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电子帝国-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新的1981年,世嘉终于在北美市场发行了一款重量级游戏《青蛙过河》(frogger)。这个游戏每一关的任务是让玩家将五只青蛙一只只地送回家,青蛙们要先穿越车流湍急的大马路,然后再渡过一条危机四伏的河流,才能平安到家。
《青蛙过河》的游戏地图和《坦克大战》一样是固定的,青蛙一开始出现在屏幕的底部,先穿越屏幕下半部的一条马路,路上有川流不息的卡车、推土机甚至大赛车。青蛙必须躲避这些车辆,负责就会被撞死。
而屏幕的上半部则是一条暗伏杀机的河流,青蛙必须要踩着乌龟壳、鳄鱼后背及浮木等河面上出现的支点来渡河,一旦落入水中就会淹死。整个回家的路途上,青蛙要避开车流、毒蛇、水獭和鳄鱼的嘴巴等致命元素。但如果中途吃下虫子及背着母蛙一同回家可额外加分。
游戏起初非常容易,玩家投币后很快就能上手。但越往后难度越高,公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并且车速越来越快、河流里的危险元素也逐渐增多并且变得更加活跃。
比如河上看似可以当做稳定支点的乌龟壳,随时可能下沉。也许你都已经把青蛙送到家门口了,却突然从水里冒出一条鳄鱼把青蛙吃掉。这些都迅速激发了玩家不断挑战的**,因为殚精竭智突破难关的那一刻,这种成就感尤其让人感到喜悦!
《青蛙过河》上市销售后引起玩家的热烈反响,世嘉公司总算一扫之前的颓势,有了一款能与东方游戏公司争锋相对的吃币巨兽。这款街机在北美的第一个月销售量就突破了5000台。正当大卫。罗森意气风发,准备全力推广这款游戏时,《马里奥兄弟》上市了。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游戏,当其他公司还处在固定地图上打转时,东方游戏公司已经率先推出了卷轴地图的全新概念!”这是英国游戏记者韦恩。鲁尼返回伦敦后,在新一期出版的vg游戏杂志上,推介《马里奥兄弟》这款新街机游戏时使用的赞美之词。
东方游戏在李轩的有意引导下,已经和其他游戏公司拉开了技术差距。更何况《马里奥兄弟》的优秀不仅只体现在卷轴地图上。它首先确立了角色、游戏目的、流程分布、操作性、隐藏要素、boss、杂兵等一系列可以通用几十年的游戏制作概念,堪称是动作闯关游戏的最佳范本。
在李轩精益求精的要求下,《马里奥兄弟》的操作性达到了现在这个年代前所未有地高度。而且游戏中还设定了水管暗道、隐秘屋等大量隐藏要素,可以供玩家去探索发掘。
而整个游戏过程出现的金币、蘑菇和金花等道具配置,也使得游戏进程自始至终没有冷场,诸如跳旗杆奖分等迷你游戏更是能大大激发玩家的挑战**。
所有因素叠加之下,《马里奥兄弟》对于1981年的街机市场来说,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款划时代的游戏。而与这样伟大的游戏同台竞技的对手,无疑是划时代的悲剧。
《青蛙过河》在接下来的销售表现,没能像世嘉公司的总裁大卫。罗森期望的那样疯狂增长,立刻突破1万台、2万台,然后横扫整个美国街机市场,反而出现了下降。
因为它被随后上市的《马里奥兄弟》极大的挤压了市场空间。许多准备采购《青蛙过河》街机的杂货店、洗衣店、加油站的小老板们,听闻了有一款更赚钱的游戏机后纷纷改变了初衷。
平心而论,《青蛙过河》是一款创意奇妙,制作精良的游戏,只可惜他遇上了一个根本不在同一等级的对手,于是毫无还手之力的被碾压了,可以说是非战之罪。
而体现《马里奥兄弟》强大和优秀的最好证明,不仅仅是自己卖出了多少台游戏机,更体现在让其他对手少卖出了多少台上。
就在大卫。罗森在世嘉美国公司的办公室里,咬牙切齿,又无限抓狂的时候,另一个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去年底,苹果公司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上市非常成功,这给几位创始人带来了巨大的名望和财富。
但与之同时到来的是庞大的压力,上市公司每个季度都要公布财务报表。如果某家公司营收数据达不到市场的预期,看衰的责难声就会扑面而来,股价可能随之下跌,如果这种形势一直不能改变,管理层们屁股上坐的位置就会不稳。
现在,乔布斯就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种压力。appleⅡ个人电脑最近几个月的销售数据,明显低于公司原先的预期。而之前为了不影响公司上市而紧急退市的appleⅢ电脑,在经过改进后重新上市,销售数据只能用惨淡来形容。(未完待续 。)
ps:这几天更新不给力,斯基都没脸求月票,呜呜!15票加更的承诺依旧有效,斯基会努力不上来的,读者大大们这个月的第一张订阅月票出来了吗?赏给我吧!
