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红楼做小妾-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玉疼了个把时辰,又嫌乱将丫头都赶回各自房里睡了,只让黛玉为他抚摩照顾。待得次日,紫鹃进屋要伺候小姐梳洗,却见榻上一床大红喜被铺开,那小两口儿鸳鸯交颈,睡得正沉呢。
且不说黛玉醒来,是如何含羞娇怨,自此日,宝玉终于免了被赶到外间睡的待遇,小夫妻日日缠绵得分拆不开。袭人金钏的办法虽成了,却依旧空房冷榻,只是妻妾身份差别同天跟地,她们也不敢含怨,只得等人家小夫妻过了蜜月,再求宝玉的怜惜了。
顾萌萌脑补完毕,也忍不住笑了一场,这些私事她虽没亲见,但这事八,九成还真就是这样。人的性情啊,果然是生定的。看宝玉这般天生纯情的哥儿,就算府里早早给他塞了通房丫头,对男女之事早就不陌生了,但对着心上人,那笨拙的表现,照样跟刚刚陷入初恋的小男生一样可爱。
这般有情有意的漂亮小男生,就算是在仕途经济的兴趣上差点,不大擅长赚钱,女孩子也不会讨厌他的。
这几天,顾萌萌娘家又有了喜事,弟弟阿三成功进学,成了秀才。世代土里刨食的顾家,终于出了一个正经领朝廷钱粮的读书人,顾爹顾妈那高兴劲儿,可一点不比老爷太太听到宝玉中举的欢喜少。经过这些年的积累,顾家有了地,起了屋,又有了个秀才老爷,在村里已经成了数一数二有头有脸的人家,也算挤进了乡绅的阶层。
顾妈妈心里喜得呀,阿大阿二都成房添了丁,大媳妇这又怀上了。阿三一进学,说亲的媒婆眼见就挤破了门,这媳妇到底是定东庄的李秀才女儿,还是西村的张乡绅小姐,可得好好考虑考虑。阿四阿五年纪还不足,得再在学堂混几年,可也该给他们留点心了,若有好人家的女儿,还是早定下的好。还有最小的香秀,眼见得小女孩儿出落得跟她姐姐小时候一般漂亮,可是个做富家娘子的相貌呢,定得选个殷实好人家的儿子才肯许亲。
顾萌萌听了来看她的顾妈妈一番絮叨,也只能连连点头。别的都可,说起香秀,顾萌萌还是暗自叹气,既然她的命格就是做妾的,顾妈妈想把她许配给门当户对的小地主小乡绅家少爷的想法,大概是成不了,以后还不知有何等际遇。不过这话却是不好直接说出口,只能对顾妈妈说,趁着香秀还小,村庄里这么小小的孩子也还说不得男女大防,就让她随着哥哥到乡塾里去念几年书吧,也明些礼数,以后到婆家不让人笑话。
村里人多见识短浅,哪怕是富户,女儿一般也是不读书的,顾妈妈一开始还有些不同意,但想到自家做了秀才的阿三,也觉得让自家女孩儿识几个字才配得起秀才家的好门风,就答应了。
打发处分了娘家事,顾萌萌觉得很舒心,随着弟弟们的长大,顾家的日子只有一天比一天好。
又过了些日子,顾萌萌去给太太请安,不意外地被太太拉住陪聊了一通她那对佳儿佳妇。黛玉这个儿媳妇这么快就得了太太的欢心,其实真有点出乎顾萌萌的意料。在宝钗没进东宫的时候,尽管黛玉娘家明显更强,太太心中还是更中意宝钗的。宝钗进宫后,大家都道是宝玉黛玉姻缘天定,太太虽也觉得是门好亲事,但看在顾萌萌眼里,太太总有点象是无奈之下选了个第二志愿的儿媳妇一样。没想到这还没有多少时日呢,林妹妹居然就有本事让这个表面宽和,实则挑剔的婆婆说自己的好啦?林妹妹人情世故上的本事看着不显,实际上也不比宝姐姐差嘛。
想想黛玉现在的性格儿,顾萌萌好似也能想明白几分,与悲催的原著相比,林如海没死还进了京,黛玉父爱未失,娘家势力强大,那些敏感自卑的负面性格原就没怎么发作起来,又兼现在婚姻如意,一心里期望的就是怎么让自己和宝玉的幸福生活更加完满。对婆婆这种朝夕相处直接影响到自家生活幸福指数的人,自然会很下些心思相处的。那些风流灵巧的聪明劲儿用来结好一个人,还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听太太幸福的唠叨,果然如此,黛玉最近贴心地给太太缝制了好几套里衣不说,还手抄了好几部佛经专门给婆婆祈福。考虑到太太想抱孙子的迫切愿望,不但主动向太太讨教调养身体的方子,不只自己,也要给袭人金钏她们好好补养,还提议要把自己的随身丫头紫鹃给了宝玉做房里人。
顾萌萌不禁叹服,林妹妹这“贤惠”的一招对太太可算秒杀,太太不大满意黛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黛玉的身体,看起来确是柔弱了些,不象是个很能生养的。如今她显示出了大度的主母之风,宝玉的后嗣看来很快就有望了,还不是正对了太太的意?
