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靖听完哈哈一笑,“德祖兄可以告诉令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老太尉何必急于一时呢。”
杨修听完知道田靖想自己所想一般不会死心投靠李傕,自己父亲的事情交代完了,正好说些题外话来。“修此来,见田将军让士兵四处张榜招募新兵,不知将军可了解万年县的情况?”
“实不相瞒,确实不甚了解,难道这中间有什么问题?”田靖问道。
“问题到没有,只是怕这帮贴了出去,十天半月也不会有人来应征的?”杨修说道。
“这个为何?”田靖一脸迷惑。
“只因为整个右冯翊郡所有十二岁到四十岁的壮年全部被樊稠和张济的部队抓了壮丁,不是去当兵,就是去服劳役,试问将军从哪里招兵呢?”杨修说道。
“竟有此事?”田靖曾经担心过这个问题,但是想想自己只招各几百人,想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现在一听杨修介绍,才知道情况竟然如此之糟。“所有的青壮劳力都被抓走了,那么谁来种地,朝廷的税负又从哪里来呢?”
“哎,现在的李傕郭汜又哪里是掌管国家的材料,他们只管自己收税,也没有顾过百姓的死活。现在整个雍州怕都是这样的情况,在田里劳作都是老弱,粮食产量跟不上了,李傕郭汜等人便带兵四处去抢。另外长安城中富户交税也很多,还有就是当时抄没董卓的家产,加上西北各郡多有牛羊马匹进贡,现在的朝廷倒也能勉力维持。”杨修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担心。
田靖心说看来这汉朝还真是一个烂摊子呀,看来招兵这件事要去别的地方想办法了。弘农郡疫情已过,说不定能招募一些青壮。这个的让人马上通知小六去着手。还有就是说不得得向东北往河东郡发展发展,听闻那里白波余孽众多,如果打败了这伙人,那么兵源应该不成问题。
田靖想心事的时候,一动不动,杨修等了一会儿,打断了他的思路。“看来田兄已经有了定计了,这些小事应该难不倒你。对了我还有一事想与田兄说,那天之后张泉去驿馆找过你两次,可惜你都不在。他让我代为问候,同时邀请田将军方便的时候到府一叙。”
田靖心说这张泉武功不弱,而且又是师伯的儿子,现在在长安立足倒是应该去见见了。便问杨修:“你觉得张泉这人如何?”
杨修想了想,“此人性子赤诚,武艺出众,在长安称霸不过少年心性,若有事情做,倒不失为将军的臂助。”
田靖哈哈一笑,倒和我想到了一处,但是见他还要低调些,我倒希望李傕等人还认为我和张泉有仇,这样将来行事或有意向不到的好处。”
“田兄考虑的倒是颇为深远,这样那这事我去交代张泉便是,让他的属下在长安街市上扬言要找田将军报仇便是。只是这何时相见还要田兄做主?”杨修问道。
“这样吧,你和张泉说,我正好有事需要他帮忙,我还有二十几个部曲并几名女眷留在弘农养伤。现在我想接他们来万年,但是又不想让李傕知道。我这面派人通知他们绕风陵渡北上临晋,让张泉帮我接应一下。等人到了,我却临晋拜见平阳侯。”田靖突然想到小六带领的二十余人还是隐瞒起来,将来说不定另有用处。而且小姐吕雯的伤势应该好的差不多了,让他们总呆在杨奉的地盘自己也不放心。
杨修一下没有反应过来,原来田靖除了身边的六百多骑兵,还有二十余部曲留在弘农,而且还有女眷,莫非是田靖的妻子?现在凭他的胡骑校尉之职应该可以大大方方的接他们来万年,他却转托张泉悄悄进入,不知道这中间有什么隐情。田靖不说破,杨修自然也不细问。二人又闲聊了一些朝中的事情,杨修起身告辞回长安去了。
第二十二章 叔侄相认,初识贾诩()
