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百三十。箱子() 
李儒晋和工作人员回到了办公室,其他的研发小组成员都已经在办公室坐好,等候李儒晋回来,也在等候李儒晋对这台发动机做出一个最后评价。

    在他们眼里,李儒晋就是个妖孽,虽然他们对自己研发出来的发动机很有信心,要是没有信心的话,他们也不会把发动机定型,并上报给大帅的。

    但现在,再有信心,面对的是李儒晋,此刻心里依然的忐忑不已。门开了,李儒晋随着工作人员进入了办公室,众人的目光都投向李儒晋。

    有希望和希翼的目光,但也包涵着一丝不安和忐忑,众多心思都透过这道小小的心灵之窗,展现在李儒晋的眼底。李儒晋没有犹豫,脸上展露笑容,然后大声说道:“恭喜你们!你们成功了!”然后带头鼓起掌来!

    得到了李儒晋肯定的回答,小小的办公室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研发小组的成员雀跃欢呼,兴奋的从椅子上站起,相互拥抱,大声的欢呼着“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更有甚者,一时间是泪盈满眶,喜悦的泪水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流了出来。多日的辛苦,研发小组曾经连续几日不眠不休,只为那一组数据,多少次面对重重困难,几欲放弃,最后才柳暗花明,拨开迷雾,坚定了心中的信念。

    就在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渐渐的欢呼的工作人员把其中的一个给围了起来,在那个家伙不断的抗议声中,被抬了起来,抛向空中,接住,再抛起。

    李儒晋知道,被抛起的那家伙肯定就是这款发动机的主创人,而那名主创人李儒晋认得,和他还是本家,姓李名守文,李儒晋也兴冲冲的加入了研发小组的活动中,但不久,李儒晋就后悔了,他接替了李守文,变成了空中飞人。

    李儒晋在半空中“哇哇”大叫,他可是有点轻微的恐高症。

    李儒晋终于平安的降落在地上,此时,他的腿有点微微的发软。

    李儒晋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李儒晋首先肯定了这次研发成果,卯榫结构的发动机机体是一个伟大的,跨时代的发明,他的出现将改写发动机的历史,具有里程牌意义。

    李儒晋在这里向大家保证,所有参与这次研发工作放人员,每人保底奖金为10000元,主要研发团队每人保底奖金5000元起,主创人100000元奖金。

    但此时他心中也有个巨大的疑惑,这个伟大的创意是怎么想出来的。李儒晋把眼光投向那名李守文:“李守文,你是从哪获得的灵感?“

    办公室诡异的安静了下来,研发成员面色古怪,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李儒晋奇怪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问错人了?

    李守文站在那里,扭扭捏捏的说道:”是个盆。“就一脸便秘的样子,站在那不说话了。

    突然底下有人说道:”是个洗脚盆吧!“

    整个办公室是轰然大笑,李儒晋更郁闷了,特么的这都是那跟那啊!

    李守文把经过说完,李儒晋才明白,这次灵感还真是来自于一个洗脚盆。

    原来李守文家里有一个洗脚盆用了十几年了,一直都没有坏,依然坚守岗位,可能是时间长了,出现了审美疲劳,他老婆看那个洗脚盆,这么看怎么不顺眼,就在街上又买了个漂亮,精致的洗脚盆。

    那个老的脚盆就退休了,被扔在了角落。而新的的脚盆没用两年,就坏了,那个老脚盆又被翻了出来,接着用。他老婆就唠叨,说还是老的脚盆结实,牢靠,经久耐用。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守文那段时间正在为发动机的材料犯愁,最听不得什么结实、牢靠这些词。在洗完脚后,就把这个洗脚盆拿起来研究。

    结果并没有研究出什么道道出来,李守文不死心,把坏的新脚盆也找了出来,两者一比较,就发现了不同之处,老脚盆为卯榫结构,新的脚盆为捆绑结构加钉子钉上的。

    难道就因为结构的不同,就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两个脚盆的材质都是一样的,都为木头制成。李守成分别把两个盆拿起来摔了几次,新的脚盆没两下,就粉身碎骨,成了一堆碎木片。

    而老的脚盆除了掉点木头渣子,依然完好无损。这才给李守成一个灵感,如果把发动机的机体结构也改成卯榫结构会怎么样呢?

    第二天,李守成就把这个想法对小组的其他成员说了,开始大家都没有同意,都觉得他是异想天开,李守成是做研究的,口讷心智,说是说不服他们的,就把老脚盆带到了研究院,摔过来,摔过去,最后老脚盆成功的牺牲在了研究所里。

    但它的牺牲是值得的,卯榫结构成功的引起了小组其他成员的兴趣,但小组成员都卯榫结构都不熟悉,后来还是在一位民间大师的指导下,研发出了原型机。

    原型机的表现让研发小组极为惊讶,在同等材质下,卯榫结构的机体承压能力是普通结构机体的1。5倍。这个数据就惊人了,1。5倍的提升,是很恐怖的一个数据。

    研发小组立刻加大了对卯榫结构的发动机机体的研究,在无数的付出之后,这款发动机终于研发成功。

    听完之后,李儒晋不由的感慨道,传统的技术不能丢啊,说不定它就会给你一个大惊喜。

    李儒晋立刻要求研发小组抓住这次机会,继续在卯榫结构上加大研究力度,对卯榫结构原理进行深挖,深挖、再深挖!同时开发卯榫结构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哪位民间大师一定要请到研究所来,享受特别待遇,一定要把他的手艺给挖出来。

    然后,李儒晋又和研发小组就发动机的降温、噪音等问题进行了商讨,在提到噪音问题的时候,小组成员告诉李儒晋,研发小组正在跟进这个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李儒晋立马问道已经到哪一步了,研发成员说给李儒晋做个实验,看看有没有研发价值。

    工作人员带李儒晋去了室外,然后拿出一个半米见方的正方形的箱子,箱子里面放着一个铁皮桶。工作人员又拿出一挂鞭炮,放在铁皮桶内,然后点燃。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李儒晋在边上感慨道:“这鞭炮的质量真好啊!”

