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少年帝国-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政治,犹如男女交欢,却又不讲太多感情!
贾谊的隔代同伴屈原曾在《离骚》中叹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总是以美人自喻,天才配贤君犹如美人配香草。贾谊也像到处招惹人而又不得宠的美人,唯有独守空房,在命运的岁月里任容颜衰老,抑郁寡欢,最终被从窗前飞过的那片黄叶勾走了魂儿…
让汉朝人忧心忡忡的匈奴狼灾,终于降临这片黄色的土地!梁怀王刘揖坠马而死的同月,匈奴骑兵开始入侵陇西郡郡治狄道,不断攻击抢劫。
汉朝人并不知道:这仅仅是老上单于的试抢演习、未来大规模入寇的开始!不过,还是有人看出匈奴将有大动作的迹象。这个人,就是太子刘启的智囊:晁错。
晁错,平生为人刚正苛刻。早年随某大师学习申不害、商鞅的刑法之学,通晓典籍,因此被提为太常掌故。后来,刘恒发现满朝无人治《尚书》,又听说齐国有一叫伏胜的人是旧秦时代的博士。秦始皇焚书时,他把一部《尚书》藏于墙壁之中。直等到汉朝建立、汉惠帝废除书禁,伏胜才得以毁壁取书。但因年深日久,原书大半已损毁,只剩下29篇残简,于是伏胜就开始在齐地教授《尚书》,以后靠治《尚书》吃饭后来汉武帝时期,鲁恭王刘余又在孔子旧宅的孔壁中得到29篇《尚书》残篇,合成58篇,由孔子的十二世孙孔安国考订笺注后,流传后世
但伏老先生目前已九十多高龄,要想征召他入朝,实在是有些为难老人家。于是刘恒决定:让太常派人去跟班学习。太常领导一眼就瞧上了晁错,派他去齐国留学。晁错从齐国留学毕业后回到长安,果然是个镀过金的人,满嘴跑的都是《尚书》。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晁错因此被刘恒提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又迁为博士。
博士晁错除博采各家之长外,还有一个特长,那就是策论。我们知道:策论是贾谊的绝手活。如贾谊说他自己第二,没人敢说自己第一。现在贾谊死后,晁错如说他自己第二,一样没人敢说自己第一。
我们找不到贾谊和晁错的交往片段,但纵观晁错的一生,他的诸多思想仍摆不脱贾谊的影子。最明显的地方就是:都主张重农主义、弱诸侯主义。两人不同的是:面对北方来势汹汹的匈奴,晁错没像贾谊那样跳起来喊打,而是提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建议。
晁错先上了第一篇奏章《言兵事疏》,指出用兵大旨在得地形、卒服习、器用利三事。地形有高下的区别,匈奴善山战、中原善野战;士卒有强弱的分别,选练必精良、操演必纯熟,毋轻举而致败;器械有利钝的区别,劲弩长戟利远、坚甲利刃利近,贵因时而制宜。再指出匈奴有长技三:中原之马弗与、中原之骑弗与、中原之人弗与;而中原有长技五:匈奴之众易挠乱、匈奴之弓弗能格、匈奴之兵弗能当、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匈奴之足弗能给。与匈奴作战,应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最后提出以夷制夷的策略:使降胡、义渠、蛮夷等作为前驱,结以恩信,赐以甲兵。险阻地区,就由这些外籍兵团出击;平原地区,则由汉朝战车兵团和弓箭进攻。两者合一,互相支援,才可构成万全之策。
紧接着,晁错又上第二篇奏章《论守备边塞疏》第三篇奏章《论募民徙塞下疏》,提出募民实边的策略。该策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大大减少国家的战争成本。道理是很显然的:匈奴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只要是没饭吃、没衣穿就过来抢,抢完就跑。于是汉朝要打他,农人不得不放下地上的活、商人不得不停下手头的生意、军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皇帝不得不亲征…导致一旦匈奴来袭,整个国家上上下下都手忙脚乱,心躁不安。这就是匈奴留给汉朝人的后遗症。晁错认为,要想治好这个后遗症,最好办法就是鼓励百姓搬到边塞居住。鼓励的办法就是:开始几年的吃住穿行,通通无偿赠送。同时奖励百姓开垦边塞,免其税赋。更有诱惑的条件还在后头:只要愿搬往边塞居住,有罪者,赦其罪;无罪者,拜其爵。这样,边塞居民可春来劳作;闲来吹风;战时则保家卫国,可谓两全其美。
