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唐风流-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唐军队抵达西北后,苏定方率军与突厥军队大战,以弱势兵力大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所领的十数万突厥大军,阿史那贺鲁众叛亲离,只率数百骑向西逃走。苏定方命萧嗣业率兵继续追击。阿史那贺鲁逃至石国,被石国俘虏并交给萧嗣业所领的唐军,自此,西突厥汗国亡。
显庆六年,朝廷派辽东道(初为浿江)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浿江道行军大总管任雅相、扶余道行军总管萧嗣业、镂方道行军总管程名振、沃沮道行军总管庞孝泰和含资道行军总管刘德敏率军十余万渡辽水,与平壤道(初为辽东)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平壤道(后改)大总管刘伯英再加上新罗联军,由百济故地南北合击高丽。
多次征战并立下大功的萧嗣业终于有单独领军的机会。
在征战高丽战事进行的正酣时候,一直向着大唐的回纥酋长婆闰病死,其子比栗继瀚海都督府都督位。比栗继位后,联合同罗、仆骨诸部反叛大唐,唐军被迫从高丽前线抽出一部兵力往西北进击,平定回纥人的叛乱。对安北一带情况比较熟悉的契苾何力、萧嗣业所部因此从高丽前线返回,往西北开进,进入漠北高原与回纥叛军作战。
随着回纥人的叛乱,西北的突厥人也蠢蠢欲动,有不少的部落叛乱,主要的是一些铁勒部,在军报送到长安后,朝廷马上下诏组建铁勒道行军部,以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当时刚刚到任不久,行燕然都护府都护职的刘逸父亲刘审礼,左武卫将军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率兵讨伐回纥和铁勒的叛乱。
这次战役中萧嗣业以鸿胪卿身份领为仙萼道行军总管,右屯卫将军孙仁师为副,归于刘审礼指挥之下。
这场出动十数万大军的平叛行动最终取得了胜利,回纥及铁勒、同罗、仆骨诸部最终还是乖乖地听服于大唐,薛仁贵更是以三箭射杀三名铁勒头人,迫使数万铁勒人下马投降,成就一曲“三箭定天山”的神话。刘逸的父亲刘审礼及萧嗣业都在此战中立下大功,刘审礼因其卓绝的战功及在胡人中威望很高,依然领燕然都护职,总领安北的军务,并在安北之地任职十多年之久,在燕名都护府改为安北都护府、安北大都护护后一直领都护和大都护职,为大唐北疆的稳定立下的不朽的贡献,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
而作为刘审礼部下的萧嗣业,也因战功被晋职,领从三品衔的安北大都护府长史职。
这次刘审礼往安北任燕然都护府职时,刘逸的母亲刚刚怀上身子,我大唐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刘逸刚好出生,刘逸想着若自己的父亲早一年去那么大老远的安北任职,都不一定有自己,应该说有自己的这个前身了。
后来刘审礼因功被调回京,任工部尚书职,萧嗣业以长史身份暂时总领安北都护府的事务,接下来安北大都护府又降格为安北都护,再改成单于都护府,萧嗣业转任单于都护府长史,依然镇守边疆。可以说,在刘审礼任燕然都护府都护,及燕然都护府改称安北都护府刘审礼仍然任都护时候,萧嗣业一直是刘审礼的部下,并因刘审礼的赏识而官阶得到提升。
如今因是相王李轮兼着单于都护职,并不赴任,行长史职的萧嗣业是实际上的单于都护府的头号人物,以长史身份总领单于都护府内的一切事务,正三品的衔,是一名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史了。
萧嗣业一身武艺高强,胆子奇大,在军中一向以骁勇善战而闻名,深得刘审礼的器重,而萧嗣业也对刘审礼很是感恩,刘逸想着若这次能跟着这位父亲的老部下一道作战,那很可能有显露水平的机会。刘逸猜着这位对安北事务都非常熟悉的镇边大将领军出征的话,胜利定是手到擒来的,只可惜错过了机会。
刘逸也明白,这次北边的叛乱有可能是因为西北方面突厥部落的叛乱,而致使安北境内的突厥人也蠢蠢欲动,在这个消息传递不方便的时候,北边的突厥人还不一定知道西北的叛乱已经被裴行俭平定,若是知道西北的突厥人叛乱这么轻松被平定,北面的这些突厥人投鼠忌器,不一定有胆量跟着叛乱。
可惜啊,机会为啥就老是错过呢?
只是刘逸没想到的是,这次没能出征,让他躲过了一场祸事…
' '
第一百十六章 皇帝御驾回京
(根据专家研究表明,常来本站阅读有利于食欲大增,财运连连!)
