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霸业-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一条长龙般的骑兵队伍在官道之上疾驰。

    他们每一骑都持着一只火把,故而整支队伍在夜色之中就像火龙一般。

    荀冉单手挽着缰绳,沉声问道:“姚州城还有多远?”

    近旁的王勇封思忖了片刻答道:“估计还有十来里。”

    荀冉点了点头道:“叫全军加快度,尽快抵达姚州城。”

    斥候张鲁则道:“我来的时候见吐蕃人最少有一万余骑,将军带的人恐怕。。。”

    荀冉摆了摆手道:“一万对一万已是足够,这一次我要将他们全歼在姚州城外。”

    。。。。。。

    。。。。。。

    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吐蕃军统帅乞力罗赞望着城墙下升腾气的浓烟,心中只觉得好笑。

    这守城的唐军将领真是一个十足的蠢货,以为放一把火就能阻止吐蕃军队的攻势。

    现在如何?除了城墙下一簇炭黑的灰烬,还剩下什么?

    现在他甚至不需要依靠强大的撞城锤,只需要命手下士卒冲将过去搭起云梯,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登上城头。

    乞力罗赞搓了搓手掌,已经开始思考下一步的打算了。

    拿下了姚州便等于打开了益州的北大门,届时不论是死守姚州,接应更多的吐蕃、南诏军队进入剑南道还是直接出兵阻断剑南道其他各州与益州的联系都是不错的选择。

    那时选择的主动权在他乞力罗赞手中,他想怎么用兵便可以怎么用兵。

    这几十年来吐蕃内乱不断,也直接导致他们没有实力去和大唐争夺河西走廊。

    而新赞普继位后直接任用贤相,一改前朝弊政,吐蕃又重新团结强大了起来。

    这次对剑南道的突袭其实只是一次试水,如果效果很好,那证明强大的大唐只是个外强中干的样子货,不足为惧。

    吐蕃现有带甲之士二十余万,加上五万南诏军,足足有二十五万的兵力。

    除去驻守的常备军,可以对剑南动战争的军队人数也有十余万。

    只要拿下了剑南道,便相当于在大唐背后刺上了一刀。

    有了这块飞地,不管是北进打通去往关中的通道,还是励精图治将蜀中的财富运抵吐蕃,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而他乞力罗赞也会因为立有功从而蒙得赞普赏识,从此加官进爵,成为吐蕃的权臣。

    乞力罗赞咽下了一口吐沫,心情极为激动。

    “传我的将令,全军出击!”

    令旗官立刻挥动了灰色帅旗,这下除了护卫乞力罗赞的亲卫部队,便连中军大部也朝城墙冲杀过去。

    呜呜呜的低沉号角声音响起,伴着沉闷的鼓点声,吐蕃军队对姚州城起了猛攻。

    城头之上,和众多士卒一样一夜未眠的阮安双目已经通红。此时,姚州刺史冯南山也来到了城头督战。

    见到如蝗的吐蕃军队朝自己冲杀过来,冯南山吓得面色惨白,若不是有仆从扶着,堂堂刺史竟有可能当即瘫倒在城头。

    “使君,下令吧!”

    既然冯南山现在就在城头之上,实际职位只是队正的阮安自然不敢自作主张。

    “阮队正,这一仗我们有几成胜算?”

    尽管已经竭力克制,可是冯南山仍然无法完全掩饰声音中的恐惧。

    阮安无奈的摇了摇头:“若是没有援军,几乎没有胜算。”

    这下冯南山彻底崩溃了。

    没有胜算的,没有胜算还打个屁啊?

