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大伙笑一回,也算是个小小的惩罚吧,这件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揭了过去。

    李儒晋向大帅施了一礼:”谢师傅关心。“

    大帅见李儒晋明白了,也就放心了,笑骂道:”臭小子,这么大的事你也敢忘记?待会偷偷的和皇帝道个歉,不要给皇帝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一百九十一。坦克定型(二)() 
李儒晋迟到这件事就这样揭过去了,丑也出了,大伙也都笑话过他了,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惩罚了,不会有人再那这件事做文章了,大家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测试场里的坦克了。

    此时坦克的测试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一项项数据也开始向参观人员的手中汇集,至于他们是否能够看懂,那就不管了,这只是面子上的礼节问题。

    这次测试没有实弹射击项目,如果谁要是对着这边的人群来一发炮弹的话,帝国立马是会四分五裂,谁有这个胆子在这个场合实行实弹射击项目的测试!

    半个小时之后,全部测试结束,随着大帅宣布测试合格时,测试场里一片欢呼,大文帝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坦克定型了。

    这其中最为开心是就是帝国的皇帝了,自“多尔镇”事件之后,欧罗巴帝国的坦克犹如一块巨大的石块,沉沉的压在帝国皇帝的心头。

    今天随着大文帝国坦克的定型,这块巨石终于可以从心头挪开了,那种强列的轻松感,让帝国皇帝瞬间返老还童,一时如同一个三岁的孩子,兴奋的雀跃着。

    “大文帝国万岁”“皇帝陛下万岁”整个测试场如同欢呼的海洋,虽然人数不多,但那气势,却如同人山人海。

    犹如大文帝国的第一声龙吟,响彻测试场的上空。

    接下来就是盛大的欢庆仪式了,帝国皇帝兴冲冲的换上军装,坐在坦克车里车长的位置,帝国大帅则坐在射手的位置,可怜的内阁变成了装填手。

    唯一没有换人的就是坦克的驾驶员了,驾驶员小心翼翼的启动了坦克的发动机,在一阵轰鸣声中,大文帝国最牛叉的驾驶员驾驶着坦克,沿着测试场转了一圈。

    一圈下来,驾驶员已是满头大汗,给谁都一样,坦克上坐的都是些什么人呀!帝国的皇帝、军部的元帅、内阁的长老,要是出了一丁点的差错,自己的这条小命还要不要了。

    所幸一切顺利,坦克也很给力,关键时刻没有掉链子。坦克停稳后,乘坐人员恋恋不舍的从坦克上爬下来,这一圈怎么这么快就转完了?

    看着意犹未尽的皇帝、大帅、内阁,依然眼巴巴的看着坦克,就差流口水了,李儒晋一个大胆的念头涌上心头,是不是可以给这些人打个实弹射击玩玩呢?

    李儒晋走到大帅的面前,询问了一下,大帅也有些意动了,但是,皇帝和内阁成员的安全能够得到保证吗?是不是先放几炮试试?

    大帅立刻和内阁和皇帝商量起来,一时间,兴趣都上来了,想想都流口水啊!驾驶着坦克,雄赳赳气昂昂,然后再放一炮,那感觉。。。。。。不要太美妙啊!

    最为意动的当数帝国的皇帝了,大文帝国的历代皇帝都是以文皇帝出现在民众的面前,但那个热血男儿不渴望着有一天能够驰骋沙场,可是他是帝国的皇帝,这个梦,永远没有实现的机会。

    但眼前就有一个机会,虽然不是真正的沙场,但过过瘾也是好的,帝国皇帝的脑袋点的跟小鸡啄米似得,嘴里更是连声说好、好、好,生怕其他人不同意。

    皇帝点头了,再看到皇帝那迫不及待的眼神,内阁大长老心一软,答应了,皇帝一看内阁答应了,第一个就向坦克冲去,那速度,仿佛后面有只狗在撵他似得。

    结果刚到半路就被喊了回来,既然是实弹射击,防护装置一定要穿好,立刻就有士兵过来请这群帝国的大员却换上防护服。

    耳罩,头罩,防震服,一套穿戴完毕,大文帝国的皇帝已经变成了坦克手,又有工作人员过来仔细的讲解坦克射击时的注意要点。

    毕竟坦克射击时,后坐力还是很大的,安全还的在第一位的。炮弹运送过来了,看到重达几十公斤的炮弹时,内阁的大长老无奈的苦笑起来。

    大长老已经六十多了,你还指望一个六十多的小老头抬动这几十公斤的炮弹吗?没办法,装填手空缺,这个位置只好交给了李儒晋。

    驾驶员依然是原来的驾驶员,李儒晋过来对驾驶员说了几句,让驾驶员安下心来,一切按正常操作就可以,不用太注意了。

    驾驶员心中暗道:“你说的简单,拉这么一车人,谁能不胆战心惊的,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现在却无力再吐槽了,还是好好开车吧。

    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再次响起,庞大的车身在测试场上灵活的转了个身,向靶场驶去,到了射击点,坦克稳稳的停下。

    大帅打开火炮的后闭锁闩,李儒晋抱起一发炮弹,好家伙,够沉啊,李儒晋略显笨手笨脚的把炮弹塞进炮膛,大帅关上后闭锁,还不放心的拉了几下。

    炮塔开始旋转,炮管对准了目标,作为车长的皇帝也假装真事似得,看看目标,然后喊道:“开炮”大帅接到命令,猛的拉下炮绳。

    “轰”的一声巨响,坦克庞大的车身在巨大的后坐力下,晃动了几下,车厢内一阵人仰马翻,炮弹在距离靶子约百米的地方爆炸了,一朵由尘土和灰尘组成的小蘑菇云升了起来。

    是否击中目标,车厢内的人已经不在意了,此时,车厢内已经是兴奋成一片,虽然,头还有点发晕,车厢内还有射击后炮管里发出的硝烟味。

    这一切都抵挡不住发射后的兴奋之感,皇帝兴冲冲的喊道:“快,再来一发。”可惜车上只装了一发炮弹,李儒晋无可奈何的摊开双手,向皇帝示意:炮弹没了!

