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唯唯诺诺站到一旁。

    沉默了许久。。。

    洪南站起身,说道:“李儒、贾诩、典满,你们跟我去书房,其他人都散了吧。”

    他冷哼了声,拂袖一摆,出了正堂。

    所有人皆面面相觑。

    书房内。

    洪南手拿一封竹简看着,李儒、贾诩、典满,一起走了进来。

    贾诩笑着道:“主公息怒,刚才将领们开玩笑的呢。”

    “他们啊,就唯恐天下不乱,小典满,你也别放在心上。”李儒劝道。

    洪南晃了晃手上的竹简,说道:“我叫你们来,可不是问责的,而是有更重要的事。”

    “你们看看这个,这是我安排在兖州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

    洪南将手上的竹简递给了贾诩。

    贾诩瞪眼一瞧,面露惊骇之色:“真没想到,曹操竟有这么厉害,连袁术都剿灭了。他的实力,怕是已今非昔比。”

    早在七个月前,众人就知道了袁术称帝的事,但由于袁术远在淮南,跟河北相距甚远,所以,都不太关注。

    洪南也是为了打听徐晃的事,才派人去的兖州,得知袁术兵败。

    “这都是小事,你再往下看。”

    “啊?这还叫小事?”

    李儒也把脑袋凑了过来。

    不一会,两人终于把竹简上的内容看完了。

    贾诩轻笑道:“原来主公是为了徐晃的事,他虽不得志,但绝不会背叛曹操,我看此事难啊。”

    “正因为难,才找你们来商量。”

    洪南道:“自官渡一别,我先后派了很多的探子去兖州,对徐晃的经历大致了解,他遭到夏侯尚陷害,又被曹操猜忌,虽立功无数,但却未得封赏,尤其在剿灭袁术之战中,他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能,但曹操也仅是封了他个普通将军,并未赋予兵权,由此可见,他还是在防着徐晃。”

    “我原本以为,徐晃会愤然离去,但没想到,他还是留了下来,继续为曹操效力。”

    “我已经等不及了,文优,我和贾诩走后,你要再派人去兖州,煽风点火,把事态扩大,最好让曹操知道,徐晃跟我们有来往,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要尽早的将他拉到上党来。”

    对于徐晃,李儒也略有耳闻,当初杨奉投靠李傕、郭汜的时候,他曾见过几面,对其有些印象,在他看来,也的确是个人才。

    沉默少许,他说道:“主公放心,我一定办好此事。”

    “好,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洪南摆手道:“你们先下去吧,典满留下。”

    “诺。”

    李儒、贾诩走后,洪南将门外站着的典韦叫了进来。

    看着眼前的两父子,洪南道:“晋阳战事吃紧,恶来需与我同往,待我们走后,上党郡驻守的兵马就不多了,除了李儒手上的五千新兵以外,就你麾下的三万娃娃兵。”

    “典满,你年龄虽小,但既领此重任,就该认真对待,守好咱们的家园,切不可玩忽职守,贻误了大事!”

    典满保证道:“主公放心,我绝不会让你失望!”

    洪南想了想,问道:“那如果敌人真的来了,你准备怎么办?”

    “我会紧闭城门,不让他们越雷池半步!”

    “好!可若是敌人太多,上党失守,你又准备如何?”

    典满犹豫了下,抬起头道:“那我就带着将士们去太行山,等主公回援。”

    以他的智商,当然想不到这点,而是昨晚典韦请贾诩喝酒时说的,典韦又如数教给了典满。

    当时典满还说,守不住也得守,即使战死,也在所不惜。他并不认同贾诩的说法,但刚才洪南问起,不知为何,他还是说了贾诩的老话。

    洪南听闻,哈哈笑道:“好,你只要记住这两点,就能守好上党!”

    “这是我的随身佩剑,我现在交给你,如果上党郡真有守不住的那天,而李儒又舍不得上党,要坚持驻守,你就把这把剑拿出来,就说是我的意思;你告诉他,城池、地盘、粮食、辎重,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只有手中的实力,才是决定胜利的根本!”

    将佩剑拿在手里,典满神色激动,拜道:“谢主公信任。”

    “好,你去吧。”

    “诺。”

    典满拿着佩剑,大步离去。

    典韦不解的问道:“主公,我昨日请文和先生喝酒时,文和先生曾说过,我大军兵锋所向,袁军无暇他顾,上党郡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洪南摇着头,苦笑道:“那可说不准了,我们的兵马都去了晋阳,如果审配派兵绕过我们,来一招釜底抽薪,那我们岂不全完了?还有壶关,如果壶关失守,上党也危在旦夕;最让我担心的还是兖州曹操,他刚战罢袁术,实力大增,会不会也介入河北战场?”

    “这。。。我咋知道。”

    典韦歪着脑袋,想了想,想不明白。

    洪南笑着道:“你啊,且得学呢。”

    欢迎加入带着外挂闯三国书友群,群号码:377401729

    (本章完)

第120章 增兵壶关,晋阳会盟() 
当晚,洪南去了蔡琰的住处。

    既要出远门,当然得跟妻子告别了。

    蔡琰刚生下孩儿,身体还很虚弱,躺在卧榻上,看着书简。

    旁边站着两个丫环,一个照看火炉,一个守护着摇篮中的婴儿。

    洪南走了过去,见蔡琰看的出神,也就没打扰她,先是看了眼篮中的小洪战,然后才坐到卧榻边。

    “夫君,你怎么来了?”

    洪南笑着道:“看什么呢?竟看的这么认真?”

