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你以为要予以什么样子的官职呢?”朱由检开口询问袁崇焕道。

    “福建水师提督。

    朱由检摆摆手道:“朕看有些不妥,虽是招安,但让一股海贼去对付另一股海贼,只要不是痴傻之人便清楚这只是朝廷的一个缓兵之计,让他们自相残杀,朝廷做渔翁之利,若给的好处不够,他们怎么可能做出这般事情。”

    “福建水师提督,二品武将,用于招安海贼,已是恩宠有佳。”黄立极开口说道。

    “这些海贼首领能够聚齐那么多部下,定是聪明之人,若用此官职拉拢他们,他们定不会就范,朕想给他们一个世袭的国公爵位,选出一股势力强大的海贼封其首领爵位,便予以福建水师提督,总领福建水师与其麾下之人,整肃海疆,封地台湾。”朱由检话语落后。

    “皇上,万万不可,海贼乃是国之弃民,残害百姓,劫掠商船,无恶不作,若是大肆赏赐,岂不助长这种风气,末将愿奔赴福建,整肃水师,铲除海患。”这时候一个武官出列说道。

    这名武官叫贾石,巡捕五营提督,加龙虎将军,虽手无实权但却是大明朝的二品武官。

    贾石听完袁崇焕说出招安的话来,心中本就有些不高兴,身为兵部尚书不思剿灭贼患,只想着迎合皇帝的心意,提什么招安,但这却不是贾石开口说话的原因,最大的原因便是朱由检,身为大明朝皇帝,向福建海贼服软,并予以这么重大的官职,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朱由检看到有武将反对,心中有些奇怪,这黄立极还没有说话,一个武官为何敢提出反对的建议。

    “你说去福建整肃水师,你可懂海战,又可知道此时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放于沿海之处,此时招揽他们,也只是权宜之计,等到朝廷空出手来,在对付他们。”袁崇焕中气十足的说道,虽然皇帝给的官位爵位过重,但袁崇焕的性子便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看到有人反对他提出的建议,心中便有些不高兴。

    “皇上,末将老家乃是山东之地,靠近海边,从小便识水性,天启四年,曾担任过山东副将,与海贼也打过水战,故对水师也颇有研究,臣愿赴福建就任水师提督,围剿海贼,为皇上效命,为百姓除害。”贾石坚决的说道。

    朱由检深呼一口气道:“正如袁崇焕所说,辽东局势恶劣,朝廷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放于福建海贼身上。”

    “皇上不能一意孤行啊,若是封其那么大的官职,朝廷没有威信,何以震慑天下。”贾石又接着劝阻道。

    朱由检被贾石的话搞的无话可说,这贾石说的有些道理,可他想要拉拢海贼也是有自己的考量,局面被贾石弄的极其尴尬,施凤来在旁边当然看出了朱由检的尴尬,赶忙出口说道:“皇上,贾将军也是一心为国,微臣有个提议,不知当说不当说。”

    朱由检看了一眼施凤来,点点头示意施凤来把他的提议说出来。

    “皇上,袁崇焕所说的招安微臣赞同,只因辽东边防紧张,朝廷无暇顾及南方海患,招安海贼,以贼治贼,是为大局着想,可贾将军的话又不无道理,不如皇上先行招安海贼,予以福建副将的职位,让贾将军出任福建总兵,统领朝廷水师,为朝廷日后整肃水师做些准备,一面招安,一面围剿,可行之道。”施凤来说的有理有据,一番话也说到了朱由检的心窝中。

    本来朱由检的意思便是招安一股势力强大的海贼,对他们许诺,若是能够荡平海患,便封其国公爵位,不过此时又有一个新的方案来解决福建海患,朱由检在心中考虑一番得失之后,便开口说道:“朕想了想,贸然封其爵位,确实有些不妥之处,朕让你去福建担任福建总兵,水师提督,你可能保证荡平海患否?”

    贾石赶忙开口说道:“四年足矣,荡平海患。”

    “即使如此,拟旨,福建巡抚葛靖国招安一股海贼首领为福建副将,调任龙虎将军贾石为福建总兵,提督福建水师,整肃水师,荡平海患,即日赴任。”

    自有太监记录在案。

    “贾石,朕虽然任命你为福建总兵,但你心中要清楚,朝廷没有钱粮为你整肃水师,一切皆靠福建一省之地完成。”朱由检把丑话说在了前头,意思也很明显,你虽然是去整肃水师的,但朝廷不会花费过多的精力与福建,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臣定鞠躬尽瘁,为国尽忠。”贾石坚定的说道。

    直到明日圣旨颁布,这贾石便要奔赴福建,心中有些雀跃,本想着自己一生便要呆在京师,再无建树的机会,此次去福建任总兵,定要做出一番成绩。

    实然,这贾石确实有些能力,年少之时,曾担任过山东威海守备,常年出海,中年之时担任山东副将,与山东沿海的海贼打过几场海战,皆是大胜而归。

    从头到尾黄立极没有说过一句话,朱由检对着此时黄立极的表现十分满意,心中还在想着,日后黄立极下台,定不会让他多么狼狈。

    福建之事议完之后,朱由检又开口说道:“袁崇焕刚刚入京带领一万边军时日以不短,当时便就拟定营军出关奔赴辽东,轮换之事,此时在做商议,定好准确的日子,迁移这一万边军的家属入关,分其田地安置,朕想来想去,决议出关营军拟定三万人,每两年一换,迁徙边军家属入关之事,交于内阁,兵部,户部三方主办,洪承畴,曹文诏,你们说何时让营军出关呢?”

    洪承畴出列恭敬说道:“禀奏皇上,我营军在这一月的时日中,招募士卒已近两万人,共计九万与人,即是皇上圣裁三万出关,微臣觉得新年伊始便可?”

