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帝国-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于班固的一支如椽巨笔,写出了一篇煌煌之言,对匈奴的震慑效果巨大。
    有时候,一篇文章抵得上千军万马,若是在纪功碑上刻上如许文章,对匈奴的震慑效果会更好。
    周阳前思后想,却是没有一点头绪。做文章这事,需要灵感,周阳没有灵感,要写文章根本不可能。更别说,他还不善长此道。当然不善长做文章的人,并非没有好文章,只是这种可能性太低罢了。刘邦的《大风歌》便是很好的例子。
    “我怎么不把司马相如带上呢?”周阳大是后悔,当初为何没有
    想到此点。
    窦宪当年北征,不就是带上著名的史学家班固,才有了“勒燕然铭”么?这种规模的军事行动,带上一个文学巨匠很有必要,当初却虑不及此,后悔晚矣。
    “大帅,皇上的旨意。”就在周阳沉思之际,只见赵破奴急匆匆
    进来,手里捧着一枝铜管,递给周阳。
    “皇上的旨意?”李广他们不再饮酒,打量着铜管,脸色凝重。
    “快拿来!”周阳一把夺过来,抽出硝,三两下展开,浏览起来,一双明亮的眼睛猛的瞪圆了,一脸的惊讶之色,死盯着绢帛「好象有天大的事情发生似的。
    “大帅,皇上怎么说?”
    “难道出事了?”众将很是惊异。周阳是那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
    变的人,很少有见他如此惊讶的事情,由不得众将不多所猜测。
    “出事?出什么事?”周阳有些惊奇,打量一眼众将,目光再回到绢帛上,再次浏览起来,一颗头颅从左至右,不住晃动,嘴里喃喃有词,一脸的陶醉之色,比起饮了千杯醇酒还要让他心醉。
    李广他们自从认识周阳以来,就从未见周阳如此表现过,个个跟丈二金刚似的,摸不着头脑,唯有睁大眼睛,死盯着周阳,喉头发出咕咕的响声。
    “大帅,你怎么了?”李广终于是忍不…住了,出声相询。
    “是呀!大帅,你说话呀!”众将齐声催促起来。
    “飞将军,你适才说,要痛饮三百杯!依我看,我们要痛饮千杯才是!”周阳把手中的绢帛晃晃,有些神秘的道:“你们猜撸,这是什么?
    “大帅,还用猜么?是皇上的旨意!”李广快嘴,首先就不满了:“这有什么难猜的?”
    “不是!”周阳却是一句话给否决了。
    “大帅,皇上传来络,能不是皇上的旨意?”程不识不住摇头,周阳也太能掐事了。都知道是汉武帝的旨意,周阳这谎撒得太没水准了。
    “不是皇上的旨意,也可以说是皇上的旨意!”周阳接下来的话让李广他们更加糊涂,本想开口相询,好在这次周阳直接说出原委:“这是司马长卿为我们刻石勒功写的文章,叫《破龙城》!”
    周阳正为刻石勒功没有好文章发愁,就接到汉武帝传来的《破龙城》文章,这也未免大巧了吧?众将难以置信,打量着周阳手中的蛹帛,没有说话,唯有瞪圆眼睛的份。
    “大帅,写得如何?”李广率先反应过来,猿臂一舒,一把夺了过
    来,一双虎目瞪圆,打量起来。
    “你心里想的,长卿都说出来了!直抒胸臆!”周阳大声赞好,桩濯马奶:“好!好!如椽之笔!长卿不愧是名手千古的宗匠呀!”
    司马相如是中国历史上署名的文学家,他的辞赋流传千年而不衰,即使两千年过去了,对于此人,周阳仍是如雷贯耳。今日拜读其大作,连呼痛快!
    “痛快!痛快!”李广高声叫好,抓起革囊,猛灌马**,一脸的
    陶醉之色。
    “我李广,虽然只会舞刀动剑,可是,并非没有读过文章。”李广的声音异常高昂:“枚乘的《七发》,庄忌的大作,我都读过,就没有读过如此的好文章,我心里想说西又说不出的话,他全给我说出来了!这个司马相如,跟我肚子里的虫子似的,这么明晓我的心思!干!”
