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破茧成蝶-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鹃是家里长女,底下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弟弟小,又是家里唯一男孩,是父母超生盼来,受宠自不必说。妹妹学习成绩好,会讨父母欢心,说出去也给父母长脸,加上郭小华本身就是一个爱张扬好面子人。镇子里人见了她总夸:“你家那个老二茉莉,不光人长得好,学习也好,跟夏家桐妹子有一拼,是咱们镇子里二朵花。”
这话郭小华听了,哪能不舒坦?杜鹃就不一样了,杜鹃虽然人长得也漂亮,可是成绩不好,连个高中也没考上,这下好,直接找了个农村小伙,要钱没钱,要文凭没文凭,要长相也没长相,家里还有一个寡母和弟弟,这日子,要熬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妈,茉莉跟我说要夏桐复习资料和笔记本,你也不是不知道,夏桐学习成绩好,要去北京念大学,茉莉也想考北京大学。”不得不说,杜鹃还是很了解她妈妈,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果然,郭小华听了这话,神色一缓,不像刚才那样火大,不过仍是不信任地看了看自己女儿,说:“你少跟我装神弄鬼,茉莉又不是没有手脚,她不会自己来?再说了,你懂什么,你能知道茉莉要什么?跟你讲过多少遍,你少进这家人家,别把他们家晦气带回来,看看,你自己,像个什么样,读书读书不成,找老公找老公不成。。。”
郭小华拽着杜鹃一边走,一边还巴拉巴拉地说个不停,都走了十来米远,夏桐站顶楼阳台上,还能听见“你看你那个关老师,不就是一个好例子,连爹娘都不要,非要跑到这乡下地方来吃苦,结果怎么样?还有那个夏桐爷爷,听说也是一个大学生,还是上海来,呆了几个月,还不是受不了走了,结果呢,也没有好死?所以,老娘是为你好,才跟你说这些。。。”
夏桐楼上听着这些,管这些话已经听了不止一遍,可每次听到这些,心,真生疼生疼,夏桐扶着栏杆,慢慢地蹲了下去。
后面话,罗水莲没听到,不过,郭小华也不是一次两次外头说这些,所以,罗水莲不用听也能想得到,郭小华会说些什么,这些年,外人看见罗水莲不管多难,都是笑脸相迎,可是,无人处,自己眼泪哭干了,又有谁知晓?眼泪是流给心疼自己人看,没有心疼自己人,便只能流给自己看了。
祖孙两个各自神伤,各自回忆,太阳渐渐西沉,这时,夏樟回来了,见自己家门虚掩着,直接推开了,“婆婆,姐姐,我回来了,你们家吗?”
罗水莲忙走了出来。
“婆婆,门怎么开着?”
“刚才你杜鹃姐姐来了,她走了,一时忘关了。”
夏樟,就问“我姐呢?”
“楼上呢,先洗手,洗了手去找她吧。”
夏桐这时正好下到二楼,听见了婆婆话。出门回来,一定要洗手,这个习惯是夏爷爷教会夏婆婆,不然,农村人哪里有这些讲究?地里做事,有什么不是拿起来直接吃?
以前,夏桐还没什么深认知,有了前两世经历,此刻夏桐不禁想,爱一个人要有多深,才能记住他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才能守着这些东西,从花一样年华,到今天两鬓斑白。期间,已度过了漫长四十年岁月,并且还将一直坚守下去。
这一刻夏桐,想起了慕容家二少爷。自己离去,会他心里留下什么样印记呢?这会他,是不是已经成亲,已经把自己忘了,守着娇妻美妾,过着高门大户少爷生活,就像自己从没有遇见他一样?还是像自己似,偶尔也会想起,偶尔也会神伤?
“姐,你想什么呢,站楼梯上你还能发呆,真是服你了。”夏樟见夏桐不知想些什么,好奇地问了一句。
“今天放学怎么这么早?”夏桐看了看外头太阳。
“姐,我不是跟你说了,今天期末考试,你忘了?近发现你忘性大了,还常常发呆,高考后遗症?”