其实,对林妹妹来说,婆婆面前的面子工夫只要做足就好,就宝玉对她的情分,别人要想越过她去连个门都没有,真要是做妒妇,那是得不偿失。
就贾家这家风,要是她禁了宝玉不再收通房,第一个疼儿子,盼着孙子多多益善的太太就不答应。既然是早晚的事,还不如早表现得大度些,禀告了长辈,给自己的亲信丫头紫鹃定下名分,相得的主仆二人也好塌实相处一世。要不然过得几年,紫鹃年纪大了配出去,可难找与自己情分这般深厚的丫头了。
黛玉表现得大度,可人家正当新婚,长辈就急呼呼地往宝玉屋里再塞人,也忒不给黛玉面子。顾萌萌当然要劝太太,给宝玉再安排通房的事还是缓缓的好,等到黛玉有了孕,需要保养身体时也不迟。太太当然不是不明白这些道道,儿子大了她也难管得,只要有了儿媳这个尊重婆婆,宽容大度的态度也就满意了,自然也就点头。
宝玉的喜事还没出两个月,探春的红鸾星紧接着就动了。对贾老爷来说,这事却不算突兀,当初贾老爷为感谢真真国的道士救了顾萌萌的事,还专程又去拜望过那两位小王子。当时人家话里话外,就流露出了向贾府求凰之意。
贾老爷挺吃惊,贾府的公爵已经降袭了好几代了,家里能再出位王妃,他连想都没想过这种福分。只得向两位王子说明,你们这样的外藩身份尊贵,贾家能蒙郡王青眼,真是门楣增光。
只是联姻之事,事关外国,皇上不开口的话,他做臣子的,却是不好私自应许。再说贾家适龄的小姐只有一位,可没有第二个年纪相仿的女儿堪配了,将这件事勉强应付了过去。
老爷推辞之后,心下不免有些遗憾,这真真国的王子深受汉家文化影响,可一点都没有外方异族的粗野之态,他们这样貌气度,要是同官家里的公子,哪怕是家里官职略低些呢,只要乐意求婚,他也会把探春许给人家的。毕竟探春生为庶出,这联姻的选择面,就比嫡出小姐小了很多,这世道,讲究那些嫡庶的贵族人家可是不少!可惜,这种涉及外邦的事,没有皇帝圣旨,他可不敢私下答应。贾家出了一位贵妃,他近年又接连升官,这风头已经够大,一不小心,自家女儿当不得郡王妃不说,他这个当爹的怕是就要让言官弹劾了。
被老爷婉转拒绝的两位小王子却不肯罢休,毕竟外邦人大胆直率,又见当今天子对他们甚为宽和,便私下里向皇帝上了书,言明了两兄弟想要一同求娶贾家女儿的事由。皇帝见了书信,不由宛尔,想这两个少年远道而来,在都城并无势力,就算是再添一两个贾家王妃,也对朝堂的势力格局没有实质影响。人家既然已经有了目标,少年有好俅之思乃是天性,他这个皇帝平白再加拒绝,反倒是不美了。
于是皇帝带着几分闲情,去问元妃家中还有几位待嫁的族妹堪配这外邦小王子,得到确实只有一个庶出妹妹到了待嫁之年,其余妹妹尚还幼小的回话后,皇帝略略沉思,这却是个问题,这个好事要想办法做得完美些才好。接着就想起了贾家老太太乃是史候之女,这史家自老史侯去逝,朝廷也未曾给他家加过恩,不如借这个机会赐婚,也算是给老臣的恩赏。就问元妃这史家可有合适的女儿?
