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凯申物流穿越者援助服务-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将军宅心仁厚,天朝人物,非化外蛮夷可比。”

    李倧一记马匹拍过来,顺便损了一下那个没礼貌的女真野人鳌拜。

    但鳌拜却没有听出来这棒子国王在骂他,只是翻白眼,这逼装的。

    黄石他还不了解,兵者亦有仁心绝对是扯淡,在辽东这几年,长生军什么事情没做过。

    “这么说就是不打了,早知道我就和那宫本武藏去铁山。虽然你坑了那倭寇一下,但那倭人大军里有吴穆公公领教廷十字军和五百铁甲军,三百掌心雷,真打起来不吃亏。”鳌拜不满道。

    “本帅何时坑过宫本武藏?那偷袭计划不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吗?”黄石板起脸道。

    “老奴他们又不是猪,和黄帅打了这么些年,就算猪也成精了。倭寇能打败长生军,说出来谁会信。——你不提醒宫本武藏,不是坑他是什么?”

    鳌拜虽然长得像徐锦江,一把大胡子,也不过才十几岁,一点也不怕黄石的位高权重,有什么说什么。

    “就你话多,快去把那几十个装人头的匣子带过来,我还要用他们去吓人呢。”

    黄石忍无可忍,一脚踹在鳌拜屁股上。

第269章 火与剑(三十八)() 
    皮岛,大雪。

    尚可喜三兄弟的船只带着第一批粮食回来,码头处人头攒动,在毛文龙的现场指挥下,推车将一袋袋大米运下来。

    驻军里所有行军锅都拿出来,烧水煮粥。

    在烟气缭绕的行军锅周围,是一圈捧着碗筷的士兵和百姓,他们在寒风里眼巴巴的等待锅里的米粥煮熟。

    这些人里面,有穿着军服已经瘦的不成样子的东江军士兵,也有白发苍苍的老汉,面黄肌瘦的妇人搂着拖着鼻涕的几岁小孩。

    他们已经许久没有吃过东西了,眼睛冒着绿光,视线随着马勺在锅里的搅动。看到米粥要煮熟了,在饥饿的驱使下,这些人拼命的朝前挤,眼看就要引起骚乱。

    “毛帅——”尚可福看到此情形,立刻问毛文龙。

    毛文龙是个五十岁的大明军人,一把花白大胡子,个子不是很高,眼睛却特别有神,只要他往人群里一站,绝对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人。

    “慌什么。”

    毛文龙拿出一把从佛郎机高价买来的燧发式手铳,熟练的装弹药,然后朝天开枪。

    砰!

    这一枪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来。

    “做人不知恩!与禽兽何异?!”

    毛文龙扯开大嗓门对着暂时停止推搡的军民大喊,他的语气和眼神充满正能量。

    “这是皇上直拨内帑买来的大米!用的是陛下的私房钱!厂卫的兄弟押运过来!没有克扣一文钱!皇恩浩荡!我等辽东军民万死不能报也!唯有一拜,祝陛下万寿无疆——!”

    说完,毛文龙朝着北京方向行三拜九叩大礼。

    那些本性淳朴的军民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也把碗筷放一边,跟着毛文龙一起朝北京叩拜,口颂“皇恩浩荡”“千秋万代”“泽被苍生”“万岁万万岁”之类。

    这都是发自内心的。

    等拜完,他们脑子也冷静了不少,然后毛文龙维持秩序,果然比刚才要好多了,领米粥也井井有条。

    尚可喜三兄弟目瞪口呆,他们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以他们的智慧,却怎么也看不明白从那一声枪响开始,到那些军民冷静下来,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在皮岛,即便是粮食短缺,还要支援铁山,也努力维持至少三千名战兵的战斗力。现在马上集结,再选两千能动的,凑足五千,拉出去应该够看了。”毛文龙笑道。

    “义父,左督师的已经攻下镇江,就在那里等毛帅的大军区会师。听闻左督师已经上奏皇上,希望能在镇江一地修建忠烈祠,四时祭拜,让死去的东江军兄弟能有个魂归之所。陛下已经答应了,正准备和义父商量该选在哪里合适。”尚可喜道。

    “那左冷禅果然有心,当年本帅就是从那里,和一帮弟兄赤手空拳,打下这东江镇基业。如果在那里和建奴打最后一战,可算是有始有终。”毛文龙点头道。

    “义父一身虎胆,一举扭转辽东战局,辽东百姓无不视义父为再生父母。”尚可义道。

    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二十五日,毛文龙侦得镇江城中空虚,与生员王一宁商议,以镇江中军陈良策为内应,率二百二十余人夜袭镇江,擒镇江游击佟养真及其子佟松年等六十多人。

    镇江大捷以后,全辽震动,宽甸、汤站、险山等城堡相继归降毛文龙,一时间“数百里之内,望风归附”,“归顺之民,绳绳而来”,毛文龙因功授副总兵,不久又晋升为平辽总兵。

    虽然八月初四,后金军再破镇江,毛文龙逃往朝鲜,可是这是他的成名之战,镇江这个地方对毛文龙来说,有特殊的意义。

    “陛下对我有知遇之恩,等打完老奴,再有这一座忠烈祠,就算本帅辞官归隐,也能对死去的兄弟交代了。”毛文龙笑道。

    “义父正是春秋鼎盛,正是建功立业之时,为何想到归隐?”尚可福奇道。

    “左冷禅这一仗,不到一个月就光复辽东全境,而你义父却遭遇大败,朝中难免会有刀笔吏拿这些作比较。登莱文官与我素来不睦,定会借此弹劾我拥兵自重,消极避战。”毛文龙摇头道。