汉文帝12年BC16912月,黄河在东郡酸枣县决口,东溃金堤(东郡至平原郡一带黄河两岸的石堤),东郡大面积受灾,国家征发劳力前往堵塞决口。
汉文帝12年BC1681月,汉文帝下诏:赐各诸侯王的女儿各二千户封邑。2月,汉文帝下令放出汉惠帝刘盈时代的后宫美人他们**间去自行婚嫁。3月,汉文帝下令取消出关、入关用‘传’的制度。
本年,晁错又上《贵粟疏》,提出入粟输边之策。便是令百姓纳粟入官,接济边关军饷。而政府作为回报,承诺:有罪可以免罪,无罪可以授爵。按照入粟的多少,为级数的等差。
此疏虽开了后世卖官鬻爵的滥觞,但在当时的汉文帝看来,晁错实在是太有才了!真正的策论,于它能否让人心情澎湃,而是它的可行性。对刘恒来说,晁错的策论真是一场及时雨。于是,他全部采纳,颁布实施。这些政策实行后也有了相当的成效,晁错一时得宠。
汉文帝听从晁错建议,免除当年一半租税。在地方上设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汉文帝13年BC1672月16日,汉文帝下诏“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供祭服。其具礼仪”
秦朝时,宫廷内有秘祝之官。作用是一旦遇到天灾,便移过于下。夏天,汉文帝下诏“天道,祸自怨起、福自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现在秘祝之官却把这天灾移过于下,这是彰显朕之不德,大不妥”下令废除秘祝之官。
5月,一个叫淳于缇萦的少女的上书深深打动了汉文帝刘恒。事出有因:齐地名医、太仓令淳于意被人告发有罪,被判肉刑,押往长安执行。
淳于意无子,只生五女,临行时都去送父,相对悲泣。淳于意怒道“生女不生男,事急无所用”为此二语,激起了淳于缇萦的血性,遂与父同赴长安。到长安后,淳于意被下狱,淳于缇萦则冒死上书,说自己父亲在地方上为官廉平。不小心犯了法,要受肉刑。但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受肉刑之人以后便想改过自新也不可得了。所以自己愿意被没入官婢,以赎父亲之罪父亲能有日后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后颇受感动,马上下令赦免淳于意。另外,淳于缇萦上书中“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两句话打动了他的恻隐之心,汉文帝下诏革除肉刑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改定刑律。
汉律中的肉刑分为四种:一为髡,即剃光头发;二为黥,即脸上刺字;三为劓,即割鼻子;四为斩左右脚趾…张苍、冯敬等众大臣会商后上奏:髡刑、黥刑皆改为城旦、舂;劓刑改为笞三百;斩脚趾刑改为笞五百。
6月,汉文帝下诏免除当年田租。
匈奴入寇篇()
汉文帝14年BC167冬天,刘恒的强边政策刚刚实施一年多,匈奴就出乎意料地集体出巢了。
这一次,匈奴完全是有备而来。老上单于率领十四万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侧翼攻击,攻陷北地郡的朝那县、萧关两地,猎杀北地都尉孙卬,把百姓的牛羊畜产一掠而空。更可怕的是,老上单于一路杀到彭阳县,火烧回中宫。一夜之间,匈奴骑兵的前锋犹如空降兵杀到了长安城西140公里不到的雍县、长安城西北不到90公里的甘泉宫。
美丽的长安城,犹如画卷展望在匈奴人面前!浩劫,似从没有离长安城和刘恒如此之近!此时,整个长安城像是经历了一场地震,恐惧犹如笼罩在整个长安城冬天的上空!一向忍辱退让、与人不争的刘恒,终于被迫抽刀!
