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鸟儿停留一会儿后,扑腾着翅膀飞向了远方。

    朱由检回过神来,苦笑一声;心中想到:“即便自己的身体变得那么年轻,可心里一时半会却不能转变过来,看一只鸟都能那么入神,难不成真是压力太大了。”

    缓过神来的朱由检注意到了站在自己身后的周玉凤。

    回过头去看着提着食盒的周玉凤,赶忙站起身说道:“王后何时来的,为何不喊本王。”

    “王爷定是想些国家大事,我怎么敢打扰。”周玉凤说着把食盒放在朱由检身前的桌子上。

    朱由检轻声笑道:“我只是个不管政事的藩王,哪有闲工夫想什么国家大事。”

    周玉凤拿出几碟点心放在桌子上后轻声说道:“王爷不要妄自菲薄,张皇后今早派人对王爷说的事情,王爷可曾用心。”

    朱由检看向周玉凤:“你希望本王入宫,也是,皇后之位谁不想要。”

    周玉凤听完朱由检的话,眼泪在眼中打转,跪下身去。

    朱由检看到周玉凤跪下,赶忙站起身去扶周玉凤:“王后你”

    “千不该万不该,王爷不该如此冤枉为妻是那贪慕虚荣之人,此时天下谁人不知朝廷上下一股邪风,皇上龙体欠安,魏忠贤与客氏把持朝政,把好好的大明朝祸害到这种地步,太祖从蛮夷手中夺回我汉人江山,基业立之不易,王爷身为太祖太宗子孙,难道就没有一丝血性吗?此等生死存亡之际,王爷畏首畏尾,日后有何面目去见太祖太宗。”周玉凤边哭边说。

    让朱由检有些心疼,在后世,周玉凤的年纪只是个高中生,可此时身为王妃,又遇到这种情况,想必压力不比朱由检来的小。

    大内皇宫就像个张开巨嘴的猛兽,等待着二人前去。

    此时周玉凤的这些话让朱由检猛地心惊,自己不是一直都为崇祯皇帝的遭遇惋惜吗,上天给了自己一次重来的机会,为什么要畏首畏尾,反正已经死过一次,还怕死第二次吗?没有想到朱由检竟然会被周玉凤的一番话骂醒。

    朱由检抓着周玉凤的芊芊玉手,轻声说道:“王后所说有理,皇兄若是驾崩,就算有天大的阻碍,本王也会争上一争,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朱由检说的这些话若是传了出去,便是杀头的大罪,可此时后花园中只有他们夫妻两人,永远也不会有第三人知道。

    朱由检相信可能在自己的时空中,周玉凤便给了朱由检勇气与力量,让他去面对不可一世的魏忠贤。

    周玉凤听完朱由检的话,心中稍安,她真的很怕自己的夫君不敢去面对这个局面,只想当个安稳的藩王。

    周玉凤起身后便坐在朱由检的身旁,擦了擦眼泪后,拿起一块糕点递给朱由检:“王爷,早膳你也没用,吃些糕点吧,这是为妻亲手为你做的。”

    朱由检接过糕点后,又放在了盘子中,叹口气说道:“昨日我做了一个梦。”

    “王爷就是因为这个梦才思绪不宁的吗?”

    朱由检点了点头:“我梦到我做了皇帝,可大明朝却一日不如一日,国家亡了,你我二人尽皆殉国而死。”

    “王爷,这只是你心中的恐惧罢了,只要王爷能矜矜业业,一心为国为民,大明朝绝不会亡,到时王爷就是中兴明君,留下美名。”

    朱由检心中想到:“上个时空中的崇祯皇帝难道不是矜矜业业,为国为民吗,可最后还是逃脱不掉身死国灭的命运。”

