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呼厨泉从云中撤退,收拢部落三百余部,控弦之士也达到一万五千余人。匈奴右谷蠡王乌利之子去卑逃到朔方郡大城一带方才躲过一劫,以在族中之名望,收拢逃难而来的族人,以右谷蠡王之名兼并百余部落,聚集控弦之士万余。
呼厨泉、去卑二人惧幽州大军来攻,只得谨守部落,广布探马。
是时,京师洛阳,董卓鸩杀何太后,葬于城外。自此每夜入宫,夜宿龙床。又率军出城,劫掠村庄。司隶校尉刘嚣
中平六年十一月东郡太守乔瑁诈作三公移书于各州郡太守、刺史痛陈董卓之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曹操自帝都洛阳逃回陈留,得陈留富商卫弘相助聚兵数千,阳平卫国人乐进乐文谦,山阳巨鹿人李典李曼成前来相投。曹氏宗族子弟曹仁、曹洪,夏侯氏兄弟夏侯惇,夏侯渊各引壮士千余前来相会。
是时,袁绍得乔瑁矫诏,乃聚集麾下文武,引兵三万响应。
冀州牧韩馥得书,请诸从事问曰:“今当助袁氏邪,助董氏邪?”
初,韩馥初到冀州闻常山太守刘子惠贤能,便表其为冀州治中从事。刘子惠闻听韩馥之言,怒曰:“今兴兵为国,何谓袁、董!”
韩馥听后一时惭愧不已,然心中已对刘子惠感到恼怒。
子惠复言:“兵者凶事,不可为首。今宜往视他州,有发动者,然后和之。冀州于他州不为弱也,他人功未有在冀州之右者也。”
韩馥听其说的有理,便以其之策作书于袁绍,俱言董卓之恶,听其举兵。
然,韩馥心中已对刘子惠忤逆自己深恶之,只是为了爱才之名声并没有当场对刘子惠做些什么。
是时,兖州刺史得知此事,写信俱言其责,韩馥恐惧,俱归罪于刘子惠,欲斩之以脱其罪,别驾从事耿武以死相逼才让刘子惠得以免死。
刘子惠因此被免官身披囚衣,驱赶至宫外,忧愤而死。
148章牵昭论势()
单说那刘惠刘子惠被韩馥驱赶忧愤而死,以刘子惠之名望尚且如此,这令韩馥麾下众人心有余悸,冀州诸郡更是对韩馥颇有怨言,消息传至中山。中山国众人更是群情激愤,以都尉身份暂时执掌太守之职的赵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一面安慰郡中众人,一面忙命人传信幽州。
信,摆在书台之上,已经打开,戏志才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心中犹豫不决:虽说赵云是主公之结义兄弟,但中山毕竟不是幽州治下,就是幽州牧士徽也无权过问,只能声援而已。如今这冀州牧韩馥应招起兵声讨董卓,与渤海太守袁绍、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张邈、曹操等人占据大义共同举兵讨贼。若在此刻出兵冀州将会陷主公于不义之地。
想到此处,戏志才不由得苦笑起来,若是主公在此当会如何?主公?戏志才两眼突然明亮起来,主公临行前不是给过自己一个锦囊么?还戏说这是顶级谋士所惯用伎俩,姑且一试。
戏志才慌忙打开锦囊,一时间竟然呆住,却只见那锦囊之中写道:“刘子惠身死,冀州不安,传信赵云以复仇之名据中山自立,出兵常山、河间二郡,可令刘辟率范阳之兵打中山之旗号往助,聚幽州之兵应诏震慑冀州。”
这是巧合么?戏志才不知道,戏志才知道的是自从跟随主公士徽以来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应验,程昱的到来不是就已经说明了吗?虽然不知道数年前当时主公和程昱打的赌,但恐怕也是惊世骇俗,不然那程昱也不会闭口不言,就连程昱之子程武也对此三缄其口。
