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兴唐-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有两条,第一皇太子很是智慧,聪明是一切的前提,有了这一点,其他的可以慢慢学习。第二皇太子仁爱,关心百姓,无论将臣子驾驭得多好,是一个暴戾之君主,国家更是堪忧。
    太子这两条倒占了十成十。因此,不急,慢慢来,先将眼下的事处理好了。
    又说道:“殿下,朝野内外,舆论纷纷,这时候,殿下不可再出去了,并且有一条要切记,除了少数大臣是真心对待殿下外,还有一些大臣,只是借此事,表达对皇后不满,还有是分去陛下权利。”
    “分父皇的权利?”
    “正是,上到宰相,下到群臣,想要做实事,必须减少掣肘,存在这两种心思的大臣未必是jiān宵之徒。除非象阎相公,是不为而治为宗旨的臣子……”但对阎立本,狄仁杰很感谢,魏元忠对他的不为却是不屑的。没有好深说,又说道:“然而更多的大臣,只是看到大势,胡思乱想,于是摇旗呐喊,这些臣子更不可信任。此时多事之秋,殿下结交大臣更是要小心,最好不要交往,反正杨家小娘子,平安已保。”
    “嗯。”
    “还有狄寺丞,殿下不要再去他的府上,这段时间,他必须借助大理寺丞之职,以免走动过多,两位圣上迁怒……”
    “……”
    “其实殿下谨记,孝为殿下首要的任务。只可惜臣等官小言微,”魏元忠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对太子有好感的大臣倒有不少,但一个个是人精儿,不敢lù面lù得太多了。这一次不算,是一个意外,本来贺兰敏之就让大臣有些积怨,再加皇后、许敬宗,太子狠狠地打击了明崇俨,以及皇上与皇后为了大义,用佐了方法,所以上下全部弹劾的。
    但平时不是这样的,否则都不会有太子上书两位公主的事了。
    这类大臣人还不少,比如戴至德、郝处俊、萧昭德,就不知道刘仁轨一旦回到朝中担任要职,对太子如何。可他本来就致仕了,回到朝中会不会担任要职不好说,担任了,也比不上长孙无忌的威权。
    如果朝堂中有一个象长孙无忌那样的重臣,一心褊袒,自己这些人跟着补漏拾遗,太子只要在东宫“装孙子”就是,都不会象现在这么累。皇帝以前就是这样的,唉,到了太子时,不但没有了,还有一个强势的皇后。未免不公平。实际上陛下有时应当要扪心自问一下的……
    ………………………………
    金内shì欢天喜地跑过来,说道:“殿下,禽兽果然需要人饲养才肯通人
    “金内shì,何来此言。”
    “殿下,你稍等一下,”说着小跑着回去,拿来一只鸟笼子,里面养着两只小黄鹂鸟。
    “你这是何故?”