    工作人员把箱子给盖上了,突然间,整个天地间都仿佛安静了下来,只有仔细听才能听到鞭炮那若有若无的“噼噼啪啪”声。

    李儒晋愣了!

三百三十一。消声技术() 
工作人员又打开了盒子,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把李儒晋给惊醒了,李儒晋有一种感觉,刚才,他的耳朵是不是失聪了?那么大的响声,在瞬间怎么就会没有了?

    盒子又被盖上了,天地之间再一次安静了下来。李儒晋知道,这次决不是他的耳朵失聪,是研发小组又做了一次逆天的发明。

    盒子再次打开,这次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了,鞭炮已经放完了,李儒晋待盒子里的硝烟散尽,疾步走过去,一把把盒子的铁皮桶拿扔了出去,然后仔细的研究起盒子。

    盒子很轻,不足十斤,李儒晋很容易就用一只手把盒子托起来。盒子里面布满了小孔,密密麻麻,小孔呈六角形,如同一个蜂窝一般,要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肯定难受。

    李儒晋用手触摸了那些小孔,这些小孔的材质不是金属的,应该是纸张或塑料之类的东西。李儒晋掉了个方向,让阳光能够直照在小孔上,好让他能看清小孔的内部结构。

    小孔内不再是六角形而是圆锥形,在底部有一根金属丝,连接在蜂窝的后面。李儒晋看到这些小孔,心里有些明白这个箱子消声的原理了,这种消声结构,前世他曾见过,就是空穴结构的消音瓦,但效果却远远没有这个效果来的好。

    刚才鞭炮响起的时候,分贝应该在120以上,可能达到130分贝,但盖子盖上后,声响降到只有30…40分贝左右,这个降幅很是恐怖的。

    声音可以在多种介质中传播,常见的如空气、水、钢铁、土壤等等。所以想要消除噪声,是件很麻烦的事,难度相当的大,前世共和国为了消除潜艇上的噪音付出了多少的代价,哪怕使用了最先进的空穴消音瓦……鲨鱼皮,但最新一级核潜艇的噪音分贝数依然在90以上。

    所以这个箱子的出现,让李儒晋是异常感兴趣,因为它的效果远远的超过了鲨鱼皮的消音效果。

    这个技术简直就是逆天啊!要知道在李儒晋穿越之前,大文帝国对消音技术这一块并不重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后来在李儒晋研发出新型坦克后,才有一些相关的技术和手段,主要是采取消音棉来去处噪音。

    现在突然弄出了这么一个逆天的东西出来,李儒晋能不激动吗?李儒晋抱着这个箱子几乎舍不得松手,最后还是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这家伙才依依不舍的把箱子交给工作人员,还不断的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小心,千万要小心。

    回到实验室,李儒晋迫不及待的让工作人员把箱子拆解开来,他要了解蜂窝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能够大幅度的消减音波,从而到达消声的目的。

    箱子被拆解开来了,露出了蜂窝的背面,背面是一张金属网,网上的节点对应每一个小孔后面的金属丝。李儒晋看着金属网,心里奇怪,难道是这些金属网在起作用?

    旁边的工作人员解释到,确实是这张金属网在起作用,但却是在金属网通电以后才能起作用,说完,工作人员扳动箱子上的一个小开关,然后这张金属网就轻轻的颤动起来。

    幅度并不大,但频率却很高,但李儒晋依然没有理解这里面的玄机。这时候,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向李儒晋解释了这个箱子的工作原理。

    蜂窝上的小孔起到捕捉声波,分解、消弱声波的作用,当声波达到小孔地底部的时候,声波已经被分解、消弱了很多,这个时候蜂窝后面的金属网通上电,开始高频率,底幅度的颤动起来,从而使小孔里的金属丝以同样幅度和频率颤动。发出机械震波。

    然后利用高频率的机械震波消除、化解声波,从而达到消音的目的。(纯属个人臆想,各位书友不要认真。)

    李儒晋明白了,这种手段如同辆军交战,先用各种手段不断的消弱敌人,在最后关头,利用强大的兵力,主动出击,直接消灭敌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主动这两个字。

    而且金属丝震动频率高,无法引起其他物质的共振,顶多就是在震动时散发出些热量出来,相比于这个技术,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项技术现在还不成熟,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李儒晋打定主意,这项技术,一定要深入研发,哪怕需要投入海量的资金,人力、物力也在所不惜。

    如果真的能够研发出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对大文帝国军事实力的提升那不是一星半点,你想想,如果这套技术安装在大文帝国的装甲车辆上,装甲部队行动时的噪音将大大减小,从而减少被发现的几率。

    特别是将这套技术运用到潜艇上,只要能将潜艇噪音降低到90分贝以下,与海洋噪音相近,那么大文帝国的潜艇将成为海洋黑洞,有极大的几率逃脱出敌人的监控,成为海底幽灵,把握战场的主动权。

    李儒晋和研发小组开了个会议,对研发小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