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少年帝国-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让我们来追查李广的死因。据司马迁的说法,是“军亡导”即部队没有向导的意思。
这就奇怪了:部队是出去作战,又不是自费旅游,凭什么不配向导?这说不过去呀?不过司马迁向来都是替李广一家说话的。所以我很怀疑他说话的真实性,于是赶快翻《汉书》,却惊讶地发现:班固没有说无向导,只说迷路一事。
于是事情到了这,似乎成了迷局。就算卫青为公孙敖着想,调李广打后卫,就他的为人特点来看,不应该不给李广配备向导。如配备向导,怎么会迷路?那么到底有没有向导?如果有,向导又干什么去了?
这个问题,我相信只有:天知、地知、李广知!
李广已经死了,我不想折腾他。我这里只有一个自己的谜底:卫青肯定给李广配了向导;而向导有可能被李广暗地里干掉了!李广迷路,估计是他自己设的局。他之所以出此下策,只为一个:报复卫青!
得出以上谜底有三个依据:1卫青知道李广消息后,马上派人去送酒慰问,顺便问迷路的原因。如卫青不配备向导,迷不迷路还需要问吗?猜都可以猜出来;2卫青派人问话后,李广为何一直不肯说话?这难道没有诈吗;3当卫青要召李广的部属去问话时,李广为何着急起来?甚至要自杀?
如按以上的推论,向导是被李广派人干掉的话。那么李广自杀,完全是主动承担责任,逃避追究,以此保得一世英名…这,难道就是李广自杀的真相?
当然李广之死,卫青也是有责任的。因他的确是想让自己的生死兄弟公孙敖出头,所以占了李广打前锋的指标…
这一战,匈奴伊稚斜单于被卫青打得单骑遁走,右谷蠡王还以为老大死了,于是自立为单于。可十余天后,消息传来:伊稚斜单于还活着!无奈,右谷蠡王只好自废单于名。
;【,、、,
漠北之战篇 下()
卫青满载而归,霍去病也没闲着。汉朝那些将军全被卫青调走,霍去病连个副将都没。于是只能临时起用一批校尉,其中就有李广的小儿子李敢。正是这些人,替霍去病立下了汗马功劳。
霍去病从代郡出发,出塞距离整整是卫青的一倍,达二千余里,终于与匈奴左贤王相遇。如来世投胎,左贤王肯定不会选择与霍去病同一个时代了。他对霍去病来说,简直是猎物对猎狗。猎物,永远躲不过猎狗的战斗嗅觉。
霍去病大打出手,左贤王溃不成军。最后,霍去病俘虏屯头、韩等3个王;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文武两套高级班子成员83人。普通匈奴人被杀被俘的总共有70443人。意气风发的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在姑衍山禅、登临翰海,完成这三项大典之后,才班师回朝。
一次搞定七万多人,这是一个可怕的升级数据。霍去病成功升级,再被刘彻加封5800户。其他跟随霍去病作战的校尉,多数也获封侯:6月10日,刘彻一下子封了符离侯路博德、壮侯复陆支、众利侯伊即轩、义阳侯卫山4人。还有3个投降的匈奴王也被封侯:湘成侯敞屠洛、散侯董荼吾、臧马侯延年。而已经是侯的2人:从票侯赵破奴、昌武侯安稽各加封300户。最后,李敢被封关内侯,食邑200户。虽食邑不多,但总算完成了李广毕生的愿望。只是李广再也不可能看到这一天了。
汉武帝反击匈奴三大战之最后一战漠北大决战,卫、霍两人战果累累。不过付出的代价亦是惨重的。大汉14万匹官马及私马出塞,回来的不到3万匹。出去的10万骑兵、数十万步兵最后回国的人数没有记录,但从丢马的数据中,士兵损失之惨重已可见一斑。
为表彰卫、霍此次大功,汉武帝刘彻特置大司马官职,令大将军卫青、票骑将军霍去病皆兼任大司马之职。
