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兴唐-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威又拿着这些闪着金光的小丸子,越看越是冒冷汗,心里面想到,古代帝王怎么嗜好吃这玩意儿。但这玩意儿古今帝王吃了很好多年了,连原来的李弘也吃过,他也没有合理的证据说不应当吃。于是又说道:“孤如果有病,还能吃。现在没有病,这些都不能吃,有可能吃出病来。”
    “是。”
    “你替孤想办法将它们扔掉。”
    “嗯,”碧儿似懂非懂。但知道一点,是药三分毒,药可不能乱吃的。
    符水与小丸子倒掉了,李威才松了一口气。接着又开始装病。东宫里除了碧儿心里面安定外,其他的人惶惶不可终日。本来太子因为大病了一场,就得了失魂症。如果出什么闪失,怎么办?天色暗了下去,又亮了起来,他们终于请来了一个人,一个大和尚。
    碧儿进来禀报道:“殿下,他们请来了窥基大师,为殿下收魂。”
    说到这里,笑嘻嘻的。
    李威那个三车和尚,是胡说八道,但现在的窥基,在长安的确很有名气的。那天贺兰敏之找李威的麻烦,如果不是出言不逊,抓住了这一点,李威有可能会十分难堪。
    李威也有点好奇,受了名著影响,唐僧的徒弟嘛。就象三国一样,基本上每一人都能侃出一个道道出来。其实论战乱,十六国与南北朝,五代十国的递更,又发生了多少事,并不比三国遑让多少,可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一个清瘦的和尚走了进来,穿着雪白的僧衣,一脸安详之色。人嘛,长得也不是很出众,大阔脸儿,虽然每天都是呆在僧室里,还是黑黝黝的,但他的举止,他的神态,看着让人觉得就是那么地舒服。
    高僧啊!这就是所谓的神马气质。
    看着大和尚如同一团春风走了进来,包括碧儿在内,看着他一脸敬仰。
    窥基来到李威床前,合了一什,说道:“老衲参见太子。”
    “孤不敢,请坐。”
    别以为窥基是一大和尚,就是他父亲李治在此,也要敬重三分的。
    窥基又说道:“老衲被宫里面人邀请过来,然而太子,老衲只会着著一些经义,对降妖招魂之术,老衲并不精通,倒让太子失望了。”
    大和尚实话实说。
    但越是这样,李威反而越敬重。大师嘛,不大好意思欺骗了,他挥了一下手,让其他人退下去,低声说道:“孤非是失魂,何来招魂。”
    窥基悟性很高的,不然他也不会让唐三藏收为得意弟子,不要以为他是尉迟敬德的子女,就是李靖的子女,唐三藏是世外高僧,也未必给你几分面子。后来唐三藏身体不大好了,窥基协助唐三藏译经,而且还协助唐三藏写完了《大唐西域记》。唐三藏去世后,他自己则在着手著大头经义《成唯识论述记》。正在写呢,还没有写完。
    虽然不问世事,可太子遇刺的事,轰动了长安城,从昨天晚上到现在,还在闹腾,城里城外,也不知道抓了多少闲杂人等。窥基不可能不听闻的,略一沉吟,立即会意了三分,合什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但善在什么地方,李威都不知道他想到何处。
    又说道:“不过殿下,老衲还要替法相宗谢过殿下了。”
    “何来此言?”
    “你说的那个故事。”
    李威捏了一下鼻子,苦笑了一下,自己才来到唐朝,什么都不懂,将后来的故事拿出来哄李令月,却不知道全是假的。当事人就坐在他眼前了,道:“那都是逗弟妹一乐,大师不要放在心上。”
    “何为真,何为假?扬善掩恶,君子所为也。”
    其实窥基真的不介意,反而很高兴。这时候佛教分为八宗,律宗、天台宗、法相宗、三论宗、密宗、净土宗、华严宗与禅宗。禅宗刚刚兴起,其他几宗中以天台、法相与华严最盛。
    各宗教义皆不相同,有时候为了证明自己,各相攻击,十分混乱。
    法相宗起步较晚,还是南宋天竺僧人那跋陀罗将《解深密经》最后二品独立翻译成《相续解脱地波蜜罗了义经》,陈代拘那罗陀在江南又将《摄大乘论》与《解节经》翻译出来,拘那罗陀弟子慧恺、法泰根据这三本经义,创立了新的一派学说。到了唐三藏与窥基手上,才将它发扬光大的。这对师徒住在大慈恩寺,所以又叫慈恩宗。
    因为这对师徒学问好,又精益求精,学说经义很完善,可完善的后果就是繁琐。主体是八识与种子论,又将世界现象分为五位、百法,还有什么三自性、三无性、四缘、十因、五果等等。
    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就是法相宗的弟子,都有许多人弄不清楚。
    因此,这对师徒将法相宗推到了一个巅峰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去,法相宗的末落,已经成为必然。窥基看到这情形,有些着急。这时候,李威那个神话故事,对吸引一些百姓,对法相宗产生新的好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他说了一个谢字。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如果修学法相宗,学问要好,要对经义熟悉。就象唐三藏本人,那个才叫牛啊,不但在中土,就是在天竺,经义辨论时,都让天竺所有大师的神马,惭愧地低头。
    对这些李威并没有关注,也不知道。不要说这些佛门之间的争执,就是国与国之间的争执,对他来说都是浮云。关健是如何活下去,才是他真正关心的。更没有想起来。可是人家都不介意了,李威忐忑不安的心才放下来。毕竟自己将后来的传说,拿了出来,多少有些编排。
    他说道:“大师前来,正好孤有一事相求。”
    “请说。”
    李威就将**事之事说了出来。
    窥基却沉吟起来。
    “大师,孤知道他们是商人,使你很为难,然而此举为善事,终依了佛家本心。”
