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到京师?“赵率教面露疑色,他倒是有些搞不清楚皇帝何意。
”赵将军不要多想,朕也只是想免了你的后顾之忧。“朱由检此举当然不是想要监视赵率教,只是想着把他的父母接到京师,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俗话说的好,富贵不归乡,犹如锦衣夜行,皇帝赏赐宅院,这对于赵率教来说也是不小的恩宠,当然,若是让赵率教多想,倒也偏增烦恼,故朱由检才出言解惑。
听完朱由检的话后,赵率教非常感动,也有些自责,自己刚刚的确是想多了,虽说有许多出征在外的统帅,都会把家属留在京师,已安帝王之心,但自己只是一个总兵,在辽东孙承宗大权独握,满桂毛文龙等人跟自己相比,也丝毫不差,此时,自己根本没有到让皇帝心存忌惮的地位。
“末将愚笨,还望皇上恕罪。”赵率教赶忙跪下说道。
赵率教说完后,朱由检笑了笑:“赵将军,朕不会忘怀有功之臣,只要你能够保家卫国,为大明尽忠,朕绝对不会亏待与你。”
朱由检是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身份绝对着他的许诺可信度与感染度。
赵率教本是忠君爱国之人,此时听着朱由检对其的许诺,心中好似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末将叩谢皇恩。“
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在他看来,只要辽东不出什么大乱子,那么即便国内局势如何,朝廷还是有办法应对的。
南京,吴敏之府邸
吴敏之本是一碌碌无名的商人,但自从捐赠了重金后,一跃成为了南京城的风云人物,不管是六部阁老,还是地方主官都对吴敏之有些刮目相看,在他们看来,吴敏之已商人的身份与最高统治者搭上关系,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往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收获可是非常大的,赐予长子同进士出身,这份殊荣整个南京城又有几人有。
一时之间,吴府门庭若市,登门的官员乡绅数不胜数。
吴敏之本人却非常惊恐,他的本意并不是如今天这般成为南京城风口浪尖的人物,他联合富商乡绅捐赠的原因,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他在做生意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官府的刁难,而此时陕西大灾,全国皆知,他便生出了一个想法,如果他给陕西捐赠银两粮食,是不是会被南京的诸多高官高看一眼,以后也不会在遭到刁难。
商人永远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捐赠这些银两,一来他能够得到官府的庇佑,做生意也好上一些,二来,在乡绅中也能积攒较大的声望,他本意并没有上书皇帝,
当他与诸多富商准备好银两粮食后,上报给南京官府,谁知道南京官府便觉得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就让吴敏之写了一上书函,由南京官府送往内阁。
可皇帝朱由检看到这上书函后,却非常高兴,竟然有如此般的恩宠,封他的长子为同进士出身,有了入仕的资本,但相继而来的还有无边无际的吹捧,这让吴敏之的心情十分忐忑,一面是兴奋,另一面也是有些害怕,此时自己看起来风光,但实际上危机重重。
第一百七十八章 走私的吴敏之()
吴敏之弄好行装,便坐上了马车,前往城西的太白楼,今日晚上,南京的知府钱铭宇要宴请他。
在皇帝恩赐后,许多人都想着要请吴敏之喝酒,但吴敏之却唯恐惹得一些有势力的人不满意,全都推掉了,那这次钱铭宇的邀请,吴敏之可是不敢推辞的。
到了太白楼后,没有发现钱铭宇的马车,心中庆幸自己还是早来片刻,要是让知府大人久等,那可万万不妙。
太白楼空无一人,已是被钱铭宇包了下来。
吴敏之进入酒楼后,店小二就赶忙迎了过来:“吴员外,知府大人在二楼雅间可是等了许久了。”
“什么,知府大人在楼上,快,快带我去。”吴敏之听完小二的话有些惊慌失措,没想到自己那么早出门,还是让知府大人等待,于理不合。
店小二引领者吴敏之到了二楼雅间。
看到钱铭宇,吴敏之赶忙拱手走上前去:“钱大人,久等了,久等了。”
钱铭宇面含笑意的站起身来:“是本官早到了。吴员外请坐。”
“钱大人快入座。”吴敏之赶忙说道。
钱铭宇知道自己若是不先入坐,这吴敏之绝对不会坐下,当下也不客气,率先坐下。
钱铭宇坐下后,吴敏之也坐下身去,赶忙替钱铭宇斟酒。
倒好两杯酒后,吴敏之端起酒杯,笑道:“钱大人,这杯酒我敬您,皇上如此器重,把如此重地交予大人管理,可见皇上对大人是如何看重,祝大人,官运亨通,早日入阁,为皇上分忧。”
礼多人不怪,吴敏之这次来赴宴,根本就不知道钱铭宇葫芦里面卖什么药,先说些好话,也不是坏事。
钱铭宇也端起酒杯,轻笑两声道:”吴员外,想本官入朝为官已有八九年光景,在我未到南京之时,皇上根本就不知道本官这号人物。入阁封相,本官不敢多想,但是治理一方,本官倒是义不容辞,想来,本官可是十分羡慕吴员外,虽然身处庙堂之外,但忧心天下,甘愿自散家财为朝廷皇上分忧,这份魄力,天下又有几人能有。“
”钱大人,可不敢当,不敢当啊。”
钱铭宇笑笑不语。
吴敏之看到钱铭宇不说话,又赶忙说道:”今年,辽东大胜,江南等地在钱大人的带领下,新政日渐稳固,明年国家税收定能翻倍,到时候,咱们大明中兴有望。“
