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少年帝国-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孙策叫死樊能、张飞喝退曹兵,可却并不知道卢植的嗓门也是可与孙策、张飞一比的!他追着追着,突然抬头向劫持何太后的宦官段珪怒吼了一声。段珪竟被震慑住了。
卢植的震天吼把段珪搞得又惊又恐,只好放了何太后。何太后反应也很迅速,翻身从复道上跳了下去。
卢植才救下何太后,袁绍与叔父袁隗也赶到了。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干掉樊陵、许相。这两个人都是宦官们找来充当替死鬼的。
接着袁绍与何进的弟弟何苗在朱雀阙捕杀了赵忠等宦官。然而赵忠临死前的一番话却引起了何进部将吴匡等人的不满与疑心。原来何进之所以犹豫不决,不肯对宦官们痛下杀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何苗收了宦官的钱,说了不少不利于计划的话。看来何进之死,他的亲弟弟何苗也要负上很大一部分责任。
吴匡当即与董卓的弟弟董旻一起将何苗杀死,弃尸苑中。
这一切都做完后,终于可以集中精力捕杀宦官了。张让他们躲进了北宫,却躲不过袁绍。没多久,袁绍就攻进了北宫。一进北宫,袁绍就下令关闭宫门,实施地毯式捕杀。更可怕的是袁绍下了一个命令:凡看到脸上无须的,见一个杀一个!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代中国人的确不会轻易的剃去自己的胡须。但我们必须要说明:宦官不长胡须,却不等于宦官之外的男人都是长胡须的。袁绍这样下令,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最后袁绍清点了人头,共有两千余个。袁绍清点人头,不仅是想知道自己杀了多少人,还要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他数了半天,突然发现还是让几条大鱼给跑了,其中最大的鱼,当然就是张让。
27日晚,张让、段珪等人挟持着刘辩、刘协,一行约数十人,偷偷从洛阳北门潜出城外,向北方一路狂奔。逃到了小平津黄河渡口。只要过了黄河,他们就有救了。但偏偏此时有人就不让他们渡河: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
两个人对付数十人,能行吗?不用担心。都不用卢植出手,闵贡一个人冲上去,就杀掉数人。并厉声责问张让“是你自己了结?还是要我动手”
自知死期已至的张让向闵贡拱手作揖,又跪下向刘辩叩头“陛下,臣走了,您多保重”纵身跳进黄河而死。
苍天在上,黄河为证。搅乱汉朝政治上百年的宦官群体随着张让这一跳,终于画上了一个巨大的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宦官时代,至此悲剧收尾。
深夜,14岁的皇帝刘辩与9岁的陈留王刘协在闵贡的保护下,借着夏夜萤火虫的微光,终于安全回到了洛阳城外的驿站。
昭宁元年1898月28日,刘辩独乘一马,刘协与闵贡共乘一马。离开驿站南行返宫,汉朝公卿也陆续出城迎驾。
皇帝是回来了,然而噩梦远没结束!前一天,在显阳苑的董卓望见宫中火起,情知有变,急忙率兵赶路。终于在黎明之前抵达洛阳城西。这时又收到消息说皇帝在城北,董卓立即赶往城北,要去迎接皇帝。
众所周知,曹操一生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这招并非曹操首创,董卓就曾用过。此时的董卓真正像头恶狼。哪里有肉味就扑向哪里。他明着打旗说是去迎接皇帝,事实上是去挟持皇帝。
很快在北芒阪,董卓与众卿都见到了弘农王刘辩。但让董卓郁闷的是:刘辩并不喜欢他。一见他率兵而来,立即哭个不停。搞得众卿很没办法,就对董卓说“你吓到皇帝啦。皇帝命你率兵后撤”
董卓心里冷笑:都这个时候了,还跟我讲这些?简直就是扯淡!于是他很不耐烦地叫道“都给我滚开!知道皇帝为什么哭吗?就是因你们这些所谓的国家栋梁,却不能好好的辅佐皇帝他流亡在外,担惊受怕。现在还有脸来叫我撤兵”董卓边骂,边大摇大摆的来到刘辩、刘协兄弟面前说话。
董卓发现:14岁的刘辩,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差。问他问题,他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相反9岁的刘协小朋友倒很镇定,一五一十的回答了董卓的问题。
董卓心里不禁暗想:这么胆小,怎么当皇帝?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的,自己好歹和董太后也是一个姓。不如把这个刘辩废掉,扶持刘协登基?
