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到燧皇时代-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农办,赶快调用我们一百担粟米装船,刻不容缓。”邢国主大声说道。

    “湖莽叔,就请你组织装上风帆战船,装好之后,即刻告知我,一刻也别耽搁,我们迅速出发。”我跟着命令道。

    “柯儿,我们林莽部落还有一些魔芋,请赶快派车辆去拉,也能应急。”

    “挂甲你听好了,给你留下一条风帆战船,帮助拉魔芋。”我安排完了,就起身准备与两位国主道别。

    “柯儿,等一下,信子我也去。”信子姐看着我,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信子姐,你还要组织运魔芋,到时候你与挂甲一同去不就行了嘛。”我只能尽力劝说着她。

    “那好吧,柯儿你一定要在邯山国等着我,听清楚了吗?”信子姐有些担心的叮嘱着。

    “挂甲你可要听好了,一定要保障信子姐的安全。”说完,我们就随着邢地国主走出了大厅,各自分头去准备物事。

    “柯儿,粟米都已经装船完毕,可以起航了。”湖莽叔走到我身边,提醒着。

    “莽叔你经历过洪水吗?”我边往船上走,边问道。

    “洪水倒是经历过,但是,没有在洪水中行过船。”湖莽叔仔细想着回答道。

    “柯儿我也是,你看我们要是遇到洪流该怎么办呢?柯儿我是想,咱们不能蛮干,如果要是遇到洪流,我们就船头当船尾,掉头行驶,这是柯儿我所能预想的最坏情形。既然如此,我们三只船之间的联络,就一定要保持畅通。”我自问自答地说着。

    不久,我们一行三只船,载着一百担粟米,升帆起航了。我和莽叔并排站在船头,邯山国来报信的军壮,站在我们身后,邯山使节则跟随后续红鸠爷爷的楼船出发,我们会在进入决水的入河口,增设信报探哨,指挥后续船队前行,还能及时通报洪水的情形。

    “船上的三十名军壮听好了,每人随身都要带足三日的吃食,我们可能会随时出现情形,大家要做好自保的准备。”我说完,旗语探哨就把我的示令发了出去。

    随后,船上的每名军壮都背上了背囊。咱们总要有备无患吧。

    风帆战船上的军壮们,经历了大海大浪的考验,已经是身经百战,经验老道的水手,我眼看着他们熟练地操控着风帆和船舵,心里踏实了许多。

    很快,我们就进入到了大河之上,看着滚滚的而去,浑黄的河水,我的心情始终是放心不下。

    “小大人,再往前走大约两指头时辰五分之一时辰,我们就该进入到决水了。”报信军壮在我身后提醒着。

    我示意探哨把消息发出去,我的想法就是,尽可能地让大家了解情形,好提前有所准备。

    等我们来到决水的入河口,给我的感觉,这浑黄的河水,夹带着树枝杂物,正在不断地流入大河,水的流速到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湍急。我们的三只风帆战船依次靠岸,有一棚探哨军壮带着战马下到岸边。

    我走下战船,跟他们说道:“军壮兄长们,柯儿把你们单独的放在这里,很对不住大家,棚长我给你的任务就是,把探哨沿着决水分散开,这随船下来的战马,就是你们保持联络的工具,你们如果能相互看得见更好,若果看不见,就要拉开距离,骑马报信,一定要把决水的水情,每个时辰都要报到邯山国都湖莽叔那里,听明白了吗?”我异常认真的跟他们说着信报对掌握水情的重要作用,这就是信息化在现下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体现。

    好了,其余的人登船,我们可能会面对更大的困难,记住了,只要我们还有能力,就不能让船上的粟米有损失,大家再检查一遍粟米筐都捆好了没有,可千万不能大意啊,这很可能就是邯山国族的救命粮。

    随着风帆的再次升起,我们开始逆水进入决水河道。

    “邯山军壮你过来,这里离国都大约有多远?”我急切的问道。

    “不远,也就十里水路,这中间有一处暗礁,我们一定要当心,估计到时候我们可能要撑杆过去。”军壮的话太重要了,我连忙跟莽叔说与此事。

    莽叔吩咐旗语探哨告知各船,准备好撑杆和船桨。由于水流比较急,我们的船行进的速度很慢,估计在岸上走,也能赶上来。

    好在距离不远,就这速度,有两三个时辰也能到达。大约过了不到一个时辰,湖莽叔指着前面泛起浪花的河道处,跟我说:“柯儿,那里的水情比较复杂,我们可要做好准备。”

    随即,旗语探哨就发出了警报,巧的是,我们岸上的探骑也赶了过来,几名探骑干脆就伴随着我们前行,其中一名探骑快马跑到前面,探查完水情,也没用旗语,直接奔过来大声喊道:“大统领不能往前走了,前面的河道里躺卧着一根倒伏的大树干,被暗礁所阻,搁置在了河里。”

    “靠岸,停船。”还没等我发布示令,极富经验的湖莽叔就先期下达了停船的命令。

    船靠岸后,我命军壮把缆绳拿下来,就径自往上游的暗礁所在处走去。

    “大统领你看,就是这根从上游冲下来倒伏的大树干,阻挡了河道。”我听着军壮的禀报,看着离河岸很近的树干的一头,随即说道:“去,把绳子都拿来,准备下水,下水军壮的腰上先绑好绳子,下到河里后,再把树干绑好缆绳。”

    我的话一出口,就有水性好的军壮,把自己绑好,在岸上的军壮拉住绳子护卫下,下到水里,开始往大树干上绑缆绳,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命河里的军壮上,然后,大家一起用力,顺着河水的流向,往下游的方向拉树干,不久,随着水流的冲击,大树干慢慢的顺了过来,顺着水流开始往下游移动,我再命绑着绳子的军壮下水,迅速的解开缆绳,我们眼看着大树干顺着水流飘向了下游。

