太太逗闷子,你就哭,把孩子也勾着掉眼泪。”

    说完又对王三郎道:“你师娘眼窝子浅,从前你那两个师兄出门的时候,她也这样,你别跟你师娘一般,你可是个爷们,坐下说话。”

    康家老太太抹着眼泪出了门,又就着热水流了阵子眼泪,才净了面,又打了热水,拿了条干净帕子,端回屋里,让王三郎又哽咽了一下,才算是大口大口吸着气,净了面,调匀了呼吸。

    康老先生见得王三郎总算恢复了情绪,才温声问道:“这是出了什么事?你这,有点过头了。”

    王三郎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笑,舔了舔嘴唇,把自己好像都还信不真切的事儿说了。

    听完王三郎的话,康老先生没吱声,倒是康家老太太激动了:“你这孩子,这是大喜事,你怎的还跟师娘来这一套,把师娘弄得心惊肉跳的,还以为你这突然说要走,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儿……”

    康老先生却只一派面色凝重道:“你这是,要去北地?”

    王三郎讶然抬头看了康老先生一眼,康老先生和王三郎对视了一眼,二人都没在说话,康家老太太此时也意识到了什么,也不再说话了,气氛一时有些凝重。

    许久之后,康老先生才摇了摇头道:“你要沉住气,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要沉住气,念丫头在北边,当是出了什么事,可未必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无论如何,有张家老祖宗跟在她身边护着她,断不会让她有个什么万一。”

    王三郎愣了愣才摇头道:“先生,三郎不是,三郎没想什么别的,三郎就是不放心,总觉得这事儿上,阿,阿念受了委屈。”

    “若不是三郎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也不至于,不至于,是三郎有负于她,有负于张家上下对三郎的好,三郎就是,就是想,想看看她好不好,若是能把她心里这些委屈给抹了,三郎此行,就算没白去。”

    “先生,师娘,阿念和别人不一样,她打小儿,就,就孤单,事到如今,三郎也不怕您二位笑话,三郎第一眼见到阿念的时候,虽说三郎自己也不好,可三郎还是觉着心酸,她从来都不哭,可她越是笑,三郎就越心酸。”

    “从前,三郎不敢想,啥也不敢想,可这有些事儿,哪里是不敢想就能不想的。三郎第一回给先生磕头的时候,先生说的那些话,三郎这几年反反复复地想,如今终于敢说是想明白了,先生放心,三郎虽说,虽说愚钝些,可如今往后,不管如何,三郎定会牢记先生教导,一心一意,全心全意,补全她从前那份孤单。”

    康家老太太又被王三郎这番话,勾得泪水涟涟,康老先生一脸欣慰点了头过后,端起了小酒盅,又突然重重往桌上一放,笑叱道:“好你这小子,竟还算计到你先生头上了,看把你师娘勾得,又跟着抹眼泪。”

    王三郎见得自己那点子拐弯抹角的算计,全被康老先生识破了,反倒没有一丝的不好意思,只站起来长揖到底:“先生,三郎这是和您亲近,想着老太爷这会子必然也得了信儿,心里头只怕也不舒坦,三郎虽说使了点心眼儿,可三郎说的,也是大实话,若有一句不尽不实,就让,就让三郎……”

    康家老太太连忙抬起自己还在抹眼泪的手,一巴掌拍在王三郎后背上:“快别说了,三哥儿想得周到,这话,就得让你这先生去说,你爹娘如今不在这处,可不就得先生出力。”

    康老先生笑叱道:“你到底站哪头儿的?”

    康家老太太瞪着自家老头子道:“我只盼着两个孩子好,多好的事儿,只要他们好,我哪头儿都不站,也哪头儿都站。再者说了,你成日里念叨,这学生没啥可教的,人家叫你一声先生,你啥力也不用出,就白捡了个这么好的学生?”

    “咱可不都是盼着两个孩子好,张家老太爷那里,你明儿一早就下山,找他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