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下溪村-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谢大夫了。”林奶奶说。

    林枝在边上看的纳闷,这就好了?这就算看病了?都没有解释为什么会肚子痛啊?只说不是什么大问题,怎么家里人就放心了呢?

    林春接过药去了厨房,樊氏对躺在炕上的刘氏说:“以后可得好好养着。”

    刘氏皱着眉头:“我这要是不做,你那边来得及吗?”

    “总归有办法的。”樊氏宽慰了刘氏几句,带着大夫出了门,“大夫来得匆忙,还没吃过饭吧,要是不嫌弃我们庄户人简陋,就在家里吃过再走吧。”

    “就不麻烦了,我回药铺还有事呢。”

第70章:春种() 
樊氏将大夫送出门,林枝这时候也从自家跑过来,包了板栗酥和蛋糕递给大夫。

    大夫走后,林老爹从西边空地回来,进了大伯家,跟大伯商议中午饭的事情。林枝回了自己家,把林露带到后灶房坐着,她则开始做明天的蛋糕。

    过今天这一遭,不管是林老爹还是樊氏,都坚决不会让刘氏做午饭了,林奶奶虽说一直帮着忙,但她腿脚不好,长时间站在灶房,对她的身体不好。

    林老爹想,干脆就在空地边上砌个灶,架个锅,直接让田梅和赵水,负责午饭。

    说做就做,林老爹当天下午,就带着林大伯和赵水去空地上,做灶的材料都是现成的,林老弟和林大伯两人经验也多,几个人一下午的时间,就做好了。

    事情多起来,林枝在家都看不到自家老爹和梁小,连二丫都跟着跑进跑出,整天看起来急匆匆的。

    林枝一边带着林露,一边在家做蛋糕,这两天田梅和赵水在他家渐渐习惯了,准备好午饭后都会来帮忙做糕点,这样樊氏的时间就多了起来,林枝这边的蛋糕做起来也快很多。

    这天做完蛋糕,时间还早,看到后院大片空着的土地,林枝心思活络了起来。去年这个时间樊氏和林老爹已经开始翻地种菜了,但今年家里人的视线,都落在点心生意上,反倒将土地这块忘记了。

    这可不行,身为农人怎么可以本末倒置呢?要没有地里的产出,明天的紫薯还到山上去挖吗?那总归有挖光的一天,还是自己种植,才不会破坏后山的环境。辣椒可以种新一季的了,自家在后山边上买的那些地,种别的不行,种植豆类却是再好不过。

    林枝越想越感觉迫切,有些东西必需在春天种下去才行。

    这样想着,林枝到门后边拿着锄头去后院,发现她得动锄头,但是想翻地……呵呵,有点可笑。

    把锄头扔在一边,林枝回去拿了小铲子过来,蹲在地上正门八经的掘土。一直到林木他们回来,才翻了一点点。林木刚过了张家就看到自家妹子在后院掘土了,到大屋放了书过来帮忙。没一会儿林雨也过来了,捡起边上的锄头开始翻地,他小小年纪锄地动作还是很标准的。

    “哥,王先生没叫你们抄字吗?”林枝问。

    “没说要抄多少,等吃过晚饭再写也来得及。”林木跑回屋子里拿出家里的钉耙,想翻土来着,但他毕竟年纪小,从动作上看,感觉就是在玩。林枝告诉他要小心,不要伤到自己,还被他说:“你离我远点,不要被我伤到。”

    林枝自觉退远,到晚饭前,赵水歇了手里的活,来帮他们把后院的地翻了一遍。

    林枝第二天去镇上买了好些种子回来,她也不知道什么菜什么时候种,问过樊氏后,发现自己买回来的种子,大半不能现在种。林枝拒绝承认自己被坑了,反正种子嘛,保质期很长,留着以后种不就行了。