    “奴婢听了殿下的话,在东市上买下它们,然后饲养了几天,果然认识奴婢了,你看看,”说着金内shì将鸟笼门打开,一对小黄鹂飞了一圈,又自己儿飞回了鸟笼子。
    “金内shì,果然它们也通人上官婉儿毕竟还小,放下书,立即跑过来看。连碧儿都围在旁边看着。
    “不是它通人是殿下通鸟金内shì喜滋滋地说道。
    通鸟我看你才是一只傻鸟,李威噎着了,不过几个人正高兴,李威也没有点破他这一句语病。
    看到生人了,一对小黄鹂有些害怕,不安地鸣叫着,不过没有一个发觉。正好它们的叫声,将窗外一只黄鹂吸引过来了,也跟着鸣叫,不知道是不是在打招呼,别再呆着了,快到我这里来吧,这里有自由。于是一对小黄鹂再度飞了起来,飞出了窗外,跟着那只黄鹂飞到了树木中间看不到了。
    金内shì说道:“不打紧的,一会儿就会回来。”
    不是一会儿,许久都没有回来。
    看着金内shì越来越失望的眼神,碧儿大乐道:“应当让殿下来养,你养不通灵的。”
    “是的,是的,奴婢怎么好与殿下相比。”
    “比什么比啊,你养的时间短,又遇到陌生人,受了惊吓。所以没有飞回。不过它们对你还有些印象,你这几天按时去树下喂食,它们饲养惯了,在野外捕食不易,看能不能认识你,如果认识你,还能回来,如果不认你了,也不要指望它们会回来了。”
    不过还须殿下养,通灵才快。”
    “孤养……”个屁没有吐出来,道:“西京东宫,也是碧儿她们在喂养燕子,与孤没有多大关系。”
    正说着,一个老太监走过来,道:“陛下与皇后传殿下进宫议事。”
    不是不见嘛,现在议什么事?带着狐疑来到宫城,不过这一次面见他,是在李治的御书房。
    李治说道:“弘儿,后天就是白马寺法会,你跟朕一道去吧。”
    “是,父皇。”李威一边答道,一边看着父亲的脸sè,无喜无忧,也看不出来。就是有喜有忧,他多半还是看不出来。但到白马寺却能会意,都说他在虐待自己,一家三口,估计小妹多半去不成,做出一个和睦的样子,给大臣们看,给百姓们看。
    李治说完了,正要挥手让他退下去,李威伏在地下了,玩心眼,不要说母亲了,父亲也不及他一根手指头,但“装孙子”还是会的。再说了,向父母亲装孙子,也不是丑事。然后说道:“儿臣一时冲动,不顾后果。直到近日听到坊间里的传闻,才知道儿臣给父皇母亲惹下了多大的麻烦。请父皇母后责骂儿臣吧。”
    “你是国家将来,社稷神器,本宫与你父皇,怎么敢责骂你”武则天yīn不丁地来了一句。
    能骂比不骂好,就怕不骂来着。要是满面春风,更是可怕。
    李威几乎是爬着过去的,拱进武则天宽大的怀中,号淘大哭道:“母后,儿臣不知事,给了母后困huò,给了父皇烦心,儿臣罪该万死。”
    李首成看不惯了,你这个太子,伏在母亲怀中哭就哭,何必用头蹭?嗯,又来了一下,又来了,还来……
    这一回是老太监疑心了,李威在拼命挤眼水,于是扭来扭去的,倒不是有意吃武则天的豆腐。心中却在想,怎么看不到辣椒,这时候有一个辣椒水往眼睛里挤一下,什么泪珠都流出来了。只不知道现在船似乎已经很大,能不能航行到南美洲去……
    “你且起来。”
    “是,”李威半爬着,头没有抬起来,用衣袖擦着眼睛,有没有真的擦到眼水,就是武则天那么精明,硬是没有看出来。
    “你不用惺惺作态了。两位公主之事,让本宫与你父皇然后上奏自奏。贺兰敏之之事,更是先斩后奏。这一次明大夫之事,有过之无不及。看来你真是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材。越来越有心机了……”
    这一句让李威后背上冷汗“嗖嗖”地冒,刚才的庆幸之心半份也没有了,说道:“儿臣那敢。”
    “你还敢再敢,再敢,本宫与陛下只好乖乖地到西苑养老了。”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魏来投 拭镜神秀
    第一百二十九章朱魏来投拭镜神秀
    这太诛心了。;