刘彻曾让霍去病去学习孙、吴兵法。霍去病随口答道“为将者须随机应变,何必拘泥古兵法呢”刘彻还让人替霍去病营建豪华宅邸,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这八个字让刘彻对他益加重爱,超过了大将军卫青。
霍去病此次出征回朝,还专门去了一次河东郡平阳县,找到了自己的生身之父霍仲孺。此时的霍仲孺已另外娶妻生子,生下的这个儿子便是日后鼎鼎大名的霍光。霍去病一面为父亲购置田宅奴婢,使得安享天年。一面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也特别照顾,将霍光带往京城长安、天子脚下,候补郎官,随侍刘彻。
战争造就了英雄,英雄也结束了战争。霍去病犹如一个登山者,山高人为峰。他一次次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卫青。原本是卫青的故人、门下食客,除任安一人之外,都纷纷转投到霍去病的门下。霍去病成为代表强汉的存在…
但我还是要说:这是一个不完美的英雄。霍去病、卫青这甥舅俩尽管都是私生子,但两人的人生经历及态度却多有不同。
卫青早年尝尽人间冷暖。所以他懂得什么人值得珍惜,什么人渴望被珍惜。特殊的人生养成卫青特殊的人生信条,这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于是卫青无论建立多少功勋、获封多少食邑,从没见他趾高气扬过。无论面对拍马的或是拍砖的,他从来都一视同仁。汲黯是对卫青拍砖拍的最狠的人。但卫青是怎么对汲黯的?不是躲也不是报复,而是委身低头,向汲黯请教。这就是真实的卫青。
然而真实的霍去病是怎样的呢?霍去病出生时,卫家已发迹了。所以霍去病打小就没受什么苦。于是,衣食无忧,不知世间冷暖的霍去病长大后,仍带有贵族公子的作派。卫青行军作战,总是与战士们同甘同苦。霍去病的作风却与之相反,每打完一次战争回来,霍去病的战士总是面露饥色,然后跑去翻他后勤的锅盖,你就会发现剩饭剩菜还有不少。宁愿倒掉也不会,亦不想去施舍。这就是真实的霍去病…
漠北大决战打完之后,史称“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伊稚斜单于再次问计于赵信: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赵信斟酌半天,给伊稚斜出了一条看似不靠谱的计策:和亲!赵信之言乍听上去,不止滑稽,而且可笑。我们知道:想和亲?那是要资本的!刘彻为什么拼死拼活要干匈奴?那是因匈奴曾经太欺负人了。自冒顿、老上、军臣直到现在的伊稚斜单于,将近百年啊。今天好不容易打出这胜利景象,你突然说要跟刘彻和亲?跟鬼和去吧!
所以,怎么论证和亲之计,都是痴人说梦。然而在赵信看来,和亲并非不可能。赵信之所以自信,是因他看出了汉朝一个弱点。那就是:尽管刘彻正在加班加点的派人务边,趁机开发边疆。但要想大面积地扫荡匈奴残余势力却无可能。因刘彻缺少一样东西:马!
漠北之战,汉朝14万匹战马出塞,只剩不到3万匹回来。如短时间再凑出14万匹,有可能吗?既汉朝缺少进攻的工具,那为什么不趁他现在很疲的时候主动提出和亲?
本来看起来像个笑话的计策,经赵信这么一分析,不但不可笑,似还真像回事。伊稚斜单于也知道此计不一定成功,但还是值得试一下的。于是他马上派人出使汉朝,对刘彻好言好语,最后羞羞答答地说我们要和亲…
刘彻马上召开会议,就匈奴主动和亲一事进行讨论。议事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热烈中还透出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有的说可以和亲;有的说和个屁,都打了这么多年,难道白打了吗?不和。要硬就硬到底!
