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皇太子胤礽-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耀格眼里一副小鹿般无辜的神情,“您不了解修茂,人各有志嘛,他并非您想象的那种无所事事。在我看来,他义薄云天,很值得相交。”

    胤礽瞥一眼耀格,“用不着在我跟前为他说好话,他是什么人,我不会看吗?”

    胤礽至今也没在过往的记忆中翻出修茂的高风峻节,可自打重生后的这些日子,修茂就像是一道闪电亮晃晃地往胤礽跟前灼目刺眼。

    “说正题,别跑歪了。”胤礽盘膝炕上,沉额闭目,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

    耀格清清嗓子,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向胤礽道出。

    修茂的姐姐是石文炳的元妻,康熙十二年生长子庆徽、康熙十四年生二子庆德。令人叹惋的是,庆德犹如当年石文炳一样,不过半岁,额涅就病逝了,修茂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血亲。丧妻后,石文炳并未续娶,也未纳妾,独守空房。

    直到康熙十七年底,不知是何缘由,孝庄太皇太后一道懿旨,把和硕和顺公主的长女指给了石文炳为继妻。这在当时的京城贵胄圈中,引发一阵热议沸腾。

    和顺公主是先帝顺治爷之兄承泽裕亲王硕塞第二女,出自嫡福晋。亲王与福晋相继去世后,顺治帝把侄女接入宫中,收为养女,并交与顺治帝最为宠爱的董鄂皇贵妃抚养。

    顺治十七年,公主虚龄十三岁时封和硕公主,下嫁平南王尚可喜第七子尚之隆,后康熙皇帝加封公主为和硕和顺公主。成亲后,公主与额驸感情融洽,先后生育一子两女。

    出生名门,容貌出众,且是待字香阁的黄花闺女,却嫁给年龄与和顺公主一般大的鳏夫石文炳,大家都说公主之女是屈就了。

    婚后一年,年轻的娇妻为石文炳的子嗣又添了一对龙凤胎,三子庆征,以及难能可贵的长女嫤瑜,即青山峡谷胤礽一行救下的那位姑娘。

    石文炳的母亲与下嫁巴林的姨母出嫁前本就姐妹情深,得知亲妹早早过世,姨母便十分关心石文炳。每次姨父来京请安,都受托给石文炳带来蒙古特产,或是姨母亲手为石文炳做的蒙古靴子、袍子之类的,惦念非常。

    随着石文炳成家立业,姨母的关爱又转移到石文炳的孩子们身上。眼见石文炳长子庆徽到了十八岁尚未娶亲,遂主动在自己夫家范围内认真物色,看中了郡王鄂齐尔的女儿,积极从中牵线搭桥。郡王进京时,亲眼见过仪表堂堂的庆徽后,也就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由于石文炳外放福建任职,在京的妻子负责操办婚事所需,而前往巴林郡王府送聘礼、代表石文炳商议娶亲吉日就落到了庆徽亲舅舅修茂的头上。所以此次,修茂便是为外甥的婚事而来。

    当然,让姨祖母盼望已久的嫤瑜也应邀一同前来。

    听过这些,胤礽没有睁眼,但疑惑已在他心潮浪尖上翻腾。

    石文炳有两任妻子,没错。太子妃嫤瑜与庆征是孪生兄妹,出自继妻,也没错。修茂只是嫤瑜称谓上的舅舅,并无血缘,也没错。虽不清楚是老郡主从中做媒,但庆徽的妻子是巴林郡王的女儿,这也没错。

    可问题是,自出京来草原开始,自己的人生体验逐渐穿插新的故事,书写新的页章。前世的轨迹从择道进入青山峡谷开始转向,那么此生的终点是否就会截然不同?

    耀格觉得修茂为外甥亲事来巴林很正常,可没想着解释完了抬头看向太子,却发现太子叠紧眉头,陷入迷惑,阴云密布。

    不能再在太子跟前提修茂了,否则太子一声令下往后不许接近修茂,自己就苦闷了。

    当下,耀格上两步靠近胤礽,俯过上半身,压低嗓音,“殿下,有件顶要紧的事情要向您禀报,大阿哥就在刚才私自去了准噶尔使团的营帐。”

    胤礽倏地睁大双眼,“你说什么?当真?”

