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到灾年,老虎是留不住的。”麦大爷说,“灾年大家都要进山打猎挖野菜,山里什么野兽都要被吃光,见到老虎更加一拥而上,打死再说。”

    “这样的啊。”米嘉说。

    “要偷小老虎不容易,把老虎养大不容易,训练好更难。中间投入的成本很高,所得不过一点肉食,还不如自己山上打猎,所以我爸就不怎么认真学。”麦大爷说。

    对普通人来说,养老虎当然是划不来的。不过对私盐贩子来说,能养老虎可就厉害了。

    这么看来,麦大爷的祖先可就厉害了,说不定是米同最宠爱的儿子,所以继承了养老虎的本事。

    要是米家重新奋起,把走私盐的生意继续做下去,养老虎的本事是必不可少的。

    “对了。”麦大爷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箱子,在箱子里拿出一本书来,“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书,我看不懂。”

    这书封面已经坏了,打开里面全是草书,难怪麦大爷看不懂,上面还有配图,画得很潦草。

    “这上面说的什么,你完全不知道嘛?”米嘉问。

    “多少懂一点的。”麦大爷翻开第一页。

    上面画的是好几只老虎,其中一只老虎在山崖上捕猎山羊,山崖下下面有几只小老虎,又有一只不大不小老虎偷偷摸摸靠近小老虎。

    其中不大不小的老虎画得最奇怪,像人一样站着,其他老虎都是四足落地的。

    “这是什么意思?”米嘉问。

    “这一页说的是偷老虎,有诀窍的。要趁着母老虎出去捕猎的时候去偷。”麦大爷说,“至于怎么找到老虎巢穴,我就不懂了,这些歌诀我都没有记下来。”

    “偷小老虎啊。”米嘉仔细看,忽然看明白了。

    那个不大不小的老虎,其实并不是老虎,而是穿着老虎皮衣的人!说的是要穿着老虎衣服去偷小老虎。

    麦大爷翻开第二页,画的是小老虎被关在屋子里,穿着老虎皮衣的人拿着食物引诱老虎。

    “这个是说偷到小老虎以后怎么驯养。”麦大爷说,“主要就是靠饿,把小老虎关在屋子里饿着,饿到它没力气受不了,再给东西吃。如此反复,小老虎就会屈服。以后就算放它走,它也不会走了。”

    “为什么?”米嘉问。

    “它总觉得外面随时可能会饿死。”麦大爷说。

    这就是那个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吧,米嘉说:“后面呢?”

    “具体怎么做,我也不懂。”麦大爷继续往后面翻,有的画着老虎独自捕猎,有的画着两头老虎相遇。

    还有的画着人穿着老虎皮衣,和老虎一起行动。

    这些画的画工很差,勉强有那么一点意思而已。应该不是米同亲自画的。米同好歹算是个画家呢。

    再往后面翻,却出现了一幅满是线条的东西。这些线条周围写着一个个小字,都写得模糊不清,很难认出来。

    “这是什么?”米嘉问。

    “不知道。”麦大爷摇头,“我爷爷传给我父亲的时候跟他一页一页解释过的。可是我父亲传给我的时候就没仔细说了。一来他自己也不是很懂,二来那时候他喝的酒太多,脑子糊涂了。”

    “你也不知道啊。”米嘉正想翻过去,忽然脑子一动,想到了什么。

    “这些线条有什么好看的?”孟若婷问。

    “这些线条……”米嘉拿出一张地图来,跟这些线条仔细对比,看了半天,他一拍大腿,“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孟若婷问。

    “这一幅地图。”米嘉说,“地下溶洞的地图!”

    “啊?”孟若婷仔细看,看了半天还是摇头,“我看不出来。”

    “你看上面,这里有个船字,就船老古山。”米嘉说,“通过着下面的溶洞,可以通到各处。这里有个神字,就是神仙洞,这边有个小字,应该就是小坑村。”

    “可是位置距离不对啊。”孟若婷对比米嘉拿出来的地图说。

    “古代人哪里有正经地图,官方画的地图,比例尺都不一定正确,别说这种是私下自己画的。”米嘉说。

    清朝的时候,华夏的科技发展比不上西方,画的地图很没谱,还是靠着传教士,才给华夏画了个大致准确的地图。

    米同身边显然没有传教士帮忙,地下溶洞要勘探也很不容易,画出来的地图当然不准。

    不过这个地图很有价值,因为在这幅地图上,所有的地下溶洞,都是连起来的!

    可以从任何一个洞穴口进入,然后从另外一个洞穴口出来!

第四九三章 地下路线() 
米嘉派了很多人去溶洞里面探测道路,把里面的情况基本都探清楚了。问题是这些地下溶洞里面还有暗河。

    暗河的情况很复杂,要探索很困难。潜水本来就难,洞穴潜水又比普通潜水困难百倍,拥有洞穴潜水证的人都没几个。

    龙津本地是找不到人的,连省城都没有,得去发达的大城市才有。请回来人家干活倒是很卖力,问题是地方太大,只能一个个地方慢慢来。

    到现在过了这么久,连一个角落都没探测完。从这张地图来看,所有的地下洞穴,都可以互通的。

    当然,有了地图不意味着一定要按照地图走。过了这么多年,谁知道下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不过按图索骥,总比自己慢慢摸索要快。米同利用这些洞穴是用来走私的,肯定不会去太危险的地方,要不然还不如在上面山林里走呢。

    “你先签名吧。”胡大志拿出一份合同来。

    “签了名就可以出去吗?”麦大爷问。

    “你现在就可以出去,又没人拦你。”胡大志没好气的说,“你签了名,我们给你分房子,让你在外面有地方住,比你这破烂房子强多了。”

    “我没什么钱的。”麦大爷说。

    “没关系,你是孤寡老人,有补贴。再说我们是亲戚,怎么也得多照顾。”米嘉说。

    “我的意思是说,出去了,能不能……找个老伴啊?”麦大爷很是不好意思的问。

    “这个啊,当然可以啊。”胡大志说,“现在这种事很平常的。”

    “那就好,那就好。”麦大爷立即打包好东西,“我们马上就走吗?”

