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少年帝国-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对理由如下:1最近匈奴不但不敢来骚扰汉朝边境,还将以前抢去的老百姓一一遣送回国。那可是善举啊。2匈奴争夺车师国,那关我们汉朝什么事?把我们在车师国的驻军召回来也就是了。3汉朝的老百姓,特别是边民,都还很穷,经不起折腾。征战是最烧钱的,烧钱又是老百姓最难受的一件事。把报复匈奴的小快感建立在汉朝广大穷苦老百姓的身上,不值。

    老实说,魏相以上那番道理其实是很牵强的。魏相说匈奴最近不敢骚扰汉边,改去骚扰车师国的汉军,那就不是骚扰吗?退一步来说,最近不骚扰汉边,以前骚扰的就不算了吗?还有以后呢?他们就不想来骚扰了吗?这是其一。其二:世上没有不烧钱的战争。有时候在仁者看来,以战止战,是和平事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看,赵充国的意见也没什么不对的…

    然而我们值得肯定的是:魏相的出发点是好的!

    汉朝自文景之治后,我们已好多年没看到长安街头上,汉朝老百姓互相攀比,说谁家的马好的幸福情景了。是谁打破了汉朝人这祥和幸福的日子?当然是汉武帝刘彻!刘彻是汉朝最能烧钱的皇帝了。因他能烧敢花,所以弄得天下民不聊生,盗贼四起造反。然而,刘彻烧钱也算是烧出了丰功伟绩:打怕匈奴、征服四夷、开通西域,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

    但战争的破坏力和伤害度,实在太厉害了。幸好刘彻晚年一悟成佛,下了罪已诏。从此,处于经济崩溃边缘的汉朝,犹如在战场上伤痕累累的赵充国,慢慢恢复着元气和活力…

    应该说:在恢复汉朝经济,建立廉政政府的过程中,刘弗陵、刘询的表现是很优秀的。特别是刘询,上台以来,轻徭役,薄岁赋,还经常变着花样的大赦天下。汉朝老百姓也发现:文景之治时的美好日子,好像又回来了。感谢刘弗陵、感谢刘询、感谢霍光、魏相。没他们,就没有汉朝昭宣中兴的美好局面…

    于是魏相的美好建议,征服了刘询。刘询最终决定放弃车师国。只派了常惠率张掖、酒泉两郡的骑兵去解救郑吉,把郑吉的屯垦兵团护送回渠犁。又立了在焉耆国的原车师国太子军宿为车师王他带着车师国的百姓一起搬到渠犁,车师国的土地就让匈奴人占去吧。同时封郑吉为卫司马,以后你的任务只要保证鄯善国以西的丝绸之路南道畅通就可以了。

    本年,刘询给少府萧望之换了一个新工作岗位:左冯翊。没想到刘询又郁闷了。因萧望之又给他发牢骚了。

    在刘询看来萧望之去当左冯翊,那是抬举他,不是要踩他。少府,又称宫廷后勤部长,岗位似很风光,却很没前途。说得不好听,呆在那位子上久了,可能就成一片大绿叶,只能去衬托别人的大红花。所以刘询认为:是骡子是马,得拉出去溜溜才行。你萧望之长期泡在皇帝身边,怎么行呢?

    习惯发牢骚的萧望之,似总读不懂汉宣帝刘询的心思。其实萧望之不是不懂,而是怕。怕什么?他怕的是地方麻烦事多,下有刁民,皇帝又在上面盯得紧紧的,压力大,不好混呀。少府可不一样,皇室就这么一个后勤部长,压力小。工作嘛,每天一坐,指挥一帮跑腿的人,出了天大的事故,也不会有人捅到宫外去,多爽!

    于是,萧望之马上给刘询递了条子,准备请长期病假…

    所谓病假,那是官场套话。说得不好听,就是消极怠工。萧望之为啥要怠工?刘询想了想,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萧望之想多了。看来必须给他鼓鼓气了。刘询把萧望之的条子压下,派金安上去探望萧望之。果然不久,萧望之整装束发,就上班去了!

