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寻途-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别!明天就动身。我让家里组织一下,跟着过来几个人,到乌苏里斯克就行。也不是什么危险的事儿,四五个人够了。主要是沟通庆安县的地方政府,然后演戏。这事办完了,我们就去满洲里,把那里的后续工作办完。那些军械,也该交给东北的解放军了。”李青山说到。

    “对!咱们还是找黄金为主,其他的都是副业。听说你在寻找那些垃圾军械?我倒是有个地方,不知道你感兴趣不。不用给废品的价,只要给保管费就行。”

    伊万和李青山自从有了上次乌克兰绑架事件后,那就是无所不谈。李青山要找日军遗留的武器装备,自然会和伊万说了。

    “在哪儿?有多少?”

    “嘿嘿!别说我卖关子啊!你上次干了那么大动静,还欠我二十五公斤黄金没付给我呢。钱是我转账咱们用的经费,也就再拖三个月,就要对账了。这笔钱,我就管你要。嘿嘿!谁让你是个财神爷呢?”

    看着伊万奸笑,李青山说到:“你派人去潜水艇拿,二十五公斤黄金一公斤都不会少。你先说东西在什么地方?”

    “是在在朝鲜的平壤,不少都是新的装备。人家金日成听我问,二话不说,全部都白送。我就琢磨着,怎么的也得给个保管费不是?大概有十几个军的吧,具体的没有做统计。你要是感兴趣,我让巴普洛夫带着人去,帮你做做前期的清点工作。你也知道,金日成刚刚建国,手里没有硬通货,才要弄点黄金的。”

    听完了伊万的介绍,李青山没有出声,他在算计着这批武器弹药能值多少钱。肯定不是伊万说的只收个保管费的概念。

    “好!我全要了,让他们开个价,我琢磨一下,立刻就定下来。巴普洛夫现在干什么呢?多日不见,有点想他了呢。”

    “巴普洛夫现在可是个忙人,他替你掌管着‘格鲁乌’呢!自从出事以后,约瑟夫就不让任何人掌握‘格鲁乌’了,专门让巴普洛夫掌管着他们。而他们,现在一部分改编成了‘黑蓓蕾’,你说是不是你的武装啊?”

    “不是,那是全苏联的特种部队,不是某个人的。我已经和约瑟夫谈了,到任何时候都不掌管部队。特别是像‘黑蓓蕾’这样的武装,太招风了。到时候,我把定金给谁?”李青山说完‘黑蓓蕾’的事儿,直接又说到了武器的事儿了。

    “定金给我就行,我列个单子,直接给内务部。钱,走内务部的账。我们会给金日成同等价钱的物资冲账,你知道,我们也缺黄金,不是吗?”

    伊万这么一说,才觉得最坑人的不是别人,正是内务部这帮人渣。合着,绕了一圈,黄金又回到了内务部的手里。

    “这就不是我要管的了,可你们折腾。我能拉到武器弹药就行。你请!”说话的功夫,李青山和肖大河以及伊万,到了院长的办公室门前。

    由伊万出面请假,院长哪有不给假的道理。只不过,院长很惋惜两个爱学习的中国学生。

    出了院长室,李青山和伊万就朝鲜的那批武器达成了价格的共识。这主要是李青山想知道,他手里的那三百公斤够不够用。伊万想都没想,说到:“半吨黄金,这是最少的数量了,不能再少了。”

    确实,这批武器弹药要是有伊万说的那么多,足足能有两吨黄金的价值。以四分之一的价格出售,那就是半卖半送。

    确定了武器弹药的价格,李青山也把心放到肚子里面了。接着他就彼留克和阿留申俩个人的去向问题做了安排。把两个人安排到巴普洛夫的团队里,更能让两个人发挥特长。总比在李青山这给他当后勤官的好。

    伊万也知道,自己派到李青山这里的两颗棋子到寿了。目前,以他和李青山的关系,确实不用再派人跟着李青山他们了,所以伊万痛快的答应了李青山。至于两个人空出来的缺,李青山早就有了人选。

    第二天,给远东的农场发完了电报后,李青山和肖大河以及两个中共社会部的成员去了乌苏里斯克。

    专机到了乌苏里斯克,牛大有、刘喜子、胡建民、刘英宇等人早就等候在了那里。没有麻烦军区司令员米洛舍维奇,他们就在两个社会部人员的带领下进入了瑷珲地界。

    此时的瑷珲比李青山来的时候热闹多了。这里,依然成为了东北解放军的大后方。去找张春来,他下乡招兵去了。没有了办法,还得是社会部的人出面,让相关人员弄了一辆卡车,拉着他们去了北安。

    在车上,李青山和肖大河简单的交代了此次任务的性质,以及让肖大河带着他们怎样配合李青山。

    因为两个中共社会部的成员要求细节,李青山都没来得及问刘英宇他们是怎么找到的弟弟妹妹和他妻子的情况。

    北安,是南北来往的中转站,人员在这里就得乘火车了。因为军需的缘故,火车在这里只有南北各两趟,都还是不准时的。

    等了两个小时的火车,社会部的人员给他们讲解了这次政治任务的重点。首先,李青山必须回到家里,然后由村干部派人把李青山带到县城。紧接着是审问,然后是执行‘枪决’。在然后,李青山被从乱葬岗弄出来走人。经过就是这样简单。

第252章政治任务(二)老家() 
听完了一个姓黄的社会部的人说完后,牛大有站了起来,嘴里骂到:“卧槽!这不就是把我大哥从庆安县的人口簿里给抹去了吗?不干!都是什么他妈的乱七八糟的?你们长心了吗?”