    身为出征大军的副将,私下与敌方使团代表见面,事情一旦传开,无疑会在军中将士的心里掀起波澜,引起无端猜测,影响士气。

    不管出于任何了不起的理由,胤禔都不该做出这般冒失的举动。

    胤礽下炕,抓起外袍,边穿边着急问去,“他回营了吗?伯父那边可有察觉?一路过去使团的营帐,不可能避开所有视听,他是脑子被风灌懵了吗?明儿使团就要离开,转眼双方就是一场大战,他就那么急不可耐?那位领使一看就不是拿主意的人,值得他皇长子亲自跑去?他是提着刀过去打算逞能血洗使团?要不然,他就是闲情逸致梦游过去找人喝茶聊天谈风月?”

    “殿下,殿下,您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耀格被胤礽噼里啪啦甩出的一堆问题拍得晕头转向,再不冒犯出言打断,没准也糊里糊涂跟着胤礽大半夜的往外冲了。

    胤礽停下动作,耀格舒了口气,劝道:“殿下,大阿哥已经回营。此时夜深了,您就别去找他了。”

    随即,耀格没再耽搁,赶紧着就描述了皇长子出营的事情。

    实则胤禔并非直截了当出大营北口去往使团营帐,而是独自骑马从南口出营,还对守卫说自己睡不着就在南口附近溜两圈。后胤禔绕到东北方向,把马拴在一棵树上,自己则快速疾行去往北口外沿使团的营地。

    胤禔在对方营帐停留的时间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并且也不是进入领使的主帐,而是一位年轻的来使把胤禔带入了最边上的寻常毡帐。

    胤禔原路返回大营后,直接回了自己的营帐,没有见过营里的任何人。很快胤禔帐内的灯光熄灭,胤禔也再没出来,或许是就此歇息了。

    “殿下,别的不说,就只身前往敌方使团的胆量,大阿哥还真有能耐。”耀格嘲讽的语调得出结论。

    胤礽脱下穿了一半的外袍抛给耀格,“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说的是公开场合。私下里发生什么,谁又能说得清呢?”

    坐回炕上,胤礽低头沉思。说胤禔提刀血洗使团,那还真是高抬他的血性了,再愚钝,他也该大致清楚此次会面的重点,不至于这般冲动。按说,也没有什么理由值得胤禔主动过去亲近对方。除非,对方给了他什么信息,以致他瞒着大家独自跑去确认。能把胤禔勾得心神动荡、毫无睡意,看来不简单。

    抬眸对上耀格,胤礽蹙额,“是你派人盯紧大阿哥的?你怎么知道的一清二楚?”

    “啊?”耀格愣住,却又不得不一字一句吐出,“是修茂,告诉我的。是和鲁,告诉他的。”

    胤礽拢紧眉头,“和鲁是谁?”

    和鲁不是别人,却是先绑走嫤瑜、后奉胤礽之命被收入乌尔衮旗下的那名喀尔喀乱匪。

    鉴于胤礽交代过,要让和鲁出战,所以乌尔衮自是也把他带到了大营。乌尔衮带来的巴林右翼旗兵丁一水儿的蒙古大汉,和鲁那样的长相、身形站在其中,除了缺了一只耳,别的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和鲁也是随军来到大营后,才认出在青山峡谷放过自己一马的人竟然是大清的皇太子。若非如此,修茂早已把他生剐了。虽修茂曾严厉逼问和鲁劫掠自家外甥女的缘由,不想和鲁却守口如瓶。所以修茂随军而来时,和鲁的一举一动都在修茂的眼皮底下。

    和鲁的目标有二:一是皇长子胤禔,既不能被认出,又要观察盯紧。二是准噶尔使团,虽不能贸然冲出去与厄鲁特人同归于尽,但至少双目灼灼啃咬对方,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为失去的亲人报仇。