这只是一刹那的念头,在董卓心头一闪,却久久的固定了。
当天,刘辩回宫。改元,大赦天下。封丁原为执金吾。检点下随身物品,发现传国玉玺已经不见了。
这时,奉何进之命前往泰山郡募兵的鲍信回来了,他悄悄来见袁绍“董卓并非善类。他手握强兵,定有不良企图。你应趁他现在还没熟悉洛阳城,脚跟还没站稳,就把他除掉。不然后患无穷”
鲍信的话,说到了袁绍心坎上。当初他引董卓入京,不过是想借刀杀人。可现在宦官都被灭了,刀才进城;且这还不是一把普通的刀,袁绍已无法控制这把刀了。
说到底,此时袁绍的心里还是有点怕董卓的,不敢发动袭击。鲍信也只能无奈的率兵返回泰山郡。这其中的原因,只有袁绍一人知道。他认为自己现在无法摸清董卓的底。且看上去,董卓的实力很强大。如真干起来,自己不一定是董卓的对手。
如董卓知道袁绍心里是这样想的话,他肯定要笑翻了。事实上,董卓的强大是装出来的。袁绍眼力太差,被骗过去了。
其实董卓此次进京,只带来步骑三千。董卓也知道:要凭这三千兵,就想在洛阳城内翻江倒海是不可能的。于是他耍了个小花招:每隔几天,就让他的部队于深夜偷偷潜出城外,第二天一早,再战鼓擂天、军旗飘飘的进城…
搞了几个来回,于是人都认为:董卓的凉州军团正源源不断的开进洛阳京城。不过董卓也知道:这种把戏,玩一两次可以,玩多了肯定会露出马脚。再说了,强大不是装出来的,必须首先壮大自己。那么该怎么办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董卓既然敢进来,自然就有办法在这里站住脚。自己没兵,就抢别人的。董卓把目光锁定在了何进、何苗兄弟生前的部队。不久之后,他很顺利的接管了这支部队。
接着董卓又盯上了一个人的部队。为解决这个人,则还得盯上另一个人:丁原及丁原的部下吕布。
吕布在丁原手下任主簿之职。丁原很赏识他。而董卓一见吕布,也很赏识。董卓又看出:像吕布这种人,定不会久居人下。于是就跟他说“你想不想当老大,只要杀了丁原,我就把丁原之前的职务骑都尉封给你,你就是这支部队的一把手了。怎么样”(《三国演义》中,董卓手下谋士李肃献计,以赤兔马、黄金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来拉拢吕布。此为家言,并无其事)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将军与士兵之间,吕布果断选择了前者。他杀掉丁原,并吞部队,依附董卓…从此,吕布头上就被戴上了家贼的称。天下英雄在战场上一见到吕布,就冲着他先骂一顿家贼,然后再来比试。
刘辩被废篇()
收下吕布之后,董卓心里踏实多了,可以开始整事了。首先,他以本年6月开始一直到现在久雨不停为由,罢免司空刘弘,由自己担任司空。
接下来,董卓要招揽一个人,这个人在江湖上已消失了11年多。当年在宦官们与酷吏阳球的联手打击下,被贬去朔方郡的大名士蔡邕。宦官倒台了,天下大赦,蔡邕被允许返乡探亲。结果一回到家,洛阳城就传来消息“董卓很仰慕你你去京城做官”
蔡邕跟董卓根本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且董卓杀人不眨眼,自古伴君如伴虎,如今要去伴这样一个比老虎还猛的董卓,恐怕将来都不知道会怎么死呢。蔡邕上表推辞,理由却很没创意,说自己病了,当不了官。
董卓自然知道这是推辞。他当场大怒,跳起来道“给你脸,你不要脸是吗?老实告诉你:你要再不来,那就等在家里给你全族人收尸吧”
你说冤不冤?碰上宦官,至少还躲得起;遇上董卓,是惹不起也躲不掉了。蔡邕一族人的性命,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到洛阳城做官来了。
蔡邕一进洛阳城,董卓就犹如过大年一般特别兴奋。说实话:董卓是真的喜欢蔡邕。为将这种喜欢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董卓三天之内创造了一个汉朝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奇迹。
蔡邕一到洛阳,董卓就让蔡邕做了太学祭酒。然后以他考试成绩第一为由,连续三天升蔡邕的官:第一天是侍御史,第二天是持书御史,第三天是上书,最后还封为侍中,年俸二千石,享受九卿的待遇…这升官速度,简直堪比火箭哪!
当然,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是什么?两年多后,王允会很明白的告诉蔡邕。
做完这一切,董卓终于又想起了先前在心头一闪,却久久挥之不去的一个念头——废刘辩、立刘协!在董卓看来,如今这事,根本轮不到别人发表意见,他自己一句顶一万句,拍板就能定夺。不过为体现对某人的尊重,董卓决定还是事先跟他通通气的好。董卓都要给面子的这个人,自然就是袁绍!要知道:如没袁绍,董卓可能现在还在洛阳城外徘徊…
于是董卓把袁绍叫来,开门见山的道“天下之主,应该贤明。现在每每念及灵帝昏庸,令人痛心。我看董侯刘协的才能要胜于史侯刘辩。所以我打算废刘辩,立刘协,你看怎样”
董卓话都说的这么露骨了,袁绍自然也不能客气,他也直话直说“汉家君临天下已近四百年,恩泽深厚,万民拥戴。当今陛下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公若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这话意思是刘辩正当年少,也没做错什么事,你突然搞个废嫡立庶、废长立幼的事,那是乱来,天下人必不服你!
董卓一听勃然大怒!娘的,老子叫你来说事,已是给足你面子了。没想到你还敢坏老子的事?想到这,董卓按剑喝道“你算是个什么东西?天下之事,我说了算。如我要废嫡立庶,谁敢不从?不从的人就连试试我这把刀是否锋利”
啥?天下之事你董卓说了算?难道你忘了之前是谁说了算,你才能进的了这洛阳城的?别过了河就想拆桥。我这桥也不是一般人能拆的。袁绍也勃然道“天下有利剑的,只怕也不止董公你一人吧”
董卓却好像心焉,没听见袁绍说话似的,只见他自言自语道“依我看,刘氏这个种子是不能再留了”
汉朝四百年,第一个敢说刘氏之种不可留的人,非董卓莫属。当年王莽篡位,也没说的这么露骨,人家做的很含蓄,是通过禅让这一传说中神圣的仪式将皇冠戴到了自己头上。而董卓却血口大开,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叛逆了!
袁绍再也忍不住了。当初叫你进城是干嘛来的?那是借你的刀杀宦官,共同辅佐汉室,救天下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是叫你来造反的!你要造反,我袁绍第一个就不同意…想到这,袁绍突然朝董卓怒吼一声,横刀长揖,转头而去,两人从此决裂。
看着袁绍怒气冲冲离去的背影,董卓坐不住了。看来,议废这事要想成功,得先把袁绍这块绊脚石搬掉才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