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少年帝国-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枪榻担愕亩鞯隆绷跣愕奔聪铝罘湃恕7胍旎氐礁赋窍睾螅愣悦缑燃粤跣闳拭鳎蝗绻榻怠W詈笕胺缑龋晕逑毓榻盗跣恪
起义军威名大震,更始皇帝刘玄准备大开庆功宴。但一想到庆功宴,平林、新市兵就坐不住了。
如要开庆功宴,那就是为两个人而开的:刘縯、刘秀兄弟。那么王凤、陈牧带着全家老小,拼了老命来造反,最后竟成了别人的嫁衣裳?王凤很嫉妒,陈牧很恐惧。刘氏兄弟名声日隆,任此发展下去,他俩亲手扶持起来的刘玄,就会沦为摆设。所以为防止胜利果实落入别人之手,必须先下手为强,除掉刘縯。
于是,他们各派代表去游说刘玄,建议干掉刘縯。只要搞定了刘縯,再收拾起刘秀就容易多了。
当危险袭来时,刘縯竟浑然不觉,然而刘秀却坐不住了。刘秀长着牛一样的厚道,却有着鹰一样的眼、猎狗一样的嗅觉,他仿佛听到一群毒蛇正吐着信子丝丝爬行的声音…
刘秀悄悄提醒大哥“平林兵、新市兵已妒忌我们了,务必警惕他们”玩政治靠嗅觉,更靠判断推理。刘秀认为:平林、新市那帮人,从来只有他占你的便宜,你别想从他们身上拔一根毛。他们占别人便宜,当然也要防止别人抢他的便宜。毫无疑问,刘氏兄弟的存在,对他们的既得利益已构成了严重威胁!
但刘縯对三弟的警告,却一点也没放在心上。他告诉刘秀“这帮人天**占便宜,心里整天想着自己那点东西被人抢走,也可理解”事实证明刘縯错了。对敌人的容忍,就是给自己挖坑。很快的,有一个人告诉刘縯:停止挖坑,赶快准备对付不测事件。
给刘縯提议的人,是他的舅舅樊宏。而樊宏发现势头不对,源于一场酒宴。
说是酒宴,事实上就是为刘縯准备的鸿门宴!刘玄办了一个宴会,召集全体将领喝酒。宴会上,刘玄向刘縯取要他的宝剑,并拿在手上把玩不已,却迟迟不发一言。新市、平林诸将不免着急,就让绣衣御史申屠建亮出一块玉玦…然而刘玄仍然没有表态。最后宴散,刘玄将宝剑还给刘縯…
熟悉鸿门宴故事的都知道:当年项羽的亚父范增示意项羽动手,搞的就是这个小动作!项羽不杀刘邦,终成千古遗恨;刘玄不杀刘縯,肯定又是一个反面教材。这个道理,刘玄也是知道的。但他为什么还不动手呢?
通行的说法是说刘玄懦弱。新市、平林兵也正是看中刘玄的懦弱,才扶持他当皇帝的。宴会后,相信新市、平林兵都跺着脚急坏了。但樊宏更急,他一把拉住刘縯,警告道“刚才宴会上,刘玄杀机已现。如不先发制人,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可刘縯却默不作声。
刘縯傻吗?不傻。刘縯狠吗?很狠。那他为什么不主动反击?鬼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就这样,双方一下子胶着了,谁也不敢先动手…直到有一天,出现一根打破命运平衡的稻草!