第四章 登基前夕() 
当然这些想法朱由检是不会对周玉凤说的。

    既然自己回来了,自己便要走一条与历史中的崇祯皇帝不一样的道路,把军队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即便那些军队没有多少战斗力,只要有了军方的支持,那些站在朝堂之上无时无刻不在吸食着大明最后一点鲜血的蛀虫才不敢对自己的命令放肆,殊不知,就在今日,朱由检已经定下了日后的行政方针,整练新军,肃清官场,宽厚代民。

    在后花园中朱由检与周玉凤交谈了许久,心中也渐渐的放松下来,对待此时的局势也不在那么紧张。

    天启七年八月,病入膏肓的天启皇帝躺在龙床上,脸色苍白,不像一个年轻的君主,反而像极了一个迟暮的老人。

    在龙床之前,跪拜着两个人正在低声哭泣。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大明朝权利最大的两人,一人是皇帝的奶妈客氏,一人是阉党的领袖魏忠贤。

    客氏与魏忠贤的眼泪都不是假装留下来的,他们与朱由检一样,心中都很害怕,他们最大的依靠天启皇帝朱由校眼看便要驾崩,与朱由检一样,他们也有一种前途未知的感觉。

    若是造反自己当皇帝,开玩笑吗,一个太监能当皇帝,即便自己有这个心,手下的人难道会坚持不懈的跟着一个太监吗?真当自己是真龙天子,不,魏忠贤没有那么傻,相反还不是一般的精明,他知道自己的权势来自于帝王,他是大明朝最不想让朱由校死去的人。

    “召信王入宫。”躺在病榻之上的朱由校轻声说道。

    魏忠贤抬起头来推脱道:“信王马上要出京就藩,不知皇上召见信王,有何事情,老奴可以转告与他。”

    “召信王入宫。”这道声音中含有冷意。

    魏忠贤深知此时朱由校召见信王所为何事,信王来了,只怕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朝的主宰,魏忠贤当然不希望已经长大的信王继承皇位,可此时的朱由校态度如此坚决,魏忠贤也不敢忤逆,便召人去信王府传旨意。

    等到传旨的太监出了皇宫,耳目清楚的大臣都知道天要变了。

    传旨的太监到了信王府,宣示了天启皇帝的旨意,朱由检知道,历史的那一刻已经来临,他要去见见这副身体的皇兄,看看那个被后世称为木工皇帝的帝王。

    传旨的太监名叫刘通,是个不入流的小太监,不过因为机灵被魏忠贤看重,这次被魏忠贤派来,也是有试探朱由检的意思。

    “信王,皇上召见,沐浴更衣后,就跟小的进宫吧。”刘通虽然低着头说话,可眼睛却不时瞟了一眼朱由检,可他失望了,朱由检脸色平静,不像大喜之状。

    “皇兄召见与我,所为何事?”朱由检明知故问道。

    “小的只是个太监,不敢妄自猜想皇上的旨意,只知道今日皇上醒来,便下旨召信王爷入宫,至于有什么事情,小的也不清楚。”刘通的话说的中规中矩。

    朱由检进了内堂后,王承恩与周玉凤都在内堂。

    周玉凤上前抓着朱由检的手,轻声说道:“王爷,万万不可有半分怯意。”

    “本王知道,不管今日发生什么事情,这天终要变上一变了。”朱由检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猛地轻松,人无非就是这样,事情没来临之前,惶恐害怕,等到事到临头,却也不在像以往一样恐惧,此时朱由检的心中甚至有了几分窃喜,自己什么都没有做,马上便要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皇帝,即便这个帝国已经满目狼藉。

    王承恩往前走上一步,关怀的说道:“王爷,万万小心。”

    朱由检看着充满担忧的王承恩心中一暖,点了点头道:“公公放心,本王绝不会有事。”

    周玉凤拿起四爪王袍:“让臣妾为王爷更衣。”

    待到服饰穿好以后,朱由检跟着刘通出了信王府,坐在马车中,看着仍然十分繁华的京师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看到一队士兵保护着一辆马车,这些人也不会想到坐在马车里面的人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他们的皇帝。

