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并州李义-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作为拥有丰富政治斗争经验的宦官们,又怎么可能在知道双边马镫这件事情的时候,才琢磨起如果拖自己的政治敌人的后腿呢?如果这样的话,当初他们又怎么可能扳倒一大堆的士大夫?
而周景等人在知道这种情况后,也立刻做出了反应,不断正式上疏朝廷,还将之前李义发明的算盘也一同提交了上来。嗯?拖了这么久也行?嘛,送上来不得先检测一下?
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要封赏!在他们的口中,李义简直就是上天派给大汉的人,所以理应封官、赏钱、赐宝物,总之怎么过分怎么提。而对此,候览他们自然不可能同意,但当他们反对时,周景等人就直接将问题抛给了他们。慢慢的,宦官和士大夫们开始在朝堂之上,为了如何赏赐李义争吵了起来。
听起来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他们不是很忙吗?不是要寻找继承人吗?咋这么有闲情逸致的拿一个小鬼头来当由头吵架?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不管是宦官还是这些士大夫,自然不可能自己跑去寻找继承人,而是交给手下人去办理。
两边这么做的目的,都是希望将对方的注意力放在封赏这件事情上,哪怕只能分散一点点也是好的。当然了,除了李义这件事情之外,他们争吵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官员的升迁、封赏还有各种各样的由头,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对方猜不透自己的真正目的,或者说目标。
而这一切,随着刘志的病逝变得更加的理解,国不可一日无君!谁都明白这个道理,尤其是依附于皇权的宦官们。因为没有了皇帝的庇护,单凭借窦皇后,嗯……如今是窦太后了。凭借窦太后的庇护,宦官又怎么可能和手握实权的士大夫们斗呢?
虽然依附于宦官的人非常多,但士族才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力量。而候览等人,面对士大夫们的不断逼迫,最终也只能放弃曾经的那些选择,配合诸人飞快的选定了后继者的人选。
刘宏!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曾祖父乃是河间孝王刘开,今年刚满10岁。对于士大夫、宦官甚至是准备成为外戚的窦武来说,这都是非常让人满意的选择。毕竟,比起一个20多岁有自己主张的人来做皇帝,只有10岁的娃娃显然更加容易操控。
嗯……当然了,士大夫们之所以做出如此的选择,也是为了朝廷的未来,他们相信,在窦武、陈蕃、刘淑这三位被称为三君的贤臣辅佐下,刘宏一定会成为一名贤明的帝王,同时给士大夫群体带来更多的利益。
不过这一切和李义并没有什么关系,嗯……或者说应该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因为在这之前,朝廷给李义的奖赏发下来了。一些赏钱,一套乌金狻猊铠以及一杆天龙破城戟。
“据传说,这套铠甲和兵器是昔日项籍所有,后被朝廷得到就一直被藏在了兵库之中。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作为封赏赏给阿义你,不过……”桥玄看着这套铠甲和兵器不断赞叹着。
在这个时代,基本上是文武不分家的,又或者说,大部分的文官都曾经做过武官。而桥玄就是如此,身为度辽将军,他又怎么看不出这套盔甲和兵器均是难得的神兵宝甲呢?如果他今年不过3、40岁的话,恐怕真的会动心和李义争抢的说。
“真的是昔日项籍所用?”李义看着这套铠甲和兵器好奇的问道,对于盔甲,他只是觉得很帅,那戟却是让他非常喜欢。
听到李义的话,桥玄顿时苦笑道,“这就很难知道了,毕竟项籍都已经死了快400了……”
闻言,李义稍微有些失望,不过这些失望也只有一点而已,尤其在感受到铠甲以及兵器上传来的质感后,“未来,我李义会让它们再次扬名天下!世人到时候就会说,这是飞将李义用过的神兵宝甲!”
“有志气!”桥玄闻言自然大喜,而李彦则再次苦笑。他发现自己这个儿子似乎从来就没有把那不得为朝廷效力的祖训放在心上。但对此,虽然李彦希望教训他一番,却找不到任何的理由。因为,李义实在是太过于出色了,出色到李彦不得不承认,如果李义不能做官的话,绝对是这个天下的损失。
168年,1月,刘宏正式继承皇帝位,改年号为建宁,并任命陈蕃为太傅,窦武为大将军,同司徒胡广共参录尚书事。东汉不设丞相,大部分的实权都由尚书台来处理,而录尚书事,就是尚书台的负责人,总领所有政务。
如此一来,权利就不会太过于容易的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中,皇帝的权利也就会变得更大了。
紧接着,又是一轮大赦天下,新皇帝登基总是喜欢干这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新皇的登基,代表着宦官和士大夫之间的斗争将再次升级。毕竟有什么时候比在皇帝年幼的时候来做,更加简单容易的吗?
“灵帝登基是哪一年来着?唉,我只记得黄巾之乱是光和7年啊……”李义无奈的想着,不过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时间,但他还是清楚,灵帝的登基,意味着距离黄巾之乱的到来已经越来越近了。
0021:皇甫叔侄()
弘农太守府。
“叔父,东西已经派人送过去了。”一名30多岁的男子走进来恭声说道,此人长得一张国字脸,配上一丛山羊胡,看上去相当威严。此人,却是皇甫规的侄儿皇甫嵩!
