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洪南低声道:“文和啊,这洪灿的是你看。。。。。”

    “陛下,臣实在是没有办法。世林这孩子,就是喜欢较真,连您的圣旨都敢不听,那臣又怎么能说的动他呢。”

    洪南道:“那总不能让人家出了两个师的装备,还抓起来判刑吧?”

    “这个请陛下放心。等鲁王的案子到了三法司,就不归检察院管了,我们可以重审嘛。再说,世林虽然抓了鲁王,但也不一定能找到什么证据。别忘了那两个师的装备鲁王可没有承认是自己的,而是他查获董伏的,如果没有人反咬鲁王,那鲁王不但无罪,还是有功之臣啊。”

    “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

    洪南道:“功劳什么的就算了,只要人没事就行。”

    “是,臣一定尽力。”

    贾世林快马加鞭的赶到青州,拿出圣旨,向所有人宣读。圣旨表明,从现在起,锦衣卫不再负有监察百官、抓捕、审讯的权利,这些权利将如数移交到检察院的身上。

    同时,他还宣读了另一份圣旨:经洪南同意,立即抓捕洪灿!

    这道圣旨是贾世林当初向洪南求的,那时候洪灿还没有上缴那两个师的装备。

    贾世林有圣旨在手,洪灿不敢反抗,只得跟随他去了当地检察院。但好在在此之前,他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并且将请罪的奏折,送去了长安。

    数日后,贾世林接到洪南新的圣旨,说青州之事已经查清,是董伏所为,让释放洪灿。

    然而贾世林并没有同意,不但没释放洪灿,还立刻下令抓捕了董伏,及控制住与董伏相关的所有人。

    此刻,在青州检察院中,贾世林正加班加点的亲自审讯。

    (本章完)

第712章 朝臣反对() 
    此刻,在青州检察院中,贾世林正在加班加点的亲自审讯。

    一间狭小的屋子里,点了很多蜡烛,对面坐着洪灿,用绳索捆绑着,旁边站着两个士兵。贾世林与青州检察院的两个人,坐在洪灿的对面。旁边有一个负责记录的文官。

    “鲁王殿下,您是主子,咱们都是臣,按理说,我应该向你行个大礼,站着问你话,但此刻我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和法律,法大于天。所以,咱都坐着吧。”

    “无所谓,你有什么要问的就问吧,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洪灿很配合,神情无一点波澜。

    贾世林道:“好,我要问你的是,之前锦衣卫查封的司前制炮坊,你知不知道?”

    洪灿抬起头,看了眼贾世林,回道:“贾大人,你要问我的,是事前知道?还是事后知道?”

    贾世林一惊,对洪灿有些佩服。他刚才是故意这么问的,是想让洪灿下意识的露出马脚,可没想到,就那么一点点的小花招,都被洪灿看了出来。

    贾世林道:“好,刚才是我口误。我要问的,是事前。”

    “事前我并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话,我岂能允许?”

    “那事后呢?司前制炮坊的主事赵信,是临淄城赵家的远亲,出事之后,赵家曾到鲁王府拜访过你,在府中呆了约一刻钟的时间,你们都说了什么?”

    这回该轮到洪灿惊讶了,就这么点小事,没想到贾世林都这么清楚。

    “是的,他是在我府里待了一刻钟,但我们就是很平常的叙旧,我请他喝了杯茶,就这么简单。”

    “等等,你是说叙旧?也就是说,你和赵家是很熟的对吗?”

    洪灿犹豫了下,点头道:“是啊,是很熟,这有问题吗?赵家是当地大族,我想治理好青州,没有他们的帮助能行吗?”

    “好,这个问题,咱们暂且不谈。”贾世林道:“我的第二个问题,在司前制炮坊出事之后的第三天,你就下令搜查各地,仅用了两天,就查封了五家制炮坊,和一家炼钢厂,殿下不觉得效率太快了吗?这些制炮坊的地址,你是怎么知道的?”

    洪灿道:“这些我全然不知,都是我属下去办的。这也证明,我的属下办事很得力。没有辜负我对他们的期望。”

    贾世林道:“那殿下知道,是谁负责查封这些制炮坊的吗?”

    “知道,是我青州巡城军统领卢彦。他派了一万多人,在各地搜索。。。。”

    贾世林点了点头,道:“第三个问题,据我们了解,你曾给陛下上了一道折子,说一切都是董伏所为,董伏也确实交代了,说自己是主谋。可据我们了解,董伏是青州主簿,他的家族是一个很小的家族,与当地各大家族没有往来,他们所做的都是一般的小生意。这样一个家族,怎么会支撑得五六家制炮坊,还有一家炼钢厂,在短短两年来,制造出两个师的装备。这其中能没有当地官府的支持,或者。。。鲁王您的支持吗?”

    “没有!绝对没有!”洪灿很肯定的道。

    转念一想,洪灿道:“贾大人,关于董伏的事,我建议你应该多去问问他,而不是来问我,因为对于他的事,我实在知道的不多。”

    贾世林道:“那你知道什么,可以都说出来。”

    洪灿道:“我只知道,在司前制炮坊出事以后,我即命令巡城军搜查各地,查封了五家制炮坊,及一家炼钢厂,上缴了两个师的装备,现全部封存于城中。”

    贾世林呵呵笑道:“听殿下这么说,是立了大功了啊?”

