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按察使可是陕西本地人?”

    “抚台大人说的对,下官便是这长安府人。”

    李烁点了点头,他有些发难,因为这朱成不比其他人,他可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也从未其他地方任过职位,这样子的人,让他去抓富商催要粮食,他可会尽心尽力。

    众人一一介绍后,李烁都会说上一句话,礼数做的周全。

    接下来介绍的十几名官员中,最让李烁注意的便是卫所指挥使司指挥徐孟朝,指挥同知戴世辉。

    李烁端起酒杯站起身来,众多官员不敢托大,赶忙起身。

    “皇上信赖,兹任命本官为陕西巡抚,本官诚惶诚恐,但既成事实,本官不能退缩,只能一心一力皇上做事,望陕西境内的众位同僚能够团结一致,把陕西治理好,为皇上朝廷解忧。”说完后,李烁一饮而尽。

    所有官员不敢耽搁,端起酒杯也都喝的一干二净。

    一杯酒过后,李烁又开口说道:“在坐各位,尽皆是本官的前辈,日后本官做事若有不周到之处,还望各位大人多多提点,万万不能坏了纲纪朝法。”

    李烁这句话是官面上面的话,下面的官员谁敢当真,这些人可都是知道李烁是个什么角色,那可是敢与权势滔天的魏忠贤角逐的人物。

    “抚台大人言重了,在座各位同僚谁不知道抚台大人乃是皇上最亲近的人,皇上英武少年,抚台大人人中豪杰,君臣一体,定能共创盛世。”曹德章赶忙说道。

    实然作为布政使的曹德章说出这样的话于理不合,不过他也是被逼无奈,宋明义乃是清流,黄克陶是郭允厚的门生,而自己却是彻头彻尾的阉党成员,当他听到崔呈秀被抓的时候,心都凉了,幸亏皇帝不在追究,只判了崔呈秀等人的错,正当他有些安心的时候,魏忠贤又死了,心再次被提到嗓子眼上,他可真的害怕远在京师的皇帝搞起一场清算来,而站在自己眼前的李烁成为了他的救命稻草。

    此时大明朝堂之上,最有名的人不是内阁首辅黄立极,也不是新任兵部尚书袁崇焕,而是陕西巡抚李烁,原因无他,备受皇帝宠信。

    及早投靠李烁,就算日后的大清算来临,若是李烁说一番求情的话,官位性命可保,此等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曹德章又怎敢不上心,所以在李烁进入长安后,最忙的人便是他这个右布政使。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这本小说,多多推荐,多多收藏,也多多提点意见,日后便要赶稿爆发了,陕西篇也要开篇,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我知道有不足之处,但人性使然,我希望书友多多包涵。

第四十七章 曹德章的想法() 
曹德章急于靠向李烁,这在整个陕西官场之中无人不知,李烁也十分清楚,当然这是对他极其有利的事情,对于曹德章的靠拢,李烁表现出了善意。

    现在整个陕西官场分为三大势力,最强的一方,是曹德章代表的阉党势力,其次便是宋明义为首的清流们,不过这些清流却代表着本地大地主的利益,也是李烁最大的敌人了,而第三方势力却是思想学术靠近东林党的人,虽说东林党声势不如从前,但在陕西这片土地上影响力却丝毫没有减少,这些人在此时仍然占据着陕西紧要的职位,当然李烁对他们也极其看重,心里面也防备着一二,不过任何事情都不能以偏概全,哪一方势力之中的官员都会有一些心系国家存亡的好官,也有一些贪赃枉法,以权谋私之辈。

    而李烁给曹德章的评价便是前者,阉党成员全是坏蛋吗?当然不是,曹德章在陕西颇有作为,证明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而李烁清楚,他需要拉拢的第一个人正是曹德章。

    曹德章的话中充满着献媚,不过李烁却毫不在意,开口笑着说道:“皇上圣明不假,但本官却不敢称人中豪杰,更不敢与皇上相提并论。倒是曹布政使,颇有佳绩,让本官甚为敬佩。”

    “不敢不敢。”曹德章忙道。

    一场接风宴宾客尽欢,李烁也颇有收获,回到家中后,已近深夜。

    他找来了跟随他一同前来的老管家。

    “管家,若是本官所料不错,明日我这府前定会人声鼎沸,送礼之人络绎不绝,你记着,把拜帖收下,礼物尽皆退回。”

    “是,老爷。”老管家道。

    李烁想了想有开口说道:“府中不需要太多的婢女与奴仆,你看着辞退,本官的俸禄可养不好这样一大家子。”

    “老爷放心,今个晚上我便查看一番,可这都是官府的意思,贸然退人,会不会引起那些官老爷的不喜呢?”

    李烁笑了笑道:“这不是你该担心的事情,这里不比京城小宅小院,日后府中一切事务,还望管家多多用心打理。”李烁虽然已经成为了陕西巡抚这般大官,不过却没有一丝变化,对下属说话,还是那么恪守本分,守礼而行。

    老管家点了点头后,便就退下。

    李烁站起身,看向悬挂在空中的皎月,低声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皇上,微臣绝不会让您失望。”

    此时远在京师大内的朱由检却犹如一个小孩子一般开心,在养心殿中高兴的蹦蹦跳跳,而王承恩也在一旁笑着。

    原因便是来自坤宁宫。

    原来是周玉凤近些天感到身体不适,朱由检知道后十分害怕,赶忙召见太医院医馆为皇后诊脉,原来周玉凤喜怀龙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朱由检十分兴奋,整个大内皇宫的气氛也豁然开朗。

    “朕马上便要做父皇了?”这是朱由检今天第五次说出这句话。

    “恭喜皇上。”王承恩笑着说道。

    朱由检坐到龙榻之上低声说道:“朕要给皇子起个什么名字呢?”

