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皇太子胤礽-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瞧您说的,妾妃只要您身体好好的,妾妃就心满意足了。”靠在皇帝怀里的惠妃确实也心满意足了,到如今,能这般与皇帝亲昵,也是到头了。

    下晚时分,胤礽过来养心殿给皇帝请安时,正好惠妃要离开。养心门前,彼此见礼问好后,胤礽款步而入。惠妃停在原地,看着胤礽挺直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自己眼中,方转身而走,回自己所居的延禧宫。

    惠妃人刚到延禧宫门前,宫里的奴婢就迎了上来,恭恭敬敬道:“主子,大福晋带着两位小格格来了。”

    胤禔的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生下第一女时,胤禔十六岁。接着第二年,这位大福晋就生了第二个女儿。才间隔一年,如今又怀上了,来年胤禔就该迎来第三个孩子了。

    惠妃没有立刻进去,只是暗自思量着:“胎像才稳,她怎么就迫不及待进宫来?该是担心胤禔,向我这个婆婆打听消息来了。可我要如何与她说明呢?”

    被点名侍疾的最初,惠妃还以为是因为胤禔在前线表现突出,皇帝才会宣召她。毕竟当初大军出征时,胤禔被赐封副将,惠妃脸上甭提有多光彩了。可御前几天伺候下来,皇帝绝口不提胤禔,惠妃已预料到胤禔怕是闯祸了。

    直到今天,皇帝话里有话说到胤禔,惠妃只能顺势推脱。

    胤禔是她怀胎十月的亲骨肉,是她唯一的倚靠,她怎么可能不担心。可她后宫历练多年,她知道怎样做才是帮儿子。如果她哭哭啼啼求皇上宽恕胤禔,只怕会适得其反。她与胤禔是子以母贵,也是母以子贵,彼此根本就是相依相托的。

    故而,惠妃不怕胤禔受皮肉之苦,她就怕皇帝心生凉薄,从此对胤禔不管不顾,放任自流。打从皇太子被册立以来,独占鳌头,皇帝的心思全在太子身上。好不容易胤禔排上了皇长子,也得到了皇帝的青睐,虽无法与太子的受宠相提并论,可除了太子,诸皇子里就属胤禔了,这份荣耀来之不易。

    既是出征胜利,驱逐了噶尔丹,为何皇帝却无精打采,眼中分明不见兴高采烈。这只能说明,这场战赢得粉饰不真。从来战后都是先嘉奖后清算,平三藩如此,收台湾如此,这次,就更不会例外。

    惠妃心里有多担心儿子,面上她就表现得有多不待见儿子。身为母亲,不为儿子着想,还说得过去吗?

    当然,打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失去母亲的胤礽,是永远体会不到来自母亲的这种曲折迂回的保护性的爱,那是最无私的爱。

    踏进养心殿陪着父皇一同用膳时,父子俩谈古论今,和乐融融。胤礽告退离去后,皇帝沉吟许久,想出了既偏心胤禔又对出征大军有所交代的法子。

    翌日,一道圣旨急速送往裕亲王大营,旨意大抵如下:

    胤禔听信小人馋间之言,与抚远大将军和硕裕亲王福全不相和协,妄生事端,私行陈奏。留驻军前,必致偾事,著撤回京。

第23章 杖责胤禔() 
胤禔快马加鞭奉旨赶回京城,尚不及回府看望妻儿,便直径入宫。跨进养心殿时,胤禔身上的盔甲还散发着阵前的血腥气,满面的风尘仆仆,一身的汗渍斑斑。

    从胤禔见上皇帝跪地俯首的那一刻起,皇帝劈头盖脸的怒骂就没停过,裕亲王写来的亲笔书信在皇帝手中挥舞,一条条惹是生非从皇帝口中念出,恨铁不成钢的怒火烧灼皇帝一双赤目。

    裕亲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如此行事的,皇帝把胤禔交给他带,他没带好,最后还反过来指出胤禔的不是,这对于与皇帝的兄弟关系、与胤禔的伯侄关系都只会产生坏影响。

    然而,与噶尔丹的这场战,其乱象百出已远远超出裕亲王的预估与掌控。噶尔丹未到预定地点就设伏宣战,对乌兰布通地形不熟悉的裕亲王仓促应战,清军自身对火炮火器的重视与演练远远不够,反而先吃了厄鲁特兵火器的亏。有佟国纲这样勇往直前的都统,就有装病躲避的副都统,甚至明珠、索额图擅自选出数百人的精壮勇士守护在自己周围,而不是派往最前线。

