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一九零二(血路救赎)-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想,陈先生要买军舰送给广东水师,应该是”吕柏没有直接说出贿赂二字,但脸上的表情却是这个意思,“是与官方的利益交换吧?以后大批武器弹药的订单会让陈先生发大财的。”

    洋鬼子也学会了这套,可见中国社会和潜规则真是一个大染缸。陈文强心中感叹,却笑着对吕柏点了点头,说道:“这也就是所购舰船不能太好的原因,朝廷北洋水师最大最好的军舰应该是‘海容’号,排水量不到三千吨,地方水师自然不好超过太多。但过于老旧的我不想要,建造新船呢,花费又太多。所以”

    作为一种主要的海上武器系统,潜艇的发展壮大并非得益于一场大规模的海战。而自潜艇问世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国海军对其在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仅把它作为一种辅助兵力用于近岸。直到二十世纪初,英、美等海军大国依然认为潜艇只不过是弱小国家的一种偷袭武器而已。

    但德国和俄国却在无意之中领悟到潜艇可能将成为一种实用性武器,从而陆续投入到研发、建造潜艇的工作中。

    俄国于一九零一年建造了一艘水面排水量为六十吨、装有两条鱼雷的潜艇。一九零三年,第一艘“海豚”型潜艇下水后,又建造了六艘“海豚”改进型潜艇。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从德国购买了一艘“日尔曼”型潜艇,还从美国购买了“霍兰”型和“莱克”型潜艇各六艇,并将其用于了实战。

    就在俄国订购的“日尔曼”型潜艇竣工后,德国海军大臣梯比茨决定德国海军也要大量装备潜艇,并投入到 “日尔曼”改进型潜艇的研发和制造中,也就是著名的u型潜艇。

    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可谓是战绩赫赫,“海狼”之称名垂军史。对这些,陈文强自然是知道的。尽管现在的潜艇由于制造技术的局限,性能不够完善,有很多的缺陷,但其潜在的威力和发展前途,依然让陈文强下决心从德国订购潜艇。

    无论日后是继续订购,还是研究和自行建造,或者作为教练艇训练船员,都是相当必要的。在任何事物的初始发展阶段,特别是科学技术,学习和掌握总是不太困难的,比日后奋起直追要容易很多。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一章 感触光荣,一枪狙杀() 
太阳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最初的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流在一起,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如您已阅读到此章节,请移步到 :中文。in。阅读最新章节

    淡淡的清清的雾气,润润的湿湿的泥土气味,不住地扑在脸上,钻进鼻子,秋瑾深深地呼吸着,驱除着倦意,振奋起精神。

    七八天,在普通人的一生中不过短短一瞬,但对某些人却至关重要,或者是铭记终生,或者是命运转折,或者是涤荡焕新。而对秋瑾来说,这就是她人生的转折,从革命向革命的转变。

    前一个革命是之前的思维认定,后一个革命则是新的认识、新的感悟。虽然还不是完全理解,但对于以前的思想却是重大冲击,重大撼动。

    为此,秋瑾愿意去战场冲锋陷阵,与象征满清朝廷的敌人作血拼厮杀,而不愿继续在迷茫和矛盾中挣扎。因为,不管理念如何,革命军正在旗帜鲜明地向满清发动进攻,正在与敌人战斗,正在动摇着满清的统治。

    而身为一个女人,想要在革命军中成为战士是很困难的,只有在葛智初的帮助下,只有参加了医护队,秋瑾才有机会亲临战场,与革命军一起百里奔袭感恩县(现东方市)。

    感恩县位于琼州南部,隶属琼州府,作为清军围剿革命军的南部据点,有三个巡防营在此驻守,并且不断地向这里囤积物资。

    李准要先布局要点,建根据设大网;革命军则要趁敌未准备完毕,击破敌一点,撕破这张将是四面来攻的大网。

    因为广东水师的运输船只不足,李准便委托陈文强的轮船公司帮助运输兵员和物资。这无疑使情报尽为陈文强所知。感恩、琼海、琼崖、崖州,这四个要点的清军数量、装备情况,通过联络渠道,全为革命军所掌握。

    商议、研究之后,革命军出动一千余人,偃旗息鼓。秘密出动,星夜急行,绕过白沙、昌江,直指感恩县。

    从人数上看。敌我双方旗鼓相当,但从战力上比较,有了实战经验的革命军则胜出巡防营一筹,更不用说士兵的精神和意志了。

    二百多里的急行军,沿途虽然没经历过什么战斗。但也让秋瑾学到了很多东西。当初她还疑惑,既是革命军,怎么不把辫子都剪了,以示与清廷势不两立?现在她明白了,有化装成巡防营的前卫开路,这次奇袭便少了很多麻烦。而她当初的那种比较慷慨激昂的做法,显然是激进有余,策略不足,眼光似乎有些短浅了。

    还有行军对秋瑾的感触。那真是说走就走,说停就停。要安静时鸦雀无声,要就地隐蔽时,哪怕是趴在污水马尿里,也要一动不动;急行时连饭也顾不上停下来吃,手里拿着干粮,边走边往嘴里塞……

    令行禁止,千人如一人,这才是强军之范啊!想到同盟会的松散,会员的各行其是,秋瑾不禁暗自摇头。怪不得复兴会干得风生水起。怪不得复兴会门槛高,人家有底气、有原则,可不是上赶着求你加入,人家要挑、要选。优者来,劣者却不看在人家的眼里。

    就这样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便足以说明复兴会的深谋远虑。如果说从万宁起义时才组建,这么短的时间根本就达不到这个程度。

    “秋姐。”一声呼唤打断了秋瑾的思绪,救护队队长徐慕兰走了过来,表情严肃地说道:“战斗快要开始了。咱们要集合做好准备。”