    “快回去,再装啊!!”皇帝急不可耐的吩咐道。

    可怜的驾驶员开始换挡,坦克驶向测试场边上。

    皇帝直接从坦克上跳下来,脸上兴奋的一片潮红,大声的喊道:“快、快快、快装炮弹!”声音有点嘶哑,还有点结巴。兴奋的如同真的身处战场之上。

    李儒晋和大帅也从炮塔里爬了出来,下了车,装填手这活不好干啊!大帅也不打算再去开第二炮了,年纪摆在那了。

    只有皇帝还急嗖嗖的站在那里,眼睛里是一片期盼。

    大帅走过去和皇帝说了几句,皇帝的脑袋点的不停,大帅把测试时的司乘人员喊了过来,又调集了十发炮弹,既然玩了,就让皇帝玩个开心吧。

    这段日子,皇帝的压力太大,是时候给皇帝减减压了。

    坦克在皇帝的大呼小叫中驶向了靶场,不一会,“轰、轰”的炮响就从靶场那边传过来。十发炮弹,不一会就射击完毕了,在轰鸣声中,坦克回来了。

    皇帝灰头土脸的从坦克上跳下来,眼眶红红的,心绪激动的皇帝一把抱过李儒晋,说道:“好小子,有你的,朕,真应该好好的谢谢你!”

一百九十二。人才的到来。() 
坦克已经定型了但正式生产还要有一段时间,生产线的改装,原材料的囤积,这些都需要时间,但有一件事却让大文帝国的皇帝心燥不安,帝国的产能太低了,一个月只能生产出十辆!

    一个月只有十辆,一年才120辆,帝国的装甲集团至少要五年后才能成型,这么长的时间,皇帝有点等不急了。这几天皇帝接二连三的召集内阁和军部开会,商议着这么才能把坦克的产量提升上去。

    但大文帝国的产能摆在那里了,造坦克又不是造玩具,每个零件都要精工制作,坦克是武器,不是玩具。那里能容下半点的粗制滥造。

    这几天,李儒晋没少被皇帝逼着去开会,也没少被皇帝追着嘴巴问如何才能提高坦克的产量,面对大文帝国薄弱的工业基础,李儒晋好想说声“臣妾做不到啊!”

    但想想,还是算了,自己努努力改造一些工业技术,这个坦克的产量还是有提升是希望。但他自已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他期待着一个人的到来。

    侯大山,这个土里土气的名字,却是李儒晋穿越过来后,最为期待的一名科学家,联动机床的想法就足够让李儒晋全心全意的去重视这个人。

    如果这几年来,这个侯大山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那么这次他的到来可能给李儒晋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但这个惊喜会存在吗?

    答案随着侯大山的到来而揭开了谜底,侯大山一位四十多岁的四川汉子,面相普通,但一双明亮的眼睛,却在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李儒晋盛情的接待了侯大山,但四川话和陕西话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却是一种鸡同鸭讲的感觉,到最后,两人还是拿起了笔和纸,交流了起来。

    惊喜是存在的,这七年来,侯大山一直没有放弃对联动机床的研究,但进展并不大,一个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二,这项工作一直只是他一个人在默默的研究。

    没有资金、没有团队,完全是一个人在支撑着这个项目,平时还要赚钱养家糊口,完全依靠个人的理想和信念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

    就凭这一点,就足够让李儒晋敬佩眼前这位普通的四川汉子。科学的研究是枯燥和寂寞的,特别是联动机床的研发,依靠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万分可贵了。

    侯大山还带来了他的研究图纸,已经做好的设备是无法带过来的,图纸画的很细致,也很规范,这水平完全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工作人员才能画出来的。而现在却是出自只有初中水平的侯大山手里,就这一点,李儒晋自愧不如啊!

    图纸上没有任何的电子元件、光电探头之类的东西,也没有步进电机、伺服电机之类的玩意,全部依靠机械的方式完成整个工序。

    而这其中最要的控制方法完全是依靠由若干个齿轮组成的齿轮箱来完成协调工作,这不得不说,这就是一个奇迹,汉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一点都不假,无论是这个世界还是前世的地球。

    李儒晋和侯大山,两人把酒言欢,秉烛而谈,两个世界的科技在这一夜发生碰撞,一道全新的科学技术大门在两人面前缓缓打开。

    就在这一夜,这个世界上的联动机床出现了两个主流类型,一个是多轴联动机床,一个是多齿轮联动机床,这两种机床各有各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但这两种机床联合使用时,却是双剑合璧,天下无敌。

    多轴联动机床适合制造中、大型件,多齿轮联动机床却是小型件和微型件加工的不二选手。

    这两种机床的出现,为大文帝国的崛起和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大文帝国的大工业计划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在侯大山到来的第三天,李儒晋就召集研究院的所有人手,开始了联动机床的研发工作,这个时候,整个研究所里的科技人员已经接近千人,在不同的领域从事不同的研究。

    但联动机床的研发所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从机械到化工,从材料到电子,毫不夸张的说,联动机床是用所有工业领域的技术累积出来的,集万家之长为一体。

    帝国皇帝和内阁知道后,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科学技术人员,源源不断的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