在新市、平林诸将眼里,刘玄是个软蛋,胆小怕事。可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刘玄。他们都受骗上当了!真正的刘玄,是一个善于算计政治成本的高手。刘玄认为:今日不同往昔,他不是当年的项羽,刘縯也不是当年的刘邦。在更始政权内,刘縯已有了很大的能量。一旦他出事,更始政权内部就会有一场大火拼,到时自己这个皇帝的位子也会坐不稳。
平衡压倒一切。在这个角斗的天平上,要把刘縯拉下马,还需要时机…
当然,刘縯也不是好欺负的。当刘秀、樊宏先后警告他时,他貌似无动于衷,实是暗自忍耐。刘縯料定:在他没动手之前,刘玄定然不肯乱动。也就是说:静以观变,是制胜的王者之道。
从整个大局来看,这是一着险棋,也是一着好棋。但有人就是沉不住气,总是情不自禁地要跳起来跟刘玄叫板。这个搅浑水的家伙叫刘稷,是刘縯的一个老部下。
刘稷勇冠三军,屡建奇功,而在他眼里,除了刘縯,他谁都不服。所以自从新市、平林兵扶持刘玄当上皇帝后,他就跳将起来大吵大闹…刘稷认为:首先起兵图大事的人是刘縯,而不是刘玄。现在好不容易打下点江山,劳动果实竟被刘玄叼去了,好不愤怒!
刘稷跳脚的时候,刘縯却把他按下去了。从此以后,刘稷就对刘玄恨不得插上两刀,彼此水火不容。刘縯是聪明的,他当然不容许刘稷乱动,不然理亏气不壮,必坏他大事。但还有一个更聪明的人,正在暗处偷窥着刘縯的一举一动。
刘秀警告大哥要小心新市、平林兵时,同时也曾叫大哥务必警惕一个阴人。说出来都没人相信:刘秀要提防的这个人,竟然是李轶!如没李通、李轶这对堂兄弟,刘秀可能现在还是个贩谷的。可刘秀自从跟李轶打交道以来,就觉得这是一个不靠谱的人…后来的事实证明:刘秀的判断是正确的!
刘縯之死篇()
李轶跟随刘縯、刘秀兄弟起事后不久,内心便开始骚动不安。刘玄登基当皇帝后,李轶终于受不住诱惑,弃刘縯、刘秀兄弟而改投到刘玄帐下。历史已充分证明:扒外之徒,必是吃里之人。因先有吃里,才能扒外。很显然,李轶就是这种吃里扒外的货色!
但很可惜,刘秀的这句警告,刘縯连半句都没听进去。
刘縯不听刘秀的劝,理所当然。要知道从小到大,从来都是刘縯罩着刘秀的。在刘縯眼里,刘秀保守怕事,一路上都是被他嘲笑过来的。但刘縯并不知道:人也是发展变化的。骄傲若狂,将让他为此跌得血流满地!
李轶认为:当前刘玄和刘縯僵持不动,都在对手先动手。但要等对方先露出破绽,趁机出手,这太消极与被动了。应主动发现对手破绽,直捣要害!于是李轶想到了一招,并即刻去见了刘玄。
不久,刘玄行动了。他先是下了一道诏书,要封勇冠三军的刘稷为抗威将军。但很快,刘稷传话回来,拒绝受封…好!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李轶这招,就是以刘稷逼刘縯出招。只要刘縯招数一出,就必死无疑!
接着,刘玄召开一个陈兵数千人的武装集会。就在会上,突然逮捕刘稷,说要斩首!理由很简单:领导给你面子,你竟然敬酒不吃吃罚酒!
果然,刘縯一看要杀刘稷,马上跳起来阻止…刘縯中计了!可这时,刘玄又犹豫了。此时已到你死我活的凶险时刻,李轶、朱鲔在旁硬逼着刘玄表态。终于刘玄大手一挥,拥上一帮人,也把刘縯绑起来,与刘稷一同当场被斩!
就像一场大戏,敲了那么多锣鼓、做了那么多铺垫、拉了那么长的序幕,好像**还没到来,就这样忽忽收尾了。刘縯的大司徒职位,刘玄让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刘赐来担任。
斩首必除根,一个都不能少。摆平刘縯,下一个就是刘秀。刘玄斩杀刘縯的时候,刘秀正在颍川郡父城县蹲点守城。噩耗传来,刘秀如做恶梦,一时傻了!刘秀当然知道肯定会有翻脸的这一天,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现在要怎么办?
跑,跑得越快越好…这是正常思维的人,做出的最本能反应。但刘秀却做出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动作——立即返回宛县!
回宛县干嘛?送死吗?当然不是!刘秀认为:当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回宛县向刘玄请罪!
