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电子帝国-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庄玉海的预估,置地公司旗下的这些资产经过这番拆分重组。然后再进行精心包装后重新上市后,很容易就能把市值做到200亿以上。也就是说这次收购行动的毛利润率很可能达到25%。

    五位股东在刨去初始投入后,每人至少能有五六亿财富的增长。而李轩在香港控股公司中的权益占比最高,就算除掉银行借贷利息、收购费用等一系列成本之后,也肯定会由超过10亿港币的纯利。

    “阿轩。你这些年给我的支持已经够多了,并不欠我什么!这些资产就留给我侄子和侄女当零用钱吧,你就算不分给小糯米和小汤圆,也应该提早给小豆包做一些打算!”李轲摇了摇头,把手中的转让协议推回给了自己弟弟。

    东方集团并不准备进军地产业,所以也不会买楼收租。李轩私人名下的lh投资基金,虽然准备在香港未来的楼市暴利中分一杯羹。但它的参与方式也会以,购买香港各大地产公司股票为主。其实早在八三年开始,lh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就已经逢低吸入了不少香港地产股的股票。

    李轩在这次瓜分置地公司的资产中,之所以划入了告罗士打大厦、香港会所大厦这两栋写字楼,以及交易广场三期的地皮,正是为自己的大哥李轲准备的。

    “香港地产业从五十年代起步之后,已经经历了三个循环!第一次地产兴旺期是在六十年代初,包括李嘉城、郭德胜等人都是这个时候进军地产业的。随后在六十年代中后期,香港银行业出现挤提危机,再加之国内wenge动乱传导到香港,使得香港楼市出现第一次大萧条!

    新世界集团的郑玉彤,就是趁此良机低价收购了大量物业!还有像李嘉城、郭德胜等人,也都借着地价暴跌之际,储备了大量地皮!

    香港楼市随后在1968年走出低谷,重新进入一个上升周期。这个上升周期维持了五年,随后因为1973年的石油危机,再次陷入低谷!

    而像李嘉城的长实集团、郭德胜的新鸿基地产、郑玉彤的新世界集团、胡应相的合和实业,都在之前的1972年,借着香港股市、楼市大旺,骑牛上市,圈到了大笔资金。

    而香港地产业在1973年再次崩盘后,这些华资地产商,同样和前一次楼市低谷期一样,借机低价储备地皮,等待楼市转旺后继续扩张。

    香港楼市的第三个上升周期,则是从1975年到1982年。香港楼市在1982年达到顶峰、积累了大量泡沫之后,因为中英谈判的政治动荡,再次发生崩盘!

    而从去年开始,香港楼市已经逐步走出低谷,开始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纵观香港所有迅速崛起的华资地产商,无一不是踏准了节奏,趁着市道低谷期大量储备地皮,然后在楼价回暖后获得暴利!

    根据我的判断,香港接下来的这轮楼市上升期,持续的时间可能会很长。而你的鲲鹏置业在我的有意压制下,已经错过前两年继续力量的最佳时机!

    咱们亲兄弟明算账,因为我的原因使得鲲鹏置业失去了三级跳的机会,我现在自然要进行弥补!”李轩又把大哥推回来的转让协议再次递了过去。

    李轲其实早在1983年的年初,就已经成立了一家名为鲲鹏置业的地产公司。但鲲鹏置业成立后,也就是在香港楼市最低谷的时候,低价购入了一些物业!

    唯一的一个大型项目,还是趁着老牌华资地产公司——嘉年集团在破产清盘时,接手了对方位于沙田的一个只建了一半的商住楼盘。

    李轲背后站着一个世界首富的弟弟,因此鲲鹏置业在资金方面没有任何问题。而它之所以没有趁着前两年的机会大量收购地皮,的确是因为李轩的原因。

    地产投资很赚钱,这在香港几乎是一个共识。而李轩手里握着大把资金,因此香港地产业的大佬们,其实一直非常警惕东方集团这个巨无霸进来抢食。

    东方集团超高的盈利能力,让李轩的现金流非常充裕,其他公司根本没法和他拼资金。但香港地产业的蛋糕就这么大,李轩如果吃得越多就意味着其他人吃得越少!

    当初李轲以鲲鹏置业的名义投得中环消防局旧址地皮时,香港地产业的大佬们一阵惊慌,纷纷高呼狼来了!直到东方集团对外公布,这块地皮将用来兴建集团新的总部大厦之后,大家才放下心来!

    李轩崛起的速度太快,由此带来的隐患就是他在香港根基不稳。所以少树敌对他来说就很重要,而香港最强大的利益集团,几乎都集中在地产行业中。

    为了消除大家的猜忌,李轩不但自己从未有进军地产业的心思,就连他大哥有这方面的心思,也只好压一压!(。。)

    。。。

第466章 新的来客() 
五六年前,李轲只是一个在街角的地下电影院里睇场的小混混,而他现在却已然成了一位身家不菲的商场大亨。正准备上市的星光电子公司,估值至少能有两三个亿。平均每年拍十来部电影的合家欢影业,至少也能值个几千万。

    还有鲲鹏置业公司,虽说在李轩口中说是被他拖累了,但李轲自己却明白,单单是前两年逢低购入的那些豪宅,现在就已经增值了一亿多元。他自然不可能有这么多钱来大量买房,这些钱都是借着李轩的担保,从佳华银行和渣打银行贷款出来的。

    李轲从来不觉得弟弟有亏欠自己什么,如果他不是李轩的哥哥,仅凭自己那点能力,根本不可能走到现在的地步。现在的李轲早已不是吴下阿蒙,这些年的历练让他很明白商海无情。

    当然,李轩却不这么看,收购置地这样的行动,他都愿意带上许晋奎、林瑜豪这些朋友背后的家族,一起来分一杯羹,更何况是自己的亲哥哥呢!