夏桐听了拍了他头一下,说:“胡扯什么,你还知道什么高考后遗症?”
“我怎么不知道?有考试时用功用傻考试后遗症,自然就有高考后遗症。”夏樟摇头晃脑地学着。
父母走时候,夏樟年龄还小,才四岁,记得恐怕只有办丧事时一点点模糊印象,加上有婆婆和姐姐心呵护,所以,他性格还算开朗,当然,过早地体会了生活艰辛,也使他比同龄人懂事。
第二天,夏桐刚从镇里卖菜回来,杜鹃随后就进门了,拎着她背包,说:“我骗我妈说我要上班了,今天你家住一天,明天大坚来接我。”
杜鹃说完,自己把包放进了夏桐房间,换了身夏桐干活衣服,帮夏桐择菜,做中饭。
饭后,杜鹃问夏桐:“那天衣服找好了没有?用不用我再帮你?”
“算了,我想留下来,作纪念,我要穿过了,弄坏了,想看时,上哪里再看去?”
“也好,不如你明天跟我一起上山,我给你买两条裙子,这几个月,我存了些钱,就是给你留着用,这次,没带下来。”
“不用了,你自己留着吧,大坚家条件也不好,不过,说到这个,你真想好了,要跟他一直好下去?”现女孩子有几个肯陪着男孩子一起吃苦一起奋斗,即便夏桐再不问窗外事,也多少听同学们和村里年轻人议论过。
“嗯,你是不晓得,他对我有多好,连我每个月打扑克,肚子疼受不了,都是他给冲红糖水,给我充暖水袋,帮我揉肚子,下雨天记得来接我下班,我还有什么不知足?以前见你爸爸这样对你妈妈,给我特别深印象,一个女人,图什么,不就图一个男能对自己好吗?”
“可是,你才十八,你怎么知道将来不会改变,他不会变心?”
前世,夏桐也算经历过一场刻骨铭心爱,知道陷入爱情中男女,都是盲目,可是,杜鹃毕竟才只有十八岁,对自己人生可以负责了吗?谈婚论嫁貌似还早了些吧?
“不会,没有人比我对他好,也没有人比他对我好,他都已经二十三了,比我大五岁,等我到了年龄,就领证去,你可别跟我妈说啊。”
“我疯了不成?跑到你妈跟前找骂去?不过,这事,还是要慎重些,还有两年,你好好想想。”
“算了,不说这么,你明天跟我上山吗?”
“等夏樟考完了再说,等我通知书下来了,我再去吧。”
“你又要去看他们,每次去,不是都把你赶出来,你还去,去了你外婆也不认识你。”
“不管她知不知道,都是我心意。我是替我妈妈去,以前,我不懂事,还恨过他们,现不会了,他们也是可怜人,还是我婆婆说对,毕竟,是我们夏家欠着关家。”夏桐说完幽幽地叹了口气。
,请收藏。
第十章 、奖金之争()
以前很多不懂东西,经过这次再生,夏桐明白了很多,至少,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妄自菲薄,不再轻易地恨。
长辈之间这些恩怨,以前夏桐都不明白,现不用人教,自己突然之间懂了,也懂得站对方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体谅对方难处,这就是成长吧?