    尚家三兄弟在脑中同时浮现出“鸟尽弓藏”这个成语,但不明真相围观群众确实很难理解东江军的处境,毛文龙他们是说不清楚的。

    毛文龙心里知道,朝廷不会让他再镇守辽东。关宁军的的消息,终于还是有风声漏出来了,天启皇帝朱由校亲自到锦州,用雷霆手段把辽西将门连根拔起,让这个有“雄兵”十几万的东江军主帅也为之胆寒。

    而且从尚可喜三兄弟得知左冷禅率领部队的强大,加上现在皮岛这副窘境,他哪里还敢有什么别的想法。

    天启认可东江军的功绩,作为主帅毛文龙也就没有多少怨言。

    “皇上英明,不会……不会被奸臣谗言误导的。”

    而尚可福顿时有些局促,因为他突然想起对左冷禅和李笑梅说过登莱文官的坏话,这帮读书人个个心黑手狠,别是串通一气的,那自己不是害了毛帅。

    “皇上待我毛文龙不薄,可是我不会做人,这些年来飞扬跋扈,索饷过多,牛皮也是吹了不少。好在东江军将士用命,几番苦战下,功劳是有的。若是陛下能念在毛文龙这些功劳,能有幸放我回杭州府钱塘县老家安度晚年,已经很满足了,其他的真是不敢想。”

    毛文龙也只有在这时候才会自省,别的如脾气、人品和索饷,就不提了。单说关于毛文龙的牛皮,连一向支持他的登莱巡抚袁可立也有记载:“乃满浦、昌城之捷,谓兵不满千,未交一战,不遗一矢,而使(虏)自相践踏,其被炮死者二万有余,马之走死者三万有余,止余真夷二万”。这种请功奏折呈上去,真是侮辱人智商了。

    原本历史上袁崇焕杀毛文龙争议很多,但这个家伙也确有取死之道。后金还在的时候,朝廷可以暂时容忍他。现在整个辽东都光复了,毛文龙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这叫别看你现在闹的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其余的东江军将领也上来宽慰他们的主帅,但都不得要领。

    雪还是不见停,毛文龙隔着海朝东方看去。

    “毛有俊和孔有德兄弟还在铁山苦战,义父可是放心不下他?”尚可喜自然明白毛文龙在想什么。

    “该担心的是建奴,黄石的援军已经到了。”毛文龙笑道。

    ——————————————————————————————————————

    铁山城外后金大营十里处,莽古尔泰带着正蓝旗的旗丁冒雪行进。

    为了麻痹来犯的倭人大军,后金的使者已经派出去接洽,试图让对方以为后金军已经中计。

    雪越下越大,能见度很低。

    凌冽的寒风也无法冷却莽古尔泰和建奴士兵心中的热血,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厮杀一番,教训一下那些把他们当成白痴的倭人。

    就在莽古尔泰带着后金部队距离宫本武藏日本军只有三百尺的时候,一种让他魂飞天外的声音响起来。

    原本沉稳的后金部队,开始出现动摇。

    这个可怕的乐器在辽东建奴心中,等同于死亡,因为只有一支大明部队才会使用。

    军号!

    冲锋号!

    如果用简谱来标注的话,就是531555——531555——531555——5——

    这是长生军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和其他的大明军队不同,他们无论是平时勤务、联络、行动,还是作战都是以军号来指挥。

    黄石是穿越者毛雄辉的学生,这个穿越者非常精分,非常仇视土鳖,却很推崇土鳖建立的解放军。这个毛雄辉其实作为穿越者的素养是很高的,记忆力非常好。作为一个军迷,他竟然能把107种解放军的号谱记住,然后传给黄石。

    而黄石这个好学生,也把这些知识用在建设长生军上。军号是军人的语言,其最根本的作用是用于通信。

    早期,在便携式无线电台(特别是连排级分队电台)在军队普遍使用之前,军队中传达命令,进行联络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派遣通信兵口头传达或传递书面命令。

    另一种是使用特殊器材传达简单信息,其使用的通信器材主要包括军号、军鼓、指挥手旗。

    并专门编制了相应的号谱、鼓谱和旗语。

    特别是军号,由于其声音高亢嘹亮,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战场枪炮噪声掩盖,更广泛用于古今中外各国军队,从古罗马时代,各国军队中都编有专门的号手(解放军叫司号员)。

    军队不仅在冲锋时要吹冲锋号,行军、宿营、休息等都有专门号声,总之,军队简单的常规命令,都可以通过军号使用特定的号谱来传达。

    值得一提的是,长生军的号谱是没有撤退号的,是不是长生军作战只许前进,不许撤退?

    当然不是,这是承袭解放军的规矩,长生军撤出战斗必须有专人通知,或者战前有撤出时间的命令。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军号的号音你能听到,敌人也能听到。

    努尔哈赤对大明军队请报工作做得非常好,这些号谱迟早会被破译。

    如果敌人听到了上级让你撤退,会猛烈反扑,到时无法撤退。所以无论长生军在撤退前通常都是一个反冲击,敌人打退下去了再悄悄的撤,等敌人再冲上来,阵地上早没人了。不会在撤退前还敲锣打鼓的吹号。

    在平壤的守城战里,为了迷惑倭寇军队,他们没有使用这个标志性的军号。直到铁山城下,野战遇到了老对手,才吹响了冲锋号。

    因为建奴在黄石手下吃过好几次大亏,每一个带兵的后金将领都被努尔哈赤勒令学习辨认长生军的号谱。

    只不过这个冲锋号在长生军的意思不是冲锋,而是告诉所有敌人:我们来了。

    随着冲锋号而来的,是让人寒毛直竖的整齐脚步声。

    白茫茫的飞雪中,一排排手持长枪的黑色铁甲大明士兵开始在后金军视线中慢慢显现。

    严整的队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