汉朝首要任务是保卫京城长安,这个任务落到长安警备司令中尉周舍及宫廷禁军司令郎中令张武两人的身上。刘恒任命周舍为卫将军、张武为车骑将军,调一千辆战车、十万步骑,部署在渭水之北,随时准备迎击匈奴,保卫京城。之后临时拜将,驻守三大战略要地:卢卿为上郡将军、魏遬为北地郡将军、周灶为陇西郡将军。
以上五个人,除郎中令张武露过几次面,其他通通都是新面孔。没办法啊,刘恒心里也是挺难过的。老的基本死光了,新的又没冒尖的,只好将就着用吧…
当各就各位后,汉文帝刘恒一面亲自劳军、申教令、厚犒赏,一面突然宣布:朕要亲征匈奴!
刘恒这个勇敢的动作,立即吓坏了群臣。大家一致态度是:匈奴诚可恨,天子价更高。大敌当前,这注定是一场恶战,万一皇帝出事了那怎么办?于是他们集体来劝阻皇帝:您坐镇长安指挥就可以了,不必冒险亲征。然而皇帝的态度异常坚决:不!我就是要亲征,要让老上单于知道知道什么叫天子之怒!
看来,刘恒是真准备豁出去了!就在这时,薄太后出面干涉了:匈奴是一定要打的,但你不必亲征。十四万匈奴骑兵,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士民千千万,皇帝却只有一个。你爱自己,就等于爱百姓百官。这个道理,难道你就不懂吗?
面对薄太后的严厉质问,刘恒只好说:我懂了。
刘恒重新人事:任命张相如为大将军、董赤、栾布为将军,率兵反击匈奴。这场对匈奴的反击战,稀稀拉拉打了一个多月。结果是:老上单于在中原抢了一个多月,汉军才总算把他们赶了出去,斩杀的敌军甚至是少得可怜!
当时,关于对匈战争的制胜之道,除以夷制夷、募民强边的建议外,晁错还提出另一个意见。这就是:培养优秀的将军!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然而,优秀将领就如绝世,可遇不可求。当周勃、灌婴这些人一个个登天成仙后,汉朝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临战自抱佛脚,皇帝喊着自己要率军亲征…
由此来看,这场无名将军vs战场老手老上单于的战争,结果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了。当然了,汉朝人人都盼望能打出奇迹,冒出一两个奋勇当先的大将。
汉朝人的愿望成真了!这一年,一个叫李广的人以良家子从军。日后他将被匈奴人敬畏的称为“飞将军”。但李广的致命缺陷在于:没有大局意识和宏大的战略眼光,导致他只能是将军而不能是元帅。是的,李广可以率一支小部队在历次战斗中百战百胜,但却没法率一支大部队去千里奔袭,完成驱逐匈奴出塞这样宏大的目标!汉朝,还需要这样一位伟大的统帅级人物!
从这一年开始,老上单于就像抢劫上瘾了一般,从此年年都要光顾汉朝边境几番。抢完西边抢东边。而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去边境垦荒的百姓,几乎都成了匈奴的刀下绵羊。惨!真的就一个字…
难道,晁错募民实边的策略错了吗?晁错当然没有错。但要想边境无事,仅靠边民官吏是行不通的。没一支强悍的边防军,和一个蒙恬、韩信般的大将军在此充当保护神,这些边民官员,永远都是匈奴板上鱼肉。
是的!汉朝还缺一个蒙恬和一支无往不胜的边防军!
其实,此次老上单于率14万兵力出来抢劫,目的无非两个:1破坏汉朝的募民强边政策;2抢劫过冬物资。更的是那个该受千刀万剐的中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