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帝国-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剑眉一挑,沉吟着道:“若说练兵的话,正如你所说,找东胡下手最合适。陌刀,骑兵,弩阵,便于在空旷无垠的大漠上驰骋。岭南不同了,气候炎热,痒厉横行,多山”湖泊,不便骑兵驰骋,更不便陌刀使用,在那里用兵。可不易呀。始皇当年,不得不出动五十万大军,费时两年多,方才平定百越。”
    景帝虽然没有统兵上过战场,这眼光却是独到,说到要害处了。
    百越之地就是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越南北部之地。这些地方,地形复杂,不便于骑兵机动。更不便于行军。尤其是陌刀这样的重装备,在这些地方,其威力大受限制。这些事,不得不虑。
    “皇极是!,周阳对景帝的剖析很是赞成,不住点头道些!上。一马平川,无论从哪里进军,都不是问题。岭南不一样,山高沟深。道路崎岖,不便进军。可是。臣以为,只要虑在机先,不会是问题。地形虽然复杂,要找一交战的战场不是问题
    两军交战的战场,并不需要太大。只要够用就行了。只不过,岭南的战场要花一番心思去选择,不象大漠,随处可以用作战场。
    微一停顿,接着剖析道:“如今进军,有三大便利。”
    “哦!”景帝很感兴趣,问道:“哪三大便利?”
    “第一大便利,便是如今的岭南情势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周阳剖析起来:“始皇扫灭六国之后,接着便进军岭南,耗费巨大。秦军伤亡不就连统帅屠睢也死在土著利箭之下。说到底,便是道路不便,秦军补给不上。当时的补给,只能靠从五岭道路上运输。五岭本就山高路险,为数不多的几条小路,蜿蜒在山岭间,要想满足五十万大军之需,根本不可能。”
    “着啊!”景帝大是赞成,击掌道:“为了解决这事,始皇两次驾临长沙。可是,五岭山道太过险要。运输起来太困难。始皇都有放弃岭南的打算,要不是史禄出了一个好主意的话。”
    秦军席卷天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没有什么败仗。连统帅都给敌人杀死的事情,在秦国历史上只有两次,一次是蒙恬之父蒙武给信陵君杀死,另一次就是屠睢死于土著箭下。
    这两件事是秦朝的奇耻大辱。蒙武死于信陵君之手,那是力有不足。而屠睢之死,非秦军战力不行。是补给不上,有劲使不出来。
    周阳不住颌首,接着剖析道:“史禄献策,始皇修了灵渠,从咸阳上船,可直发岭南,补给一解决。秦军士气高昂,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平定了岭南。大汉要进军,不会再象当年那般。担心补给不上了
    “有理,有理!这都是始皇遗惠呀”。景革深表赞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家格言!只要粮草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都好办了。
    “其二便呢?”景帝问退
    “其二便就是大汉这次进军。不是开拓,是收复。”周阳接着往下说:“始皇出动五十万大军进军岭南。在这之外,始皇发关中之民。也就是老秦人前往岭南,数十年过去了,他们在岭南扎根,生生不息。他们说的话,吃的饭菜,与中原无异。大汉要进军。他们必然响应。这就比当年秦军轻松多了!”
    开拓,是指前人未做过。秦始皇当年进军岭南。就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大事,虽然我们的教科书只谈及了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华夏之事。没有讲这段历史,却不能掩盖其伟大。
    在这之前,岭南只是简单的附属于楚国。战国七雄中,楚国的幅员最辽阔,东西走向是五千余里,一度被认为是七雄中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国家。楚国虽然拥有这片辽阔的土地,并未进行开发,因为楚国一直奉行的便是北上中原,与六国争雄。数百年的争霸战争下来,楚国越来越弱,对岭南的控制更加无力。
    在楚庄王时代,承认楚国霸权的岭南土著,根本不承认楚国的控制了,各自为政。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五十万秦军奉秦始皇之命,越过岭南,深入岭南之地,把大秦的土地扩大了南海之滨!
    现在的华南之地,就这样给秦始皇并入了版图!
    华夏的土地,一下子扩大了一半!
    秦始皇并不满足于征服,而是很有远见,推行了“民族融合政策。”他把关中的老秦人,还有从山东招蓦的流民。一起迁往岭南。他们带去了大量先进的文化、科技,传播中华文明。
    这一措施起了很好的效果,岭南的土著很快就被同化了,与秦军通婚。与中原进行贸易,更进一步促进了岭南的开发。
    推行始皇这一策略的先是任嚣。后是赵诧。赵伤在岭南长达数十年。他活了一百多岁,他忠实的执行了始皇这一策略,促进了岭南的同化。
    因此,伟大领袖赞赵儒为秦始皇“南下干部第一人”。
    如今的岭南百姓,与中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根同源,说着相同的话语,写着相同的方块字,吃着相同的饭菜,穿着相同的衣衫。若汉朝现在进军,其阻力比起秦始皇时期小得太多了。
    秦军可是一个部族一个部族去平定的。这些土著居住在大山中,秦军去平定,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了。秦军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悍的军队,在解决了补给之后,只用了半年时冉就完成了!
    “第三利呢?”景帝问道。
    “那便是,如今的大汉,早已不是当初的大汉了!”周阳的声音有些高:“高祖之时,天下贫弱,无力举兵不得已而派陆贾入南越,说服赵伤。数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大汉。实力大增,太仓之粟陈陈相因,朽不可食。若大汉立定一心。大军一到,百越必然降伏!”
    “好!说得好!”景帝笑了,周阳这三大便利,绝对是独到之见:“周阳,没看出,你对百越还真下了一
    “皇上,其实这都是朱买臣帮的忙。他对百越很熟,臣与他多日相处,要对车越不熟也不行呀!”周阳很老实,没有居功的打算。
    “嗯!”景帝对周阳此言很是赞赏:“这个,朱买臣,别看他是楼夫出身,还真是个能人!有了他,真能省很多事。你打算如何用兵?”
