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为匪-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振作起来,拼一把。”
话落,莫高轩眼神中突然爆出一道精光,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好像再做最后的挣扎一般,好半天才略有些激动的说道:“真的可以吗?我真的可以做真正的王吗?”
“当然。”年轻将军见莫高轩有些意动,不由长松了一口气,紧忙说道:“只要那个靖海候一死,琼州必定大乱,安南就不必有灭国之祸。而且,杨大海必然会感激大王的恩德,带兵踏平阮氏一族,恢复我安南鼎盛也不在话下。只要杀了那个女人,大王就是安南真正的大王,只要大王高兴,一统南洋也不在话下。”
还真是吹牛不带打草稿的,这人要是在后世,觉得是干传销的一把好手,可惜生不逢时啊!
也许小小年纪的莫高轩是真的憋屈坏了,竟然相信了,许了一大堆空头支票后,就派年轻将军连夜去明军大营联络杨大海。
能不连夜吗?
没准明天他就会成了明军的阶下之囚。
年轻将军自然也是自信满满,赶忙要莫高轩亲书一封,就独自一人又静悄悄的出了城去。
他们也不想想,纵容是杨大海有反心,怎么可能为了你一两座城池的封地就放弃整个安南王国,自己当国王不好吗?非丫的给你一小屁孩当小弟?
就在年轻将军出城之时,王太后也同样派人暗中出了城,至于去想,就不得而知了。
。。。。。。。。。。。。。。。。。。。。。。。。。。。。。。。。。。。。。。。。。。。
次日天一亮,杨大海就求见樊谨言,一进门就表情古怪的说道:“侯爷,安南国王派人来见末将了。”
樊谨言笑了笑,满不在乎的开玩笑道:“一定给你送了几个安南姑娘吧!别累坏了,不然你小子又得挨军棍了。”
昨天那三十军棍,虽然士兵们故意放水,可还是被打的皮开肉裂,就算姑娘脱光了站在杨大海面前,估计他也提不起丝毫兴致。
见樊谨言拿自己打趣,不由苦笑道:“末将说的是真的,人已经被我捆了,侯爷可要见见?”
樊谨言没有说话,而是拍了拍手,冲营帐外面喊道:“进来吧!”
活落,就见一个安南打扮的黑脸汉子走了进来,只见他先是像樊谨言行了一礼后,对杨大海说道:“这位将军,下官是王太后娘娘派来的使者,就是来揭穿大王阴谋的。”
纳尼?
杨大海听完后,一个人顿时石化了,只感觉一股凉意从后背直冲脑门。
心中暗道一句,好险。
哪怕自己就算不反叛,只是将来人打发走,也一定会引起侯爷的猜忌。
想到这,杨大海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侯爷料事如神,末将。。。。。。。。。。。。。。。。”
还没说完,就被樊谨言挥手打断,“行了,行了,别拍马屁了,本侯岂是不辩忠奸的庸君。”
说完,又对来人说道:“回去告诉你们王太后,本侯已经知晓了,至于你们的请求,本侯会慎重考虑的。”
来人没再说什么,只是又倾身行了一礼,便退出了大帐。
等人走了之后,樊谨言见杨大海欲言又止,于是失笑道:“大海,你跟我最久,知道本侯性情,去吧!拿下升龙,进城补觉。至于那个国王的使者,处理了就成。”
听到樊谨言这话,杨大海大喜,抱拳说道:“末将遵命,您就等着睡龙床吧!”
说完,不等樊谨言发飙,就转身溜之大吉。
樊谨言望着杨大海的背影,不由失笑的摇了摇头,不免又想起了那个王太后的请求来。
原来,王太后一家就是黎朝王族后人,灭与莫氏之手后,一直励志恢复黎朝的统治。他们发动过无数次政变,均已失败告终。
百年前,黎朝遗嘱终于说动当时的将军阮氏叛变,想利用阮氏的帮助,打败莫氏的统治。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阮氏在一次又一次打败莫氏之后,就抛弃他们自立为王,甚至还杀光了军队里面的黎族子弟。
这一次,他们元气大伤,一大半黎族子弟死于阮氏之手。
从此之后,他们再也不相信任何野心家,他们发誓要靠自己。
经过了长达百年的准备,幸运之神终于站到了他们这边。
族长黎维佑获得了老国王的信任,并任命其为王宫将军。他们不再冲动,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黎维佑想老国王献出了自己的宝贝女儿。
已经年近古稀的老家伙还真一眼就看上了这个黎家的女娃娃,还册封为后,还把王国最重要的城池建平城赏给了黎维佑作为王后家族的封地。
黎族人万万没有想到老国王如此客气,于是他们便不再客气了,先是用计让老国王废掉了在朝中盛有威望的王世子,传位给年纪十岁的小儿子之后,立马干净利索的干掉了老家伙。继而,以新王年幼,请太后理政。
本来一切都按照他们预期的计划在进行,偏偏这个时候,却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活生生的打乱了他们的一切计划。
无奈之下,他们选择了合作,只要樊谨言消灭莫氏,阮氏两族,替他报了灭国,灭族之仇。黎氏一族便世世代代以他樊氏为尊,用不背弃。
很显然,黎氏是想樊谨言把安南交给他们。
樊谨言会同意吗?(。)
0201章,安南亡国()
安南的莫氏,阮氏以及黎氏三族的恩恩怨怨其实跟樊谨言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是,他现在无论是整体实力还是人才储备,都不具备控制整个安南局面。
所以,一个樊谨言需要一个完全听从自己命令的傀儡政权。
莫氏和阮氏在安南延续了上百年的统治,已经根深蒂固,是不可能任由他摆布。
当然,黎氏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至少现在还不具备挑战他威望的能力。
故而,黎氏是最合适成为樊谨言在安南的代言人。同时也是最适合助他一统东南亚各国的马前卒。
想通这些关节之后,樊谨言起身离开大帐,来到集结部队的指挥部。
自从登上安南土地之后,樊谨言就看出南洋这些小国的不但武备废弛,士兵战斗力低下,而且大部分士兵都还是参战之前临时征召的农夫。
所以,要想消灭这些国家简直轻而易举。
但前提是,把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赶出南洋一带。
。。。。。。。。。。。。。。。。。。。。。。。。。
“侯爷。”杨大海见樊谨言走到自己身旁,急忙侧身行礼道:“将士们已经准备好了,是否开炮。”
樊谨言摇了摇头,随手招来一个大嗓门的士兵,在他耳畔轻声说了几句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去吧!”