    留了两分地,专门种辣椒,其余地方林枝没有一处浪费的,靠着自家灶房的,搭了个丝瓜架子,预备培出丝瓜苗后移栽到那里,除此之外还有豇豆、黄瓜、芋头、韭菜。

    在后山边上的地种了黄豆和红豆。

    四月的天,渐渐热起来,林枝家做的糕点,保质期开始缩短,尤其是紫薯馒头,这两样糖加的少,并且不能像蛋糕一样放进冰库,所以林枝直接把家里的紫薯粉卖给了蓬莱斋,赚的虽不如做成馒头的多,但自家也省事了,毕竟马上就要种稻了。

    匀城以及其周边,种植单季稻,这种稻子口感好,亩产量比双季稻高,只是种植这种稻子也有更高的风险,要是这一季不好,那就是整年颗粒无收,人家一季不行还有一季呢。

    五月刚打头,就要开始犁地,林枝家买了牛,今年犁地就省力了很多,林老爹的地和林大伯家的靠在一起,林二伯自诩镇上人,把他的地租了出去,每年收租,看起来倒像个正经地主。

    地犁好后,要开始催芽,之后就是播种,到六月,秧苗长成,把秧苗移栽到大田里,连着忙了两个月。等忙完之后,早已经入夏了。

    入夏之后,糕点的运输是个问题,当然这方面全是蓬莱斋去想办法,听掌柜提过,他走了一个什么甲子一号的镖,能用最快的速度,把糕点运送到匀城,之后再向各处运去,林枝本着负责的态度,告诫掌柜,在运输的时候,边上要放入冰块降低温度。

    林家的房子已经做了三个多月,到七月初的时候,终于建成,林老爹算着时间,自家房子一共建了九十五天,当中因下雨歇了十几天。

    七月,正是最热的时候,林老爹在新房建成后,就将家里的糕点移到了新房里去做,冬日里存下来的冰,也移进了新房的冰窖里,只是林枝一家还没有立即住进去,想着多些日子晒晒房子,里头的家具也好添置的完备些。

    提到家具,就要说到,林枝家的家具,好多都是定制的,例如衣柜,完全是林枝上辈子的那种简约衣柜,在跟木匠说要做这种衣柜的时候,人家瞄了一眼林枝画的简易图,做出来的东西比林枝预想的好几十倍。

    工匠也是个傲娇的,做完之后跟林枝说:“做这种四不像的柜子干什么,看又不好看,用起来也不方便。”

    多年后林枝才知道木匠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这个时代的衣柜,比她想象的精巧多了,上头或镂空或悬雕的花纹活灵活现,木制机关灵巧便捷,真正从美观和实用上冲击了她固有的思想。

    家具添置到位后,也是九月初了,已经入秋。林枝家这才不慌不忙的搬进新家。

    搬这个字实在用不着,里面的家具都是新的,甚至添置了新衣服、棉被在里头。他们只需要收拾自己的贴身衣物走进去就行了。

    其实有个家伙比林枝一家先住进去,那就是狗子。狗子长大了不少,需要的活动空间也大了,不肯一天到晚憋在屋子里,总想着出去溜溜,结果一不小心就吓到了隔壁张小猫,还好是张小猫,跟林枝也算是有好几块肉的矫情,要是别人,整个下溪村都要炸了。

    自那之后,林枝就让狗子先住进新房,里面那么大的院子,随它怎么躁都行。

第71章:三年后() 
房子在空地空了两个月,每天林枝去后山爬树的时候,都会进去溜一圈,给狗子带点吃的,再带它到后山去跑跑。

    狗子是狼,虽说喝羊奶长大,林枝也一直没有喂它生食,但它总是会流露出狼的本性,随着狗子越长越大,林枝越是担忧。要是他们一家搬进了新房,那时候家里来往的人必然多,到那时能把狗子藏到哪里去?它又怎么能保证不伤人?

