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凯申物流穿越者援助服务-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大公知一行人隐没在黑夜的树林里,留下宋伯虎一个人站在原地,傻傻的,搞不清楚状况。
树林外,一辆马车准备好了,数十名骑士整齐的护卫在周围。
楚大公知从黑暗里走出,眼中闪耀生辉,霸气外‘露’。
“儿郎们,随咱家去大沽口”
“得令”
楚大公知心想,什么废柴穿越后就称王称霸,的老套路,看来是极其不科学的。刚才看到的那个逗比日杂,别看现在‘混’得人五人六,可是即便没有21世纪位面的干预,没多久也就是扑街的命。
自己的素质算是比较高的了,又是魂穿九千岁,也‘混’的险象环生。
在他所穿越的位面里,土著居民里的牛人可比穿越者生猛多了,比如他要去见的艾儒略和那个龙王李华梅。
:
第七十五章 古惑仔打错人了()
渤海的海面上,行驶着数十艘大船,那不是朝廷的水师,而是飘扬着血海龙旗的商船。 w w w 。 。 c o m65288;26825;33457;31958;23567;35828;32593;32;87;119;119;46;77;105;97;110;72;117;97;84;97;110;103;46;67;99;32;25552;20379;84;120;116;20813;36153;19979;36733;65289;
天空‘阴’云密布,冬季的海风,很大,如锥子一般刺骨。每一艘船上那些穿着厚实的棉衣,船工们吆喝着号子,声音里满是骄傲。他们都是多年往返于北方的船员,只不过以前他们没有在船上挂上这面旗帜罢了。
在这片碧蓝‘色’的大海上,只要这一刻你还活着,就要快活的歌唱。冬天的风虽然冷,但是能吹动风帆的风,再冷也是妈祖娘娘的恩赐。
这些船的目的地是天津卫的大沽口港口。
大沽口是中国明、清海防要塞。位于今天津市东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处。
西北距北京约170公里,东濒渤海,西邻海河平原,隔河与塘沽相望。“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
明永乐二年(1404)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在天津筑城设卫,于大沽海口筑墩设炮。
原本这些被朝廷视为叛逆的海商们,如今却行驶在离京城最近的水域。只因为他们的头领“龙王”是被邀请来的,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叶阁老叶向高,南皋先生邹元标,和一个据说外号是“西来孔子”的西夷人,名字叫做艾儒略。
这个艾儒略还有另一个身份,东厂的大档头。
在这些船队中最大的一艘,是龙王的旗舰。有最好的船员,最有经验的领航人,还有优良的武器和最舒适的船舱。
一个身穿锦袍,带着银制面具的‘女’子行走于甲板之上,好像一位君王在巡视自己的国土,船身的颠簸对她似乎没有一丝影响。
她就是龙王李华梅,在她走过的地方,每一个船员都对她致意行礼。
李华梅的身后,是郑芝龙和几名随从,捧着饭盒以及一些伤‘药’,她要见一些人。
当李华梅打开船舱时,一股浓烈的草‘药’味道扑面而来,东方不败和邹元标叶向高分别躺在三张‘床’上,他们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而艾儒略这个传教士,则和大夫一起在照顾这三个人。
前段时间水师离开福州港后,还是受到袭击了。不过那不是在海上,而是在杭州停靠时,被当地的帮派头目陈浩南和山‘鸡’几百人的本土古‘惑’仔给堵在行辕里打,对方还带着管制刀具。原本护送他们的水师士兵正好被调离大半,人数上吃亏。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当地的土流氓因地制宜的采取了非常有效的办法来对付那些武功高强的番子,他们很有韦爵爷的范儿,用帮派群殴利器——石灰粉。
东方不败和东厂的高手被石灰粉‘迷’了眼,被迫亮出身份,还被这些土流氓说是假的,照打。叶向高和邹元标两个老家伙也不能幸免,在这次斗殴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几十岁的人迫不得已‘操’起棍子甚至椅子来和那些古‘惑’仔干架,一番折腾遍体鳞伤牙齿都掉了好几颗,竟然没死。
一直在暗中保护的李华梅等人,这时候也不顾有没有忌讳,立刻上前去营救,把东方不败和两个老家伙给拉出行辕。期间,因为当地的古‘惑’仔熟悉地形,加上拥有各种无节‘操’的武器,郑芝龙被棍子打破头,就连李华梅也被一板砖拍中‘腿’部,非常狼狈。
最让后世史学家纳闷的是,就在这次莫名其妙的群殴最后,那些土流氓突然有人高喊一声“兄弟们打错人了”,然后就散的一个都不剩。
这场古‘惑’仔式的斗殴,就这么以这种虎头蛇尾方式结束。留下了诸多的谜团。
在十几年后,任子蔷赌咒发誓自己绝对没有策划这件事,不过没人信。
事情的真相很难追查了,那时候的杭州里,一些帮派的争斗确实经常出现类似场景,叶向高和邹元标的行辕就是当地帮派抢地盘的拉锯战地带,据说当晚有两个老大跑进去躲藏。总之,这次群殴事件‘阴’谋论者有之,意外论者有之,很多迹象表明真相应该是后者。但叶向高和邹元标这两个读人身心受伤,几乎丧命,事后他们更倾向相信于前者。
反正已经出场了,叶向高就给东方不败和邹元标介绍李华梅和郑芝龙等海商。救命之恩啊,以前就算有什么偏见也放在一边。在得知了倭寇船只曾经要袭击他们,被李华梅击退的事情后,更是义愤填膺。
要联系倭寇的船队事件,这么看来,邹元标和叶向高这么想,也不算冤枉任子蔷他们。