    解除了前进中的障碍,我们又迅速登船,升起风帆,继续前行,在过暗礁的时候,我们的军壮用船桨和撑杆,抵住水中的礁石,战船一点点的驶过了暗礁。

    “小大人,这下就好了,我们后面就顺畅了。”我听着报信军壮兴奋地话语,知道后续的一切都会顺利了,随即对岸上伴行的探骑说道:“这里要留人,给后面的战船领路,特别是我们的楼船,船体更大,一定要注意安全。”

    又经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我们终于到达了邯山国都。眼看着洪水过后,淤泥满地,一片狼藉的河岸,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走下船,沿着凌乱的脚印,踩着淤泥,向茅舍深处走去。走了不远,看到有炊烟飘渺而起,看来,族人们离我们不远了。

    “请问这位壮勇,你们邯国主在吗?”我看到一位走出茅舍的男壮,上前问道。

    “请问你是?”男壮看着我这个孩子,不解的问道。

    “我是大河之盟的盟举柯儿。”我连忙答道。

    “你就是柯儿?来得好快啊。走吧,茅屋里就坐。”这位男壮在前面领路,我们跟着进了茅屋。

    “启禀国主,柯儿他们到了。”领我们进来的人,跟坐在茅屋的一位中年人禀报道。

    “哦,是柯儿你们来了,请坐吧。”一个虚弱的声音传了过来。

    “怎么,邯国主你不舒服?”我连忙走过去,用手一摸邯国主的头,热的发烫。

    “邯国主,你还感觉哪里不舒服?比如肚子疼不疼,喉咙疼不疼。”我进一步探问道。

    “柯儿,本主头疼得厉害,喉咙也很疼,鼻子流鼻涕。”我听着邯国主的话,肯定是感冒发烧了。

    “请问,咱们这里有生姜吗?”我回头问着屋里的人。

    “有啊用它做什么用?”一个健妇应声问道。

    “立刻煮一锅浓姜汤,越快越好。”我吩咐着这名健妇。然后,回过头来,对着邯国主说道:“邯国主你这是着急上火了,不是附魔,不用担心,你就在这里安心养病,给柯儿找一位熟悉情形的头人就行了。”

    “不用找了,我就是邯山国的大农办。”刚才带我们进来的人沉声说道。

    过了一会儿,健妇端着一碗浓姜汤走了进来,我连忙说道:“有蜂蜜吗?”

    “有。”这名健妇放下汤碗,随即又反身走了出去。

    回来时,带来了一个小陶罐,我急忙打开陶罐,用筷子挑起一块蜜蜡,放在滚烫的浓姜汤里,再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着,直到蜜蜡全部融化为止。

    “来,邯国主,把这碗浓姜汤喝下去,盖上兽皮,出一身大汗就好了。”我安慰着邯国主,端起陶碗,递给健妇。

    眼看着健妇用木勺,一勺勺的喂着邯国主,直到喝完为止,随即吩咐这名健妇好生看护,一定要把兽皮盖严了,国主出汗越多,好的越快,晚上绝对不能进礼。说完,我招呼大家离开了茅舍。

    等走到屋外泥泞的空地上,我开始问大农办,详细了解水灾的情形。

    “小大人,我们遭遇洪水的地方,主要是国都和决水下游的一部分地区,大约有五百族人,两千田亩。”大农办急忙说出了受灾的大致情形。

    “大农办,柯儿想问你,你们每年都遭灾吗?”我进一步问道。

    “是啊,要不怎么给这河水起名叫决水呐,哎每年都决口泛滥啊”大农办沮丧的说道。

    “大农办,知道为什么老在这个地方决口泛滥吗?”我有些不解的探问着。

    “这个我也说不清楚,不过,这河道在这里正好有一个拐弯,因为正面有一个巨大的山岩,挡住了去路,等到洪水来临,汹涌的洪水就会冲毁山岩上游的河道,泛滥开来,大概就是这样吧。”大农办思索着说道。

    “走吧,我们过去看看。”我是一心想了解这发生洪灾的因由。

    “这样吧,我们可以乘一只战船前往,多带几名划船的军壮就行了。”我眼看这一地的烂泥,走路或者骑马都很难过去。

    “盟举柯儿你看,眼下这个地方,河道开始拐弯,你看这道山梁,阻挡了水流前进的方向,河水被迫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恢复向东流。继续行船吧,前面大约一里地远的河道,就是发洪水的地方了。”大农办指着眼前的河道介绍着。

    看来这个拐弯,只是恢复决水的走向,并不是最主要的障碍,我们还需要乘船继续上行。

    “对了,大农办你看这河道什么地方适合放置粟米,我们这船上一百担粟米,是邢地国的邢国主带给邯国主,应急的物食。”我突然想起来,带来的粟米还在船上。但是,我回头一看,我们乘坐的这只战船上没有粟米。我不解的看着身后的湖莽叔。

    湖贼出身的湖莽叔那是多精明的人,一看我狐疑的眼神就知道我在关切着什么,急忙上前低声说道:“因为这只船要探查水情,我命军壮把船上的物食,先放到其他战船上了。”

    有这样有心人作为帮手,真是太好了,要不然,这满地的泥泞,我们又不了解地形,不就糟蹋粮食了嘛。

    “盟举柯儿你看,前面就是河水第一次改道的地方了,我们右手边的这一道山石,阻挡了河水流淌的方向。”大农办手指着河道右侧的山石,看着我说道。

    “湖莽叔我们停船吧,咱们走到山石上去看一看。”我看着被河水常年冲刷,透着圆滑的外表,留下斑驳的石纹,凹凸措置,横卧在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