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级觉醒-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也将是得不偿失的。
    接收外形文明的信号
    如果采取接收外星文明信号的方法,造价要低廉得多,并且可行性要大一些。这样我们就必须建立多路窄频全向接收天线系统,以接收外星来的信号。但是外星文明发出的信号,即使是在很近的行星系统里,由于各种干扰,我们也很难收到。
    假定在通讯的时候,对方发出极强的电波,地球这边的设备也能够收到。那么首先地球上的射电望远镜就必须对准银河系中上千亿个星球,而对方由于并不知道地球,也必须向上千亿个星球发射信号,这样,两者相遇的机会太少了。即使相遇,我们收到了外星文明的信号,那又当如何?由于宇宙空间异常遥远,离地球数万光年。在这期间,地球文明和对话的外星文明还是否存在,恐怕难以知道。
    即使收到外星文明的信号,我们能否分辨和识别,也是一个问题。1899年,电气技术者尼可拉泰斯拉,用刚发明没有多久的无线电接收到奇怪的电波记号;后来,在美国和欧洲间的无线通讯才刚开始,一位无线电爱好者,收到比自己使用的周波数还低很多的记号,当时被认为是火星发送的电波;但是,这些电波记号到底从哪儿来的,没有人能够知道。到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虽然天文学家们每天接受到无数的电波,但由于这些电波可能来自地球本身,也可能是来自地球发射的探测器、卫星,因此很难分辨。
    看来,“樱桃好吃树难栽”。虽然采用无线电波的方式是最合适的方法,但实施起来无疑是困难重重。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丝毫没有放弃用电波与外星文明取得交流的努力。1982年夏天,IAL(国际天文联盟)曾开展地球外生物大搜索,1992年10月,美国在波多黎各和加利福尼亚启动了两个强有力的射电望远镜,叫做“微波探索计划”。
    以往科学家喜欢用1420兆赫到1720兆赫的微波进行接收,这一区域叫水洞,被认为是外星人最可能用的发射频率。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水分子(H2O)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氢氧根(OH)组成,当氢原子在空中相撞时,辐射出来的能量频率为1420兆赫,当氢氧根(OH)在空间相撞时,辐射的能量频率为1720兆赫,因此称为水洞。
    由于氢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元素,智慧生命可能采用这种方式发射电波;并且水洞还是波谱中一段比较安静的区域。氢原子的辐射很微弱,而在其他一些波段里则有很多强辐射,这样就会干扰可能会有的智慧生命的信号。1960年的欧兹玛计划就因干扰太大而毫无结果。
    微波探索计划则不同。它可以同时接收1000多万个频道,它在30秒钟中得到的资料比过去30年还多。它目前有两个计划:一是目标搜索,在10年内采用水洞内的频率搜索类似太阳的1000个恒星,或距地75光年内的所有恒星;二是太空环视,在10年以1000兆赫至10000兆赫的波段搜寻每个地方。这一计划实施的当日是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纪念日,表明了地球上的科学家寻找外星文明的信念。
    地球人和外星人见面时使用的语言
    那么,假如我们一旦和外星人见面,该使用什么语言呢?最有可能的是数学。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认为,我们可以用两个图形作为与外星人交谈的媒介,一个是“数”,另一个是“数形关系”(勾股定理)。
    为什么宇宙语言要用“数”和“数形关系”呢?因为无论外星文明是怎样的,数数的规则应该类似。外星文明数星星,数其他东西,规则应当相同,如果他们的手指有12个或5个,他们就会是12进位制或5进位制,而不是人类的10进位制。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的平方和。这种自然图形所具备的“数形关系”在整个宇宙中是普遍的。然后我们以“数”和“数形关系”为基础,表达一些复杂的运算和图画,期望他们能“看图识字”,弄懂我们的意思。
    美国科学家利用这种方法向武仙座发了一封简短的电报,至今没收到回音。由于恒星之间距离遥远,真要有返回信号的话,也须耐心等待。
《古昔之谜》上的猜想
    美国学者克瑞希乌姆兰特与艾利克合著的《古昔之谜》一书认为,远古时代,曾有一些来自另一星系的外星人来太阳系开采矿物,他们以X行星为基地,并派遣一部分人到地球上勘测。但开采失败,导致X行星在60—70万年前爆炸。星际飞船也毁灭了。于是留在地球上的这些外星人,只好与地球上的某些飞族人结合。还有人说,这些外星人不是来开矿,而是发生了一场外星人之间的战争,失败的一方逃到地球,而在X行星上设立了假目标,胜利的一方在追杀中炸毁了X行星。总之,X行星的假说一经提出,就与外星人扯上了关系,孰是孰非,到现在也还没弄清楚。
    '编辑本段'欧洲建直径350公里天文台网寻外星文明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或许外星人就存在于太阳系之内,也可能我们需要更多的望远镜去发现它们的存在。目前,许多科学家称建造在欧洲的一个新射电天文台网络将可能有机会发现太阳系外的外星生命。
    这个射电天文台网络名为低频阵列(LOFAR),是由2。5万个小型天线构成的一个天文台网络。为了获得足够清晰锐利的射电图像,这些天线分别建造在荷兰、德国、瑞典、法国和英国,覆盖一个直径350公里的区域。当2009年这些天线建造完成后,这些分布式射电阵列将共同扫描宇宙中低射电频率射线。荷兰射电天文学协会的迈克尔·加勒特说,“LOFAR可以扩大地外智能生命的搜索范围,对一个完全未曾勘测的低频射电光谱进行勘测,低频射电光谱主要是地球民用和军用通信波段。此外,LOFAR还能够同步测量太空中较大的区域,而SETI(搜寻地外文明)信号很难传播至如此广的太空区域。”据悉,加勒特是荷兰莱顿大学天文学射电技术教授。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知名的外星人搜寻望远镜——美国波多黎各阿雷西沃天文台已具备成功定位查找地外智慧生命的能力。自从1963年这个巨大盘状望远镜就已接收到来自宇宙的射电波,然而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决定减少该天文台财政预算,如果该天文台不能解决资金困境,很可能将于近年内关闭。与之相比,LOFAR将扫描比阿雷西沃天文台更低频率等级的电磁光谱,这一等级的光谱覆盖了地球电视广播和无线电信号。许多科学家期望LOFAR能有机会收看到外星人版的电视节目《我爱露西》。