张泉得了杨修的信,一方面令下人在长安散布要找田靖麻烦的信息,一方面带着几名亲信赶回临晋。
到了临晋把自己和新晋的胡骑校尉相交的事情告诉了父亲,说到田靖枪法尚在自己之上,张绣心中老大不乐意。心说自己是童渊门下弟子之中枪术最精的,虽说师傅后来收了个关门弟子赵云,但是毕竟入门时间较晚,论火候定然不及自己。自己儿子今日竟败给了一个不知哪来的田靖,而且似乎还很佩服他,这倒奇了,来日定然见见此人。、
张泉吩咐亲兵通知边境各守军,近日如有一队二十余人的人马来寻自己,马上通报自己,自己亲自前去迎接。
三日后,亲兵来吧,现有一行百余人来到临晋,这一行人有马车两辆,骑兵二十,还有几十人像是流民摸样。张泉心说,明明说二十人左右,怎么一下变出百人了,“我去看看”。便随亲兵前去迎接。
其实这人多了,实在不能怨小六,因为他们在卢氏帮助华佗治疗得了瘟疫的百姓。卢氏县上下都很感激,这次听闻他们要走,很多百姓都想跟随他们前往关中。小六好说歹说没有办法,让县令王邑帮助安抚百姓,同时也答应带上一些青壮前往万年,毕竟田靖那面现在是胡骑校尉了,总要新增些兵员不是。而且这里面还有些人也跟着华佗照顾伤病,学了简单的医术,哥哥临行可是交代这些能照顾伤员的懂医术的人一定要好好对待,他们也必须得带上。
这下原来高速机动的力量就变成了一日百里的慢速迁移了。所以他们到了临晋的时间也比预计晚了三天,不过张泉倒是回来不久正好赶上。
张泉见到一行百余人领队的是个英俊少年,看年纪也就十三四岁,心说田靖手下多是少年英雄啊。两人见面打过招呼,张泉让人把小六一行人领入临晋县城,小六和女眷安排在平阳侯府中,剩下的人则在校场旁的军营找了一处营房休息。
张泉派人前去万年通知田靖。其实田靖已经算好日子启程了。田靖此次轻装简从,只带了两个亲兵随行。臧舜和乐平现均是胡骑校尉营军侯,各领一曲兵马负责操练。而杨修最近经常呆在胡骑校尉营中帮助处理征兵和文书工作。所以田靖倒也放心。
田靖路上正好碰到了张泉派出的信使,便一同赶往临晋。到了临晋见到张泉,二人十分亲热,再见到小六时,田靖眼圈有些湿润,这小六跟着自己可吃了不少苦了。
田靖简单问了小六在卢氏县的情形,便问张泉张绣可在府中,自己想去拜见。
张泉也没有想到田靖来了就要见自己父亲,心想可能是怕失了礼数吧。“田兄不去后院见见嫂夫人吗,拜见家父晚些不迟,对于我的朋友家父没有那么多规矩。”
田靖一听嫂夫人,愣了一下,后来一想说得是吕雯,倒是有些脸红。心想这也难怪别人误会,还是得找机会把她送回兖州去,不过不知道以他那刚烈的性子,不知道能不能劝得了。思绪回到现在,对张泉说,“莫要乱说,那是我家刺史大人的女儿,只因为得了重病,才随我来长安医治。以后不可胡言,要不小姐的面子上定然难堪了。不说这些了,还是领我去见令尊大人吧,令尊其实也是我的长辈,具体情形你一会儿便知。”
张泉见田靖是认真的,便带田靖去见张绣。张绣倒是没有想到儿子这时候会领田靖来见他,他正在厅内与人商谈事情。听闻田靖来了,张绣与对面的人一笑,“这个田靖挺有些门道,一来长安就把原本平静的官场又给搅动起来了。文和兄可愿见见此人。”
那人粘着胡须一笑,“恩,我这个老朽倒是应该见见年轻人好多些锐气。”
张绣知道此人是开玩笑,“文和兄是老而弥坚,莫拿我们这些晚辈取笑了。”
张绣对亲兵点头示意,不一会儿张泉领了田靖进来,田靖一进门就看到了张绣。还别说,张泉虽然俊秀,相貌却不及乃父,张绣是真正的美男子。只是一双眼睛特别深邃,让人看不透在想些什么。
田靖一进门倒头便拜,“侄儿田靖见过师伯。”
张绣倒是一楞,倒是没有想到田靖会给自己施礼,“快快起来,你这一声师伯叫的,咳咳,我还不知道你是哪家的子侄?”