这是一种典型的没话找话说,因为直到现在,钱铭宇都没有说找他来所谓何事,多年的经商经验告诉自己,要稳住,他找自己来,肯定不是只为了夸奖自己,沉不住气,就会落了下乘。
果然吴敏之的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让钱铭宇有点耐不住性子了,他心中暗道一声老狐狸。
”这都是皇上的英明所致,与我等没有多大关系,实不相瞒,此次设宴吴员外,本官是有一事相求。“钱铭宇笑着说道。
”钱大人,有事情,尽管吩咐,小人照办就是,怎能说求字呢?“吴敏之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
”你可知道这太白楼是谁家的产业?“
”略知一二,这太白楼应该是前任知府大人,晋大人的产业。“虽然现在晋客被革职在家,甚至有传言说,朝廷要整治他,但吴敏之还是尊称一声大人,当然,钱铭宇忽然提起晋客,倒是让吴敏之更加迷糊了,这钱大人到底何意?难不成他所求之事与前任知府大人有关系,联想至此,吴敏之有些后悔来此赴宴,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过掺和这些官员之间的争斗。
”对,吴员外说的不错,这里便是晋客的产业,他反对官绅一体纳税,便是因为他的产业非常大,人人都知,人为财而死,鸟为食而亡,这晋客何其圆滑聪明,但到最后,不还是落得个如此下场,李阁老给我写了一封信,让我查一查这晋客还有什么不法行为没有,谁知道,晋客除了对抗新政以来,并无什么其他不妥之处,但细查一下,还是让本官发现了一些东西。“
”钱大人,何事?“钱铭宇的这番话,更让吴敏之迷惑了,这种朝廷大事,他为何要对自己说,甚至其中还牵扯到了大明内阁首辅李国普。
”我大明建国以来,实行海禁,吴员外,可知否?“钱铭宇问道。
”小人知道。“
”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段匹绢、丝锦私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挑担驮载之人,减一等。物货船车,并入官,于内以十分为率,三分付告人充赏,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其拘该官司,及守把
之人,通同夹带,或知而故纵者,与犯人同罪。失觉察者,减三等,罪只杖一百,军兵又减一等。这是大明洪武律,虽是旧例,但从未更改,出海本是罪过,与外国交易,把国内白银黄金输出国外,更是罪不容恕,本官虽然没有查到晋家犯了什么罪过,但是却查到了吴员外与国外私相交易之事啊,你在两广之地可是有着数百艘的海船,甚至与当初的海寇,此时的福建水师副总兵郑芝龙有这不错的情谊,吴员外,实际上查到你确实很难,只因为,你本不是南京人士,你就是从福建而来,虽说在南京开办商铺已有数十年的光景,但你的最大的收入还是来自海上。我说的不错吧。”
“钱大人说的全对,那我根本就没有出售过铁器粮食,我出售的都是瓷器丝绸,所得钱财,我只取其中五六,其余全都散给两广穷苦百姓,时至今日,吴某愿意散尽全部家产,只求能保家人平安。”钱铭宇说着海禁一事,吴敏之便感觉不对劲。果不其然,还是查到了他的事情,实际上,吴家四十年前,只是福建的一个渔民之家,当初就是靠着跟西班牙人交易才发家的,到了吴敏之手上,更是开扩了业务,成为了福建第一大户,但吴敏之却感觉到了时局不对,便把所有的事务交给了管家打理,他拖家带口来到了南京定居,就是想着被查到后,自己也能拖得了罪责,没成想自己出资捐助,倒是被查到了。
钱铭宇虽然说查晋客,但吴敏之明白,那只是一个借口,他本就是要查自己的。
第一百七十九章 郑芝龙的小算盘()
话已说开,吴敏之也毫无惧意。
钱銘宇轻笑两声,拿起酒壶又替吴敏之斟上了一杯酒,然后不慌不忙的给自己也斟上一杯。
“吴员外,有哪个说过,要治你的罪,谁不知道当今天子,最希望的就是变法,现在的变法变得是大政,海禁不也属于此等政务吗?郑芝龙被招安,成了水师总兵,而你又成为了皇上极为看重的人,即便犯了些律法,也会不了了之,本官也断然不会把这些跃然与纸上,本官想的是一件大事,虽说江南富裕,但在本官看来,那陕西灾祸定会持续下去,到时候国内的粮食那真金白银去买,都会供不应求。”钱銘宇叹口气说道,说着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吴敏之有些困惑,他不知道为钱銘宇对自己说那么多有何意?但想着自己的身家性命无忧,倒是松了一口气。
“那钱大人,我能做些什么?”吴敏之直击要害的说道。
“我需要你上书朝廷,让皇上在沿海开放几个关口,废除官买官卖之策,允许民间掌海事,出海劳作,与其余海外诸国交易,来换取粮食火器等我大明紧缺之物。”
“什么?钱大人,你倒是把我想的那么厉害,我吴某只是一介草民,开口便要让皇上废除官买官卖政策,那不久相当于解除海禁之策,这可是祖宗法例,那新政是有张公在前,可海禁一事,连绵两百余年,怎么可能一夕废除,再者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是什么身份,哪里轮的到我说话,你要是由此想法,你应该对李阁老说,对我这贫民百姓说,也无济于事。”吴敏之开口说道,实然,他真的被震惊到了,这钱銘宇真是吃错药了,把自己当枪杆子了,要是自己说了,那朝堂之上的官员,哪个会放过自己,惹祸上身的事情做不得。
“吴员外,这祖宗之法,说实话,已然名存实亡,这沿海出海之人,少吗?不少,我们只是想把出海交易放到明面上来,郑芝龙可是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