    如此手忙脚乱的情形之下,身为副将的胤禔不是配合伯父积极应对,反而是一封封的密信送到皇帝跟前,数落伯父。手里有战报,有儿子的密信,不在战场上亲身经历的皇帝凭借这些作出判断,给裕亲王一道道命令送过去。裕亲王倒是想皇帝的旨意与客观情况面面兼顾,可实际上,反而错失时机,得到的反而是最坏的结果。

    忍无可忍之下,裕亲王亲笔私信呈上,以伯父的不尽职向皇帝请罪,也把胤禔在军中的逾越之处罗列。不求别的,只求皇帝把胤禔调离军营,不要再在军中随意肆为,散漫军心。

    “混帐东西,”皇帝把手中的信砸到胤禔脸上,薄薄的两页纸竟像是两块板砖,拍得胤禔晕头转向。

    书信缓缓落下,静静躺在地面,皇帝手指胤禔脑门,怒喝过去,“捡起来,给朕恭恭敬敬双手捧着。你说,你伯父可有冤枉你,这一桩桩一件件可都是你做下的?你还有脸与朕密奏,说你伯父指挥无方、懦弱不前?”

    胤禔颤巍巍把书信捧在手心,惊恐不安,“汗,汗阿玛,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噶尔丹实在是太狡猾了,伯父不是他的对手,他”

    “闭嘴,你还有脸狡辩。”皇帝出脚踹翻胤禔,胤禔不敢迟疑,忍着疼痛迅速爬起,跪回原位,依旧捧好书信。

    瞪大怒目,皇帝紧盯胤禔,“你说,噶尔丹在乌兰布通停驻时,你为何要私自去见赫钦?噶尔丹停战求和,你为何又要点名要赫钦前来大营谈判?你与赫钦是怎么回事,为何三番两次要见他?”

    皇帝口中的“赫钦”一出,胤禔头一个反应就是胤礽出卖了他。可当他仔细回味皇父的问题,掐住时间点是乌兰布通之后,那时胤礽早已离开,胤禔暗下决心把传国玉玺的事情瞒下。

    头次见面,赫钦抛出的鱼饵果真是勾住了胤禔。首次与皇太子、皇长子见面,赫钦就已看出传国玉玺更能打动谁?对于储君来说,皇位早晚而已,传国玉玺是真是假,不至于坐立不安。而对于不屑皇太子的皇长子来说,手里获得传国玉玺,就是其迈向皇位的借口。“得玉玺者得天下”,这是无数觊觎皇权的野心家争取世人认可的旗帜。

    相较赫钦的老练,头一次出征的胤禔显然稚嫩多了。噶尔丹停在乌兰布通观望,而赫钦大胆约见胤禔,并且下足血本,让胤禔见到了他手里的传国玉玺。胤禔的惊愕可想而知,说起话来都语无伦次,赫钦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拉西扯,套出了康熙皇帝引噶尔丹南下的真正用心。

    胤禔回到大营,神思尚在混乱中,噶尔丹宣战的消息传来,胤禔幡然醒悟,自己犯下了大错。而胤禔弥补错误的方法不是据实以告,也不是配合伯父击败噶尔丹,而是挖空心思把伯父裕亲王推到风口浪尖,从而掩盖自己与赫钦的见面。

    胤禔眼中凝结水雾,顷刻泪珠滚落,嘀嗒嘀嗒砸向手中的信纸,“汗阿玛,儿子错了,儿子中了赫钦之计,儿子早已悔不当初。”

    见胤禔泪如雨下,皇帝爆发的火山犹如遭遇天边细雨,无法扑灭火势,但却是慢慢降温。皇帝心软了,回身一步一沉重,走到御座前,握住扶手。

    “这么说,是你泄露了朕的计划,所以噶尔丹才会在乌兰布通设防宣战?”