田靖依然跪在地下,“家师乃是常山赵子龙,常闻师傅说起二师伯尽得师祖真传,枪法天下无双,人称北地枪王。今日有幸得见师伯,田靖在这里代家师向师伯问好了。”田靖从背后的包袱中拿出一株辽东的百年山参,“侄儿行得匆忙,不曾准备礼物,现有辽东百年野山参一株还望师伯笑纳。”
张绣一听,原来是师傅关门弟子赵云的徒儿,“侄儿快快请起,我与你师虽是同门,只因我出师的早却未曾谋面,听你师祖讲起四师弟赵云那枪法可是比我们这几个师兄强过百倍了。今日见到你,才知道英雄出少年,有你这样的徒儿,四师弟的本领自然更加了得,哈哈。”
张绣吩咐下人给田靖看座,又说道,“来就来还带什么礼物,见到我就是见到亲人了,你这么贵重的礼物一送,师伯倒不知送你什么好了。这样吧,稍后师伯我献拙,帮四师弟指点你一下枪法如何?”
田靖一听,赶紧说道,“侄儿求之不得。”
双方寒暄之后坐下来叙话,无非是闲话家常。不一会儿说到了现在朝廷的形势。张绣便问田靖对朝政的看法。田靖其实进来之后便看到了坐在师伯张绣旁边的老者,老人精神矍铄,双目微阖却让人觉得如芒在背,这个人实在深不可测。但是张绣不问,田靖自也不好想问。只要能坐在这里,想来在张绣心中地位便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田靖不了解张绣的想法,也不便发表太多的意见,只是语气略显谨慎地说道,“侄儿原本只是辽东蛮夷之地的一个普通小兵,后来机缘巧合才有今时今日之地位。说起朝廷大事实在一窍不通。现在我只知道,天子圣恩,大将军保荐之恩,对我都是恩同再造,田靖自当报恩;而师伯和平阳侯老爷在乃是我的至亲,二位若有所用,我田靖也是万死不辞的。
田靖这话说得倒也合情理,只是实在不是张绣想要的答案。张绣的眼神无意之中看了一下身旁的老者,田靖顺着他的目光看到老者的眼中闪过一丝怀疑之色,便借着这话把话题引到了老者身上:“田靖自进屋中只顾与师伯攀谈,不想还有一位长者在座,田靖施礼了。不知这位老丈如何称呼,田靖来的冒昧,莫打扰了二位商量正事。”
那老者一句话不说,张绣赶忙接过话茬,“这位贾先生乃是一位我一位长辈,今日访友前来,也是闲话家常,倒没有什么要事。我们还是说说……”张绣就准备把话题引开,不想让田靖深问。
“贾先生,莫非是献策李傕夺取长安的贾诩贾文和先生?”田靖故作吃惊道。其实对他的身份田靖已经猜出了八九不离十。
贾诩这下倒是不能不答话了,“那时田校尉远在幽州,不知从哪里听来这等传言。贾诩不过一老朽罢了,哪里懂得军国之事?”
田靖一抱拳,“贾先生过谦了,听闻当年凉州名士曾说先生‘有(张)良(陈)平之奇’,可惜先生一直埋没于牛辅帐下。后来董卓伏诛,先生出奇策才使凉州诸将免于覆灭,可见先生一言便可左右天下形势,又怎能时候不懂军国之事?只是先生一句话,而至生灵涂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