刘秀火速奔回宛县时,看见宛县城外正站着一帮人列队欢迎他…仔细一看,这不是刘玄派来的特派员,他们全部是刘縯的老部下。他们个个面带哀情。以死人般的愁容迎接刘秀这个大活人进城,这真是一个诡异的欢迎式。刘秀心里不由暗自叫苦。在他看来,刘縯这帮老部下,表面看是来替他壮势的,实则是来添乱的!
刘秀什么也没多说,只是不动声色地谢过诸位,然后马不停蹄直奔刘玄处。刘秀已想好了:见到刘玄,要做到三不,只专心请罪。所谓三不,即不谈私事、不替刘縯戴孝、不请邀昆阳之功。
刘玄办了一席酒宴。酒席之上,刘秀只管喝酒,笑谈自如,半句私话都没有。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人!生存,刘秀选择了伪装作秀和极度忍让。忍让不是懦弱,而是生存。只有生存下来,保存实力,才有可能有朝一天扳回败局!
刘秀三不政策刘玄极度愧疚不安。都是同一个高祖父的兄弟,相煎何太急?于是,动了恻隐之心的刘玄就封刘秀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
昆阳大捷,我就封你破虏大将军,应是名至实归。再封你武信侯,算是辛苦费也给够了。我是杀了你大哥,但我如此厚待你,我们之间也应该扯平了…或许,这就是刘玄内心的想法。
但我认为:以上想法,不符合真实的刘玄!真实的刘玄是什么?他没忘记自己是怎么登基的。如没新市、平林兵,就没他的皇位。但刘縯一死,平衡已经打破。刘玄知道:刘縯死后,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不是他这个坐在台面上的皇帝,而是在他背后虎视眈眈的新市、平林兵。人家能扶你上台,自然也能踢得你满地找牙。所以自己能在台上混得久,必须留有一支力量制衡新市、平林兵。不然一旦他们自恃强大,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刘玄不杀刘秀,反而将刘秀封侯拜将,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他不担心刘秀会寻仇,因他清楚:刘秀是个聪明明白人,知道谁才是致刘縯于死地的真正凶手…
刘玄觉得自己夹在刘秀和新市、平林兵之间,很安全。无论双方怎么打,都不会打到他身上。如有一天双方打得两败俱伤,当然最受益的当然就是他了…正因如此,刘秀才做为刘玄棋盘上的活棋,被保留了下来。
就这样,刘縯之死,就被刘秀和刘玄两方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到了最后,双方甚至都默契的不愿再提及此事。因现在,双方还有共同的利益。有一个巨大的诱惑,在前方着他们!那个诱惑的名字就叫长安。只要拿下长安、砍下盗国大盗王莽的头颅,天下可定!
而此时,长安城里正弥漫着一股不祥的阴谋杀气!一个擅长天文图谶的道士西门君惠,找到四将之一的卫将军王涉“图谶上已预言:刘氏复兴。而新天子的名字就叫刘秀!那不就是我们的国师吗”
王涉,王根之子、王莽的堂兄。如没出问题的话,王涉一听这话,就应马上把这个西门君惠推出去斩了!可事实恰恰相反。王涉听后如获至宝,马上去找国师刘歆此时早已应谶语而改名刘秀刘歆听后,又去找了两个人:三公之一的大司马董忠、司中大赘孙伋…很快,他们四人就结成了反王莽联盟。
王涉甚至这样说“我知新都侯(王莽之父)幼年多病、功显君(王莽之母)平素嗜酒,谁知这王莽是不是我王家的种?现在中军由董忠掌握、我掌管宫卫、您的长子刘叠掌管殿中,何不同心合谋,干掉王莽”但此时的刘歆已没了自立为帝的心思,他说“我仰看天文,俯察人事,恐怕真命天子是在东方。我们只可趁太白星出现之机,劫持王莽,投降更始,以保全我等一家老小”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万事总有个意外。这颗阴谋的炸弹没把王莽轰死,反而把三个主谋全炸得粉身碎骨!
王莽能逃过这一劫,实属天幸。临动手时,******集团中有人犹豫了:孙伋!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