士兵躬身行了一礼后,便牵过一匹战马骑了上去,打马来到升龙城下三百步停了下来,扬声喊道:“城上的人都听着,彼国国王莫高轩竟敢反对大明商人自由贸易,无视我大明世袭靖海候,镇南大将军,调拨我军大将。。。。。。。。其罪该诛。回去告诉你们的小国王,叫他洗干净脖子等着。当然,如果你们不想升龙城跟建平城一样,半个时辰后,就提着你们国王的脑袋来吧!”
连续喊了三次,才打马回营。
至于升龙城楼上的将士们的表情,下面没人在乎。
反正他们就是案板上任人宰割的肉,软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
樊谨言不可能让士兵就傻不愣登的站在原地等,于是命他们原地自由休息,每人还分了琼州特质的军粮,罐头肉。
其实,并没有过多长时间,连半个小时都不到,升龙城就传来一阵骚动,很快城门被人从里面打开。
紧接着,一队披麻戴孝的大臣和士兵披麻戴孝缓缓走出了城,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花白胡子老头,他双手端着一个蒙上了白布的盘子,在两个年轻的大臣的搀扶下,一边失声痛哭,一边缓缓挪步。
樊谨言会是黎氏动手,没想到是莫氏的老家伙亲自端出来的,难道是莫氏族人自己动的手?
樊谨言始终没有移步,静静的坐在那等候。
几百米的距离,安南人走了很久,才走到离樊谨言十米远的地方停下。
花白胡子老头缓缓跪了下去,双手端着托盘,抬过头顶,哽咽道:“下国臣民,奉上君王人头,只求靖海候放过满城百姓。”
说完,又拜了下去,把头深深的埋在地上。
樊谨言走到老头面前,给了莫姚一个眼神。
莫姚授意,蹲下去揭开了托盘上的带有血迹的白布,上面果然是一颗人头。
人头睁着双眼,满不甘,恐惧和绝望。
莫姚眼神中露出一丝悲戚,又里面恢复常态,起身向樊谨言说道:“侯爷,确实是莫高轩。”
樊谨言点了点头,对老头说道:“你等弃暗投明,本侯很是欣慰,但有一事不明,莫高轩是何人所杀?”
老头抬起头来,惨笑道:“是老夫亲自动手割下了大王的人头。。。。。。。。。。。”
樊谨言一愣,不信道:“你是莫氏族老,于理不通。”
“有何不通?大王不死,升龙必毁,安南必亡,而他同样会死。高轩既然是安南的国王,为了安南,他就应该主动献出自己的生命。”老头说完,突然表情痛苦,捂住自己的肚子倒地缩成一团。
紧接着,他吐出一口黑血,呼吸急促的说道:“我对不起莫氏列祖列宗,唯有一死恕罪,只求侯爷善待百姓。。。。。。。。。”
还没说完,便歪着头,彻底断了气。
后面的人似乎一早就知道老头服了毒,在见到老头断气后,也没有上去呼唤的意思,只是跪在那低声哭泣。
对这种忠心耿耿的人,樊谨言从来都是打心底里尊敬的,于是说道:“安南国王背弃大明,其罪无可恕,将他的人头永久悬与城门之上。老大人的行为令本侯佩服,特许以王室之礼安葬。”
“谢侯爷。。。。。。。。。。”众人原本以为族老会被抛尸荒野,没想到樊谨言会以王室之礼安葬,这是对死者极大的尊重,不但安南群臣,就连莫姚也跟着下跪谢恩。
。。。。。。。。。。。。。。。。。。。。。。。。。
就这样,升龙城以近乎和平的方式被樊谨言占领。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大明将士除了一千人进城接过城防以及宫防,其余大军继续驻守城外大营,对百姓秋毫无犯,也让胆战心惊的老百姓们放心了不少。
当然,樊谨言本人肯定是毫不客气的住到了莫高轩的宫殿里,而他的王后自然被放回娘家做寡妇去了,只是那个所谓的王太后一直未曾露面,像是打算潜心修佛了。
樊谨言是不可能在安南待时间太久,所以懒得废话,直接拍人去通知各地郡守,十日之内不到升龙城述职的,一律杀头
如今国王都死了,那个郡守敢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也就过了五六天,除了倒霉的义安郡守在海军炮击时死了之外,其余各地郡守都一路马不停蹄的赶到王都,接受自己最终的命运。
这些郡守除了黎维佑之外,全是莫氏子孙,在樊谨言眼里,一个个都是案板上的肉,听话的活命,不听话的死啦死啦的。
樊谨言端坐在安南国王的王位上,看着神色紧张的满朝文武和各地郡守,说的第一句就是,“从今以后,安南废除世袭郡守制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