    “我知道了。”秋瑾站立起身,将医药箱背在身上。

    “第一次上战场吧?”徐慕兰脸色缓和下来,关切地叮嘱道:“不用害怕,咱们是跟在后面救治伤员,没有太大危险,就是鲜血淋漓的场面需要适应一下。”

    “我不怕血腥,甚至不怕自己流血。”秋瑾挺了挺胸,目光很坚定。

    救护队一共十个女人,还有三个男军医,其中来自国内的有五人,其余都是海外发展的华人华侨,以及香港实践女校的学生。而徐慕兰出身于爱国女校,是复兴会成立后第一批发展的会员,虽然年轻,但资格挺老,在琼州基地受训的时间也最长。

    徐慕兰赞赏地点了点头,领着秋瑾向集合地点走去,边走边说道:“你想扛枪打仗,做一名革命战士,这很好。但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医护人手又缺,你先安下心来学习救护伤员,这也是革命工作嘛。况且,我听说总部亦有成立妇女部,甚至建立女子革命队的打算,想到戎装披挂、佩戴着长短枪,威风凛凛的巾帼女兵,连我都为之心动呢!所以,咱们现在好好表现,到时候一起去报名,好不好?”

    “要是真的,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秋瑾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中国妇女早应该奋然自拔,参加革命斗争,在民族解放事业中建素手之功。”

    徐慕兰愣了一下,用异样的眼光看着秋瑾,旋即笑道:“我听说过秋姐的大名,没想到学识真的这么好。要我看,当女兵实在是太屈才了,你应该在会中担任妇女干部。”

    “我哪行啊,到现在我还不是会员呢!”秋瑾谦逊地摇了摇头,情不自禁地感到了些许遗憾。

    “那现在可是好机会。”徐慕兰提醒道:“在战场上表现突出,或者立功,便很容易被吸收入会。若在平常的环境中,可是要考察观察一番的。”

    “真的?”秋瑾得到了再次的肯定回答后,突然又有些犹豫,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做没做好加入复兴会的心理准备。

    ………………

    战斗的打响是突如其来的,这是对感恩县的清军来说。完全没有预警,完全没有防备,刚刚在城内的军营中起床,连饭还没吃,枪声便在东门爆豆般响起。

    十几名精悍的战士经过化装,挑担背柴混在入城的百姓之中,在城门下突然暴起发难,抽出短枪猛烈攻击把守城门的清兵,几分钟之内便控制了城门。等到清军大队从兵营开出。沿着街道急援东门时,当头迎接他们的是一挺喷吐着火舌的马克沁机关枪,以及上百条步枪射出的子弹。

    在当时,机关枪是比火炮更吓人的武器。机关枪扫射起来,子弹密集如雨不说,还比火炮更加运作灵便。而巡防营清兵,别说装备,就是连看也没看过机关枪是个什么样子。屠杀起来又是多么残忍霸道。

    扫射,扫射!清兵在弹雨中扭曲,在血肉横飞中栽倒,尸体枕籍,血流长街。不仅增援失败,回夺城门落空,侥幸未死的清兵更是被吓破了胆,在革命军如雷霆般的呐喊冲锋中仓惶逃窜,把恐慌惊惶带向城中各处。

    革命军呐喊着冲杀,追击着。在县城里与清军展开战斗,不断压缩着清军的生存空间。很快,枪声便在四处响起,放眼望去,整个县城几乎到处都在战斗,但胜利的天平已经向革命军倾斜,战斗迅速由东向西推进。

    马蹄声、脚步声、喊杀声、惊呼声、枪声,在县城里响成了一锅粥。革命军的人马沿着街道奋勇冲杀,制高点一个个被占领,一条条街道被控制。打得热闹,却并不激烈。遭到突然袭击的清军,不仅指挥不力,而且疏于防范……机关枪扫射的恐怖正在迅速扩散,顽强的抵抗几乎没有。

    十字路口,双方的厮杀在这里稍微激烈了一些。双方频繁的射击着,不时还冲对方吼上几句。“哒哒哒……”机关枪被抬了上来,向着顽抗的清军猛烈射击,为革命军提供着火力支援。

    在革命军迅猛的攻击下。前面的敌人被打得慌忙后退,后面的却停不下脚步,结果和前面的人猛烈的撞在一起,敌人中弹后的惨叫声和惊慌失措的怒骂声响成了一片,陷入了混乱。

    “完了,完了。”一个清军将领惊惶地后退,却在嚎叫着要手下继续抵抗。突然,他的脑袋被飞过的子弹划了个大口子,鲜血糊住他的眼睛。

    数颗子弹飞来,这个军官扑通摔倒,身下的血很快便聚集成泊。

    “缴枪不杀,降者免死!”四下的喊声击碎了清军抵抗的意志,在凶悍的打击下,有的敌人举手投降,有的敌人逃出了县城。

    激烈的枪声渐渐稀疏,革命军已经控制了全城,城里还有零星的枪响,但已经无关大局。

    以有备击无备,革命军的人马不仅有了实战经验,而且装备也胜过了巡防营。再加上队伍里配备手枪的也较多,在狭窄的街道战中,连射对单发,正好能发挥威力。而巡防营的人马却还未经历过如此激烈的战斗的考验,仓惶之下,此战的结果用脚想都能想出来。

    枪声还未停歇,秋瑾便随着救护队踩着尸体和血渍进了县城。搜寻、救治伤员,她们在四下的枪声中紧张地忙碌着。

    街道上一片狼籍,血渍残肢随处可见,厮杀之地惨烈而血腥。巡防营清兵的尸体在一片狭小的区域内交错叠放着,以至于让人没有地方下脚。

    秋瑾的目光突然停在了一具遗体上,这个小战士胸前有两处弹孔,双目圆睁,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