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览实现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前来,但是都是反对公孙瓒的力量,自然要好好利用。各军安营,把易京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冀州原有五万多兵马。加上阎柔的一万多人,乌延的两万多人,以及各郡县来的援军,一下凑够了十万之众。

    人数虽然多了,但是战力却没有上去。这么多人本来就互不统属。再加上高览的领兵能力也有限,因为不是谁都能像韩信带兵那样多多益善。转眼三月过去,但是易京的攻城之战却进展缓慢。虽然已经攻下了外围的五层壕堑,但是距离攻克易京城还有很长的时间。

    这时候高览突然意识到,军中的粮食不多了,因为毕竟一下多出五六万人马,这粮食消耗自然大了些。高览军的粮食基本上全靠冀州供给,这个年代通过人力陆路运输,要解决十万人的粮草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已经快入秋了,但是今年整整一夏却没有一点雨水。再不下雨,只怕幽州和冀州今年的粮食都不要想有收成了。

    没有办法高览开始控制军中的粮草,希望能多撑一些时间,这样就有可能等来冀州的粮食支援。而乌延的兵马和后来投靠的郡县兵马,因为粮食的减少对高览增加了一些不信任。

    ………………………………………………………………………………………………

    当时田靖领了六百后备白马义从以及八百伤兵撤到徐无山,这转眼半年过去,伤兵的伤大部分都好了。公孙范伤势也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也提议要回蓟县,与那儿的守军汇合,然后找机会支援易京。

    田靖也是同意,辞别了父亲,带了李敢、乐平、小六和六百后备白马义从与公孙范一同上路。

    其实田靖出发前,父亲曾提出过让田靖留下。因为田靖本来就是在公孙瓒处为质的,现在正好是一个机会。公孙瓒败亡在即,田靖犯不着给公孙瓒陪葬。而且田畴与公孙瓒原本是有仇的,即使公孙瓒给了田靖一些机会,但是田靖做的已经足够偿还了。即使这些够不管,公孙瓒侥幸能胜,也绝非明主,田靖为什么要跟着公孙瓒呢?

    父亲的话估计憋在心里很久了,直到今天才说也是因为不说只怕再没有机会。田靖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已经明白了人生在世,责任的重要。眼前这六百后备白马义从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被公孙瓒征召成军的,而这些少年中的许多人战死在潞河战场。自己无论如何不能离开这支因自己而起的队伍。当然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师傅赵云,师傅对自己有授业之恩,而且赵云是个死心眼的人,田靖不愿意赵云陪公孙瓒殉葬。第三个原因,也是田靖一直不曾说出的原因,他不想当一个平凡的人,也不愿守着父亲的基业,他想在这个乱世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而那需要积累,不管是经验还是人心。

    田靖和父亲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父亲没有再劝,他知道儿子的路要自己走,就像当年自己带着二十人前去长安一样。

第三十七章 高览断粮,冀州内讧() 
田靖和公孙范带着六百后备白马义从和八百步卒离开徐无山,赶往蓟县。蓟县是幽州治所,也是整个幽州最大一个城池。

    由于之前鞠义撤围,蓟县转危为安,田靖等人一路赶来倒也太平。刘纬台虽然不能算是胆小,却也不是一个进取的主将。他的三千兵马加上后来夏侯兰的五千援军,如果运用得当,能够很好的牵制高览的兵马。即使不敢于冀州军正面对决,至少能够攻下周边反叛公孙瓒的城池。但是刘纬台带着八千大军硬是一动不动,死守蓟县。

    公孙范一来,刘纬台立马将兵权交给了公孙范。幽州也好,兵马也罢,反正都是公孙家的,这将半年多时间他日日殚精竭虑,盼的就是有人能接替他。

    公孙范倒也不谦让,毕竟他也是久经沙场的将领。而且对冀州军他是比较了解的,不管是将领的能力还是部队的战力,毕竟他在起兵反袁之前曾做过渤海太守。

    公孙范既掌兵权,立马召集众将议事,问大家下一步的打算。田靖对目前的局势看的是比较清楚的,如果他所料不错,只怕高览再过一个月就有没粮草了。到时候高览一定会撤军,如果撤军,十来万兵马,又互不统属,到时候一定有机可趁。

    田靖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得到了公孙范的首肯。因为公孙范在徐无山养伤的这段日子,每天和田靖等人接触,对这个孩子有了很多了解。他有很敏锐的判断力,很好的全局观,而且还从别人那儿听说自己受伤之后,赵云能够守住潞河北大营,田靖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田靖对冀州军缺粮的预测,猜中的几率性很大。而且今年大旱粮食欠收也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了。所以这一仗值得一试。更关键的是他了解高览,高览能力冲锋陷阵可以,掌握十万兵马居中调度则明显能力不足。这时的公孙范更像年轻时的公孙瓒,有魄力,能决断。当他觉得这时一个机会的时候,便立马做了决定。刘纬台领两千守军固守城池,他则带八千大军,号称两万,南下易京与高览决战。夏侯兰领两千骑兵为先锋,自己带领五千人马为中军,田靖带领六百后备义从共民壮两千为后军押运粮草南下。

    ……………………………………………………………………

    高览听说公孙范带领两万兵马南下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不信,因为他不相信孤城蓟县还能凑出两万兵马;第二个反应是觉得公孙范疯了,自己十万大军在这里,这两万兵马前来还不是送死是什么,所以高览根本没有把公孙范当会儿事,唯一担心的是公孙瓒双军出城接应。他一面命人加紧进攻易京,一面排斥后吧探马回报的次数从一天两次变成四次。只要能够掌握公孙范的行程就行,只要他来了,一定叫他有来无回。