朝廷派大军出征平叛的诏命发布后的两天,刘逸也接到宫内传来的消息,因北边战乱又起,皇帝李治已经发布诏命,暂停今年冬至封禅嵩山,并迫于时局的紧张,已经率御驾往长安回赶了,但并没有令刘逸赶回护驾的命令。
据刘逸所了解的消息,皇帝李治在得知北面又发生突厥人的叛乱后,异常的震怒,并严令出征的大军不惜代价,也要在入冬前将叛乱平息,以免其他地方的胡人跟着起呼应,致使我大唐边关纷乱四起,无暇应对。
一年内西北及北面的突厥人接连的叛乱,这让作为皇帝的李治大感失面子,大唐的权威受到挑战,不用雷霆手段平息叛乱的话,很有可能其他地方的叛乱会接连而起,甚至吐蕃人都可能趁势攻击我边关,这是包括李治及武则天,还有大唐所有的高官都不愿意看到的。
因要准备大军出征的事宜,还要迎接御驾的回京,留在长安的太子李贤及百官们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连原本被要求在府中待命的刘逸也被召到千牛卫官衙中值守。
这次出征除动用西北一带的边军外,还要从内地各道征集一部府兵,皇帝所下的诏命要求征召的大军在十月中旬要从长安出发,如今天气已经是九月中,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散布在各折冲府的府兵要召集,再到长安来集中,这是最费力、最费时间的一件事。所幸大唐这些年征战不少,兵部官员对征集府兵的事还是很有经验的,皇帝的诏命送达兵部后,兵部所有的官员都马上行动起来,兵部所发的一份份命令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长安附近的各折冲府,令被征召的各折冲府派送兵源到长安来,兵部同时以朝廷的名义下发征兵令,在府兵编制以外招募人马,以补兵员的不足。
另一项麻烦的事就是战备物资的筹集,这主要是户部和工部还有兵部的事务,十多万大军出征,所需的物资是非常的多,包括粮草、箭矢等武器、铠甲、战马等,幸好如今大唐各部的官员编制虽然少,但不像后世那般人浮于事,发号施令的人多,干活的人少,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克尽职守,一接到命令,马上全身心投入进去,所有官员都连轴转,忙于各自需要负责的事务,一些人甚至数天十数天都没有能够回家,吃饭睡觉都在官衙内。
一时间整个长安都进入紧张的战前准备阶段。
天马上将转凉,此次大军出征作战地所在的安北,已经是入冬,天气非常地冷了,大军在这个时候进入安北,与突厥叛军作战,实在是迫不得已。
相比较一直呆在安北一带无论是漠北还是漠南的突厥人,从长安附近征召的我军士,对严寒的天气肯定不容易适应,以刘逸的估计,这次出征作战不太容易打,与突厥人作战主要还是依靠战事经验丰富,已经适应了安北一带严寒的单于都护府所属的边军,只不过边军数量有限,与突厥人相比力量悬殊,从长安征召的大军也必须快速赶往安北。
刘逸也是想到了另一点,虽然严寒时候作战对我大军不太有利,但这个时候正是聚歼突厥人的好时候,冬天突厥人基本停止了游牧,游动性不强,容易对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且突厥人不一定会想到我大军会在严冬时候发动攻势,如今这个情报信息传递非常不方便的时代,我大唐出征诏命即使已经下达,也不容易传到突厥人的耳中的。
只不过这场战事注定会非常的艰难,冬天作战,这对我方大军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而后勤军需物资的供应,更是一件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才能完成的事。
若我大军在寒冷的冬天里在安北一带作战,冬衣及其他御寒物品无法及时送到,粮草、武器不能有效补充,不说被敌歼灭,即使因这些原因出现的非战斗减员就将非常的严重,很有可能因此不战而溃。
这是刘逸所认为的皇帝御驾返回长安的一个原因,朝廷有大战,御驾还在东都,无法有效指挥和调度战事,许多事太子李贤是无法处理的,掌握实权的皇帝和皇后回京那是很自然的事。
刘逸也在猜测,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在与朝臣们朝议军事行动,做出冬季出征命令的时候,一定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争辩,敢于做出这样的决定,在不适合大军作战的冬季发动军事行动,也是非常人才能做出来的。
这是李治,还是武则天最终拍板的呢?
---------
刘逸在千牛卫的官衙中待命了一些日子,终于等到了皇帝御驾将到长安的消息,他和留守在大明宫的一部千牛卫军士,也按令出城迎接御驾。
调露元年九月二十九日,皇帝的御驾终于抵达长安,这次从洛阳到长安只用了十五天的时间,是御驾往返长安与洛阳时间最短的一次,这样快速的行进,也导致了数十名宫人不堪旅途的辛苦,在途中不幸死亡,连皇帝李治也旧病复发了。
让刘逸安心的是,上官婉儿倒是没有一点事,只是消瘦了一些。
御驾回京后,皇帝李治也是抱着病体,亲自布置出征大军的事务,并召见了这次领军从长安出发的右领军卫将军花大智、右千牛卫将军李景嘉,明确告知他们,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若是我大军平叛失败,那周边部落和属国的叛乱将会四起,这是万万不能容许的。
皇帝这样的吩咐,让领命出征的花大智和李景嘉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但都曾上过战场的这两将,也是拍着胸脯在皇帝面前保证,一定会奋勇杀敌,尽快将突厥人的叛乱平息的,若是战事失利,听凭皇帝处置。
刘逸也曾到李治和武则天面前请命出征,但被拒了,让他再次郁闷。
因各部官员各项事务安排的有序,征召和募集的近四万大军在花大智和李景嘉的率领下,在皇帝御驾回京后的五天左右,就从长安出发了…
' '
第一百十七章 勃然大怒
(根据专家研究表明,常来本站阅读有利于食欲大增,财运连连!)
出征的大军出发后,除了兵部、户部、工部的一些官员在不停地忙碌外,大明宫内一切又都恢复如初,感觉百无聊聊的刘逸又要开始机械地执行着每日值守的任务。
皇帝回京后的第一个正式朝会日,朝会结束,值守的任务完成,刘逸带着自己所属的千牛卫军士回到卫所。
刘逸简单地总结了今天的任务,也就令军士们散去了,各自出宫回府。
军士们散去,卫所内只留下几名待命的军士,刘逸也还在,他在内屋写值守的总结。
刘逸正在挥笔书写时候,一名军士从屋外走了进来,刘逸抬头一看,是李逸风。
“刘将军…”李逸风走近刘逸身边,作了礼,低声地唤一下。
“哦!逸风兄弟还未回府!”刘逸抬头看了看,这两天,他隐约地感觉到有什么异常事儿,千牛卫的军士们都有些怪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