    睁着眼睛想了好几个晚上,林枝决定,把狗子送去木屋。

    木屋里的小花已经不像最开始那样讨厌狗子了,也许是在这些日子中发现幼狼不是它的对手,渐渐开始掉以轻心了。

    林枝抓着狗子的耳朵,反复叮嘱它不可以咬木屋里的东西,这才回去。

    秋高气爽,林枝背了个小包和自家人一大早去了新房,这小小的一段路,一家人走起来颇有仪式感。

    林枝家的新房,占地一亩面积,在附近好几个村上都算是头一个,面积一大,房间就多。光说林枝自家,她自己,林雨林木、还有林露,都是单人用的房间,林老爹他们自然不用说,林家的后罩房和倒座房特意留出了下人们的房间。

    林家新房,大体上像极了四合院,但实际上不是,在匀城有些资产的人家,都会建这种样式的房子,因为实用性高、私密性极强。

    新房从外面看过去,四边都被近两米高的砖墙围绕,砖墙之上埋了尖锐的碎石子,这是为了防盗惯用的手段。

    整个房子坐北朝南,与整个下溪村的走向一致,位置上不显得突兀。

    大门开在南面最靠东的一角,双扇的木门,比之前不知气派了多少。一走进去,是一条不长的走道,走道尽头的墙上挂着一个木框,框中是工匠亲手雕刻的兰花。

    兰花木刻的西面,又是一个门,这个门一经去,第一个小屋,按照在这里惯有的习俗,留出来做门房,再往旁边的两个小屋也是和门房差不多大小,目前空在那里,暂时还没有用处。再往里走,可就有意思了,这是林枝家特有的卫生间。

    往里再隔一个空房,是靠在一起的两个灶房,专门为做糕点用,

    这两个灶房,林老爹他们已经用了好些日子。灶房外面有口井,取水方便。

    这整个一排是倒座房。

    倒座房对面,再进一道门,是林枝家内院。从这道门往里看,正对着的是正堂,正堂东西两耳房,其中一个做灶房用。

    左右两侧为东西厢房,每侧的厢房分两间,共四间房,林枝兄弟四人用。正堂后头是后罩房,林老爹安排的梁小一家和赵水两口子的住处都在那一排。

    这新房中,有水井两口、地窖一个、冰窖两个,分布在新房各个角落。这样的布置,中间就留出了一个不小的庭院。除了每个房门口伸展出去的路由青砖铺就,其他地方都还是泥土地。

    林老爹和樊氏都是农户出生,见不得大块地被浪费,于是在西厢房以北的那边空地上,施上了发酵过的鸡肥,预备种些菜蔬。

    青砖铺就的走道,将泥土地,隔成四小片空地,用处没想到,都暂时空在那里。

    入住之后,三年过去,大凉十一年,林枝七岁。

    这三年种,林家以及林家周围,一共添了三个孩子。最大的是王涛的孩子,今年三岁,起名叫王大,结果被周围的小孩子恶搞,经常叫做大王,不过这孩子心大,反倒一副美滋滋的样子。

    与王大同岁,却是截然不同的性格,就是大伯母生的孩子,小名叫做小豆子的男孩。还有一个孩子是赵水和田梅的孩子,今年一岁多,名字叫做赵禾。

    赵禾是在林枝家出生的,加上年纪小,反倒和他父母不一样,心里对林家人是那种不在乎主仆观念的亲近。

    大伯母和王霞都是过完月子没多久就继续来林枝家帮忙了,只是王霞家的孩子没人带,刚好小豆子和王大出生没差几天,小满又喜欢带孩子,所以在林枝家帮忙的时候,王家都把孩子寄放在林大伯家。

    大哥林柴,原是和林木他们一起去念书的,但念了两年,实在不想去了,认为干脆在家里做点活实际。林木和林雨二人还在王先生那里念书,但与三年前王先生说的不同,在念书方面,明显是雨哥更用心,现在学问大的也是雨哥。

    已至春日。

    林家人一贯来起早,林老爹起床去前面看厨房的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