    不过见得多了,李威倒也不害怕。当然,也是了解得多,对母亲权利大约有一些了解。二圣之前,母亲权利主要是依附于父亲而来的。二圣之后,有了一些实权了。而且因为母亲经营,两京宫中的人大多是她的心腹。其实这一点却是很重要的,宫中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就知道了。比如上官仪与父亲要废掉她,诏书刚写出来,后面母亲就知道了。
    也有一些大臣为她所用,比如许敬宗等人。不过真正忠于她的大臣依然很少,可反对她的大臣却是很多。这时候母亲依然是在靠一个智慧过人的大脑在挣扎着。
    但对这个大脑,李威从来就没有轻视……
    再说权利,同样是挣扎,母亲比自己总是好些。
    还有他温吞的既然狄仁杰说暂时没有事了,倒也不急。慢慢拖吧,真不行,拖上个两三年,手中最少有几万缗,甚至几十缗的家当,有了钱,逃路也变得方便,大不了学习那个虬髯客……
    所以后背上在冒冷汗,脸上也是惊慌,可是思路倒是很清晰,说道:“母后,儿臣那敢。真的没有这个心思,如果有这心思,儿臣可以指天发誓,让天降五雷轰儿臣的顶。”
    没有听到回答,悄悄抬起头,看到父亲母亲端坐哪里,脸上表情木然,心想,还是不大好儿,不过能发作出来,至少比放在心中强。他又大着胆子说道:“父皇,可否听儿臣一句劝。大树干粗了叶才茂,庄稼茎粗了果实才丰硕,人强壮了生的病才会少。父皇,儿臣身体不大好,可自从练习一些拳脚之后,儿臣病情立即好多了。不如儿臣将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传给父皇吧。”
    让这位父亲晨跑是不大可能,但躲在宫中练一些拳脚,倒是可以的。
    也未必真会起作用,他的肺瘵好起来,主要估计是八段锦练吐纳的,有可能是穿过来带的改变,可这几样与风眩病却半点关系都没有。不过身体强壮些,抵御疾病能力会提高一些。
    “你下去吧,准备后天出行,”李治终于开口说话了。
    “是。”
    ………………………………
    洛水之北,隔着洩城渠,就是立德坊,洩城渠又分,分为写口渠,与洛水将立德坊环抱起来。四周环着水,水气便盛了三分,于是各种树木长得好,绿荫儿比其他各坊又盛了几分。
    立德坊还有一个去处,昭武九姓立的祠庙胡祆祠,南市还有一个,可没这个祠大。每年洛阳商胡都聚于此地祈福,烹猪宰羊,琵琶鼓笛,醋歌醉舞,酒足之后,募一胡为祆主。于是祆主求神,取一锋利的横刀,刺自己的肚子,然后用刀刃在肚子里刮绞,血流满地。然后喷一口水,顷刻恢复原状。观者大为神奇,纷纷募捐。
    当作,这不是法术,依然还是幻术。
    不过胡祆祠堂前有几处酒肆生意倒是很好,是胡人开的,里面有许多正宗的胡姬胡舞。酒也是真正从西域运过来的葡萄酒,连牛马羊都是从边塞运过来的。
    用李威的话来说,就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的胡风。仅凭这一噱头,就招揽了许多食客到来。
    魏元忠也来了。
    约姚元崇与西门翀二人前来喝酒谈话的。
    “听闻最近,你们喜欢与一些学子到邙山游历。”
    “魏御史,是。”
    “为何?”
    “我们也想科考上名中……”西门翀迟疑地说。
    现在科考没有实行糊名制,所以有的主考官一看名字,很陌生嘛,直接略过。因此每年都有许多学子,来到两京游学,拿出自己作品让人宣扬,当然也与其他学子交流,还有将自己作品拿给某些高官贵人赏鉴。就是五姓七家子弟都免不了这个俗。
    他与姚元崇二人,虽然身为太子对话,可是没有资历,又年龄尚青,所以平时帮助李威外,也在苦读。如果有了一个功名在身,再借助太子之势,飞跃起来才快。
    “游学无非是增加名声,增长学业。可名声,你们身为太子对话,重要的幕僚,名声还嫌不够重?学业,都是一干学子,又能比得上崇文馆中各个学士?过犹不及了。”
    “是,”二人惭愧地答道。
    但姚元崇答道:“不仅如此,我们之所以这几天出行,还有著作郎魏知古、右补劂朱敬则二人相邀,这二人见识不凡,太子出行时,都对他们赞不绝口,因此……”
    “殿下喜扬褒隐恶,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