    “哎!护士,你干嘛?这是中央社会部的同志,赶紧给人家赔礼道歉!”李青山站起身说到。

    “不要紧,要是我也有想法。可是,就发布个消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所以,社会部的领导要求务必真实。还让我们照相呢。”说着,黄同志拿出来一个相机。

    “不行!要不用我代替,反正你们的领导也不认识我和大哥。怎么样?”牛大有进一步的说到。

    “好了,反正是演戏,演的真点不就完了吗?至于动这么大的操势吗?都别说了,检票了!”李青山对着大家说到。

    “嗯!都别说了,不还有我这个安全官呢吗?你们,就穿着这身军装等在乱葬岗就行了。枪械什么的,我会事先检查的。”肖大河边走边说。

    陪着两个社会部的同志上了火车,一路无话的到了绥化。北面人烟稀少,到了这里就都能感觉到人们的积极性了。还没有到五月份种地的季节那,地里就全都是人了。

    一打听刚上车的老乡,这个老乡高兴的说到:“以前,那是给地主种地,现在是给自己种地,谁不想秋后来个大丰收啊?都往地里送肥呢。我们家分了三垧地,这不是去城里看看,今年种什么好?听说,城里有改良的水稻品种,先种一垧地试试?”

    黄同志一听,手里多出个小本子,接着李青山的话问到:“老乡,这里的土改进行得顺利吗?地主们的反应大吗?”

    “大!怎么不大?他们剥削不了佃户们了,比死了亲爹还难受。我们屯就有一个,家里有二百多垧地,家里都有看家护院的。可是,共产党一来,他立刻送自己的儿子参了自治军。这样,都没有躲过地被分的命运。后来,听说他的儿子投了什么救国军,被打死了。这户地主也被揪斗游街,家里的护院也都散了。人,现在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老乡笑呵呵的说到。

    听了老乡的话,李青山不知不觉的想到:“家里应该有地了,姐夫家的那三十多垧地可能要不回来了,分个两三垧到是能。以姐夫的能干劲,一家几口人的生活算是有了着落。开始肖大河还给带了一千块大洋,现在看来跟本不用那么多了,二百也就够用了。要是给多了,怕受到牵连,反而不美了。”

    琢磨着老乡说的话,李青山竟然睡着了。这回是他自从找宝以来第二次做梦,上次是去长崎做了个梦见自己的几个兄弟的梦。这回,李青山似乎见着有人用枪指着他,而且还把他打伤了。这又是怎么个意思?

    醒来后,李青山就想着梦里梦见的人和事,一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火车,已经到了绥化站,大家下车倒车,上到了去往伊春的列车。这趟车比往北的车正点,而且列车员是清一水的小姑娘。看来,那里的形式要比这里好得多。

    两个小时后,众人下了火车。车站的出站口,有几个人举着牌子。牌子上面写着:一二三四五,二二三。

    看见了那个牌子,社会部的黄同志说到:“在那里,是我们的人在接站。”

    说着话,黄同志跑上前去,和接人的人说了几句话。这在李青山眼里应该是对着暗号。

    随后,他们跟着那个人来到了县招待所。

    “今天就住在这里,明天去你的家乡。距离这里十四公里,现在叫八区屯。”黄同志对着李青山说到。

    “嗯!看来,你们调查的很清楚,具体位置都一清二楚。跟你们说啊!抓我的时候,尽量背着点我姐,只要他们知道有这回事儿就行。还有啊!事后能不能不通知他们,我在适当的时候把整个事儿告诉他们行吗?”李青山问到。

    “可以,我们只负责带走你,让县公安军‘审问’一下,然后你知道的,你就自由了。但是,从抓你开始,一直到东北的土匪剿灭,你都不能在明面上露面。我说的是在你的家乡。”

    听完黄同志的话,李青山觉得这可以接受,点头同意了他的要求。

    第二天一早,李青山他们一行人就赶往了八区屯。这时候的八区屯正在闹土改,而且给人家当童养媳的张艳芳把婚退了,当起了妇女主任。村干部是随军北上,留下来的陈升斗,两个人正在谈恋爱。

    肖大河领着几个兄弟没有进村,在外围盯着李青山。李青山自己进了村,黄同志和另外两个人远远的跟在了后面。

    按照约定,李青山自己先回家,等到把自己的姐姐和外甥们支出去,黄同志他们才能去‘抓’李青山。

    打听了好几个人,才找到自己的姐夫家。一进到屋里,李青山就有种感觉,家变样了。

    只听见:“妈妈!妈妈!我明天也领着小弟去上学,区里举办的学校可好了。”

    一听,李青山就听出了这是自己的二外甥女艳霞的声音。小姑娘今年才七岁,就嚷嚷着要去读书了。

    “你一个女孩子读什么书?等以后给找个好人家嫁了算了。你小弟还小,等明儿个让他好好读书,好光宗耀祖。快去看看,是不是你爹回来了,老东西就是蔫,从东山里回来都不吭一声!”

    “姐姐,是我。青山啊!”李青山听见姐姐说话,马上在外屋喊到。

    “啊!青山!赶紧进屋,在外屋干什么?”

    “我这不是看着咱家院子大了吗?还有两间厢房,这不是原先那个鬼子开拓团翻译官家住的房子吗?我姐夫干啥去了?”

    随着李青山的问话,他姐姐李双从里屋走了出来。

    “这原来就是人家老张家的房子,我和你姐夫成亲,你那时候还在沈阳当兵呢。你姐夫的爹被气死后,老大影信无踪,你姐夫又老实,房子和地都被鬼子占去了。你上次回来,我们是住别人家的偏厦子。这回土改,是陈干部给要回来的。艳霞也不当童养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