其实史家年龄合适没有婚配的姑娘也有两三个,但元春常听说的,却只有湘云一人。这也难怪,湘云父母早亡,身为祖姑的贾家老祖宗怜惜她,常把她接到贾府与宝玉及众姐妹们玩耍,早就成了在贾府中常出入的编外小姐,一说起黛玉三春姐妹,不免也就说到湘云。
老太太和太太来看望元春,当然要说些家里的趣事给贵妃娘娘解闷,湘云更成了个时被提起的名字。这番皇帝一问,元春便道,听说史家湘云妹子人美且慧,又兼性格爽朗,若要配外邦王子,可称佳配。
皇帝听了便喜,那两个小王子既是想要娶姐妹两人,这史家小姐也和贾家扯得上渊源,与那贾家小姐说是姐妹完全讲得过去,那些外邦人也不分什么堂表之亲,成就了的话,可不是一段招抚远人的佳话?当即便令礼部尚书,先后去到贾,史二府,去为真真国王子做一番大媒。
第119章 双连喜老爷又添孙()
皇帝亲下旨意,礼部尚书给探春做媒人,这个面子当然大到天上去了,贾府上下都知道三姑娘漂亮能干又心气高,是个闺阁里拔尖儿的,只是吃亏在了庶出的身份上头,比不得当初元春在家时的尊贵,说起来谁不暗地里道声可惜?可真没想到,三姑娘的婚事是不鸣则已,一鸣就来了个惊天动地,竟是个格外有福的。这回若做了郡王正妃,哪怕是外邦藩属王的王妃呢,那也是朝廷正经封的娘娘啊,对个降袭了好几代的国公府庶女来说,这可是求都求不得的好婚事。
有了皇上的赐命,贾老爷那点犹疑顿时就消除了个无影无踪,哪还有什么推脱之辞说得,又想到那真真国小王子的身份气度何等不凡,这马上要成了自家女婿,心里只剩下高兴啦,老怀甚慰地自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消息传到顾萌萌耳中,她倒不觉得特别意外,在故事原本的轨迹中,似乎就有探春最后被迫和亲,远嫁海外的意思。这回嫁个海外来的王子,大概也隐隐合了个“命中注定”吧?
不过,探春这头婚事,听起来确是好的很。夫婿身份高贵不说,听老爷话里,那番邦王子甚有文人之风,想来探春若是有了兴致起个诗社,也不至无人与她唱和了,且是那郡王府同在京里,要想归宁娘家方便的很。在娘家家门口当王妃,和无依无靠两眼一抹黑地被扔到多半语言都不通的遥远海外后宫去伺候人,那幸福度能一样吗?
而且,这回人家三姑娘是正房,正房!她顾萌萌这一辈子都评不上的后宅高级职称啊!这命运,简直就是从被政~治牺牲的凄惨小女人故事一下反转成了公主王子偶像剧的感觉!
探春的命运能变成这样,再次证明贾府现在的气运就是那□□点钟的太阳,自己和几个孩子的安全完全不用担心!顾萌萌心花怒放,高兴的程度一时都不比老爷这个亲爹差了。
这个喜讯让贾府的主子们也激动了半日,老太太一向也颇爱探春,见她有了如此得脸面的归宿,先是喜得红光满面,连声赞好,接着就有些担忧,那番邦王子若长住京城一切都是好说,可人家终究不是中土之人,万一哪一日携家带口的回家去了,她这个孙女岂不是远隔千里,再不得与亲族见面了?赶忙地便把老爷唤过去细问,直把那真真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