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定方是年青将领里的后起之秀,此时在为朝廷看护东北,论资历,他还比较浅,所以也不必担心。
秦琼这几年其实已经退居二线,而且此人历来谨慎,又长期在“中央”,从不培植自己的势力。
尉迟敬德、程知节,此时也都在朝中,并没有实掌兵权,不难节制。
至于沈光,我当然是信任的,可是杨侗可能会担心………他到底是另外一位皇子的舅舅,所以,我当初安排沈光做杨侗微服出游的“保镖”,让两人建立“关系”,又明确将张耀明外放南洋,从而打消杨侗的疑忌。
可是侯君集是个问题,史书上,他的下场是谋逆被杀,全家几乎灭门,还是李世民念其有功,赦免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这样的人,难保将来不惹出什么祸患!思前想后,我决定跟对待李密、王世充一样,来个“外放”。
另外一个,就是李世民了,把他怎样处置好呢?好歹,他也是我的女婿。不过暂时,还得让他处理“医改”的事情。
侯君集还在西域,一万五千汉人移民便到了昆陵镇,侯君集连家都没有能够回一趟………朝廷说了,明年开春就护送其妻子儿女和他团圆,就奉旨“西征”。
不过,侯君集还是挺高兴的………这回,是给他自己打天下。
大业三十四年(公元六三八年)二月,侯君集建天胜城,三月,于城西数十里建成庆堡(今新特洛伊茨克)。
有一个人不答应了。
去年七月,阿史那薄布派“国舅”布拉俟斤“北征”,面对北方草原上的弱小部落,布拉俟斤可以说是势如破竹,到了大业三十四年的春天,沿伏尔加河北上的布拉已经进抵今天俄罗斯的喀山…乌法一带。此时的布拉,已经自称“设”,俨然是新的汗国的国君………要说此时的阿史那薄布忙于对付天平军,的确也只能听之任之,布拉没有自称可汗,已经是给他面子了。
此时的布拉,发展的方向,已经由向北转而向东,觊觎乌拉尔山脉以东………那里现在是隋的属地,在名义上由阿史那咄苾的儿子顺德可汗阿史那格固统领。
此时,侯君集的天胜军,便成了刺在布拉腹部的一把匕首。
五月,布拉手下的将军,也是他的女婿,特勤乌达里克特率领两万军队,与侯君集的两千人马在大草原(今萨拉瓦特一带)相遇。隋军人少,只能且战且退。乌达里克特特勤率部逼近天胜城。
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侯君集比起乌达里克特,就像狐狸和兔子。
自己人少,只能用诱兵之计。
乌达里克特的人多,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从布拉新征服的部落里征集的“新军”。这些人,在突厥人得势的时候,当然会跟着“打秋风”,只要突厥人落败,一定是“兵败如山倒”。
天胜城北百里,侯君集已经布下“陷阱”。
乌达里克特一进伏击圈,侯君集就命令所部三千精锐,猛攻乌达里克特的主力………三千西突厥骑兵。
三千对三千,但是侯君集的三千,是他多年的老部下,虽然比不上骁果卫、飞虎军,但是也是一支“百战雄师”。
包括分给他的突厥人在内的另外五千人,则利用地形上的优势,抵挡“新军”。
侯君集心底,也担心“突厥人不打突厥人”。
在侯君集老部下的猛烈攻击下,乌达里克特的三千人全军覆没,乌达里克特本人也在乱军中被杀。正如侯君集所料,那些部落战士根本不打算为突厥人卖命,立刻四散而去,还有千把人,干脆投了隋军。
布拉设闻听爱婿全军覆没,又气又急,一个多月后,亲领五万大军攻打侯君集。
五万?侯君集并没有紧张………这里面,真正的突厥战士也就一万多点。
不过,侯君集也明白,自己不到三万部众,真正可以上阵的,也就是一万,这还得包括那两千多突厥战士和一千多新归附的部落战士。
自己就只有这么点本钱,可不能做赔本的买卖。
你来攻,我就守。
天胜城和成庆堡,虽然算不上什么坚城,但两米高的土墙和五六米宽的护城壕还是有的。侯君集经营了半年,这半年可没有敢睡觉。再说,老侯还是从中原带来了上千张强弩的,就是车弩和床弩,也有好几十张。
突厥人攻城的水平,老实说,不要说侯君集,就是比他差点的薛万钧之类,也并不放在眼里。
布拉设把两个城都围着,试着强攻了一把看起来好打一点的成庆堡,结果丢掉一千多人,也不过啃下几口土。
成庆堡尚且拿不下,就更别说天胜城了。
布拉设想想,分兵势弱,决心集中兵力先打成庆堡。结果,成庆堡没打下,侯君集亲领一千骑兵,在布拉设后面捣鼓了一把,害的他损失了几百人。
恼羞成怒的布拉设于是留下两千杂牌军看着成庆堡,挥动大军去攻天胜城,结果,成庆堡的隋军出击,两千杂牌军顷刻间逃了个干干净净,连布拉设的后勤辎重,没有让隋军拖走的,也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布拉设咬牙切齿,啥都不管了,先攻下天胜城!可是面对隋军的劲弩,部落强征来的杂牌军根本是出工不出力,自己的突厥骑兵倒是卖力,可是越卖力,牺牲也越大,打了大半天,连布拉设自己都心疼了………就一万出头,已经死掉两三千了。
没法子,撤吧。
撤?
