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建筑大师-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九五章 山中宝贝()
李华勇的确是发现好东西了,当他路过一个豁口的时候,他以极快的速度跨了上去,仔细观察着整个山体的断面。
“墩子,墩子?”
根叔和杨石匠面面相觑,李家坳和杨家寨的人相视而笑,而在这其中,李家坳的几位甚至都笑得有点不好意思。
李华勇自己都还不太清楚,他现在可是整个李家坳的名人,不不不,应该说是整个乡乃至整个石门县的名人,是李家坳人的骄傲。原因无他,虽然这是李华勇第一次来到这里,但是这一年多来,他给李家坳带来的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本地人赫然发现,原本地理位置最偏僻,也是全县最穷的自然村落之一李家坳仿佛发生着某种变化。也不能说是什么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只是大家突然发现:现在李家坳走出来的人,他们好像变得比以前有钱多了,他们走在外面舍得花钱,他们敢买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变化是这个地方的孩子,这里的孩子能穿上新衣裳,这里的孩子不会像其他地方的孩子那样看上去营养不良,甚至李家坳走出来的孩子,平时的笑声都比其他人更多和更大中国人嘛,经济条件能有所改善的话,首先就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
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家把李家坳的变化归功于李明达,那位在大单位已经当上干部的“能人”,然而在最近一年时间,另外一个名字被越来越多人提及,被越来越多人念叨,而这个人,自然就是眼下正看着一堆石头在发呆的墩子李华勇。
看到李华勇的反常举动,李华柱同学摇摇头。
“难道墩子这家伙又犯病了?”
如此莫名其妙的念头在李华柱同学脑海中一闪而过,这个念头把他吓了一跳,同时也让他觉得有点好笑。
不能怪李华柱同学这样想,因为李华勇现在的模样的确像是在犯病了。要说这个采石场,在李华勇还没出生时候就已经存在。而这条山路,是李家坳出山的唯一必经之路。因此在李华柱看来,这条山路墩子你自己都走了10多年了,要说你快2年没回来了,这条山路让你感到亲切,让你情绪稍微有点波动这很正常。但你有必要反应这么激烈吗?
丢人啊!真是丢人啊!你看看你现在两眼放光的样子,就差没流口水出来。
当然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李华柱自然清楚自己的表弟不是真的“有病”,不过他对李华勇的“有病”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可以说在所有人当中,只有李华柱对李华勇的“犯病”最敏感。因为正是李华勇的一次次“犯病”,才改变了很多人,包括他自己的人生轨迹。
“难道这次……”
李华柱不由自主走上前去:“墩子你看什么?一堆“麻条”而已,这有什么好看的?”
这时候根叔和杨石匠也走了过来,杨石匠显然也是认识以前的李华勇,他笑着对李华勇说道:“墩子是看中那块“麻条”了吗?对了,我听说你们准备翻修房子,快说,看中哪块了?赶明儿我就让人给你们送过去。”
“啊?”
李华勇回过神来,他知道“麻条”是本地人对这种石料的俗称,这是一种花岗岩,看其颜色,灰中带青,李华勇知道这是“灰麻”的一种。
灰麻花岗岩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岗岩石种之一了,可以作为板材、地铺、台面、雕刻、工程外墙板、室内墙面板、地板、广场工程板、环境装饰路沿石等各种建筑和庭园石材的材料,用途十分广泛。
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灰麻”这种东西虽然不错,还不足以让李华勇啧啧称奇。真正吸引他注意的是另外一个地方,李华勇用手指着另外一个山体:
“杨,杨叔,那边的石头,怎么没人开采啊?”
众人顺着李华勇手指的地方看过去,不用杨石匠解释,连根叔都笑了:
“墩子你是说那些红得发黑的石头?咳咳,那样的红石头,谁要啊?采下了也不值钱的。”
随着根叔这句话,所有人都在笑,当然所以笑的人意义又有所不同,杨家寨的几个人明显带点嘲笑,李家坳的人则是带点不好意思的笑。
李华勇也在笑,不过李华勇的笑,是苦笑。
作为一名南江人,李华勇当然清楚根叔说“红色不值钱”是什么意思。因为整个南江省,那就是大家常说的“红土地”啊,因此很容易想象,在这片土地上,这种最常见最大路货的红色确实不怎么值钱。
然而以李华勇的专业目光,他却看出那种红得有点发黑的石头的不同之处。
如果李华勇没有看错的话,他知道那种石头应该不是花岗岩。看其石质的细腻程度、以及光泽的柔润程度,李华勇判断那应该是大理石的一种。
至于花岗岩和大理石有何不同?普通人也不用了解太多专业知识,只要知道它们的价格差异,想必就能让大家印象深刻。
以“灰麻”花岗岩为例,在李华勇穿越的时候,世面上最好的“灰麻”,一般在70到80一平米左右,基本很难超过100块钱一平米。然而大理石呢?最最普通的天然大理石,普遍都在400块钱一平米以上。
请注意,这还只是最普通的天然大理石!
如果说到那些最顶级的大理石,例如产于京城房山的纯白大理石(也就是传说中的汉白玉),这个已经无价无市。产于大理苍山的彩色大理石,这个已经有价无市。后世一种产于意大利的“鱼肚白”,市场价是2000到3600一平米,一种产于伊朗的“莎安娜米黄”(也就是业内人俗称的“伊朗黄”),市场价是1500到1800一平米。
那么眼前这种石材呢,这是什么级别?