任子蔷是想杀他们,可不想搞这么大动静,还最后没成功reads;。
这次的斗殴事件东方不败这个高手伤的最重,从没吃过这么大亏的东方不败非常愤怒,勒令当地锦衣卫帮忙捉拿凶手,启用当地厂卫人员砍了好多脑袋,杭州一带的治安空前良好。顺便用飞鸽传把事情报告给北京城里的九千岁,说丧心病狂的任子蔷已经撕破脸动手了。水师恐怕不见得安全,我们这些人要坐李华梅的船队去天津云云。
而艾儒略这时候也在杭州,就业亮出身份跟他们一起去了。
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在杭州养了一阵子的伤,还没完全好就上路。
这是一场改变历史的斗殴,杭州的古‘惑’仔陈浩南和山‘鸡’事后为了避难归隐台湾,深藏功与名。
在之后的几年里,东林党开始分裂,叶向高和邹元标经常向其他人展示身上的刀伤,控诉这种野蛮无耻的行径,东林党内部也有很多人相信江南的那些家伙是做得出这种事的。
原本还想试探一下看能不能挽救的楚大公知和朱由校,觉得没必要了。
“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一件看似不起眼事情就可以改变很多人命运。”研究位面历史学的菊座在记录这段历史时候,这么对李笑梅说。
一般来说,在漫画里人的友谊在并肩战斗过后,是鲜血凝结成的,更加牢固。
两个前高官名士叶向高和邹元标,一个东厂三档头东方不败,两个朝廷眼中的海盗李华梅和郑芝龙,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甚至政治理想都千奇百怪,却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斗殴事件走到一起。
至少在表明上,他们相处得非常融洽。
“天津港就要到了,叶阁老,南皋先生,我们恐怕要就此别过。”
李华梅拱手行礼,让手下放下饭菜。
在他们见面开始,李华梅就没有摘下过面具,不过这不妨碍他们的‘交’流。
:
第七十六章 第二个虫洞()
船舱里的气氛友好而礼貌,叶向高和邹元标这两个老家伙很有名士的风骨,没有任何失礼之处,可是神情和语气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冷淡和疏远。
反倒是东方不败这个东厂的番子和李华梅郑芝龙相谈甚欢,起身表示感谢。
李华梅没有在里面多呆,只是寒暄了几句,就出来了。
在船舱里郑芝龙一直板着个死人脸,话也不多说一句,一出来就吐了口唾沫在地上。
“呸什么玩意难怪人家都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人。咱们辛辛苦苦的救这两个老家伙,到现在给老子摆谱了,这副嘴脸看着就让老子火大”
“其实这样子最好,叶阁老和南皋先生不想和我们走得太近,是想保护我们所有人,免得招人猜忌。”李华梅隐藏在面具里的脸看不出表情,语气也听不出情绪来。
海商的名声可不怎么好,在嘉靖年间的倭寇其实大多数是中国海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叶向高和邹元标就算想帮他们,也不能明着来。
“又是官场里的那些弯弯绕,我可不懂这些。”郑芝龙挠了挠头。
“你要习惯这些,要是有空去绍兴,可以‘花’重金招募一些熟悉官场的师爷来,以后你当朝廷命官用得着。”李华梅道。
“龙王,你真的准备走吗?”郑芝龙问道。
“办完该办的事情,我就走。那个人听说会到南方办事,我不想见他。”李华梅道。
“那个叫什么史可法的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么让你讨厌。”郑芝龙笑道。
“他是大兴的举人,家世清白,文采风流,又有左先生这样的名师,前途无量。他这个人找不出让我讨厌的地方,他很完美,可我就是不喜欢。”李华梅道。
龙王在这个时代,一向是个坦率得让人惊讶的‘女’人,却很对郑芝龙这个大海里豪杰的胃口,这个海盗和她在一起经常会忽略李华梅的‘性’别。
很任‘性’的说辞,但是郑芝龙觉得自己能够理解李华梅。海上讨生活的人,生命无法掌控,活着就要痛快,爱恨分明,不能委屈自己。
“要是你不想见他,宰了这小子不就完事了,不用拼命躲开,好像你怕了那小子似的。”郑芝龙笑道,其实他知道李华梅不会这么做。
在和西班牙殖民者的海战失败后,李华梅收编了郑芝龙的海盗部队,加上她自身的船队和闽南风家的势力支持,最终成为大明海域里的龙王。如果是按照以往的惯例,郑芝龙是会被随便找一个理由清除掉的,但他活了下来,还成为龙王最有力的左右手。
这份信任,也得到了郑芝龙的忠心作为回报。
李华梅摇摇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来到船头,望着前方晦暗的天‘色’和海面。
一片雪‘花’从空中飘落,粘在李华梅的发丝上。
接着是两片,三片,从稀疏,到密集,目之所及,都是纷纷扬扬的雪‘花’。
“龙王,这天气看着就像是要下雪的,还好我们提前准备,还有两个时辰就能靠岸了。北方这天可冷了,这里就‘交’给我们了,您进船舱里歇着,等到了大沽口我们再叫您。”一个老船员在旁边说道。
“让我再看一会儿,海上的雪景我也是好久没看了。”带着面具的李华梅说道。
这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记得那年出走时候,也是这样的大雪。
12岁的年纪,独自踏上父亲的老部下组成的海商船队,抛弃所有的一切,甚至真实的姓名,从天津港口,驶向未知的世界。
在这个大明,这样任‘性’的‘女’人,应该不会有人会喜欢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