关家恨夏念拐走了自己捧手心里疼了二十年宝贝女儿,一直不肯承认夏念这个女婿,不但如此,还不让夏念和关荷进门,声称就当自己这个女儿已经死了。
可是每年节日,关荷和夏念都会去山上看望他们,管进不去那家,还是会外头放一篮子鸡蛋,两只老母鸡,过年时候还会带一只火腿,据说夏桐外婆爱吃。
后来,终于有一天关荷和夏念从山上没能再回来,关母得知了这个消息,万分悲痛之下,认为是自己诅咒害死了自己女儿,不光一夜之间白了头发,还一夜之间,精神失常了。而关父,气恼之后,坐上了轮椅。
罗水莲本来心里还有些埋怨关家,见了关父关母这样,有再多不满,也化了同情。所以,这些年,管夏桐父母不了,每年两个假日,都会打发夏桐和夏樟去一趟关家,送些东西过去。
夏桐跟杜鹃说着这些,见夏樟回来了,两人忙住了嘴,进了厨房做晚饭。
三天后,夏樟放了假,夏桐也农贸市场再次看见了郭护士,商讨了给郭家孩子做家教时间,就每天上去九点至十一点,这样话,也不耽误夏桐帮家里做事,夏桐很痛地答应了。
七月四日,夏桐开始了自己家教生涯第一课。第一次,夏桐还真没经验,因为夏樟成绩一向很好,几乎不用夏桐操心,孩子本身便继承了夏家优秀基因,加上自己也知道刻苦上进,所以,一直是全校前三名。
课案是夏桐前一晚上,花了两个小时做,夏桐医院家属楼里找到了郭家,没想到一进郭家,郭护士儿子李聪就冲夏桐来了一个下马威,只见一个蛇皮样东西向夏桐甩来。
夏桐虽然农村长大,可是自小对这种软软滑滑东西有极大畏惧心里,当下本能反应,一下尖叫着跳开了。
“哈哈,我以为我们学校出去传奇人物有多了不起,还不是一个胆小鬼。哼,胆小鬼是不是来骗我妈妈钱?老子告诉你,有多远滚多远,老子见了胆小女生就讨厌。”
夏桐听了这话,这才镇静下来,仔细看了一眼地上长条,居然是用废弃输液管做,夏桐见了一旁嘲笑李聪,不由得火冒三丈,拿起手里课案就向李聪打去。
“我让你作弄我,我让你讨厌,我让你拽,我让你笑。”夏桐有管教夏樟经历,也有大宅门里收服淘气少爷经历,知道他们都好面子,不会真跟女人动手,吃点亏也不会找父母告状。所以上起手来丝毫不手软,这李聪一时没想到夏桐还真会动手,没反应过来前先挨了好几下子。
“喂,你这女人,你还来真,我妈都没这样打过我,你凭什么呀?你是不是以为我不敢打女生呀,你再打,我就反抗了啊?”
这里家长一般六岁就会把小孩扔到学校去,除非是那种家里是老大,需要带孩子,才会放到七岁或八岁。所以李聪今年十三,南方孩子一般个子偏低,李聪也就不到一米六,还没赶上夏桐,夏桐一米六二了,所以,他跳起脚来抢夏桐手里课本,还真费了些事。
“你反抗啊,你反抗啊,你也就会欺负女生,有什么本事,你妈从小把你养大,容易吗,我昨晚为了给你讲课,花了整整两个小时做教案,我容易吗?”
“哎,你这女人,你还讲不讲理,我欺负了你吗?是你一进来就像发了鬼癫似把我打一顿,我还不知找谁发泄呢,你还不抱怨起来。”
夏桐打了他几下,也不能真一直打下去,被郭护士误解就不好了,李聪毕竟是男孩子,见夏桐一松懈,手一划拉,把夏桐教案弄到了地上。
夏桐自己找了地方坐下,看见教案已经散了一地,瞪了李聪一眼,说:“发什么愣,还不把东西捡起来,以后,要叫我姐姐,不许一口一个这个女人,难听死了。”
李聪被夏桐气势吓住了,老老实实地捡起了地上教案,夏桐是从初一开始给他重捋一遍,打算让他先做几份试卷,都是些经典必掌握概念和基础知识,然后才好对症下药。
“我不做,老子说了不学,你才比我大几岁,你想做我老师?”
“大几岁也是你老师,《师说》里不是说了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孔子也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