    当胤禔在夜里走出大营时,自然就避不开有心盯梢的和鲁。当和鲁怕暴露犹豫着要不要跟出大营时,隐身其后的修茂阻止了他。修茂神不知鬼不觉避开守卫,一路跟踪胤禔而去,又尾随胤禔而回。

    这时,和鲁终于对修茂说出了劫掠的原委。那一声鹰啸便是修茂对耀格发出的信号,随后并告知了耀格胤禔的举动。

    “修茂告诉你胤禔的举动,无异就是要让我知道,他什么意思?”胤礽眼底已经蹿出火苗。

    耀格俯下头,话题又转回修茂身上,不敢与太子对视,“殿下您救下他外甥女,他是在还您的恩情,他从不欠人情。”

    胤礽瞪大眼眸,锋焰燃动,“我救的不是他外甥女,我救的是”

    一着急,胤礽咬破舌尖,淡淡的血腥味漫步口腔,眼中的火焰瞬间熄灭。

    等不到下文的耀格稍微抬眼,却见太子皱着眉,指尖捂住嘴唇,嘴里磨着什么。

    主动退远几步,耀格小心说道:“殿下,您别着急,我也问过修茂来大营做什么,可他说与我无关。不过,您放心,我会看紧修茂的,殿下你的安危是我的重责大任,断不敢出半点差错。”

    边后退边请太子早些休息,耀格不敢再停留,快速出了营帐。

    吐出口里的血沫,胤礽仰躺炕上,放空眼神。

    无效力朝廷之心、闲享祖宗庇荫的人,难不成是为了替外甥女报仇追到了大营?不可能,修茂此来肯定不是为此。

    还有胤禔的怪异行为,同样思而不得其解。

第14章 立身处世() 
翌日一场蒙古例行的饯别宴后,胤礽与裕亲王率主要将领在大营北口送别准噶尔使团代表。

    说巧也巧,胤禔又称病不来。而胤礽此行任务已完成,当下也不再逗留营中,使团前脚才离开,胤礽立刻也带着自己的侍卫从南口而出,回古鲁富尔坚嘉浑噶山行宫向皇帝复命。

    索额图步步紧随胤礽,唠唠叨叨琐碎一堆叮嘱,胤礽一直微微笑点头称是。送至南口,大家也都停住脚步,唯是索额图与裕亲王仍旧相随。胤礽察觉应该是伯父有话要说,便阻住索额图的脚步,独与伯父一同缓步前行交谈。

    “太子,胤禔说他病了,就当是病了,别往心里去。”福全站定,右手在额前搭了个凉棚挡住日光往南看去,好似目光能驰骋南下直入皇帝暂跸的行宫。

    胤礽没吭气,与伯父并肩而立,视线相同方向。

    伯父这话算是委婉地劝他,这种小事不在皇帝跟前提起也罢。胤礽本也无此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看就是往皇帝跟前一提,可你是想表达皇兄生病了,心疼他?还是想抖落出皇兄装病,不敬自己?

    “寻常人家的兄弟间会斗嘴打架闹别扭,帝王家的皇子们也不例外,不过皇家闹出的动静就格外引人关注。也难怪,皇子们所处的位置有多显赫,要周全的人和事就有多复杂。你们一个皇太子,一个皇长子,就属你们一前一后站得最高。可你们千万要站稳了,否则如何照应下面的弟弟们。你们要是不合,东倒西歪,弟弟们长大可就要自己站出来了,那就该他们反过来管你们喽!”

    胤礽撤回目光,惊讶地面向伯父,能从伯父口里听到这样的话,真是太不容易了。

    康熙皇帝的兄弟现今就只余裕亲王福全与恭亲王常宁,可皇帝对长兄福全与弟弟常宁的态度截然不同。不全怨皇帝偏心,福全为人低调,那些结党营私的勾当从不参与,就一心一意听皇帝的。常宁则不同,个性张扬,且多年来,与索额图及索额图的儿子们打得火热,皇帝明里暗里提醒过,常宁依旧我行我素。

    “说句实话,皇上封胤禔为我帐下副将,真个比率军冲锋陷阵还考验我。年轻人气盛心急,我可以理解,我也是这样过来的,皇上同样如此。没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