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草原黑暴-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破密云后卫(如今古北口),从这里进攻虎石哈必将引发破奴军后路不稳。打击大明密云后卫还有一个好处,要是以后大清再次劫掠大明又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皇太极猜测张平安不会不知道破奴军这个弱点,即便是大清进攻不能得手,破奴军张平安在前线也有忌惮之处。皇太极下达汗令斥责多尔衮为令不尊,把多尔衮贝勒降爵为贝子,同时命令多尔衮带镶黄旗主力攻击密云后卫,威胁破奴军大后方虎石哈。

    不过皇太极在下达完这一系列命令后还是留了一个后手,他再次叫来苏充阿,要他做好再次出使破奴军的准备。皇太极清楚,这个苏充阿这人或许不值得信任,但他却是大清朝唯一出使破奴军而不被张平安斩杀之人。皇太极单独召见苏充阿,就是想给出苏充阿出使破奴军谈判的底线,至于张平安开出的价码,大清朝也需要讨价还价。皇太极了解张平安地为人,大清主力待在大明地界的时间越长,大明朝廷对张平安的不满也会随之增长。

    别看皇太极只是一个大清汗王,他通过在大明的细作把大明朝廷动向把握得相当准确。在大清主力逐步撤离大明京师后,崇祯皇帝随即下旨命令各路勤王大军对建奴进行反击。可崇祯皇帝这个有些不切实际的明旨,却遭到了所有重臣的反对。当然了,这些重臣们不傻,崇祯皇帝这个旨意光明正大占据了大义的名分,谁要是明着反对就会落下骂名。在朝堂重臣们看来,大明边军中最能打的军队大同边军和万全都司骑兵,在德胜门一战中损失不小。

    太原总兵候世禄临战脱逃最后居然没遭到杀头连他的总兵职位都没撤,由此能看出山西晋商影响朝堂决策地能力。现如今各路勤王大军相互猜忌,谁也不愿意与不熟悉的友军合作。至于京师各大营的老爷兵们,朝堂上的大佬们没有一个敢让他们去追击建奴大军。这帮老爷兵在京师城墙上没逃跑,就很给朝堂脸面了你还指望这他们去追击,这本身就是天大地笑话。

    可崇祯皇帝的圣旨已经下了,总得做做样子敷衍一下,于是内阁首辅钱龙锡责成兵部尚书孙承宗谋划追击建奴方略。大明兵部尚书孙承宗接到内阁下的公文后也没有太多办法,他下令满桂为追击建奴大军主将,昌平总兵黑云龙、招练总兵孙祖寿、总兵麻登云等六万大军追击建奴退兵,而大明兵部尚书孙承宗更是主动要求成为这支大军的主帅。

第六百七十三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浑水好摸鱼(二十一)() 
大明兵部尚书孙承宗虽然根据崇祯皇帝圣旨做出了出兵方略,但他对这次追击建奴大军的军事行动并不看好。大明真正能战的部队除了大同边军外,就数万全都司骑兵,至于大明官军中战力最强的关宁铁骑,这时几乎已经成为祖大寿的私军停留在山海关,孙承宗只能对此大军望洋兴叹。现今建奴主力依然在大明境内,野战中大明边军不见得是建奴铁骑的对手,为此,孙承宗写了一个奏疏,奏请崇祯皇帝谨慎用兵。

    大明内阁首辅钱龙锡当然清楚大明官军不可能在野战在战胜敌人,可他考虑的问题不是大明官军的安危,而是他个人政治声誉能不能保住的问题。这次建奴肆虐京师必然有人为此付出代价,从本质上来讲崇祯皇帝任人不明,听信蓟辽督师袁崇焕的谗言当为罪魁祸首。但在大明官场规制来说,皇帝任人不明的责任内阁也有不可推卸地罪责,承担这个罪责之臣当属内阁首辅钱龙锡。大明文官最好清名,钱龙锡即便因此致仕也不愿意在史书上留下污点。

