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图书馆-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间朝野内外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了,小道消息传言,蓝田侯白凡要主持大唐变法。

    平民百姓对此不甚了了,但是有点见识和身份之人听完无不忧心忡忡。

    古之变法无不伴随着流血牺牲,变法能臣无不是大智大勇之辈,刀剑加身而不避,即便是为变法牺牲也在所不惜,现在轮到大唐,这个强臣竟然会是蓝田侯?

    不说其他,单说蓝田侯的身份和实力,就远远超出古代的变法能臣,而变法过程中伴随着新旧势力的交替,变法成功则新势力取代旧势力,胜者为王败者寇,若是变法成功,旧势力往往是流血牺牲最多的一方。

    结合白凡过往种种,基本上大家一致认为他会变法成功,那么事情就简单可见了,白凡变法就等同于世家贵族流血牺牲,如此,怎能不让人忧心?

    各大世家已经紧急发帖准备约谈了,毕竟等到白凡屠刀举起的时候,恐怕就已经晚了。

    谁知就在消息传出不久,一封蓝田侯府的拜帖送到了荥阳郑氏族地,郑氏族长大惊,拆开一看,眉头紧皱:“蓝田侯携夫人平安公主要来拜访我郑氏,虽是打着省亲旗号,但是白凡来意再明白不过了,传令下去,郑氏族中长老全都前来正厅议事,备齐大礼三日后大开中门,迎接蓝田侯夫妇。”

第六百零八章 舌战郑氏 不一样的郑氏() 
郑家大门外,数百嫡系子弟分列两旁,中间是族长郑文雍,身后是郑氏八名族老,可以说是以最大的礼仪等待着来人。

    远处街道上缓缓而来一列车队,为首的是一匹神骏异常的火红色宝马,上面一身白袍红衣的白凡面带微笑的驱马前行,身后是一辆由二十名女骑手护卫着的四轮马车。

    快到郑家大门百步时候,白凡挥手叫停马队,翻身下马,由骑马变为牵马行进,身后的骑士同样下面,到了郑氏门前,没有着急跟众人搭话,反而是回身去马车中将夫人李婉平搀扶下来。

    即便是以李婉平的身手,根本不用人照顾,此时白凡也要这样做,那是礼仪。

    同样的,郑氏一家人一直静静等着这一切,这就是大家族的素养和礼仪,等到白凡夫妇牵手走上前来的时候,郑氏族长郑文雍才笑着拱手上前:“蓝田侯和平安公主大驾光临荥阳郑氏,我等有失远迎,失礼了。”

    白凡没有说话,反倒是李婉平走上前对着郑文雍躬身道:“李婉平拜见舅舅,见过诸位长辈。”

    这就是礼仪,郑氏虽是贵族,但是论及身份,见到公主也要先行礼,而后李婉平才行晚辈之礼。

    郑文雍上前亲手将李婉平扶起,笑着说道:“平儿许久不曾登门了,这一来就给舅舅送来个大礼。”

    白凡在一旁同样对着郑文雍躬身一礼:“白凡陪同夫人前来看望舅舅,今日来此的没有蓝田侯和公主,只有郑氏的外甥女和女婿,还请舅舅莫要如此大礼见外。”

    郑文雍对着白凡打量了许久,这不是二人第一次见面,当年李婉平出嫁的时候,二人是见过的,但是那时白凡声望远不及现在,现在白凡已经是能跟皇帝平起平坐的人物了,一身气质再也不是那个世家眼中的毛头小子暴发户了,此时姿态放这么低,让人很难相信,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就是当世第一人?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郑文雍见到白凡面色真诚,知道这是先礼后兵之策,也就配合的点了点头,“好,先行入府。”

    进得郑氏大宅,郑文雍挥手散去了诸多子弟,迎接大礼已经做到,商谈机密自然不是他们可以参与的。

    这些年轻人看向白凡的眼神各有不一,有七成人是崇拜的,还有的是畏惧的、嫉妒的、不屑的等等,这让郑文雍心头一叹,郑氏子弟繁多,无论嫡系旁支,可是没有一人能及白凡一成的,可悲!