    虽然高览也已经发现了粮草不足的问题,而且也知道今年的秋收可能受到影响,但是他还没有真正担心这件事,因为向冀州催粮的信已经发出了。袁绍的回书也已经到了,信中言明所有粮草以高览这面为主,冀州在半个月内筹措十万袁绍一定会派人运送粮草前来。既然粮草已经有了着落,自然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探马一天四报,可惜却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消息。公孙范从蓟县出发,即使全是步兵走的太慢,有十天的时间也该到了易京了。但是现在眼看要一个月了,却没有见到公孙范的一兵一卒。

    公孙范到底在搞什么鬼?高览有些情绪不稳,前面对易京的进攻明明已经攻到了第二层壕堑,如果不是公孙范起兵的消息鼓舞了城中的守军,现在他可能已经攻下易京城了。

    这时粮草官进来禀报,“将军,军中粮草已经不足七日了。冀州粮草迟迟未到,如果再没有粮草,只怕……”

    “只怕什么?”高览怒道,“不是告诉你了吗,到粮草只剩三天的时候再来报我。而且冀州的粮草最迟这两日便到,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将军,十万兵马在此,粮草非同儿戏,冀州粮草一旦不能按时运来,我军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如今七日粮草尚可撤至冀州境内,如果粮食真的剩下三天,那时候就晚了?”粮草官急道。

    “混账,我的大军已经攻到了易京的城墙之下,难道你让我就此撤军不成。你这厮分明乱我军心,来啊与我拿下,杖四十,押在军中,等我攻下易京再行发落。”这一下高览动了真火。十万大军在此前后攻了多半年,眼看易京城破在即,如何能半途而废。

    高览下令加紧了攻势,他现在有些孤注一掷了,在他的坚持下,大军对易京进行了昼夜不停地进攻。四天过后,冀州军攻下了易京城外的最后一层战壕。眼看就可以举兵攻城了,但是粮草只剩下三天了,而且冀州的粮草一直没有来。高览现在也有些紧张了,如果粮草再不来,那么必须考虑撤退的问题了,否则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当这个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的时候,这时探马回来在帐外禀报,高览的心一下就紧张起来了,但愿不是坏消息,高览心中暗念。

    “禀报将军,不好了,冀州送来的粮草在路上被幽州军埋伏,一把火烧了个精光!”探马着着急急地禀报。

    “什么?”

    高览一下气急攻心,一个趔趄差点跌倒。过了一会儿高览缓了过来,“你说什么?”

    探马见高览的样子也是吓了一跳,回答也有些结巴,“冀州送——送来的——粮——粮草被幽州军烧光了。”

    “啊呀!”高览大喊一声。罢罢罢,这时老天要亡我高览呀。为今之计,也只有马上撤退了。

    还有三天的粮草,十万大军全部撤退时不可能了。冀州军是必须保住的,至于阎柔、乌延这些新附的人吗,只能自求多福了。高览立马问探马这个消息是否还有其他人知道。听到这个消息还没有传开,高览知道自己还有机会,命令探马保密,让亲兵去请郭图过来议事。

    郭图知道粮草被烧之后,也是大吃一惊。眼看就要攻下易京城了,加上之前他建议除掉刘和,到时候回到邺城就是大功一件。现在却要因为粮草的问题而仓惶撤退,郭图心中虽然也有不甘,但是性命要紧,这可不是儿戏的事情。粮草不过,当然是冀州军要紧,郭图甚至就要建议高览放弃阎柔和乌延独自逃跑了。但是他多了一个心眼,这么大的事情可不能落下把柄。“我虽是监军,不过是主公抬举,战场之事还是要高将军这样能征惯战的主将做主才是?”

    高览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然后把瞒着阎柔和乌延冀州军趁夜撤退的想法告诉了郭图。郭图自然应允。两人商量了撤退的细节之后,命令心腹之人悄悄告于军中将领知道,让下面的人早做准备。

    就在这时,又有探马来报,公孙范那支一个月不见踪影的大军,突然出现了。现在公孙范的先头部队,大约五千骑兵现在到了营前叫阵。

    高览这下有些奇怪,这公孙范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说不定那烧掉粮食的一把大火就是公孙范的人放的,看来自己还是大意了。不过幽州军来了也不怕,可以让阎柔和乌延的队伍先顶着,到时候自己真好全身而退。

    想到这里高览传令给阎柔和乌延命他们各带本部三千人马出阵迎敌,而自己带领的冀州军则加紧对易京城的攻势。

    阎柔和乌延带了兵马出阵迎敌,没想到幽州军一触即溃,还没等怎么打就全军逃跑了。阎柔和乌延带着骑兵就追了下去,这一追就是几十里,阎柔怕幽州军有诈,劝住了乌延,不去深追。没想到幽州军见追兵听了,也停了下来。

    阎柔和乌延这个生气,有心继续进攻,刚才士气已泄,不追吧又有些不甘心。没想到这时幽州军中出来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一人一马向他们跑了过来。眼看到了弓箭射程,那少年带住马匹对阎柔和乌延一抱拳,“二位将军请了,在下乃幽州田靖有一句话与二位将军说。前日我军绕道南下烧了冀州送到易京大营的十万石粮草,如今易京大营所剩粮草只怕不足三日之需,二位还不准备整军撤往益州,难道要饿死在易京城下不成?”

    阎柔和乌延也是大吃一惊,“你说什么?粮草被烧了?”军中缺粮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