    钱龙锡仔细揣摩过孙承宗的奏折后轻轻地叹息一声,兵部尚书孙承宗出击的方略切合大明现实,孙承宗主张追击大军先寻机歼灭建奴落单部队,剪除敌左右翼不太强大的汉军旗,再利用大明官军熟悉地形据险与敌决战,孙承宗在奏章中没有说出的话就是大明官军现如今没有与建奴野战的能力。钱龙锡也认可孙承宗对敌情的判断,可他不能完全附议孙承宗的奏章。真要是按孙承宗这个方略,大明官军很有可能把劫掠颇丰的建奴大军赶出大明地界。

    因为这时的建奴主力为保护他们劫掠的财货和人口,不可能派大军与远远骚扰的大明官军决战,这样他们抢劫的物资就会被关外的破奴军觊觎,到时候占便宜的可就是破奴军。要是大明官军打了几个胜仗,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大明御史们可不是吃干饭的,他们一天到晚没事找事,大明官军追击的胜利将会被这帮御史认定,大明朝廷早前整个应对方略存在重大失职。御史们就会追问大明内阁诸位阁老,大明最知兵事的兵部尚书孙承宗内阁为何压制不早点启用,临到建奴鞑子逼近京师才想起任用孙承宗。

    大明御史们可不好对付,即便是内阁首辅钱龙锡选择上表致仕也会在史书上被骂成为误国奸佞,钱龙锡绝对不愿意看到这个最后结果。要想摆脱御史们潮水般弹劾,钱龙锡只能选择让御史们转移目标。前任兵部尚书王洽虽然是个很好的靶标却不是善类,王洽虽然在家罢官待勘,但他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钱龙锡要是拿王洽说事很有可能引火烧身。至于蓟辽督师袁崇焕,钱龙锡把所有责任推到他头上也不是不可以,可如今下诏狱的袁崇焕谁都知道是建奴扣关最大责任人,可再往下继续追究下去,他钱龙锡因内阁首辅的关系还是仅次于袁崇焕的罪人。

    钱龙锡要想真正青史留名,只能让朝野上下认清谁才是这次建奴扣关真正的幕后黑手,这个靶标就是当今崇祯皇帝。只有大家把愤怒地目光聚集在崇祯皇帝身上,作为内阁首辅的钱龙锡才能以忍辱负重的面目示人,在清史中留下美名,或者说是一个受害人的好形象。为此,钱龙锡在朝房为孙承宗是奏章,专门又上了一道奏折。钱龙锡照例歌颂崇祯皇帝在这场关系到大明生死安危的危机中,临危不乱调派能员保使大明京师不失。

    然后斥责已经下诏狱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十二条罪状,把袁崇焕这个落水狗再踏上一脚让他永世不能翻身。通篇描绘了大明百姓被建奴鞑子祸害后的惨状,哭诉他作为一个大明臣子对不起逝去的诸位先帝,最后以大明内阁首辅的名义承担了全部罪责。在奏章中钱龙锡没有明确反对孙承宗对敌方略,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孙承宗的谋划极为稳妥。老谋深算的钱龙锡这奏章一上,连深谙官场危险的内廷秉笔太监曹化淳,都没有看出钱龙锡奏章中暗藏地杀招。

    当曹化淳把这两份奏折上报给崇祯皇帝后,朱由检看到钱龙锡的奏章也不禁有些脸红。这几个月来,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意识到大明已经是危机四伏,外有建奴成立大清朝廷,加上这次成功入侵大明京师,建奴已然成为大明的头号敌人。在大明关外还有一个比建奴更加可怕的潜在敌人破奴军,别看张平安顶着大明破奴侯的头衔,做出一副人畜无害地模样,可谁也猜不透他真实地想法。历史书上的经验教训告诉朱由检,破奴侯这种隐藏的很好,又不经常叫唤地狗往往是最能干坏事的人。

    崇祯皇帝从钱龙锡奏章中,看到了因自己过失对大明百姓造成的伤害,被建奴鞑子掳掠走的百姓成为朱由检心中地痛楚。尽管内阁首辅主动承担了罪责,待崇祯皇帝拿起孙承宗奏折后,几乎是完全否定了孙承宗所定下的追击建奴大军的方略。崇祯皇帝再次亲自下诏,由孙承宗坐镇京师兵部统筹直隶各勤王大军。任命满桂为追击大军主将,万全都司参将常亮负责追击大军后路,内心羞愧的崇祯皇帝这个诏书,完全否定了孙承宗上奏方略,也几乎剥夺了孙承宗带兵大权。