    半个时辰后,朱由检到了皇宫,下了马车后,跟随着刘通穿过了无数宫殿来到了天启皇帝居住的交泰殿。

    刘通进入通报,不一会儿,魏忠贤与客氏刘通三人从交泰殿出来,魏忠贤走向朱由检,行了一礼道:“奴才见过王爷。”

    朱由检赶忙扶着魏忠贤,赶忙说道:“魏公公万万不可多礼,你乃是皇兄亲近之人,受了你的礼,皇兄会责怪与我的。”

    朱由检脸色惶恐之际,不像演戏,魏忠贤看着朱由检的表现,心中稍定,若是这朱由检与他兄长一样,倚重自己,那换个皇帝又有何不可,至于他对天启皇帝的感情,别开玩笑了,魏忠贤是聪明人,看的是眼前,不会去怀念以前的种种,可魏忠贤不知道,朱由检就是在演戏。

    谁都清楚,在整个大内能只手遮天的只有魏忠贤一人,此时不稳住魏忠贤,难保他不会狗急跳墙。

    魏忠贤顺水推舟,站起身来:“信王快入内吧,皇上正等着信王。”

    朱由检不急着进入交泰殿反而问道:“此时皇兄身体如何,可曾康复。”

    魏忠贤叹口气:“信王进去一看便知。”

    朱由检听完魏忠贤的话,也不在停留,进入了交泰殿。

    他看到天启皇帝窗前端坐着两个人,一名老太监,与一位文官,老太监手中托着一份圣旨而文官却一直在书案前书写。

    朱由检清楚,老太监手中的圣旨,若是所想不错,一定是传位诏书,而文官却是史官,也是被急忙召入宫中的。

    走到天启皇帝床前的时候,朱由检看到了脸色苍白的天启皇帝朱由校。

    朱由检跪下身去:“臣弟见过皇上。”

    朱由检的声音让天启皇帝在迷睡中醒转来,他轻声说道:“信王,快免礼,到兄长这边来。”

    朱由检忙站起身,走向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想要坐起来,朱由检赶忙扶着天启皇帝坐起身来。

    “信王,你日后要善待中宫张皇后。”朱由校缓缓说出口。

    “皇兄万万不可多想”

    “朕的身体如何,朕十分清楚,信王不要推辞,你当为尧舜。宣旨吧。”朱由校不等朱由检推辞,便摆手说道。

    朱由检无法,只能跪下身去,领取旨意。

    老太监看到朱由检跪下身去后,才站起身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朕以眇躬,仰绍祖宗鸿业七年于兹,深惟皇考取法尧舜之训,兢兢业业,不敢怠遑。迩者三殿告成,光复堂构,夷氛屡挫,边圉渐安。方锐意治平,与民休息。不谓禀赋虚弱,自青宫已然,及临御以来,东西多警,朝夕在念,益用忧劳,多思伤脾,遂致绵惙。今乃复触夙恙,衄血陡发,凭几弥留,殆不能起,有负先考顾托之命,朕用尽伤。

    若夫死生尝理,人所不免,惟在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全归顺受,朕何憾焉。皇五弟信王,聪明夙著,仁孝性成,爰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丕绍伦序,即皇帝位。勉修令德,亲贤纳规,讲学勤政,宽恤民生,严修边备,勿过毁伤,内外大小文武诸臣;协心辅佐;恪遵典则;保固皇图。

    丧礼依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毋禁民间音乐嫁娶,宗室亲郡王藩屏为重,不得輙离封域。各处总督镇巡三司官地方攸系,不许擅离职守,各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差官代行。卫所府州县官土官,俱免进香。于戏!兄弟大伦,幸社稷只有主;君臣至义,期夹辅以为忠。尚体至怀,用承末命。布告中外,咸使闻知。”(真实遗诏)

    这是天启皇帝的遗诏,日后在天启皇帝归天之后,还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朗读一遍。

    朱由检听着圣旨,黯然泪下,无奈接旨。

    作为一个现代人,朱由检知道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