    但是其他科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美国加州SETI协会资深天文学家塞思·肖斯塔克称,LOFAR很可能不会足够灵敏探测到外星人的电视节目,除非外星人发射比人类更强大的电视广播信号。他推断指出,外星人版的LOFAR必须距离地球1光年范围之内才能探测到地球的电视信号,也就是说外星人存在的星体要比当前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还要近才行。
    目前,“SETI@home”有利于对地外文明的探索勘测,这种工具通过分析从射电望远镜传来的数据,在个人计算机上就可以搜寻地外文明的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ETI@home项目科学家丹·沃西莫说,“SETI搜寻仍有待于深入,目前我们需要许多不同的望远镜,尽可能多的技术和策略,进而实现我们最大化搜寻外星人的成功性。”河外星系17世纪,人们陆续发现了一些朦胧的天体,于是称它们为“星云”。有的星云是气体的,有的被认为像银河系一样,是由许许多多恒星组成的宇宙岛,由于距离地球太远,观测都分辨不清那些由大量恒星构成的朦胧天体。那么,它们有多远呢?是银河系内的,还是银河系外的呢?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仙女座大星云中发现了一种叫作“造父变星”的天体,从而计算出星云的距离,终于肯定它是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称它们为“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简称为星系,是位于银河系之外、由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目前已发现大约10亿个河外星系。银河系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星系。人们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它们如同辽阔海洋中星罗棋布的岛屿,故也被称为";宇宙岛";。
    关于河外星系的发现过程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前。在当时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MessierCharles)为星云编制的星表中,编号为M31的星云在天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初冬的夜晚,熟悉星空的人可以在仙女座内用肉眼找到它——一个模糊的斑点,俗称仙女座大星云。从1885年起,人们就在仙女座大星云里陆陆续续地发现了许多新星,从而推断出仙女座星云不是一团通常的、被动地反射光线的尘埃气体云,而一定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系统,而且恒星的数目一定极大,这样才有可能在它们中间出现那么多的新星。如果假设这些新星最亮时候的亮度和在银河系中找到的其它新星的亮度是一样的,那么就可以大致推断出仙女座大星云离我们十分遥远,远远超出了我们已知的银河系的范围。但是由于用新星来测定的距离并不很可靠,因此也引起了争议。直到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4米口径的望远镜在仙女座大星云的边缘找到了被称为";量天尺";的造父变星,利用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和光度的对应关系才定出仙女座星云的准确距离,证明它确实是在银河系之外,也像银河系一样,是一个巨大、独立的恒星集团。因此;仙女星云应改称为仙女星系。
    从河外星系的发现,可以反观我们的银河系。它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星系,是千亿星系家族中的一员,是宇宙海洋中的一个小岛,是无限宇宙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编辑本段'分类
    目前的星系分类法是哈勃在1926年提出的,分为:
    椭圆星系:
    椭圆星系:外形呈正圆形或椭圆形,中心亮,边缘渐暗。按外形又分为E0到E7八种次型。椭圆星系是河外星系的一种,呈圆球型或椭球型。中心区最亮,亮度向边缘递减,对距离较近的,用大型望远镜望远镜可以分辨出外围的成员恒星。椭圆星系根据哈勃分类,按其椭率大小分为E0、E1、E2、E3、…、E7共八个次型,E0型是圆星系,E7是最扁的椭圆星系。同一类型的河外星系,质量差别很大,有巨型和矮型之分,其中以椭圆星系的质量差别最大。质量最小的矮椭圆星系和球状星团相当,而质量最大的超巨型椭圆星系可能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系统,质量范围约为太阳的千万倍到百万亿倍,光度幅度范围从绝对星等-9等到-23等。椭圆星系质量光度比约为50~100,而旋涡星系的质光比约为2~15。这表明椭圆星系的产能效率远远低于旋涡星系。椭圆星系的直径范围是1~150千秒差距。总光谱型为K型,是红巨星的光谱特征。颜色比旋涡星系红,说明年轻的成员星没有旋涡星系里的多,由星族II天体组成,没有或仅有少量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椭圆星系中没有典型的星族I天体蓝巨星。关于椭圆星系的形成,有一种星系形成理论认为,椭圆星系是由两个旋涡扁平星系相互碰撞、混合、吞噬而成。天文观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