    “非是商人,世间有眼舌末那、阿赖耶八识,老衲用了几十年辰光,才修到意识。有识种子,还在有漏种子里挣扎,不过无漏种子开始生成。因此尘务不管不问。如果主持这场法事,未免重新沾染了尘埃……”
    都是什么与什么?李威听得有些发晕,立即打断窥基的话,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殿下,你修的是禅宗?”这一偈没有出现,但窥基一下子就听出禅宗的韵意。
    “大师,孤修的不是禅宗,也不是贵宗,只知道好的善的就发扬光大它,坏的恶的就要摒弃它。此次**事如果成功,将会得善款无数,也将会救无数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孤不知道佛家的净土是什么,但相信佛祖也希望百姓过上好日子,不然也不会有普渡众生的说法。”
    不管你是什么宗,这一条你是不敢否认的。
    说完了,殷切地看着窥基。
    这时候法相宗还没有末落,唐三藏巨大的名声依然存在,窥基法师在长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果他亲自主持这项**事,到时候有可能会在长安引起轰动,甚至有可能长安城中所有大户人家,富裕的商人,或者小到家庭殷实的百姓,都会前去瞻仰这位大和尚的风采。那么募得的善款,有可能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什么法相宗,什么天台宗,都是浮云,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现在就不知道这位大和尚愿不愿意为百姓,重新惹上什么狗屁的尘埃。
    '。。'
    
第五十三章 三车和尚 割发明心(下)
    窥基还在沉吟,李威着急地说道:“大师,想要普渡众生,发扬佛教,不是说的,是做的。!让百姓看到了,才会返依。”
    大和尚眼睛一亮,忽然面带微笑,道:“多谢殿下提醒,老衲同意此举。”
    说完了告辞。
    洒脱之极。
    大师前来,病还是看不好的,看好了,怎么办?最少还得生一两个月的病,不要说窥基,就是将天台、法相、华严宗所有高僧全部招来,该生病还是生病,该到病好的时候,没有一个大夫,病自然就好了。
    太子吓着了,吓出了重病,连窥基大师都没有治好的消息,终于传了出去。
    太子,仁太子,在百姓心中口碑很好,这一下子终于惹了民怨,于是将贺兰敏之几乎所有恶劣的事迹,一起翻扬出来。
    其实李威在东宫中过得很开心,将房门一关,还在锻炼身体,虽然跑步肯定不行了,但打拳的啥,并没有放下。这个主次,倒得分得很清楚的,想要活下去,如何与母亲相处,很重要。但身体更重要,就是跑路了,没有身体,逃到天涯海角,那也不行。
    当然了,有人来看望,立即躺到床上。看望的人不少,几个弟弟与李令月,小萝莉噘着嘴,一个劲的嘟咙,大哥这一生病,故事也听不成了。大臣们更是愁眉不展。
    籍田祭办好了,还有大雩祭,太子生了病,大雩祭如何主持。一干大臣前来探望,让他们很奇怪,太子这个气色一天是比一天好。不过这时代对医学的认识却是很落后的。这不是伤着身体,是伤着了魂魄,都解释不清楚。一个个郁闷而回。
    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手臂下垂,然后双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将脚跟放下来,连续六次。
    一套八段锦终于做完。
    现在李威对八段锦最看重了,每天坐势与站势,要练习两遍。本来八段锦就是有治病与强身功能的。具体有何作用,不太清楚,但由于配合吐纳,他逐磨着肺结核的好转,其中练习八段锦,在中间起了重要的作用。或者他穿越带来的好处。究竟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但却不敢放下来锻炼的。
    碧儿进来禀报:“杨家小娘子来了。”
    “嗯,让她进来吧。”
    杨敏梨花带雨地走进来,李威却又跑到床上。
    不是碧儿,整天就在身边服侍,她还小儿,又在外面,对她家里人的市侩,李威不大放心。防止套去了口风,那么自己装病反而得不偿失。因此继续隐瞒着。
    来到床前,低声抽泣着:“殿下,妾身害了你。”
    “没有啊,你看孤不是好好的吗?”
    杨敏却哭得更厉害,当然,身体肯定好好的,就是伤了魂魄。
    一边哭一边说道:”殿下,以前妾身不明事理,多次惹殿下生气,妾身现在想起来惭愧不安,很是后悔。”
    “无妨,你还小嘛,等到长大了,接触的事情多了,渐渐就明白了。”
    李威说得越温和,杨敏哭得越厉害。
    小姑娘本心不坏,长得俊俏,自小人人喜爱,无形中生就了她的傲气。后来贺兰敏之的挑唆,又亲眼看到太子病怏怏的样子,所以才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或者说了不少的话。但话也能反过来说,这证明了她不是爱慕权贵的女子,否则就是太子身体不太好,亦不会如此。后来与李威接触多了,立即反应过来。
    其实李威也无所谓,她以前反感的是李弘,不是他本人。李威是李威,李弘是李弘,甚至他连李弘的一丝记忆都没有得到,与他有何关系?如果不是定下了这门亲事,以后必然与她共同相处,杨敏对他爱慕好,或是反感好,都不会在意的。
    这件事,杨敏是要负一点责任的,以前不与贺兰敏之有交往,也许贺兰敏之不会打这个主意。但这一条也强求了,他们,或者自己与他们说起来,都是表兄妹,现在不是明朝,来往很正常的。
    这是贺兰敏之与母亲之间的恩怨,只是贺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