    “准了,袁崇焕,与辽东孙承宗交涉之事边便交于你来办理,把三万营军分安插各个重要的城池,原先驻守的城池的士兵无需减少。”

    “臣遵旨。”

    朱由检又与众臣讨论了一些细节,不知不觉之间,这次议政已过了一个时辰,朱由检觉得有些疲惫,便让臣子退下。

    卡文了,正在苦思冥想中,不过我真的搞不明白,为什么我的收藏到现在一个都不涨,一直都在维持着那个数字,难道是小说太垃圾了吗?哎有点小难受,

第八十二章 戴世辉的情绪() 
朱由检让众臣退下后,便回到养心殿小睡一会儿,正如太医所说一般,这几****真的过于劳累,躺在床上,一会儿功夫便就睡着了。

    此时的郭允厚在军需司中正在拟定着军需所购粮食运往各地的安排,朱由检御批了四个地方,分别是南京,京师,长安与开封这四个地方的所有粮仓全部填满,开封府即是屯粮地又是购粮地,本来把他所购粮食由户部吏部与刑部组成的巡阅组察验一番,便可留在本地,不过郭允厚不打算这么做,两江购粮之地有十处,所购粮食,可满足京师与南京的官仓,但若是运往陕西,路途却是十分遥远,最终郭允厚又与属下商讨一番,得出新的分布方案,便是两江供与京师与南京,山东供与开封,开封与洛阳供与长安,不够的粮食,再由山东补齐。

    方案拟定后,郭允厚便就上了奏章,等候朱由检的同意。

    朱由检看到了奏章后,御笔批示准奏。

    地方上各处的购粮地经过大半月的忙碌,购粮已近尾声,朝廷所拨款项,也都到了地方官府手上,在朱由检的督促下,御史台的监视下,这笔购粮银没有发生克扣的情况,所有的银两一文不少的到了地方府衙手中。

    一日后,朱由检在养心殿召见了陕西新任卫所指挥卢象升与西北大营总兵官王珂二人,询问一下两人的方略,忠勇的卢象升让朱由检十分放心,若不是定好了付伟担任西北大营提督,朱由检现在便想换人,至于王珂,是个老将,沉稳,正适合刚刚建立的西北大营,

    而这几日朝堂之上,每日争吵不断,起因便是朱由检的提出在陕西成立军田私占调查司,起初,朱由检先行召见刘权,面授要事,示意刘权煽动御史上奏章,严纠陕西军田私卖,私占之人。

    这是朱由检第一次对刘权提出政治要求,而刘权也在为李烁的送别宴上挺过李烁说过这般的话,认为这是李烁与朱由检早就商定好的,不敢大意,回到府邸后,便纠集手下的御史,共同上奏,言道:陕西军田私占严重,大多数国有资产,被私人占为己有,不纳税,不交粮,朝廷增设西北大营,饷银粮食尽皆紧张,应收回军田,并对私占田地的富户予以惩罚,朝廷应成立调查司,专案调查,让乡绅把多年所得供与朝廷西北军用,若不同意,应对其下狱问罪。

    当这些奏章在大明朝堂上公布以后,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反对,痛诉厉害,言道乃是祸国殃民之举,应立即把刘权革职查办。

    整个朝堂上,今天你骂我,明日我骂你,局势虽然混乱,但朱由检没有一丝犹豫,在大明朝堂上喋喋不休之时,由内阁下旨,在陕西成立军田私占调查司,应李烁所请,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曹德章为军田私占调查司主事之人,都察院派御史前往陕西,监督其行事。

    这道命令颁布后,反对的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刘权与远在陕西的李烁,骂李烁祸国殃民,骂刘权只知顺命皇帝,不懂劝阻之道,可外部的压力只能让刘权更加靠近李烁,形成新的利益集团。

    军田私占调查司成立对于大明朝的政治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突破,皇帝排除众议,成立军田私占调查司,若陕西之地成功,那么便可推向全国。

    陕西的李烁与曹德章在傍晚的时候便就知道了朝廷的决议,当然李烁清楚,朱由检派专人整练新军,是想保持大明朝二百多年的平衡状态,不允许地方势力做大做强,他的苦心,李烁也清楚,心中没有不满,相反还有些感动,自己提出整练新军,朱由检换了一种方式允许自己的政治主张,自己又提出成立军田私占调查司,朱由检顶着压力,强行推动,这对他的工作,无疑是一种最大的支持。

    在知府衙门之中,李烁设宴宴请来到陕西赴任的兵部侍郎,西北大营提督付伟,新任卫所指挥卢象升,西北大营总兵官王珂,宋明义曹德章戴世辉作陪。

    期间李烁与三人想聊甚欢,并表示陕西巡抚衙门定会大力支持朝廷增设西北大营的一切事务。

    当然戴世辉心中有些不舒服,多年的老对头徐孟朝被朝廷革职查办,赋闲在家,本想着自己会被提拔一下,殊不知,又调过来一个卢象升,故他对卢象升没有什么好感,在酒宴之上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喝着闷酒。

    李烁看出戴世辉的情绪,宴席散后,留住了戴世辉。

    “戴同知,本官知道你心中有些不舒服,可我们这些作为臣子的,一定要听命行事,朝廷任命卢象升为指挥使,定有用意,你也万万不能耽误了裁剪军户这件大事。”李烁心平气和的对戴世辉说道。

    因为喝了些酒水,戴世辉已有些醉意,当时便大声说道:“抚台大人,皇上的旨意,下官不敢不从,可心中不舒服,也属正常,想我戴世辉在陕西之地呆了那么多年,对陕西的了解比卢象升要清楚的多,此时徐孟朝被革职查办,理应由我接任,卢象升他懂陕西兵事吗?”

    李烁宽慰道:“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