    站在一旁的王承恩呵呵偷笑,他觉得只有在这个时候,皇上才像以前的信王一般。

    朱由检抬头低声道:“朕要励精图治,为朕的太子留下一个强大的大明。”眼睛之中充满着坚决。

    王承恩惊了一下,朱由检在这个时候变得不成熟了,作为皇帝的他不能说出这么不合身份的话,而皇后虽有喜讯,但诞下的是皇子还是公主谁都不知道,王承恩心里面也泛起了担忧,万一皇后诞下公主,会不会让朱由检失望,影响小夫妻两人的感情呢?当然这都是王承恩多想了,有着上一世思想的朱由检不是那么重男轻女之辈,虽然他十分想要周皇后诞下皇子来巩固自己帝王的权势,但即便是个公主,虽说心中有些失望,但也绝不会迁怒周皇后。

    而朱由检所说的那句话已经把自己的内心表露无疑,他要立皇长子为太子,即便皇长子没有治国才华,也必须立皇长子为太子,不是朱由检偏袒,而是因为他与朱元璋一般,想的不是眼前而是未来,大明不管是延续二百年,还是三百年四百年,必须制定一个格调,便是皇长子为太子,这样一来能够避免许多祸起萧墙之事,也能让大明朝不会发生由上而下的动乱。

    作为看着朱由检长大的王承恩来说,当然不希望皇帝与皇后感情不合,在皇帝最兴奋最开心的时候,浇了一盆冷水。

    “皇上,若是皇后诞下公主呢?”王承恩用心良苦,他是在给朱由检打预防针,可不敢抱太大期望。

    朱由检听完这句话,脸色一呆,平日里面聪明睿智,到了这关头竟然失了分寸,感到有些滑稽,他当然知道王承恩是故意这么说的,对着王承恩善意的笑了笑道:“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朕都会高兴。王公公不必担忧,刚刚是朕过于高兴,有些孟浪。”

    王承恩看着朱由检脸色不像作假,放心的点了点头道:“皇上就该如此,不管是公主或是皇子,均是帝王血脉,不敢偏私。”

    看着王承恩还像教育自己,朱由检笑骂道:“王承恩,朕还是个孩子吗?你当教训小孩子吗?”

    王承恩吓了一跳,赶忙跪下身去:“老奴不敢。”

    “起来吧,朕在与你说笑。”

    王承恩抬起头看向朱由检,才发觉朱由检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松了一口气。

    陕西长安府,曹德章府邸。

    众多官员齐聚一堂,官位有高有低,他们都背着一个身份,阉党,让李烁注意的卫所指挥同知戴世辉也在此列。

    一名官员开口说道:“布政使大人,这抚台大人你也见了,觉得他人如何?”

    “皇上既然如此看重咱们的抚台大人,他必有过人之处,今天与他交谈,发觉他为人正直,我等没有大的过错,想必抚台大人也不想让我陕西有什么巨变,若是朝廷清算我等,抚台大人为了能够尽快的执掌陕西军政,必会力保我们。”曹德章拿捏的很准。

    “对啊,这九千岁忽然就暴毙而亡,让我们这些下面的人可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啊。”说完这人,也是身居要职,姓姜名子旗,身居提刑按察使司副使。

    “我看啊,九千岁不是暴毙而亡,而是皇上所逼迫啊,咱们的皇上不比以前的几位,英武果断,前脚刚刚赐给九千岁丹书铁劵,后脚便办了崔呈秀谋逆案,接着就逼死九千岁,但凭此手段,咱们大明朝的皇帝还真找不到第二个。”接话的人是戴世辉。

    “戴大人慎言,免得被别人抓到把柄。”坐于上座的曹德章开口说道。

    戴世辉点了点头道:“布政使大人所说在理,我们只有投靠一个人,才能明哲保身,抚台大人身受皇恩,蒙皇上如此看重,他说的话,皇上定会思量一二,日后咱们这些人不是跟着魏公公,而是李巡抚。”

    “对啊,对啊。”

    “在理,在理。”

    这些阉党成员有的官员见都没有见过魏忠贤,当然不会那么忠于魏忠贤,他们投靠阉党,只不过是为了在朝堂之上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罢了,此时魏忠贤已死,阉党已灭,若还执迷不悟,岂不是愚笨到不可救药。

    曹德章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明日抚台大人定会召见长安府内的各级官员,各位投靠之心应该表露,魏忠贤倒了,咱们不能倒。”

    ”是。“众多官员站起身齐声说道。

第四十八章 府衙议事() 
曹德章说的不错,李烁急于下手,便需要一帮人为他摇旗呐喊,不然凭着他一个人,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第二天,李烁的府邸果然人来人往,各级官吏登门拜访,本地富商也送上厚礼,并都要求见一见新上任的抚台大人,不过却都落空,老管家收下拜帖后对这些送礼拜访的人说:“抚台大人已经去了巡抚衙门,他不在家,礼物我一个下人也不敢乱收,只有收下各位的拜帖,等到抚台大人回来,再一一召见。”

    当然,老管家说的都是实话,天一亮,李烁便带着十名锦衣卫随从去了巡抚衙门,观看历年的税收与军饷的发放。

    当李烁进入巡抚衙门的时候,衙役对他说,布政使曹德章已经在里面等待多时了。

    李烁心里奇怪,快不走进府衙。

    在大堂之上看到了曹德章,拱拱手道:“曹大人为何如此之早来到府衙呢?”

    “抚台大人刚刚入任,便能这么尽职尽责,下官当然也不敢有所怠慢。”

    李烁笑着说道:“曹大人真乃国之贤臣。”

    “过奖过奖,下官想着抚台大人刚来陕西,对这里的状况不甚了解,下官在这里也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