    皇帝问出这番话时,声音已开始发颤,他害怕胤禔的回答,哪怕他早已算准也就是这么回事儿,可他仍然害怕,恨不得此刻自己的双耳失聪。

    胤禔依旧恭恭敬敬捧着信纸,但双膝快速移动,其间狼狈摔倒也还是马上立身,跪移到皇帝跟前,涕泪不止,“汗阿玛,赫钦他一会儿说科尔沁的牛羊,一会儿聊盛京的天气,一会儿扯到恭亲王叔的驻军,一会儿又回到巴林的草场,我漫不经心随口应付着。事后我才反应过来,我无形中就把几路兵马靠拢包围的点滴泄露了出去,我真是愚蠢至极。”

    皇帝返身跌坐龙椅,整个人好似被抽走气力,竟是连抬起胳膊的力气都没有。后脑的疼痛瞬间袭来,皇帝靠向椅背,无奈地闭上双眼,双唇抖动许久,才喃喃说出:“逆子,蠢蛋。”

    皇帝默默忍受着头疼,胤禔则趴在皇父脚边啜泣请罪,父子俩就这样一动一静,任时光轻脚轻手滑过,悄然洗刷曾经犯过的错误。

    疼痛稍缓解,皇帝启开眼帘,目光凛冽,“起来,立刻把你伯父列出的那些不端行为写成自己的认罪书,交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由他们议罪。”

    胤禔抬头看向皇帝,父子俩的视线交集一处,皇帝眼中的锋利刺骨戳人,“至于你与赫钦的见面,半个字也不许提,就这样烂在肚子里,听到没有?”

    胤禔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是忙不迭答应皇帝。此时,只要父皇原谅他,要他怎么做都行。

    很快,胤禔提笔落墨写就认罪书,当然,皇帝的交代胤禔自是照办不误。在皇帝吩咐下,梁九功遣人往毓庆宫请皇太子、皇子书房请三、四、五、七、八、九、十共七位读书的皇子齐聚养心殿前殿院内,而胤禔已脱去盔甲,着里衣里裤脸朝下趴到了庭院中央的刑凳上。

    皇帝站到胤禔前方,一名身材壮硕的太监手执竹杖躬立胤禔脚边,胤礽及弟弟们肃立周围,俯首听训。

    “朕今日把你们兄弟几个召集在此,就是想要警醒各位,身为皇子,一言一行无不流露出你们的教养。尊长护幼,效国为民,这是你们为朕之子、为国之臣要谨记在心的根本。”

    皇帝的视线由高到低一路斜线到末尾的胤俄,威严慑人,“此次塞外出征,朕亲点胤禔为裕亲王大军的副将,只盼胤禔协助裕亲王驱逐噶尔丹,保我草原康宁。然,胤禔在营中失德失常,辜负了朕的厚望。身为朕的皇长子,也是你们的大哥,胤禔不表率优良,反而肆意妄为,实在有辱门风,败坏纲常。”

    皇帝从执杖太监手里拿过竹杖,“从朕开始,依次太子,再至胤祉,逐一到胤俄,每人行杖五下。经此教训,望胤禔改过自新,拿出皇长子、皇长兄该有的样子。尔等做弟弟的,也要自省自查,把身上的不德之处剪除修正。”

    高高举起竹杖,皇帝照准胤禔臀部的最高处,狠狠拍了下去。竹杖离去的一刹那,胤禔颤了一下,只觉臀尖被烈火燎着,疼痛疾速穿过背肌,震骇心房,涌上脑门。接着第二杖落下,胤禔咬紧牙关,丝毫不敢从牙缝中挤出丁点儿…呻…吟。

    五杖过后,胤礽接过皇帝手中的竹杖,胤禔立刻扭头警觉地看向胤礽。站到合适的位置,胤礽抬起竹杖,心里闪过一丝不忍,第一杖落向胤禔的臀腿时,仅用了五分力。

    谁知,胤禔竟然发出一大声惨嚎。

    原本不打算在此观刑欲进殿休息的皇帝转过身,闪念间,有种胤礽借机收拾胤禔的疑惑,再转念,胤禔本就欠收拾。顿时,皇帝横眼斥去,“你鬼哭狼嚎什么?少在那儿装腔作势,太子,给朕狠狠打。”

    胤礽再次拍下竹杖,用了八分力,那一丝不忍尽数丢开。既然你胤禔不识好歹,倒打一耙,我这就老老实实听父皇的命执行到底。

    有了太子哥哥的这一茬,弟弟们找到了执行的力度,一个个也揣摩出了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