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欧罗巴帝国的请求,大文帝国理都没有理,你当大文帝国是什么?你要求停火,行,我们答应你,你要求谈判,也行,我们还答应你,但谈判你就诚心的去谈,但欧罗巴帝国却利用大文帝国的软弱,一个劲的压低赔偿金,还用一副施舍的模样,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
今天就让你好好看看大文帝国发怒的模样!
大文帝国对欧罗巴的请求罔若未闻,装甲部队依然在欧罗巴帝国的境内肆虐,有了燃油补给,更是大肆的向欧罗巴帝国内部地区开进。
在对欧罗巴帝国发动攻击的第二天,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已经突进欧罗巴帝国境内100多公里,获得了大量的资源,特别是幸运的拦截到欧罗巴帝国向后方转运的物资车队,更是让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咬下了一大块肥肉!
这其中就有大量的燃油和弹药。
这下嚣张的就是大文帝国了,而欧罗巴帝国,这次却彻底的没了脾气。要知道攻击欧罗巴帝国的可是整整一个全副武装的装甲师。
一个装甲师,足足三百辆坦克,在没有获得足够的补给之前,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还是小心翼翼,算计着燃油的使用量,不敢爆发出最大的战斗力。
这下有了充足的补给,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斗志冲天!
二百五十七。新的的赔偿方案()
一步之差,仅一步之差,但结果却有天壤之别,欧罗巴帝国的撤退动作就稍微慢了一点,就让大文帝的装甲部队成功的钻了个空子,成功的缴获了大批的补给。
如果前面缴获的燃油让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拥有更远的行动范围的话,那么这次缴获的大批补给就让大文帝国如虎添翼了,在加上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深的装甲部队在战场上的精髓,整个欧罗巴帝国的南方被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搅成一锅粥。
来如暴雨,去若清风,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是一路猛冲,但绝不放过一个经过的城镇,一阵猛烈的打击,然后就是洗劫,最后一路冒着黑烟向下一个城镇扑去。
从攻击到洗劫结束,也只不过一、两个小时的事,俘虏也不抓了,抢劫完毕,直接闪人,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深陷抢劫的快感之中。做坏事有瘾的,在人的内心深处都压抑着一股黑暗而又暴虐的情绪。
当这种情绪得到释放的时候,对于敌人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伤害,这次,欧罗巴帝国就被伤的不轻又不轻。
欧罗巴帝国彻底的熊了,就好比一个普通的家庭里来了一只大老虎,不熊不行啊!欧罗巴帝国撤换了原先的谈判代表,重新派出以内阁高级成员为首的谈判团赶赴大文帝国,争取早日重启谈判,早日把家里的大老虎从家里赶出去。
新的的谈判代表在出发前已经得到欧罗巴政府的授权,在不损害欧罗巴帝国的利益前提下,尽量满足大为帝国的要求,这实在是被逼的没办法才这样的,再任由大为帝国的装甲部队在欧罗巴帝国境内闹腾,这届政府估计也干不长了!
为了手中的权力,为了欧罗巴政权的稳定,欧罗巴政府不得不对大为帝国低下了头,开始哀求大文帝国重启谈判,大文帝国也算是出了心头的一口恶气,见好就收,把还在欧罗巴帝国闹的欢腾的装甲部队给收了回来!
欧罗巴帝国则绝对的配合大为帝国装甲部队的撤退,前,没有堵截,后,没有追兵,大为帝国的装甲部队就这样大摇大摆的从欧罗巴帝国境内撤退了。
去的时候,大为帝国的装甲部队可谓是瘦骨嶙峋,饥肠辘辘,回来的时候却膘肥体胖,腰圆肚肥,吃的饱饱的差点撑着,还带回了大量的战利品。
犯错要改正,挨打要立正,被揍了一顿的欧罗巴帝国这次算是摆正了态度,板正的和大为帝国开始了谈判,再次谈判,需要谈的东西并不多,最后的结症还是在赔偿款的问题上。1800亿,这个数目太大。欧罗巴帝国不可能全盘吃下。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的赔偿金额定在1200亿,分成十年偿还。还有600亿,通过技术转让、设备引进和资源来对冲,这是李儒晋才从文件夹中拿出一张纸来,上面详细的写着大文帝国所需要的设备和技术。
在分解欧罗巴帝国的坦克时,李儒晋就已经感觉到,欧罗巴帝国也有着极为先进的科学技术,虽然欧罗巴的坦克在许多性能上还不如大文帝国的坦克,但坦克的做工和制造工艺却极为先进,这一点,大文帝国还落后很多。
特别是在连续拆卸形同的五个螺丝时,这种感觉更为强烈,欧罗巴的坦克在设计上有俄罗斯的风格,但生产上,完全是德意志风格,那五个螺丝都是拧了七圈半,没有多半分,也没有少半分,典型的德氏风格。
大文帝国虽然有李儒晋这个穿越人士,并且在李儒晋的努力下,大文帝国在某些方面的科学技术远远超过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但依靠李儒晋一个人,或只依靠大文帝国本身的科技发展,大文帝国的整体科技水平还不如欧罗巴帝国。
特别是在重工业这一块,大文帝国更是远远不如欧罗巴帝国,所以李儒晋才有这个计划,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从欧罗巴帝国引进一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但想要获得最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是不可能的,欧罗巴帝国也不会出售,军工方面的更不用想,只要能得到大量的民用技术和民用设备,提高一下大文帝国的基础工业水平,李儒晋就很满足了。