    “签了名马上走吧。”胡大志说。

    “这里这么多蔬菜瓜果怎么办?要不还是过几天……”麦大爷有些顾虑。

    “都不要了吧。”米嘉说,“吃的外面多得是。”

    “那就走吧。”麦大爷说。

    一路下山,麦大爷走着走着,回头看了一眼,心里很是惊慌。毕竟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下了山,上了车,麦大爷看着车子,有些畏缩。

    “上车啊。”米嘉说,“我们开车过去。”

    “从来没坐过这么好的车。”麦大爷说。

    “也不是什么好车。”米嘉说。

    今天开的是一辆越野车,的确不是什么好车。这种地方地形太崎岖,开豪车也没用。

    “上回我坐车,还是十几年前,坐的拖拉机。”麦大爷苦笑。

    车子发动起来,一路开下去。乡政府附近充满了狂欢的气氛,到处张灯结彩,炮仗此起彼落。

    乡政府唯一一家餐厅挤满了人,还有很多做宴会餐饮的流动师傅也跑过来,客人也不少。

    “好热闹啊。”麦大爷说。

    “他们都签了名,就等着搬迁。”胡大志说。

    “也没这么快,房子再怎么也要半年以后才能修好。”米嘉说。

    “要半年啊?”麦大爷说。

    “你不同,你先到我家去住。”米嘉说。

    “那太麻烦了吧。”麦大爷说。

    “不麻烦,我家里地方大得很。”米嘉说。

    很快到了大桥村,现在已经改名叫做大桥镇了。村委会也挂了个新牌子,变成大桥镇镇政府。

    米嘉没有停留,而是长驱直入,到了一栋两层的小楼旁。这儿是米老太爷家。

    米老太爷见到米嘉,问:“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我发现了我们米家遗落的分支族人!”米嘉说。

    “遗落的族人?”米老太爷一愣。

    米嘉说出来的时候不觉得什么,说完了一品味,好像也太中二了。遗落的分支,隐秘族人,好像什么三流网络游戏要开新种族一样。

    “老太爷,这位是麦大爷。”米嘉介绍说,“他是神仙洞乡无名山人。”

    “还是个小年轻嘛,大什么爷。”米老太爷不以为然。

    麦大爷年近七十,在别人面前可以从长辈,在上百岁的米老太爷跟前,只能算年轻人。

    “麦大爷,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米老太爷。”

    “老太爷好。”麦大爷畏畏缩缩的说,“小名阿孔,不敢叫大爷。”

    “阿孔你不是姓麦的嘛?怎么说是我们米家的遗落族人?”米老太爷问。

    “我祖上传下来,说我们家本来不姓麦,因为造反,改了姓名隐居在无名山。”麦阿孔说。

    “原来是这样,那倒的确很有可能。整个龙津,也只有我们米同老祖造过反。其他人都没有这个魄力。”米老太爷说,“可是要入族谱的话,光是这么个传说不够。”

    “还有这个。”米嘉拿出麦阿孔的书。

    “这是什么啊?”米老太爷翻看一看,“好像是……古书。”

    “这是我们米家秘传的驯养老虎之法!”米嘉说,“你看这上面的人,就是穿着老虎皮衣的。我们米同老祖也是穿着老虎皮衣去走私盐,这老虎皮衣的实物,一直在小坑村传承。上次我给老太爷那个。”

    “对啊!我看过的。”米老太爷仔细看,“真是穿着老虎皮呢!”

    “对啊,这上面还有地图。”米嘉说,“是地下溶洞的地图。你看这儿,这个船字就是船老古山,这个神字应该就是神仙洞,还有这个小坑,应该就是小坑村。”

    “就是这个啊,真是太好了,又找到了祖先的遗物。”米老太爷老泪纵横。

    “这份东西流传下来,其实可以东山再起的,可惜就是传承出了问题,麦大爷家里忘记了初衷,一直恪守祖训,在无名山隐姓埋名。”米嘉说。

    “真是可惜,要是尽早恢复走私盐的话,说不定我们米家早就复兴了。”米老太爷说。

    “那我也不会一辈子呆在无名山,连媳妇都娶不上。”麦阿孔长吁短叹。

    “也说不定被官府发现,抓去砍头。”米嘉说。

    “等到清朝灭亡再做就行了吗。”米老太爷说。

    “清朝灭亡的时候,走私盐可赚不了钱。”米嘉说,“那时候得走鸦片,就变成毒品贩子了,等解放了被人抓起来枪毙。”

    “这倒也是。”米老太爷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对对,焉知非福。”麦阿孔说。

    “既然是本家兄弟,你怎么打算呢?”米老太爷问。

    “我孤身一人,也没什么打算。”麦阿孔说。

    “孤身一人?没有老婆孩子吗?”米老太爷问。

    “没有啊。”麦阿孔很惭愧,“我们家的祖训,要呆在无名山,绝对不可以离开。以前谈过一个媳妇,看我们家这么远这么穷就跑了。”

    “可惜。”米老太爷说,“既然如此,不如你改回米姓,认祖归宗,我们给你说一家媳妇,再找个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