    凭借东方集团的实力,李轩完全有能力独自把置地公司收入囊中,这一点大家都不会怀疑!置地公司作为全港规模最大的地产集团,在得到世界首富的资金支持后,在香港地产界几乎将会是无敌的存在!

    但李轩非但没有吃独食,反而做了一回活雷锋,把置地公司最肥美的部分留给了其他四家。当然,李轩出资最多,他实际得到的权益也是最多的。

    但在大家眼中却不是这么看,比如许士勋家族的中建集团,在得到中环的五栋大厦之后,一下子成了中环的地王。郭和年的嘉利集团在得到文华东方酒店公司后,一举跃升为亚洲最大的高级酒店集团。

    而李轩得到的大部分权益都是股票,还不会威胁其他四家对新公司的控制权。李轩的这种做法,在香港的其他大佬们看来,简直和免费出钱出力把置地公司送给别人没什么两样!

    “财神李”难道是活雷锋?当然不是。聪明人自然能够大略估算出李轩从这次行动中获得的收益,只能说他志不在地产业而已!香港的其他地产大佬们,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暗暗叹息这种好事没能砸到自己的头上!

    李轩在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置地公司后。至少让香港的其他地产大佬们确信,李轩真的不准备进入地产业来争食!所以他已经无需再对大哥的鲲鹏置业进行限制。

    以前鲲鹏置业的老板虽然是李轲,但它只要有风吹草动,大家总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是不是财神李在背后操控。但现在,没有人再会去这样想。

    “这些资产并不都是给你的。里面还有小妹的一股份额!你总没资格代表小妹拒绝吧!”李轩又对自己大哥笑了笑。

    李轩从创业之初,就没想过把东方集团发展成家族式企业。所以他当初把制造盗版街机的轲记电子公司结业后,并没有让大哥李轲进入新成立的东方电子公司,而是一直支持他自己创业。

    “不管怎么说,我是不会要的,你干脆把我这一份也转入小妹名下吧!”李轲依旧没有同意。

    “这些资产比鲲鹏置业的规模要大,如果都划入小妹名下,那么小妹在鲲鹏置业中的股权,肯定比你这个创始人还要多!你是阿颖的亲大哥,自然没有问题。但是我大嫂那边能不能想通?鲲鹏置业以后的发展潜力,很可能比你的另两家公司都要高!

    而小妹现在在美国读书,自然不可能现在就回来接手鲲鹏置业!到时候你辛辛苦苦把公司发展壮大,最后没有把它传给你的孩子,反而让阿颖这个小姑摘取了胜利果实!我可不想因为这点资产,在以后看到姑嫂争产的戏码!”李轩不可置否的说道。

    李轩听他老妈说讲,大哥在一次谈业务的时候,看上了罗兵咸会计师事务所的一名女会计师。而李轲这次好像并不是玩玩而已,而是真的准备收心成家立业了。

    李轲虽还没把这位未来的大嫂,正式带回家来介绍给大家认识。但风声能传到李轩的老妈耳中,而且他大哥也没有否认,李轩也能猜到这位未来的大嫂还是有一些手段的。

    李轲听了弟弟的话,随即就想出声反驳。但他在李轩直勾勾的眼神的逼视下。一时没敢把话说死,毕竟豪门争产的戏码在香港上演的次数已经不少了。

    “你也知道这些资产在我眼中不算什么,当然,以后可不会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机会,所以你接下来最大的任务就是把鲲鹏置业经营好,这就算是对我最大的交代了!”李轩有出声说道。

    他准备转让给自己大哥和妹妹的这份资产。包括中区最黄金地段一块45万呎的地皮,以及两栋高级写字楼,一栋未来可以单独拆除发展成写字楼的裙楼,总价值超过30亿美元。

    当然有人也许会问,这点地皮和物业在置地公司的总资产中并不算什么,就已经值30亿港元了,那么置地公司的总价值怎么也不只160亿港币吧!置地公司的总资产自然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但它的负债也同样高企。

    置地公司在八三年时,负债比率曾一度达到60%,成为全香港最大的负债公司,被舆论戏称为“债王”。虽然置地公司的债务水平这两年已经有所改善,但依旧维持在50%左右。

    也就是说置地公司的总资产实际上300亿港币以上,只不过它同时背负了超过150亿港币的债务。让置地公司每年为这些债务,所支付的财务成本就超过10亿港币,这也是让置地公司估值大打折扣的最重要原因。

    李轩准备转到鲲鹏置业的这些资产,自然是不包含任何债务的。30亿港币对李轩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这种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只此一次,李轩以后不太可能再会这样大手笔的对亲人进行赠与!

    在李轩的坚持下,李轲最后终于签署了资产转让协议。鲲鹏置业在

    在并入李轩赠与的这份资产之后,实际上已经一下子晋升为香港中等规模的地产公司。

    李轩给出的这些资产也是经过进行选择的,两栋写字楼可以为鲲鹏置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特别是告罗士打大厦最大的租户,东方集团即将搬入新落成的东方大厦。鲲鹏置业接收后,可以收回大量的楼层进行重新招租。

    香港经济从去年开始全面回暖。特别是在美元贬值后,汇率定死美元的港币也同步贬值,这极大地拉动了香港的工业出口额。于是香港写字楼的空置率,已经从1983年的20%。下降到现在的5%左右。中环的甲级写字楼更是供不应求,最近半年内租金已经上涨了3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