    “皇上,臣以为,先平定南越,再收闽越!”周阳开始陈述自己的方略了:“南越之地,是老秦卢与中原之民聚居最多之处,也最易平定。臣之所以决定先平南越,是在于。南越最易平定,一旦平定了,对闽越就好办多了。到那时,将士们已经熟悉了百越,打起来自然是的心应手。”
    “想法很不错!先找最容易的练难的,好方略!”景帝很是赞赏,却是话锋一转道:“可是。联要给你变变方略,你要先平闽越,再来平南越!”
    “皇上,为何呀?”景帝是个精明人。不会看不出周阳方略的好处。可以降低很多伤亡。景帝如此说,必是有其原委。
    “周阳,你知道赵伦这个人吗?”景帝问道。
    “这些天,臣对百越之事下了番功夫,对赵诧有些了解。”周阳点头道:“他是始皇的侍卫,十九岁时,给始皇亲自命为侍卫。此人精明强千,三十余岁,就给始皇付予重任,镇守岭南。他用兵有一套。在吕太后之时,他曾打败大汉,打到长沙来了。”
    “没错,的确是这样。”
    景帝笑着点头道:“赵坨是个人物,始皇才把他放到岭南去!至于他打败大汉,袭扰长沙一事,那是吕后倒行逆施,以为赵诧不过是一偏安之人,不足为惧。先是把赵伦的亲戚朋友给治罪下狱,还把赵伤的祖坟给挖了,这激怒了赵诧,他才起兵与大汉为敌,袭扰长沙之后,他更是称帝了。先帝之时,开释了赵俏的亲朋,重修了他的祖坟,这才有袁盎入南越,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得赵化去帝号,重新归附大汉一事。”
    微一停顿道:“其实,你所知道的赵化,并不是真正的赵儒。他并无称帝之心,更无独占南越之意。他那是遵守始皇遗诏,为华夏镇守岭南。”
    “始皇遗诏?”周阳的眼睛瞪大了,很是惊奇。
    “走,去天禄阁,你一看便知。”景帝站起身,快步而出。
    周阳快步跟上去。
    景帝边走边道:“赵儒忠心始皇,罕有人及。若他有称帝之心,何必等到吕后之时,秦末大乱,中原混战,他手握五十万秦军,若是他率领五十万秦军。杀回中原,天下大势,未可知矣!”
    秦末战乱,秦朝的精锐大军却没在中原,这才有秦朝覆灭之事。那时的赵儒,塞断了岭南通道,把岭南与中原隔离开来,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赵伤若有称帝之心,当时他率领五十万精锐秦军杀回来,刘邦、项羽之辈,还真是难以抵挡。要知道。那可是追随秦始皇平定天下的精锐之师,他们有着良好的练。精良的装备,丰富的战场经验。一旦出现在中原战场,足以横扫所谓的“义师”
    对这说法,周阳并不意外。可是,这话是从景帝嘴里说出来的,周阳要不惊讶都不行。
    景帝是汉朝的皇帝,是刘邦的后人。他自然是要维护刘邦,他应该说即使赵伦率领五十万秦军杀回中原,以高祖之雄风,区区五十万秦军何足道哉?
    可是,景帝说的却是截然相反的话,要周阳不惊奇都不行。
    “呵呵!”景帝把周阳的惊奇样线看在眼里,笑道:“周阳,你不是很惊奇,联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皇上,臣是有这想法。”周阳没打算瞒他。“联当年听到这说法,也是很惊奇。”景帝的话让周阳更加摸不着头脑,只听景帝道:“那是高祖的说法!”
    “啊!”刘邦自己这样说,周阳更奇了。
    “这没什么好讳言的。”景帝笑道:“高祖性豁如,虽是得了天下。做了皇上,性情未改。立国之初,高祖一直很奇怪,赵儒怎么会塞断五岭通道,而不是率领五十万秦军杀回中原。直到萧何找到始皇的遗诏。这才一切了然。”
    “皇上,始皇的遗诏写的什么?”周阳的眼珠瞪大了。
    秦始皇的遗诏,竟然使得天下形势大变,周阳要不奇都不行。
    “你自个看!”景帝并没有回答,而是一甩袍袖,进了天禄阁。
    天禄阁是保存汉朝秘档所在处,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国家档案馆”
    里面有很多人奔走,在清理竹简。绢帛小心翼翼的,非卓认真。
    景帝熟门熟路,来到天禄阁最面的一间屋,站到一个橱柜前,道:“打开!”
    这里的人应一声,打了开来。景帝上前一步,从里面取出一个精致的铜管,抽出一束绢帛,递给周阳道:“这就是始皇的遗诏!”
    周阳特别急切,接到手里,展开一瞧。手一颤,绢帛差点掉在地上。
    “这这这”周阳的舌头突然变大了。   
第五十四章 始皇伟哉
    “呵呵!景帝饮有兴致的打量着周阳,笑道!“很惊祝,凯尹。联第一次见到始皇遗诏,比你还惊讶。联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被读书人骂为暴君的始皇,竟然宏阔深谋如斯!若不是他这一道诏旨,赵亿率五十万秦军杀回中原,天下大事未可知矣!”
    “若无此诏,天下大事虽未可知。可是百越必失!”周阳给景帝的话惊醒过来。
    “是呀!前朝经营百越时间不长,根基未稳。若赵俏率领五十大军北返,百越必然成为境外之地,若要再次进军,很难很难!”景帝重重点头,很是赞成周阳这一判断。
    “皇上,始皇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