来是你自己要来的,走可由不得你自己了。
侯君集派出了三千骑兵,沿途骚扰。其实三千骑兵里倒有两千是突厥人。不过现在侯君集不担心了,想来这些突厥骑兵也已经认清了形势………跟着布拉设是没有出路的。
布拉设的人马,要说大多数还在,可这时已经是兵败如山倒,一路上,那些部落战士更是纷纷逃亡,等到逃回大帐(今俄罗斯萨马拉),五万大军,只剩下一万出头,自己的突厥主力,也只有五六千骑。
有一句话,叫做墙倒众人推,侯君集还没有到,附近的部落,已经开始围自己昔日的“主人”了。
半个月后,侯君集逼近,自知穷途末路的布拉设带着最后两千多突厥战士投降。
投降,好!咱大隋军马是仁义之师,降者不杀。
第二百三十一章 向西!向西!4
其实不杀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仁义”………布拉是被打败了,可是伏尔加河两岸的草原上,各个部落又纷纷自立。侯君集心里有数,光靠天胜城和成庆堡,自己的地盘未免太小了一点。再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和布拉拼个鱼死网破,胜固然能胜,但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自己带来的五六千人,少不得也得折进去千把。要知道,侯君集的天胜军,真正能战斗的,现在也就一万,何必呢?留着布拉,还有些用处。
侯君集封布拉“河西都督”,领着自己的残兵败将,连着老弱妇孺,一共近万人,渡过伏尔加河,在河西(今乌里扬诺夫斯克附近)设立大营,“招抚河西土著”。皇上封我节度使,可以自立官署,分封官员,封布拉做个都督,那还是权限之内的事情。
布拉自然感恩戴德,领了自己的人过河去了。布拉原本在河西就并了几个当地部落………主要应该是斯拉夫人吧,也有斯基泰人和匈人、阿瓦尔人,因为不晓得布拉兵败,还没有反叛。布拉打侯君集不行,对付起土著,倒还有些手段,两三年下来,已经东北至今喀山,西北至今下诺夫哥罗德,东南至今萨拉托夫,西南至今坦波夫。后来,还是侯君集担心布拉势力太大,尾大不掉,向朝廷请旨(当然也是出于朝廷的某种“授意”或者“暗示”),调来定西县公刘黑闼任天胜军节度副使(实际上自成一系),在伏尔加河以北筑安北城(今伊热夫斯克一带)、岭西城(今比尔姆一带)和北堡(今索利卡姆斯克一带)控制了乌拉尔山以西,维亚特卡河以东,“十年间,自汉地移民两万余口”。再往北,顺德可汗阿史那格固获准率所部越过乌拉尔山北部,在今季曼岭东北,建立“顺德汗国”。而乌拉尔山东诸都督,则“以吴国公杜伏威为世袭天保军节度使,辖制各部”。
对于阿史那格固来说,那些都督本来就不过拿自己做个摆设,现在自己名义上的地盘小了,人口少了,可是却是真正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并且朝廷还格外“开恩”,允许他保留了在东部原有的那一小块“领地”。
对于大隋而言,杜伏威节制各部,开始对各部采取“汉化”措施,并陆续移民数万,以解决内地日益突出的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至于阿史那格固,虽然增强了独立性,但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人口也少………不过数万,又有杜伏威在旁,只能乖乖地做大隋的附庸国。
至于伏尔加河以东,不用说,侯君集一定是要好好经营的。他在布拉的旧地置西城(今萨马拉),在成庆堡与西城间筑永定堡(今奥伦堡),在北面建临河堡(今乌法),又在自己治理范围的南边构筑两座城堡(今哈萨克斯坦的乌拉尔河阿克托别),以两城五堡为依托进行屯垦,并逐步吞并河东各当地部落。
大隋中枢在这些地方的统治,基本上只能够算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真正的权力,在各方“诸侯”手里。至少在现在,大隋国力强盛,这些曾经为大隋立下汗马功劳的“元勋”还不至于有异心………将来也不过是“自立”而已。我是打算借助他们,为中华………注意,不仅仅是为隋………扩张,或者说“守边”。当然,分封之余,念念不忘让他们彼此牵制。
商人们很快从新征服地区发现了商机,或者转运货物以获取利益,或者在侯君集之流的许可下组织内地的移民开垦“农庄”。对于这些,无论朝廷还是那些各路“诸侯”,都是乐观其成的。特别是“诸侯”们,很需要依赖内地的“资本”为自己扩充实力,这样,他们就在政治之外,与内地保持了经济上的联系。
现在,该回头说说阿史那薄布了。
大业三十三年(公元六三七年)岁末,单雄信立一城十三堡,统军万余,与阿史那薄布三万众相持。
大业三十四年(公元六三八年)正月,阿史那薄布在军前“加冕”,称“突厥、可萨及东阿瓦尔诸部唯一的真可汗”,自此,我们姑且称之“可萨突厥汗国”。
二月,阿史那薄布以“阿瓦尔汗侵扰西境”,领兵西归,单雄信引军追击,不想却是中了阿史那薄布的诱敌之计,被困于恩巴河西北(今哈萨克斯坦马卡特东南)。单雄信率军力战,几乎突围,不料哈拉复叛归阿史那薄布,当地部落组成的侧翼于是崩溃。危急中,单雄信亲领千余精锐殿后,掩护主力东撤,战死军中,所部一万余人,得以逃回者,不足两千骑兵。阿史那薄布夺取单于城等,十三“县”,倒有八“县“都督降了阿史那薄布,天平军危急。
王世充惊惧之下,令全军兵民退入南北两城固守,又慌忙派人去向镇守西域的徐世绩求援。
走运的是,这时的徐世绩,正在碎叶镇巡视,如果是在高昌,对于王世充而言,实在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徐世绩接到王世充的求援,当下领了飞虎军三千余,连同就近征调的突骑施、弩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