第163章 多事之秋的苹果公司()
乔布斯坐在总裁办公室的老板椅上,眉头紧皱。最近这段时间对苹果公司来说正值多事之秋,所有人还没从上市的喜悦中缓过神来,就接连遭到打击。
首先是公司三位创始人之一的沃兹尼亚克遭遇了空难。他乘坐的私人飞机坠毁在一个山谷中,本人也陷入昏迷。医院检查后给出结果是飞机坠毁时的撞击,让他脑部受到了剧烈震荡。所幸他很快醒来,只是暂时失去记忆,但却无法回忆起事故发生的过程。
空难对沃兹尼亚克的打击是巨大的,他出院后虽然身体已无大碍,但精神却出了问题,直接向公司申请开始休假。沃兹尼亚克的离开对苹果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三位创始人当中,乔布斯和马克库拉都不懂技术,只有沃兹尼亚克被称为是苹果公司的技术灵魂。
而沃兹尼亚克发生空难不久,苹果公司的eo(首席执行官)又开始裁人,一口气炒掉了42名员工,同时还砍掉了许多研发项目。这让整个苹果公司陷入一片惶惶不安的气氛当中,严重的打击了士气。
大部分欧美科技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公司的控股权并不在创始人手中。因为大多数公司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壮大引入了一轮又一轮的风险投资,创始人手中的股权早已被稀释到一个比较低的比例。
苹果公司就是这个情况,乔布斯、马克库拉、沃兹尼亚克,三位创始人的股份加在一起还不到35%。而更多的股权掌控在风险资金的手中,这让创始人不能随心所欲的掌控公司的发展。比如乔布斯之前极力推进的“丽莎机”项目,想让它来接替现有的apple系列。
但公司的eo却接口之前appleⅢ电脑的失败,要加大对公司生产和研发的掌控力度。于是他使用了一招明升暗降。提请董事会把乔布斯任命为新的董事长,实际上却是为了把他调离“丽莎机”项目组,彻底架空他。
这一次乔布斯抓住这位首席执行官行事过火,引得公司内部混乱的机会,联合另一位创始人马克库拉,直接在董事会上发起动议把他给踢走了,由马克库拉接人eo一职。
这也是欧美公司股权分散的一个严重弊端,创始人和大股东往往意见不合。像苹果公司这样还在上升期的公司,原本应该万众一心把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却在这种勾心斗角的内乱中耗费了很大精力。
而像后来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就从未发生过这种事情,因为微软的控股权,牢牢掌握在盖茨自己的手中,他就是微软的沙皇。而李轩相比与比尔。盖茨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尔盖茨创业时至少还有艾伦这个合伙人,而李轩是独资掌控整个东方电子公司。
他们在公司发展的初期就找到了赢利点,能够支撑起公司的继续扩张,根因此本没给风险资金介入的机会,等公司上市时控股权依旧能掌控在创始人手中。加之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资深威望,他们根本无惧管理层的尾大不掉。想开谁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乔布斯看着手中的文件,不由一阵心烦意乱。这份资料是苹果公司请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做的一份详细市场调研报告。报告的结果显示。苹果公司的apple系列电脑正在市场中迅速失去竞争力,而所有矛头都指向一家英国公司艾康电脑。
这家刚刚崛起才半年多时间新兴计算机公司,市场定位与苹果公司非常雷同。它的ab…1和ab…2两个型号的电脑,正在快速的抢占原本属于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电脑市场,这个原本由苹果公司独领的领域,现在正在迅速被ab电脑取代。艾康公司为迎合校园计算机教学,而特别推出的联网解决方案,非常受到老师们的欢迎。
fuk!乔布斯不由在心里骂了一声。他还来不及享受把那个惹人厌烦的前任eo踢走后的喜悦,刚刚重握大权就必须面对非常严峻的销售形势。
他又拿起另一份资料,这是苹果公司正在开发的一个电脑研发项目,名字叫做“麦塔金”。这个项目最初由一个叫拉金斯的技术员负责,计划开发一款小而廉价、实用性强的大众化个人电脑产品。去年圣诞节,研发组选用m68000处理器作为核心pu,成功开发出第一台“麦塔金”样机。这台麦塔金电脑的运行速度,比之前乔布斯亲自主持的“丽莎机”项目的样机还快一倍。但制造成本只需370美元。
乔布斯不停地用手轻轻敲打着桌面,他在陷入思考之中。过了好一会儿,乔老板的眼神越来越锐利,他终于做出决定。由他亲自来掌控这个“麦塔金”项目,以此作为公司的下一代个人电脑。集结整个苹果公司全部的力量进行研发。
李轩不知道乔布斯此时正因为apple电脑,被艾康公司的ab电脑打得节节败退。而做出了全力研发新电脑的新决定。“麦塔金”的英文名叫做maintosh,简称ma电脑。没错这就是最早的ma电脑,也是第二款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至于第一款自然是比它早一步上市的另一个苹果公司的个人电脑产品“丽莎机”。
但是图形用户界面并不是这么容易开发的,前世的“麦塔金”电脑早在1980年底就研发出了样机,但却一直等到1984年才真正上市。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操作系统的开发进度,极大地拖慢了整个项目的进程。
其实早在east…dos操作系统研发出来后,李轩就让东方软件公司开始着手研发图形界面操作系统。苹果公司的图形界面技术,是来源自施乐公司的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为了从帕洛阿托研究中心获得技术支持,乔布斯还同意施乐公司,以较低的价格购入一部分苹果公司的股权。
但东方软件公司自然无需付出这种代价,李轩前世虽然不是搞软件开发的,但对图形界面也有一定的了解。你让李轩自己去开发一个完整indos系统出来,他肯定办不到。但让他为项目研发组,制定一个早期视窗系统的研发大纲,他还是能做到。至于攻克具体难关的事情,自会有软件公司内的大批技术工程师用智慧和时间去一一解决。
麦塔金项目可以说苹果公司在整个八十年代,除了apple系列电脑之外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但李轩对此还真不怎么担心,未来的计算机领域是兼容机的时代,苹果公司封闭的系统永远只能是一个小众的产品。
“小李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