    举起革囊,一口气喝干,把革囊一扔,大吼一声:“酒来!”
    李广阅读时,程不识、卫青他们挤过去,伸长脖子读了一遍,只觉此篇文章直抒胸臆,把他们想的话全说了不说,还气势磅薄,让人热血如沸,生出即使万千人,吾往矣的豪情壮志。在司马相如的笔下,汉朝的强盛,汉朝的兵威,犹如雷鸣电闪,让人震惊,让人神往,让人不期然就生出景仰之心。
    “痛快!痛快!”程不识他们齐声大呼痛快,桩诱马**。一草
    囊饮干,犹是不足,叫兵士送上马**,再灌。
    “此文可佐酒,豪饮千杯!来,干!”周阳站起身,举着革囊,一
    脸的痛快之色。
    “我李广大大小小的仗打了没有一百,也有数十,饮酒的次数更不少,就从未有如今日这般痛快!”李广陶醉不已,声音异常高昂:“奇文佐酒,我们就饮他个一辟方休!”
    “一醉方休!”众人齐声附和,革囊砸在一起。
    众人一革囊一草囊的马**饮了下去,直到最后醉倒为止。
    “大帅,你说,长卿的文章为何在此时送到呢?是大巧了,还是皇上刻意安排的呢?”大醉之中的李广梦呓似的问道。
    “呼噜!呼噜!”下一刻,李广的酣声比打雷还要响亮。
    “呼噜!呼噜!”周阳、程不识、卫青、张通、公孙贺、公孙建、泰衣、秦无悔、丁…隽他们的酣声跟着响起。
    只见帅帐中,周阳他们醉卧在地上,你的胳膊压住我的腿,我的腿压他的身上,你挤我压的,没有大帅与将军的区别,只有同生共死的深厚情谊。
    他们个个一脸的酣畅之色,痛快淋漓!
    只要输入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第八十二章 挖祖坟,隳龙城
    司马相如的《破龙城》为何会在这时节到来,那是因为汉武帝的安排。汉武帝虽然英明过人,并不是神仙,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破龙城》在战事结束之期到来,是巧合,也许是天意吧。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未央宫,养心殿。汉武帝仍是一如既往的凝望北方,所不同的是,他眼里只有期盼之色,不再焦急。
    申公、周亚夫、主父偃、董仲舒、卫绾、张骞他们与汉武帝一般神态,望着北方,一脸的期盼。
    自从得到周阳把匈奴围住以后,匈奴是插翅难逃,胜利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只是来得早与晚的差别。当然,汉武帝他们仍是希望早日得到胜利的喜讯,心中石头才能落地。
    “你们说,何时能传来捷报?”汉武帝打破沉默,转过身,面对周亚夫他们问询起来。
    “呵呵!”胜利是铁定了,一提起这事,众人不由得一阵欢喜,发出一阵畅笑声。这是上千年等来的良机,还是前所未有的大捷,近两百万匈奴插翅难逃,不要说成为事实,光是想想就足以激荡人心的了。
    “皇上,臣以为就在最近一段时间。”申公老成谋国之人,略一思虑,得出结论。
    “算算时间,匈奴被围已经一个多月了,匈奴吃的早就没了。到眼下时节,已经饿成皮包骨了吧?是该最后一战的时候了。”周亚夫对军事极是拿手,微一凝思就有了结论:“匈奴饿得没了力气,即使阳儿不动手,匈奴也会饿死。”
    “不!”汉武帝断然否决周亚夫的话:“这最后战,大汉一定要杀!还要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唯有如此,匈奴才会胆寒!接下来,大汉用恩,才能结匈奴之心,匈奴才不敢有二心!”
    别看汉武帝年岁小,天生就是谋国之人,他的想法竟然和周阳不谋而合。申公、主父偃、董仲舒、卫绾他们对谋国之事很是在行,对汉武帝的说法大是赞同:“皇上圣明!”