    萧望之的态度之所以转变如此之快,是金安上给萧望之传了一句很的话“叫你当左冯翊,不是要看你出错、找你麻烦,而是让你挂职煅炼,搞点政绩,以备将来提拔”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听不明白,那就自动打包回家吧!果然,萧望之一听此话,犹如枯木逢春,满腹牢骚随风飘逝。他那颗脆弱而敏感的心,仿佛吃了神定丸,气顺神爽,舒服极了…

    在霍光时代,张敞就已崭露头角。让他初显身手的人,正是那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曾记否:当初刘贺吊儿郎当,好好的长安城,被他当成了游乐园,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于是张敞看不过去,上了一道谏书,劝刘贺不要老大不小地玩,该做点于世于已有利的事…

    那时,对刘贺来说,不要说奏书,就是天要打他劈他轰他,也照玩不误。所以张敞的奏书,就这样打了水漂。然而张敞的上书对另一个人来说,却是很有必要的。

    那个人,当然就是霍光!霍光想废刘贺,苦无帮手,张敞的上奏,帮了他一个大忙。张敞上奏,刘贺不听,霍光就有话说了。既你不听劝,整天就知道玩,不理政事,那就让你混蛋!

    果然,刘贺很快被废。刘贺一废,张敞名声大震。他因敢于说话,深受霍光喜爱,不久就升官,当了豫州刺史。可不久,张敞就想哭了!

    张敞为啥想哭?是因有人要修理他。而修理他的人,正是一手提拔他的霍光。霍光之所以要修理张敞,是因他发现张敞这人不是很听话,经常变得花样来顶撞自己,于是决定送张敞一双小鞋,把他打发到函谷关守关他吹够西北风!

    打这以后,张敞就变成了一个大忙人。忙什么呢?先是忙着反思。不久,霍光逝世,亲政后的刘询就把张敞从函谷关召回。同时给张敞开出一个条件:我给你升官,你得替我办件大事!

    刘询的条件是这样的:我给个当个山阳郡太守,你帮我搞定那里的盗贼,然后顺便帮我监视一个人!你猜那个人是谁?竟是刘贺!

    刘贺被废后,他的昌邑国就被汉朝中央直辖,成山阳郡。而在那里划出了一块小地盘刘贺定居。

    从理论上说,刘贺对刘询不会构成什么威胁。首先,刘贺一个纨绔子弟,胸无大志,能干啥事?其次,当年跟随他蹭吃蹭喝蹭官的那帮人,全都被霍光腰斩了,起哄的人和跑腿的人都没几个,刘贺自己能做成什么事?

    但刘询还是很不放心,决定派张敞去山阳郡长期蹲守,监视刘贺。于是,忙完反思,张敞接着就是忙做卧底。

    看过《无间道》的人都知道,那个卧底工作,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刘贺家奴多少,今天去哪买菜,买了什么菜,明天去哪里逛街,为什么要逛街,诸如此类,张敞都必须派人跟踪,全天候的监视。这还不够。张敞还得寻找借口,亲自登门拜访,聊聊天,谈谈天气,试探刘贺心情有啥不满,有啥变化…

    忙活多年,张敞认为:他的卧底生涯,应该结束了!张敞之所以有如此想法,是因经他长期观察,认定刘贺已不能再给刘询制造麻烦。让刘询充分相信自己的判断,他写了一篇报告交了上去。报告很长,却相当,如换个名字《刘贺的烦恼人生》,完全可当短篇来发表。

    张敞是这样描述刘贺的“算起来,刘贺已二十六七岁了,他小眼睛,尖鼻子,长得人高马大,脸上永远是菜色,还得了痛苦的风湿病,走路相当困难。他外形颓废,精神也相当委靡。有一次我问他‘昌邑有好多猫头鹰吧’他顺着应道‘是啊是啊,以前我去长安时,长安城里都没有猫头鹰,不知怎么搞的,回来时就遇见不少猫头鹰了’总之,无论从衣服还是举止、言语来看,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刘贺——白痴一个”xh:。74。240。212