    “平儿,多日不见,你舅母甚是想念,你先去后宅看望舅母和表妹吧,稍后舅舅设家宴,简之可是第一次登门,要好好款待他。”

    李婉平心知肚明这是舅舅在支开自己,有些担忧的回头看了一眼夫君白凡,白凡给了她一个会心的笑容,意思是自己不会无礼的,李婉平无奈,只好跟着侍女一起入了内堂。

    “蓝田侯,里面请!”郑文雍对着白凡想让道。

    “舅舅称呼我表字即可,我们是诚心省亲的。”

    郑文雍大笑道:“你入了这郑家大门,不将心中公事论完,怎会有心情省亲?国之栋梁,应该先公后私,蓝田侯,直爽些可好?”

    白凡闻言,爽朗一笑,“既如此,那凡就无礼一回。”

    说完当先朝着郑家正厅走了进去,那里已经有不少人在等着了。

    等到双方分宾主落座,郑文雍当先开口道:“老夫开门见山,听说蓝田侯要出头变法?”

    “不,大唐律已经符合当前百姓需要,不变法,只是需要对土地问题进行小改动罢了。”白凡开口解释道。

    点了点头,不置可否,郑文雍继续开口道:“如何改动?”

    “天下种田之人皆要上缴粮税,包括你我,不再区分贵族和平民。”

    说这话的时候,白凡极为平静,语气中尽是坚定和自信。

    “哈哈哈哈,还说不是变法?谁人不知土地乃是大家的命脉,你动了大家的土地,就是在变法。

    想向贵族收粮税?士有免税,千古不变的道理,你想撼动?”坐在末席的一名族老大笑道,眼神中充满了质疑和不屑。

    白凡拱手一礼,依旧平淡笑道:“您老也说了,那是千古以前的道理,既然是古时之礼,就不一定会符合现下需要,既然不符合,那就要变,不变就会生乱,我说是变动土地,你们非要说是变法,也随你吧。”

    “你怎知古法不合今时?大唐立国十几年了,除了你带来的少数改变之外,其余全是古法,老夫所见乃是国家越来越安定繁荣,若是不适应百姓,怎会如此?”次席一名族老开口了,此人的话倒是颇为中正。

    同样对其行了一礼,白凡开口解释道:“凡只说一点,古时可有仙粮?可有亩产千斤、几千斤之粮?

    您老也看到了,凡出道多年,可从未提及变法,之所以现在提,就是因为仙粮。”

    郑文雍皱眉道:“怎么?此事与仙粮有关?”

    “不错,今日凡是怀着诚意而来的,索性直言不讳了,世家贵族以一成的人口,占有着大唐五成的耕田,而平民百姓却以九成的人口占据着三成的耕田,这本来就不公平。

    当然,诸位会说这是祖上代代所传,田产继承的合乎大唐律,并无不妥,这一点,凡并不做辩解,的确合理。

    但是不合理的却是,大家同样是种田吃饭,凭什么只有平民需要交粮税?而贵族却可以收尽田产?

    凭什么田少的一方还要贡献朝廷,田多的一方却可以高枕无忧呢?

    这就是不公平。”

    听到白凡的话,郑氏大厅中众人纷纷有些不平,不少人还小声喝骂白凡狂妄放肆。

    为首的族老轻咳一声,顿时满堂寂静,“郑氏诗书传家,不做口舌狡辩,平心而论,老夫也知道这对天下平民百姓的确是有些不公平。

    但还是那句话,士有免税,千古之理!

    而且此理千年来也是被百姓认可的,如若此言不合理,恐怕提出变革土地的,不会轮到你蓝田侯,先辈俊杰何其多矣!”