技术和设备的引进都需要考察,李儒晋也打算让大文帝国的官员走出国门,去看看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壮观场景。如果能在引进欧罗巴帝国特别是德意志的管理方式和和产品标准体系那就太完美了。
这个世界,德意志的制造业和前世地球一样,依然处于这个世界的顶端,没有美利坚,没有倭国,德意志的制造业属于最顶端的。
对于大文帝国的要求,欧罗巴帝国的谈判代表经过简单的磋商,就答应了大文帝国的要求,只要不要欧罗巴帝国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和军工技术,都不算侵害欧罗巴帝国的利益。
这次谈判的内容总算获得了双方的认同,达成了一致,双方各自确认了谈判协议的内容后,在确认没有异议后,谈判代表也都签了字,盖上了各国政府大印,这次两国谈判算是顺利结束。
消息传回欧罗巴帝国,欧罗巴政府的高层算是松了口气,这一波三折的谈判总算是结束了,协议也签了,虽然条件有点苛刻但还在承受范围之内。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欧罗巴高层开始反省自己了,从流血计划到入侵大文帝国,连续两次都以失败而告终,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同时也加深了对大文帝国的警惕。
以前大文帝国只是一只老黄牛,虽然身躯庞大,但攻击性小,只有受到攻击才会奋起反击,其实这样的邻居,挺好的。但现在,却是一只猛虎,虎视眈眈的在身边,欧罗巴帝国要打起十二分小心,毕竟,猛虎是会吃人的。
大文帝国皇宫,里面热闹非凡,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正在举行,帝国的皇族、内阁、军部全员到齐,庆贺谈判的成功!李儒晋再次给大文帝国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赔偿金额由1100亿变成了1800亿,虽然到最后能拿到手的只有1200亿,也远远超出大文帝国的预料,还有600亿将换来各种科学技术和设备,也将大大的提高大文帝国的技术水平。
更重要的是大文帝国出了一口气,还是一口恶气,这下大文帝国算是彻底的舒坦了!
二百五十八。起航()
与欧罗巴帝国谈判的事情总算是结束了,李儒晋又重新把注意力放在了执行入侵非洲计划的准备工作上了,对于这次计划,李儒晋是相当的重视。
这毕竟是大文帝国的海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航,对大文帝国海军来说,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更的大文帝国海军从小池塘走向深蓝的第一步。
为了迈出这一步,大文帝国在虚弱之中,挤出大量的资源来支持这次行动,参与行动的船只已经定下,旗舰是排水量15000吨的唐级重型巡洋舰……大唐号。
也就是从欧罗巴帝国缴获的两艘重巡洋舰其中的一艘,经过大文帝国重新改装后,又重新定级命名。也是大文帝国海军的宝贝,是大文帝国海军超过万吨级两艘战舰中的其中一艘。
另外还有四艘轻型巡洋舰和四艘运兵船,外加两艘综合补给舰和十五艘小型登陆艇,总计21艘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这只舰队已经占到大文帝国整个海军力量的三分之二了。
随舰队一起出航的还有一支由帝都贵族豪门组成的货运船队,李儒晋在大文帝国还有一个“小财神”的称呼,这次李儒晋率领大文帝国舰队外出寻宝,这些贵族听说以后,纷纷组成舰队,跟着一起发财啊!大文帝国吃肉,我们喝汤不行吗?
随行的陆军是四个野战步兵团,共计12000人,分乘四艘运兵船,原本每艘运兵船能搭载2500名士兵,考虑到这次是远途航行,每艘运兵船只搭载了2000名战士,剩余的4000名战士,分散搭载在其他船只上。
12000名士兵全副武装,为了这次计划,李儒晋专门做出了一个单兵制式装备标准,ak…47一把,弹药120发,四个弹夹,军用匕首一把,不配备短枪和手雷。
主要是因为大文帝国没有现代化的短枪和手雷,李儒晋也忽略了,在出发前,李儒晋已经将m1911手枪图纸和步兵手雷图纸画好,转交军部审核,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生产了,但李儒晋和他的部队是赶不上了。
另外还配有工兵锹一把,行军背囊两个,一大一小,大的装军需品,小的用来装私人物品,毛毯、单兵帐篷,夏季军服一身,在非洲防蚊虫的风油精,清凉油等物品。
每一个大文帝国士兵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就等着跟随舰队一起出发了。
李儒晋已于多日前赶到了海南三亚军港,舰队已经集结完毕,现在正在向船上运送补给,但舰队暂时还是不能出发,大文帝国的燃油不足,一支庞大舰队的远航,至少要5000吨燃油才够。
大文帝国的燃油需求量一直都不大,所以大文帝国的炼油产业也相当的薄弱,对欧罗巴和印巴狗的战斗中,已经耗尽了大文帝国的燃油储备,这次帝国舰队远航,就无油可用了。
李儒晋在三亚等了十来天,大文帝国才把舰队所需的燃油运来,一部分是从欧罗巴帝国缴获来的,一部分是大文帝国这段时间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
终于,舰队所有的补给都补充完毕,大文帝国的远航舰队可以择日起航。
大文历7月11日,清晨,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大唐号重型巡洋舰缓缓的驶离三亚码头,向集结海域驶去,其他舰船也在大唐号起航后,解揽起锚,纷纷驶离码头,驶向集结海域与大唐号会和。
随着舰队集结完毕,所有舰队船只同时拉响汽笛,巨大的舰体挤压着海水,泛起一道道洁白的浪花,舰队驶离了三亚军港,码头上,前来送行的人们挥舞着双手,为远行的舰队送行。
这次为舰队送行的有来自内阁的两名长老,军部的大帅和一众将领,这次舰队远航,寄托着大文帝国的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