刘询报恩篇() 
刘贺的确萎了。谁也没想到:昔日那个不知天高地厚、游戏天下的浪荡子,竟萎靡不振得没了人样。说真的,刘贺变成这个样子,连刘询读了张敞的报告,心里都替他难过…

    刘询本以为,刘贺余心不死,可能会卷土重来。一想到这,他就紧张兮兮,不得不小心提防。现在听张敞这么一说,刘贺都成废人了,心里顿然失落。这就好像一个武林高手苦练功夫,某天与人对决,突然有一天,有人却告诉他“你的对手功夫被废了,比武取消”于是有意义的期待,都变得无聊起来…

    在张安世的眼里,汉宣帝刘询真的那么可怕吗?他是否患上了过度紧张精神综合症?我们就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啦。张安世怎么能不怕刘询呢?如我们长点记性的话,应记得多年前,张安世曾做过一件伤害过刘询的事!

    当年的刘病已一无,穷得书都读不起,老婆都娶不来的时候,是谁帮他的?是张安世的哥哥张贺!当时,张贺还想好人做到底,准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病已,却被张安世给拦住了。张安世还在张贺面前损了刘病已一顿,说那个穷小子有饭吃就不错了,还想将来有什么前途?于是,张贺只好另走门路,替刘病已骗了一门婚事!

    命运真是捉弄人啊!没想到:当年哭的人,今天却笑了;当年笑的人,今天却一直止不住哭的冲动。当年想哭、今天想笑的人,当然就是被张贺骗着把女儿嫁给刘病已的许广汉;当年想笑、今天想哭的人,则是当年曾经说话损过刘病已的张安世!

    所谓世上没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无缘无故的恨。一直以来,刘病已都一直张安世面前提及当年的事。但张安世还是怕。怕皇帝有一天会提起,更怕皇帝有一天翻脸不认人,新帐旧帐跟自己一起算,那才叫哭都来不及了!

    事实上,刘询也知道,张安世为何在他面前总装得像个龟孙子。一个年青仔,把一个老臣吓得连头都不敢多抬,说实在的,刘询心里的确有些过意不去。所以刘询认为:有些话还是说开了的好。彼此都闷着烂在肚子里,对自己没什么,可对老人家就不厚道了。

    于是,趁一次聊天的机会,刘询对张安世叹息着道“哎呀,当年贺老总是抬我,您老却总是贬我,我一想起这事,总止不住要感谢你”别以为刘病已说的是反话。事实上这是厚道话。当年,刘弗陵身强体壮,有霍光辅佐,天下安定。如张安世也跟着老哥张贺,拼命抬举刘病已,必然会引起霍光和刘弗陵的注意和反感,以为又来一个抢饭碗的。那问题可就大了!

    于是,刘询想让张安世千万别胡思乱想。然而想让张安世放宽心地生活和工作,那实在太不可能了!

    刘询刚当上皇帝,张贺就死了。张贺有一子,亦早死。真是做好事不留人啊。刘询想报答张贺,都没机会了。最后想来想去,刘询想追封张贺为恩德侯,置两百户人家给张贺守墓…

    但张安世知道后,马上就采取行动,替张贺拒绝追封…张安世这是怎么啦?刘病已给死人封个侯、守个墓,也是想求个心安理得。张安世一个大活人,有必要那么紧张吗?事实上,我们不是局中者,不知局中人的心啊。

    事情是这样的:张安世有一小儿子,名唤张彭祖,过继给哥哥张贺为子。而这位张彭祖同学打小就和刘病已同窗学习,感情甚好。刘病已当了皇帝后,就给老同学张彭祖封了一个关内侯…

    问题就在这里了!张安世认为:刘病已追封张贺为侯,那紧接着下一步肯定就是封张彭祖!张彭祖无功无德,平白得侯,那不是什么好事!张家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必惹别人眼红。说不定哪天又来个挖墙角的,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