    阮安却道:“便是没有什么胜算,我们也要去战。使君可能没和吐蕃人交战过,这些蛮子极为可憎,只要破城必然屠城。便是为了城中百姓,我们也必须死战到底。”

    不知为何,冯南山竟然跟着阮安点起了头。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确实是圣人之举。

    既然今日注定要惨死在此,那就留下一个英名给后人传颂吧。

    冯南山咽下一口吐沫,朗声道:“传我的命令,准备与吐蕃蛮子死战。便是拼到最后一口气,我们也绝不投降!”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便是冯南山最后的期望。

    。。。。。。

    。。。。。。

    无数的吐蕃士兵冲到了城头。

    他们迅的搭起了云梯,有了昨夜的经验,他们便分散开来,从姚州城的各个城头攀登。

    姚州城守城的唐军人数有限,不可能做到每处垛口都有大量军卒。守城器械的缺失更导致唐军面对吐蕃士兵攀登城墙时无能为力。

    他们只得用白蜡杆子和长枪将快登到城头的吐蕃士兵戳死,用自己的气力换取时间。

    但这样做是极为耗费体力的,最后就连民夫都投入到了姚州保卫战。

    没有檑木、滚石他们便用长枪、横刀。

    一个个唐军士兵倒下,又会立刻有人填补上来。

    吐蕃士兵几次险些登上城头,都被阮安率众杀了下去。

    乞力罗赞见军队处于绝对优势又拿不下姚州城,气的空挥拳头。

    “将军,南面有一只唐军骑兵!”

    一名吐蕃斥候打马朝乞力罗赞而来,引得乞力罗赞一阵心悸。

    唐军骑兵?这个时候怎么会有唐军骑兵出现?

    。。。。。。

    。。。。。。(。)

第二百三十章 鏖战(三)() 
(求订阅,求订阅)

    唐军骑兵的冲锋彻底打乱了乞力罗赞的部署。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一只近万人的唐军骑兵从自己两翼包抄过来。

    看唐军来的方向,应该是益州一代的军队。。。可是他明明命人将姚州城团团围住,怎么可能有信使冲出去呢?

    乞力罗赞百思不得加其解,可是战斗还得继续。

    如今他能够调动的骑兵只有中军的五千人,即便如此他仍然很有信心。

    在他看来,吐蕃的勇士是这个世界上最强悍、勇猛的士兵,面对羸弱的唐人,他们完全可以做到以一敌三。

    “传我命令,中军出击!”

    乞力罗赞怒吼着拔出长刀,眼神中满是渴望。

    如果能够在姚州城外全歼这只唐军,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他完全可以命大军直接扑向益州,而精锐尽失的唐军势必没有实力去拱卫益州城。以一个姚州换取益州,怎么看都是一件极为划算的事情。

    想到这里,乞力罗赞嘴角泛起一抹笑容。

    。。。。。。

    。。。。。。

    而在阵列的另一面,荀冉已经将唐军的冲锋阵型调配好了。

    唐军一共分为三部分,左右两翼分别由孙五、王勇封统领对敌军进行袭扰牵制,而中军重甲骑兵则有他亲自率领直接冲击对方的中军。

    这四千人尽是身着明光铠的精锐,个个身手不凡,再配上铁匠锻造的上好的长枪,直是威风八面。

    鼓声阵阵,号角连连,荀冉单手挽着缰绳,另一只手则握着马槊,冷冷的注视着不远处的吐蕃骑兵。

    出城野战这个想法有些疯狂,但他就是要用这样一种方式告诉吐蕃人大唐的领土不容任何异族侵犯。

    唐军骑兵相较于吐蕃骑兵甲胄保护做的更好,装备也更为精良,唯一的缺点可能是战斗经验相较于吐蕃人稍显不足。但这些都不是问题,事实上将领对于士兵的加成作用远比想象中的大。

    孙五等人都是左千牛卫的老将,经验十分丰富,有他们一干老将从中协助,荀冉相信这会是一只不可阻挡的王者之师。

    “冲啊,为了大唐,为了陛下。”

    孙五率领的左翼骑兵率先与吐蕃骑兵遭遇,双方阵列绞杀在一起,扬起卷卷黄尘。

    骑兵的对决速度是最重要的因素,谁的速度越快便可以占据先机,在冲锋时借到更多气势。

    气势这个东西很奇怪,一旦一方占了上风,便很难再落下去。

    孙五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固然从一开始他便命这三千骑兵用最快的速度冲刺。。。。。。