    御史台御史不是没有明白人,这次崇祯皇帝乾纲独断的做法,极为符合当下朝堂之上一雪前耻地悲壮气氛。连内阁首辅钱龙锡都主动承担罪责,孙承宗被皇帝变相解除兵权回家抱孙子,御史们仅仅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在朝堂上唯一能明白钱龙锡肚子里花花肠子的人,非当事人兵部尚书孙承宗莫属。孙承宗看到大明在如此危难之时,身为大明首辅的钱龙锡为了一己私名,居然大明连残存的敢战之军还要往火坑里推,孙承宗悲愤之间不由得内心大急。

    他再次向崇祯皇帝上奏疏,阐述大明官军不善野战,大同总兵满桂虽然是一员骁将却不是一方统帅,恳请崇祯皇帝以国事为重切勿意气用事。结果孙承宗这个奏折进入大内后,被心火正旺的崇祯皇帝视为孙承宗倚老卖老变着挑战皇帝的威权,要不是曹化淳从中斡旋劝解,孙承宗很有可能被拿入诏狱。眼见劝谏无望的孙承宗,在得到崇祯皇帝把他奏折留中不发后,为保一家老小平安孙承宗不得不写辨折向皇帝请罪。

    看到孙承宗写辨折服软,心情愉悦的崇祯皇帝在孙承宗奏折上批注,孙尚书不顾年老体虚为国事操劳,着在家休养身体以待他日赞画国事。崇祯皇帝的批注在剥夺孙承宗兵权后,把孙承宗彻底赶出了朝堂,崇祯皇帝这个举动也让许多朝臣感到了寒意。大多数朝臣们认为,不管孙承宗错在何处,至少这次京师保卫战年已七旬的孙承宗带兵在城外与建奴直接对战。就算是孙承宗奏折在用兵上有些保守,也是出于一番好意。

    孙老尚书在危难之际此次接任兵部,有疲劳有苦劳更有功劳,崇祯皇帝连基本的赏赐都省略了,仅凭几句漂亮话就把劳苦功高的孙承宗打发回家,如此寡恩任谁都会寒心。孙承宗为大明国事操心费力,居然被数百里外大明破奴侯张平安看出了别地味道。人站的立场和角度不同,看待一个问题的态度也家不一样。如今大明京师的最新谍报,可以通过张家口一线快速传递到张平安手中,大明朝廷最新动向不过三天就能达到逃军兔前线。

    大明首辅钱龙锡搞的小动作一眼就被极懂军事的张平安看穿,只不过钱龙锡要把祸水往崇祯皇帝身上引,一直都与崇祯皇帝朱由检不对付的张平安当然乐观其成。可大明兵部尚书孙承宗上奏章苦劝崇祯皇帝,最后被朱由检罢官赶回家,这本来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却被官场小狐狸张平安认为孙承宗这是在上演苦肉戏。张平安是站在一个军事主帅地角度去理解孙承宗的行为,张平安认为孙承宗在奏章中说得有道理,大同总兵满桂就是一个将才,崇祯皇帝却任命他为一方主将,大明追击大军哪里还能逃过大清汗王皇太极的算计。

    要是满桂带领的追击大军兵败,本来要承担失败责任的兵部尚书孙承宗,由于有早前奏章被罢官,反而成为一个忍辱负重的智者,最后倒霉负责的只能是刚愎自用地崇祯皇帝朱由检。想到崇祯皇帝将为此付出代价,张平安虽然心中快意,更多的还是充满失落。大明封闭边关榷场以来,破奴军为此付出的代价太过沉重,别的不说就拿运费一事破奴城民事衙门和他张平安就为此多付出了近一倍地成本。筹建破奴军水师的费用,足以应对破奴军与林丹汗和罗斯人之间二场战争,这条弯路走下来身为破奴军统帅的张平安心里也没有底气。

第六百七十四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浑水好摸鱼(二十二)() 
大明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只是冷眼旁观,可大清正红旗贝勒代善带领的十余万大军突然调动频繁,身处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