主张不和的人中有一个叫任敞的丞相府长史,这是个地道的鹰派。他这样对皇帝说“匈奴现在被打得不行了,才主动说和亲。我认为:应趁机让他对我们汉朝臣服朝拜”这话,刘彻当然爱听。于是他决定派任敞出使匈奴,去和伊稚斜单于谈判。
事实上,包括刘彻在内的汉朝鹰派们都犯了一个盲目乐观的错。当伊稚斜单于听说汉朝要认他为小弟时,非但不客气,反而跳起来大骂刘彻。骂完后还不解恨,就将任敞扣了下来!
别以为打赢了,就想认我为小弟。咱们走着瞧!
丞相长史被扣,这有点出乎刘彻的意料之外。于是刘彻又召集大家就此事进行开会讨论。现场当然仍是口水乱飞,火药纷纷。这时和亲派站出来一个人:博士官狄山。
狄山一上来,就发挥学者滔滔不绝的特长,说了一大通道理,可归结起来只有一条:以前文景二帝对匈奴和亲,天下百姓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如今陛下倾尽全国之力,将匈奴打得鬼哭狼嚎,好处没捞到多少,天下百姓的小康日子却一去不再复返。所以我看呀,战争不是个好东西,还是和亲得了。
刘彻一听,脸色就黑下来。转过头去问御史大夫张汤“你觉得博士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没想到张汤马上就答了一句“此愚儒无知”儒,就是读书人。愚儒,就是愚蠢的读书人。这话连起来说就是:不但愚蠢,而且无知。一个读书人,混成圣人不容易;要想混成愚蠢无知的人,也不容易。张汤一句话,就彻底否决了狄博士的平生所学。
张汤损人至极,狄山当场就发飚了。读书人骂架,和街坊老阿姨骂架,损人之本质没有区别,但言辞方面还是略有不同。狄山是这样反驳张汤的“你说的没错,我愚蠢,可至少我愚忠;你聪明,但你分明就是诈忠!你别以为我在诬蔑你,你张汤治淮南王及江都王,离间皇室骨肉,使天下诸侯人人自危。这些已充分表现你就是诈忠”
事实上,包括现场的汲黯在内,张汤的政敌,无人不认为张汤的确是个地道的诈忠货色。但敢将诈忠两字吐出来的,唯有狄博士一人。
愤怒是魔鬼。狄山嘴上过瘾,却招来了灾祸。因刘彻生气了。
刘彻的生气,于诈忠两字,而是狄山不该将淮南王等人的事扯进来。那是刘彻的一块伤疤,一想起就隐隐作痛。亏你个博士,真是个不识时务的愚儒!
这时,刘彻突然莫名其妙的问狄山“朕如派你当郡守,你有办法对付匈奴,不使他们来侵犯吗”狄博士一愣,不知刘彻为何问此问题。然而他只好回答“不能”
刘彻又追问“那么,派你当县令呢”狄博士又一愣,又只得回答“不能”
刘彻再次追问“那么,如派你守一个亭障碉堡呢”刘彻追问到此,冰冷的杀气已扑面而来。这下子,狄博士突然如梦方醒。他终于看清了:刘彻这是想逼死他!最后,狄山只好硬着头皮回答“能”
能,比之不能,只少一字。事实上,其结果没有本质区别,略有不同的是:狄山因此多活了一个多月。刘彻果然派他去边地守一碉堡。一个月后,匈奴来袭,将他头颅砍下,扬长而去…
狄博士之死,长安满朝震惊。想多活几天,就不能惹张汤;想惹张汤的,就准备将脖子洗干净,被人砍掉。我想:这应是长安那帮大佬们对张汤的共识。
畏惧,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被畏惧,是满足于操生死大权于手的快感。在我看来,张汤的弱点不是诈忠,而是过于强大,过于被畏惧!最后,他也就死在“被畏惧”这三个字上!
用江湖的话来说,张汤是武林高手,他依仗刘彻这招绝世武功,在汉朝的官场横行霸道,已惹起众怒。于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