“嗯,那就好,义长那小子以祖训为由一直拒绝我的招揽,不过他就算为将,也只是猛将之资,不答应也没什么。但阿义只要正常成长,绝对可以成为国之栋梁,如果不能为朝廷效力,绝对是朝廷的损失,天下万民的损失!”皇甫规闻言点了点头说道。
原来此次朝廷赏赐李义乌金狻猊盔甲以及那天龙破城戟,都是皇甫规在中间周旋。毕竟这套盔甲兵器虽然不是真品,但也确实是当时神兵,而且是仿制昔日项籍的装备复制的。不管是寓意还是适用度,在整个兵库之中也算得上顶尖。如果是一般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拿出来赏给李义,哪怕那些宦官根本不知道这玩意有多么的珍贵。
“叔父,那李义真的值得我们这么拉拢吗?虽然他发明的算盘、双边马镫确实是非常厉害,而且确实是当代神童之中的翘楚,但李家的祖训……”皇甫嵩疑惑的问道。
汉朝奉行儒家治国,而儒家讲究孝道,如果李义敢违背祖训的话,那绝对算得上不孝之人,这种人,又有谁愿意用呢?
“哈哈,义真啊,你没有见过阿义,但我可知道,那小子从小就已经规划好了未来的道路。”皇甫规闻言大笑道,随后看到皇甫嵩一脸不信的模样,顿时露出了一副好笑的模样问道,“义真啊,如果是你,在得知本家有祖训不得为朝廷效力的话,你还会那么努力的读书习武吗?”
“呃……”闻言,皇甫嵩楞了一下,随后摇了摇头,“如果不能为朝廷效力,学会这些又有什么用?”
这年头,不论学文还是习武,又有谁是单纯因为喜欢才去学的呢?而且事实上如果不能当官的话,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学到最好的知识呢?
“但说不定他只是压根就没想到呢?”皇甫嵩再次说道,他可不相信世间真有那种只有1、2岁就能够规划自己未来道路的家伙,神童?再神也得遵守大汉律法吧?
“呵呵,我等凡人,又岂能知道真正的天才在想什么?”皇甫规摇了摇头,随后看着皇甫嵩说道,“不说这些了,义真,朝廷的任命已经下来了,过几天我就会成为护羌校尉。你呢?不会还打算拒绝朝廷的招揽吧?这次圣上可是连公车都派出来了。”
所谓的公车,其实是朝廷专门送应试的举人赴京的马车,同时臣民的上疏和朝廷征召贤才,也会用公车接待。不过这公车毕竟是代表着朝廷乃是皇帝,又有谁真的那么不开眼,让皇帝亲自派公车来接人呢?
“如果这次侄儿再不答应的话,叔父会不会把侄儿直接扭到京师?”皇甫嵩闻言苦笑道。
“哈哈,那肯定不会啦~”皇甫规闻言大笑,不过话锋一转,面露狠色的瞪着皇甫嵩说道,“不过我会好好的教训你一番!”闻言,皇甫嵩只得连连赔不是,好半响,才把皇甫规劝舒坦了。
“对了,阿华最近如何?”皇甫规貌似随意的突然问道。
“呃……这……已经开始看诗经这些典籍了。”皇甫嵩闻言顿时浑身开始冒冷汗,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倒霉了。
“什么?!阿华今年已经8岁了吧?竟然才开始读这些?!阿义现在都快把这些典籍看完了……”皇甫规气得胡子不断飘扬,对着皇甫嵩就不断念叨着,听起来,似乎阿华之所以这么笨,都是因为皇甫嵩的错。
而皇甫嵩呢?只能低着头老老实实的挨训,虽然他已经30多岁了。但自从自己的父亲皇甫节死后,皇甫规就成为了皇甫家的大家长,而且在小时候,他可没少挨这位叔父的家法。所以对于他,皇甫嵩就仿佛看到猫的老鼠一般,丝毫不敢露出任何的反抗态度,因为这位叔父……他可是真的会打人的,哪怕被打的是一名30多岁的大叔。
九原县。
“阿靖啊,以后你就在这里习武,另外阿义会教导你读书,你可要好好学习啊。”陈古抚摸着陈靖的小脑袋慈祥的笑道。
“请阿父放心。”陈靖恭敬的说着,只是当他不远处一名大叔带着一名小孩正向这边走来时,瞬间就变得兴奋的跑了过去,恢复了一名小鬼本来应该有的模样。
“唉,这小子,就知道他是装出来的。”陈古见状无奈的叹道,他自然不会不了解自家小鬼的性格,但此次前来,却还是千叮咛万嘱咐,就是希望自家小鬼能够表现的好一点。可惜,这才刚刚离开自己就原形毕露了。
“阿璇,你怎么才来啊~”陈靖看着赵璇兴奋的问道,“放心吧,到时候我肯定会罩着你的,不会让别人欺负你!”陈靖围着赵璇叽叽喳喳说起来没完没了,哪里还有刚才那沉稳的模样?
而赵璇看起来似乎有些羞涩?只是看着不远处的李府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对此,赵璇的父亲赵钟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和陈靖的活泼比起来,他家这个小子的性格太过于内向了。
“伯忠,阿钟,你们来啦~”李彦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随后就看到李彦缓缓向这边走来,身后还跟着李义。
“义长兄,我家这个小子就拜托你了!”陈古和赵钟见状连忙说道。
“哈哈,有什么拜托不拜托的?再这么客气的话,我可要生气了!”李彦故作严肃的说道。
“哈~我们的错!我们的错!”两人闻言大笑道,随后又转头看向李义笑道,“阿义,如果我家那个小子该惹事,不用客气,狠狠教训他!”
“呵呵,放心吧~小子相信,阿靖和阿璇都会很乖的。”李义闻言恭声笑道。只是不知道为何,当他说完这番话的时候,陈靖和赵璇忽然觉得背后有些阴凉。
0022:李彦的古怪行径()
168年4月,九原县,李府。
李义站在练武场上,身旁是已经吕布和高顺,此时,他们正在指点着数十名孩子们练习武艺。是的,4岁的李义,7岁的吕布和6岁的高顺,此时竟然已经开始指导别人练习武艺了?难道他们的实力已经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地步?
咳咳,显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