    蔡琰将书简拿了起来,说道:“夫君请看,这是我替你收集的诗词歌集,已经有五篇了。我还将沧海一声笑的曲谱写了出来,夫君想听否?”

    “哦?那我得瞧瞧了。”

    洪南将书简拿在手里,瞪眼一瞧,上面确有五篇著作,从刚开始的沧海一声笑,到后面的颂文姬、赠贤妻、战歌,还有一首与沧海一声笑相近的词。

    这些,都是他曾念过的诗句。

    尤其是沧海一声笑,每一个字上面都画了许多的符号,可见是琴谱。

    但对于琴谱,洪南不是太了解,也没有心情去听。

    看完后,他将书简放到床榻边,说道:“琴谱是好琴谱,但可惜,现在出征在即,不适合去聆听,待我得胜归来,再纵情高歌。”

    “又要打仗了吗?”蔡琰皱起了眉头。

    “是啊,占了人家的地盘,人家岂能甘愿?”

    洪南抱着蔡琰,安慰道:“但你放心,多则半年,少则数月,我一定会回来,你要把身体养好,咱们到时候再生个大胖小子。”

    蔡琰本来还感觉挺温馨的,听到最后,红着脸,慎怪道:“你又不正经了,还有下人在呢。”

    屋内的两个小丫环都掩着嘴笑了起来。

    洪南满不在乎的道:“怎么不正经了,这是我们夫妻的事,她们想生还生不出来呢。”

    “哎呀,你。。。我不理你了。”蔡琰挣脱开,把被子一捂。

    洪南坏笑了两声,将两个丫环都支开了,也将头埋进了被子里,不经意间,吻在她的樱桃小嘴上。蔡琰浑身一颤,想躲开。。。

    “丫环们都走了。”洪南小声说了句。

    听到这话,她便不再抗拒了。

    两人深情激吻,直到很久以后才分开。。。

    事后,洪南躺在卧榻上,搂着她说了许多的情话,在不知不觉间睡去。

    ***********

    两日后。

    清晨,天刚蒙蒙亮,街道上就出现了许多的百姓。

    三万黄巾军整装待发,竖立在校场上。

    洪南身披血色战袍,头戴紫金冠,手持长剑,一步步走到了帅台上。

    看着眼前的数万大军,他双目一凝,举着长剑大吼道:“杀!”

    “杀!杀!杀!”

    三万人,全都举起了手上的武器,大声吼叫起来。

    声音十分宏亮,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让人震耳欲聋。

    在这种时候,原本应该说很多激励士兵士气的话,但不知为何,洪南却是说不出来,千言万语就集于一个杀字。

    见到士兵们都士气高昂,他朗声道:“众军听令,大军开拔!”

    随着他右手一挥,三万大军排着整齐的队列,朝军营外走去,张绣、胡车儿、高干、吴庆等,也紧跟在队伍旁。

    贾诩骑着一匹快马,来到帅台前,拱手道:“主公,卑职先行一步。”

    “好!祝你马到功成!”

    “谢主公!”贾诩调转马头,急喝一声,绝尘而去。

    他带着麾下一万人,率先离开了上党,前往壶关。

    此行,他没有带得力的干将,甚至连吴庆、裴元绍,这种三、四流武将,也没有向洪南讨要,都被洪南带去了晋阳。

    校场上,洪南、典韦,及两百亲卫兵,也跟着大军前行,很快出了军营。

    来到大街上,见到无数的百姓站在两旁,为黄巾军士兵们打气,洪南感动不已。

    黑压压的大军缓缓行进,逐渐离开了郡城。

    这时,铮铮琴音自城楼上传来。

    洪南听见之后,猛然回头,只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出现在城楼上,两手轻拂,弹奏着古筝,虽然他不懂琴,但却能从中感受到别离伤感的情绪。

    看着看着,那身影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模糊。

    洪南深吸了口气,按捺住心中的怜惜,猛地收回目光,带着大军快速前行。。。

    从上党到晋阳,路途非常的遥远。

    要经过建兴、乐平、新兴三个大郡,然后才能到太原,再从太原前往晋阳。

    洪南带着大军一路行驶,最终花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来到太原边境。

    眨眼间,建安二年已经过去,进入到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

    新年伊始,洪南没有任何欢喜,相反,他眉头紧锁,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着如何对付审配、袁熙、袁尚等,不将这三人驱逐了,并州永不得安宁。

    这也是他前往晋阳会盟的真正原因,既然来了,就必须得击败敌人,将袁军彻底的赶出雁门关!

    至于赶走以后,地盘的归属,以及张燕、白绕等黑山军,那就是后话了,等将并州的大门关起来,就算内斗,也不用担心遭到袁军的破坏。

    在边境驻扎了两日,大军继续前行,又花费了五天时间,终于抵达晋阳附近。

    一路下来,竟用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

    距离晋阳还有二十里路,洪南让张绣传令,大军原地驻扎歇息。

    “主公,怎么不走了?”张绣驱马赶来。

    洪南翻身下马,说道:“我们刚到太原,对晋阳的情况不是很熟悉,先歇息两日再说,你派人多打探情况,尤其是审配大军,看兵至何处了。”

    “诺。”

    张绣恍然,拱手应了声,之后传令,大军就地扎营。

    经过两日间的打探,得到了两个重要的消息。

    第一,审配、袁熙、袁尚,卷土重来,带领十二万精锐,已兵至太原,距离晋阳不到三百里。

    第二,在这危急关头,晋阳城内竟然发生了激战;白绕、畦固、左髭丈八等,不服张燕管制,在许多利益上发生了冲突,两军大打出手。

    雷公和于大目劝也劝不住,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