    果不其然,双方阵列刚一绞杀,无数的吐蕃骑兵便被唐军骑兵用长枪挑了下来。

    在马战之中,兵器的长短直接决定了战斗的优势。

    吐蕃人擅长用刀,在骑兵战中也是如此,这在某种程度上便是给了唐军机会。

    这些袭扰的骑兵真正的目的是拖住吐蕃骑兵的主力,给荀冉那四千玄甲重骑兵一举夺旗的机会。

    既然目的明确,孙五的策略就很简单,紧紧咬住这些吐蕃骑兵,不让他们有机会对荀冉的中军构成威胁。

    在另一边,王勇封也是这么做的。

    因为吐蕃军的一部分军队被调配到城墙下参与攻城,此刻乞力罗赞能够调配的人数非常有限。

    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必须得调集一部分人去阻击唐军包抄的两翼,兵力就更显得捉襟见肘。

    此刻见荀冉的四千玄甲骑兵浩浩汤汤的冲杀过来,只有两千人可以调配的乞力罗赞急的满头大汗。

    “该死,混账,中原人不都讲的是公平决战吗,他们人数是我的两倍,竟然还这么无耻的冲杀。”

    嘴上如是骂着,乞力罗赞还得考虑如何应付。

    好在此时从城墙下败退回来的南诏伤兵就在阵列前,乞力罗赞灵机一动,吩咐手下驱使这些南诏伤兵上前迎敌。

    可怜这些南诏士兵都是步卒且负伤在身,仍然被吐蕃百夫长们用长刀威逼着再次冲上前线,只能用悲壮来形容。

    等待他们的是唐军铁骑冰冷的长枪。。。。。。

    一百步,五十步,三十步,唐军玄甲骑兵在荀冉的率领下摧枯拉朽般的杀入南诏步兵阵营之中。就像狼群冲入羊群一般,等待南诏步卒的是一场血腥的屠戮。

    用步兵抗衡骑兵有许多先决条件,比如必须步兵有数量优势,且占据了极好的位置,最好还有陌刀阵这样的大杀器。而如今南诏步兵阵营中,除了手持朴刀的伤残士卒,什么都没有,而且他们的人数还不到唐军的一半。

    玄甲铁骑毫不留情的在南诏步兵阵营之中冲杀,凡是企图抵抗的敌军都被他们用长枪挑起再重重的甩出去。

    那些刚刚被甩到地上的南诏步卒随即便会被唐军的坐骑踩踏成肉泥。许多南诏军卒还没来得及发出呼救便一命呜呼,脑袋和身体被马蹄踩断,血浆四溢。

    一些垂死未死的士卒牙齿打颤发出咯咯的声响,另一些则痛苦的呻吟着。

    他们本来好好的生活在姚州一带,却莫名的被吐蕃人裹挟着充作先锋,向大唐发起了冲击。

    这一冲击才知道,南诏根本不是大唐的对手,便是看似强盛的吐蕃也很难与这样的精锐唐军骑兵交手。

    可惜他们知道的太晚了,今日他们注定都会被埋葬在此。

    长枪在马战之中的威力十分强大,尤其是在对阵这种阵型不齐整的步兵时。

    加上荀冉指挥有方,用了不到半柱香的工夫,玄甲铁骑就将南诏残阵冲了个七零八落。

    满地都是被挑断的南诏士卒胳膊、大腿。。。。。。

    “冲过去,生擒敌酋!”

    荀冉一眼便看到了那面紫黑色的吐蕃帅旗,大声嘶吼着。

    在这样的混战之中,要想尽可能快的解决战斗,最好的办法便是生擒敌酋。

    这样对方的军心便会瞬间崩溃,自然也就没有继续抵抗的念头。

    此时玄甲骑兵距离帅旗已经不足一百步,只需要一轮冲刺便可以轻松踏至。

    可就在这时,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