“石质细腻,光泽柔润,呈薄层状结构,色彩斑斓,具有天然纹理,假如经过精心挑选和研磨,甚至可以制成由天然纹理构成的山水、花木、禽兽虫鱼等大理石画屏,这,这是大理石中的极品啊!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墨玉”吧。”
在心中飞快给出这个判断以后,李华勇心里不淡定了。他没想到居然能在这个地方看到这样的宝贝。
李华勇深吸一口气,口中连念几声“淡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舅,现在天都快黑下来了,我们赶紧赶回去吧。”
“哦?好的好的,那杨老哥,我们这就先回去了。”
李华勇没有马上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这是真不是他想隐瞒什么。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李华勇前世就是南江人,他还真不知道本省居然出产如此极品的大理石。第二也就是他刚才和根叔说的,现在天色已晚,李华勇生怕自己是看走眼了。
“这趟李家坳之行,哪怕仅仅是确定这件事情,应该也算是不虚此行啊。”
李华勇心里这样说道。
第一九六章 芊芊()
“柱子,今天跟我到山里转转去。”
“柱子,走,今天到你未来老丈人家那里逛逛去。”
“柱子,走走走,今天我们再去看看……”
李华柱同学很无奈的看着自己的表弟,他表示很无语。现在都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再过两天就是大年夜,如果个个都像李华勇这样游手好闲的话,那这个年过不过了?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需要什么年货只要去超市购买就可以,甚至年夜饭都可以到饭店里面吃。而这个年代的过年可不是这样,尤其是农村过年,什么东西不要自己准备?就拿李华柱同学来说吧,这几天光是杀猪就忙得不亦乐乎,杀猪饭都吃不过来,哪里有什么心情去看那堆破石头?
然而没有办法,墩子的话现在不能不听啊,先不说他现在的地位已经不一样了,光是他这几天做的唯一一件正经的事,就让他在整个村子里的威信再次提高这次大伙不是从鹏城带回了好几个电视机吗,尤其墩子还买了个彩电,正当大伙迫不及待准备看电视的时候,然而第一天就发生了悲催的事,电视根本看不了。
电视看不了的原因,第一,村里的电压不稳,电视图像老是抖动。第二,山里的信号不好。
最后还是墩子出面解决问题,他先是不知道从哪里掏出几个稳压器,解决了电压不稳的问题,其次他带领水生和火生几兄弟摆弄那几个天线,奇迹出现了,经过墩子摆弄后,几台电视机还都能收到稳定的信号。
说实话这时很是让李华柱同学有点羡慕嫉妒恨,稳压器就算了,李华柱同学怎么都搞不懂,为什么连天线都只听墩子一个人的话。在这之前,自己也曾经摆弄过那些天线啊,可为什么自己摆弄过的天线就怎么都收不到信号呢?
李华勇全然没有觉察到柱子的抵触情绪,他乐呵呵的领着他向杨家寨方向走去。不,准确的说,是向着李华勇心目中的那堆宝贝走去。
从腊月二十五回到家,二十六,二十七到今天二十八,在李华柱看来游手好闲的李华勇,他认为自己就干了一件正事;那就是估算那些宝贝的价值。
经过这两天更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后,现在有一件事是李华勇确定无疑的,那就是那些“红得发黑”的石头,那确实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大理石,而不是普通的花岗岩或者其他什么岩。
大理石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就拿这种偏红色的天然大理石来说,后世最常见和最普通的,是一种被称为“印度红”的品种,档次稍微高一点的,那就应该是所谓的“英伦玫瑰”。而李华勇发现的这种呢?李华勇初步判断:这种石头的品质要远远强于“印度红”,甚至“英伦玫瑰”在它面前都不够看,唯一能和这种石头媲美的,那可能也就只有传说中的“墨玉”了,这是一种真真正正极其罕见的顶级大理石!
开心啊!李华勇对于自己这个发现异常开心!
“如果真是墨玉的话那就发达了,那我以后还做什么工程啊,要知道做建材生意的利润那可比做工程高多了,尤其是这种高级装饰建材,那基本上就跟抢钱差没什么两样啊……。”
虽然李华勇的脑海中曾经泛起过这样的念头,不过他并没有得意忘形,他深知要实现自己“抢钱”的梦想,那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第一个工作呢,就是要初步估算一下这种宝贝的大致储量。
这就是李华勇需要拉着表哥柱子满山转悠的原因了。要知道石材这玩意和其他东西不同,比如说翡翠矿或玉石矿。虽然说翡翠或者和田玉那其实也是石头的一种,但如果能发现怎么一大块翡翠原石或者和田玉原石的话,那一辈子就不用愁了。然而大理石矿不一样,,虽然这玩意也是价值不菲,也算一种比较高级的石头,但如果没有一定储量的话,那也没有多少开发的价值。
经过李华勇这两天的实地勘察,他初步判断这里的大理石矿完全具备开发价值!
李华勇和李华柱来到位于杨家寨附近的那个老采石场,站在老采石场的某个豁口,看着周围几个连绵不绝的小山包,李华勇升起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这就是有点类似于“买椟还珠”的意思了,由于习惯问题,本地人瞧不上这种偏红色的石头,反而追捧那种“麻条”,因此在这个老采石场中,那种价值较低的花岗岩其实已经被开采得七七八八了,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