    “这个……”周亚夫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却于谋国很不在行,愣怔了一阵,方才明白过来,有些担心的道:“阳儿万一不杀,那不是错失良机么?”
    匈奴饿死和给汉军杀死,对匈奴的震慑效果全然不同,周亚夫要不担心都不成。
    “哈哈!”汉武帝指着周亚夫,大笑起来:“周亚夫呀周亚夫,亏你还是姐夫的生父,还不知道姐夫的精明?姐夫一定能想到!”
    “是呀!”申公对周阳很是服气:“大帅不仅用兵奇诡,老于谋国,有全局眼光,能从大处着眼,大帅一定会做好此事!条侯,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经他们这一说,周亚夫想想,周阳比他更厉害的就在于全局眼光。若单说用兵打仗,周亚夫虽然不一定能如周阳那般奇诡,让人无从捉摸,至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周亚夫缺的就是从全局着眼的才具,不善谋国。
    象这么大的仗,不仅仅打胜了就行,还要为以后的治理打下基础。朝中不乏良将,真正能把二者很好完成者,只有周阳一人,就是卫青也略有逊色。李广、程不识更不用说了,善于打仗,不善谋事,跟周亚夫一类人。
    “啪!”突然之间,汉武帝似有所悟,右手猛的敲在额头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汉武帝少年老成之人,稳重异常,很少见到他如此举动,申公他们不由得大是惊讶。然而,让他们更加惊讶的还在后头,只听汉武帝一个劲的自责:“朕真是糊涂了!糊涂透顶!竟然连这么重要的事都没想到!”
    “皇上,何事呀?”主父偃很是惊奇的问道。
    他这问话正是众人心中所想,不由得睁大眼睛,瞪着汉武帝,静等他的回答。
    “你们说,打胜之后,大汉接下来该当如何举动?”汉武帝没有回答主父偃的问话,而是反问一句。
    “皇上,臣以为,是治理!”主父偃目光深远之人,看得特别远:“开疆拓土,重在治理。唯有治理好了,大漠才是大汉的!”
    “主父大人此极是有理!”
    董仲舒深表赞同:“这在历史上不乏教训,大汉一定吸取。战国之初,魏国最强,名将吴起河西练兵,练就魏武卒,夺取秦国的河西之地。河西之地地势高,俯瞰关中,威胁秦国的国都,若是用得好的话,很容易灭掉秦国。可是,魏国的君主目光短浅,没有发现河西的用处,没有治理。魏国空自拥有河西数十年,到头来,反给秦国夺回去。”
    正是因为名将吴起夺了河西之地,秦人才唱出了“赳赳老秦,还我河山!血不流干,誓不休战!”的壮歌。这歌唱了数十年,最后成了秦军的战国,传唱百年。
    魏国夺了秦国的河西之地,不能治理,这是战国之世最大的败笔之一了。若魏国治理得好,从河西出发,很可能灭了秦国,就不会有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国了。
    “嗯!”对这战国时代最大的败笔,汉武帝大是惋惜:“可惜了大好河山!朕,决不做魏王!大漠虽然苦寒,也是大汉的土地,无论如何,要治理好!朕的问题,你们还没有回答呢!再说!”
    “首要之务,不是治理,那会是……”申公沉吟起来,突然之间,申公大拇指一竖,赞不绝口:“皇上圣明!目光深远!打胜之后,大汉首要之务便是威慑匈奴之心,要让匈奴不敢生二心,方能治理!”
    “啪!啪!”汉武帝轻轻击掌,大加赞赏:“申公老成谋国之人,所言极是有理!朕也如此以为!”
    “要刻石勒功!”一直没有说话的卫绾,猛然间明白过来,大是欣慰:“皇上目光远大呀!只有让匈奴害怕,不敢有二心,治理起来才是水到渠成!”
    “对!对!对!”主父偃、董仲舒齐声称是,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