    “大功不敢,这是我应该做的。”

    贾世林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几下,让文官将笔记拿过去,让洪灿签字,洪灿盯着笔记看了许久,确认无误后,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贾世林朝洪灿身后的两人摆手道:“好了,将殿下带回,好生伺候着。”

    “是。”

    接着,洪灿被带了下去。

    “大人,咱什么也问不出啊,这鲁王也太狡猾了。”旁边,青州检察院院长道。

    “问不出?那咱慢慢的问,反正还有十几天的时间,我就不信,其他人也能向他一样咬紧牙关不说。我一定会找出他们的破绽。”

    “来人,带下一个。”

    “大人,下一个审讯?”

    “董伏!”

    “是。”

    不时,董伏被带了出来,审讯继续进行。。。。

    只可惜,所有的犯人,包括董伏的家人在内,早就被安排好,都统一口径,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贾世林问了整整一夜,提审了十几个犯人,硬是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也没有。问来问去,反而做实了洪灿立大功的事。

    这可真是chiluoluo的讽刺,本来是要定罪洪灿的,可现在却证实立功了。

    五日后,徐州来人了,奉命将那两个师的装备运走。

    又五日后,朝中许多的大臣,都弹劾贾世林,向贾世林施压。

    这一日早朝,洪南来到奉天宫金殿,刚坐下,就有十几个折子递了上来。

    文贤阁一位儒士走出队列,拱手道:“陛下,鲁王乃封疆亲王,身份尊贵,怎么能说抓走就抓走,而且关在青州检察院十几日,还有没有王法?”

    “贾世林此举,有违臣道,应该严惩重罚!”

    “鲁王查封大量的制炮坊和上缴新军装备,是立下大功的,朝廷应给予嘉奖。”

    “要严惩贾世林!”

    。。。。。。。。。。。

    一个个的大臣们都站了出来,义愤填膺。

    可这些人中,唯独没有韩家的人。

    洪南偏着脑袋朝下看了看,说道:“韩非韩爱卿,你是鲁王的舅舅,你应该叫屈嘛,怎么不见你说话?”

    韩非浑身一颤,赶紧站了出来,说道:“回禀陛下,贾世林贾大人不畏强权,依法办事,旅行作为一个检察官的职责,臣以为。。。可称百官之楷模。”

    “说得好。”

    洪南微笑着道:“都听见了吗?你们还想说什么?”

    其实洪南也想放了洪灿,但前提是,要在法律的准许下释放。现在事情越闹越大,都拿到朝上来说了,他就算再想放洪灿,也不能表露出来。

    可没想到连韩非个老狐狸,也以退为进,偏向着贾世林,让洪南心里十分的为难。

    韩非话音刚落。朝上众人都闭上了嘴。

    (本章完)

第713章 洪灿施苦肉计() 
    韩非脸色也是非常的难看。他其实是不想这样说的,但迫于时势,如果他出言帮助洪灿,替洪灿求情的话,那明摆着是包庇,要落人口实。

    而不帮洪灿的结果,就是现在这样,谁也不吭声了。

    洪南道:“我们都要相信检察院,如果鲁王真的没有犯法,那谁也不能定他的罪。”

    “诸位想想,青州之地,突然出现五六家制炮坊,一家炼钢厂,还有两个师的先进装备。而鲁王作为青州的王,难道不应该对此做出个解释吗?哪怕他位高权重,也高不过律法吧?”

    这番话下来,朝臣们更没有理由反对了,都唯唯诺诺。

    “陛下,鲁王的事,其实并不重要,臣相信总有一天会查清的。”贾诩出列。

    “哦,那什么事重要呢?”洪南问道。

    贾诩道:“北疆战事、以及我们快要发起的消灭孙权的战争。。。。”

    “贾大人。我们和孙权,是签有和平协议的,你在这时候说消灭孙权,有些不妥吧?”文贤阁中,一位参议文官提道。

    贾诩话北打断,有些不喜,反驳道:“怎么不妥了?这是我晋国必经之路,总有一天,会消灭孙权,一统天下。我相信孙权自己也明白,虽然签订了和平协议,但这协议说真是真,说假也假。”

    “不仅仅是我们时刻准备着攻伐江东,孙权也在积极准备着抵御我军。”

    “刚才这位大人,如果你能劝孙权放下武器,停止制造火炮,那我贾诩再不提起讨伐江东之事。”

    要论耍嘴皮子,谁又是贾诩的对手,三言两语就把他打发了。

    洪南笑了笑,道:“好,文和先生说得对。继续吧。”

    “是。”

    贾诩道:“对北境之战争,有高顺协助,徐庶挂帅,投入兵力十余万,臣没有什么担心的,关、张之流,终会北消灭。臣要说的是消灭孙权的战争。这对我晋国而言,是重中之重啊,孙权眼看着一天天强大,新军的数量,也随着时间往后推移,越来越多,如果再不过江作战,怕不利于我军。”

    李儒小声道:“文和,你是不是太着急了?”

    “什么?”

    “我说你太着急了。和平协议签订还不到一年,你就要毁约吗?你觉得合适?”

    “这得看怎么说了。可以让孙权先毁约嘛。。。厄,军事上的事你还是少插嘴,筹集好粮草就是。”

    李儒翻了个白眼。

    洪南道:“文和啊,你就是闲不住,消灭孙权急什么?不是说好了等明年再开战吗?再则,自上一次战争之后,各军伤亡惨重,虽然都补充兵力了,但战斗力有所下降,需要时间磨合。”

    “对消灭孙权的战争,还是放在明年六月之后吧。”

    “行了,今天就说到这,散朝了。”

    果然,洪南并没有答应。

    李儒暗自发笑。

    贾诩道:“你笑什么,这早在我意料当中。我只是给陛下一个醒,让他认得,还有个敌人在江东而已。等我下次再提起时,他肯定答应。”

    李儒道:“那我倒要拭目以待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