    白凡点了点头,恭敬一礼对着这位族老说道:“您老所言的确公道,凡也心知肚明,但是我们这群人,作为国家顶尖的一批人,看问题自然不能如此片面,可以说,大唐因为有了仙粮,而会引起土地问题,这是我等朝堂上所预测到的,因此才有了此次变革土地,凡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来,并不是为了给各位制造问题而来。

    现在仙粮还在我手上,并未普及,尚且还有我们未雨绸缪的余地,真要是不管不顾闭着眼全发下去,日后等到出了问题,那恐怕就不是凡来此劝说诸位,而是血淋淋的现实逼着我们变革土地,那时恐怕就是一次国难了。”

    “蓝田侯恐怕有些危言耸听了吧。”一名族老开口道。

    首位上的郑文雍挥手拦下了他,对着白凡开口道:“还请蓝田侯明示,老夫能够感觉到蓝田侯的诚意,看得出来你不是来找麻烦的,不然以蓝田侯的风格,哪有什么先礼后兵?如果真的是国难大事,我等自然不会一味死守古礼,大唐贵族之所以被称为贵族,不是因为贵族各种特权,而是因为贵族有为国家解决问题的责任。

    且此事有关仙粮,天下对于仙粮了解最多的就是你了,所以老夫愿意聆听侯爷高见。”

第六百零九章 贵族的坚持() 
听到郑文雍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白凡很是诧异。

    多年以前,自己刚刚出道的时候,曾遇到世家纨绔崔健,那一次是自己第一次认识世家,对世家贵族的理解就是崔健那种霸道、蛮横、强权

    后来交手清河崔氏之后,发现世家里面也分好坏,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家大业大出两个纨绔,出两个老不死护短的很正常。

    见识过崔君绰那种老顽固,白凡对世家的理解是,世家贵族为了死守面子,可以拼尽一切。

    当然,这个观点在太原王氏屈服朝廷的时候,就被推翻了,世家也怕死。

    直至这么多年经历,白凡大体对于这些大世家的认知还没有改变多少,这群人是一群走偏了的读书人,从祖上诗书传家的祖训,到现在发展成了不计一切维护提高声望,从骨子里感觉自己高人一等了,已经脱离了平民世俗。

    当然,若说世家可有优点?有,世家懂得存亡之道,不然也不会传承千年,世家懂得国之大义,也有像陇西李氏族老,青城派老李正那般,即便是灭族也不投靠异族的顶梁柱。

    所以在白凡眼中,世家有好人,但是不多,更多的倒不是坏人,而是自命不凡惹人讨厌的子弟。

    今日郑文雍竟然能够说出世家贵族的责任,让白凡耳目一新刮目相看,看来往日是自己浅薄了,这些贵族作为国家栋梁传承千年,还有人是牢记使命的,此时,白凡想起了崔家崔君肃。

    摇了摇头,将各种杂念剔出脑海,白凡开始组织语言讲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不一定能够说服郑家,但是至少里面的利弊关系要让他们认同。

    “天下田亩不均之事,百姓不是不知,而是心知肚明,之所以多年百姓不乱,甚至隐隐还会认同,是因为世家贵族拥有大片田亩的同时,百姓可以依附你们这种大家族赖以生计,不然一家一户财力不济,即便是拥有良田千倾也种不过来,遇到灾年也活不下去。

    而这种巧合之下的供需关系,也就造成了这种规矩的合理性,若是没有贵族间接的救助了百姓的恩情,恐怕早就有人对此表示不满了。”

    郑文雍笑道:“呵呵,你怎么就知道这是巧合、是间接,老夫现在可以明确地回答你,世家贵族也不是傻子,田地多了自然要有人去种,我们人不足就要请百姓,当然,自由的雇佣关系并不牢靠,也会让我们获利变少,所以可能手段有些卑劣,但是我们帮扶他们活下去是真的。

    因为我们知道,若是百姓饿死了,谁来给我们种田?因此,这不是巧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