想那么多做什么?戏志才回过神来,忙命人找来士孝、关羽、典韦等人商议此事。典韦对此事并无主意,只是道主公说如何就如何!关羽早听得并州各路人马杀的匈奴人、乌桓人不要不要的,心中痒痒的不得发泄,此时正好有个机会,恨不得和刘辟对调一下由自己率军前往冀州中山与赵云一起征讨韩馥,只可惜当戏志才把士徽锦囊拿出之后才算是死了心。这,让关羽颇为心痒难忍。
这幽州蓟县之重,关羽心中明了,众人也都明白。
当下众人人定下计议,由戏志才传信赵云据中山自立,以为刘子惠报仇之名声讨韩馥,待刘辟兵到,出兵河间、常山二郡。由关羽为主将抽调各部共计两万兵马,陈兵范阳,震慑冀州。典韦与戏志才率一万兵马坐镇蓟县,镇守后方。
赵云接到传书已经是数天之后,当即召集众人以复仇之名义起兵,细数韩馥之恶行,择日征讨韩馥。
两日后刘辟率幽州五千精锐赶到卢奴(中山国治所)与赵云会合,士孝也赶至中山卢奴二人商议完毕。由赵云引军一万兵发常山,刘辟引军五千兵发河间。中山卢奴则由赵云副将赵安率五千兵马镇守。
士孝则启用雪鹰大造舆论,言韩馥嫉贤妒能,残害士民,先前克扣袁渤海之军粮、限制其举兵讨董贼,如今之所以应诏征讨董贼实则是为天下义士所逼,不得已而为之。其行可诛!其心可诛!一时间冀州各郡人心惶惶,与冀州牧韩馥离心离德者不在少数。
河间王刘陔国相沈景、常山郡太守宋泓、安平国相沈浒字仲高等人听闻,忙召集郡国幕僚前来商议。
时,安平观津人牵昭牵子经护送原车骑将军何苗长史乐隐(牵昭师尊)尸体还乡,道遇山贼,众人皆逃,唯牵昭垂泪恳求,贼感其义,放其离去,由此名声鹊起。安平国相沈浒,闻听其名,遂征辟其为府中从事。
“国相,董贼倒行逆施,理当讨伐,然今大汉主弱而臣强,犹如周天子之与春秋战国之时,其后天下诸侯将纷战不休。安平国弱,需寻一强者依附。冀州牧韩馥韩文节怯懦而嫉贤妒能必不长久,袁渤海乃四世三公之后,虽名满天下,然其野心不小,如今汉室之祸乱皆因之而起,如今聚兵讨董不过是借此机会提高名望,收拢袁氏门生,其后必然图谋冀州。”信都城,国相府中牵昭侃侃而谈,谈及袁绍,心中不免有些苦涩,是因为袁绍害死了自己的师尊还是别的什么,但这并没有让牵昭掺杂太多的感情因素在里面,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子经说的不错,这袁渤海确实是有野心之人。不过子经为何不谈中山都尉赵云赵子龙聚兵自立之事?据闻其正率兵准备征讨韩馥,不知这二者谁能胜出?”沈浒点头,忽然问道。
“这个中山都尉赵云么?”牵昭不是没有想到,而是不知道如何说起,见国相沈浒问起,皱了皱眉头说道:“国相可知这中山都尉赵云之身世?赵子龙乃常山真定人,寒门出身,以军功而拜中山都尉,这只是其一,其令一个身份则今幽州牧之结义兄弟,君不见那赵子龙刚刚自立,那幽州大军便聚兵声称讨伐董贼?名为讨贼,实为赵子龙助威。背靠幽州,赵子龙便立于不败之地,这常山又是赵都尉之家乡,恐怕会不战而降,宋太守虽然清正刚烈,但人心向赵,由不得不从。反而是国相之弟河间沈国相”牵昭欲言又止,牵涉到国相之弟,自然不便多谈。
“子经尽管说,吾也知吾弟沈景在河间两难的处境,在河间境内如今有州牧韩文节麾下赵浮、程涣二人率一万兵马驻守成平本为监视袁渤海,如今倒成了掣肘河间。”沈浒叹道。
“国相也不必太过忧心,这赵云赵子龙出身幽州军,军纪严明,其人虽然年轻,但颇受幽州牧士效天之影响,必会礼贤下士,若令弟投之必然会受到礼遇与重用,况且这所谓的复仇之事背后少不得幽州是有意而为之,可以说这是为日后幽州军南下而准备,若日后赵都尉回归幽州,这何尝不是一个好的出路?”牵昭心有所感,心道以幽州的兵强马壮或许用不了多久整个冀州都会归于幽州治下,此时不投,更待何时?但他不能明明白白的说出来。
“嗯,子经说的没错。我这就书信一封与三弟,劝其投靠幽州。”沈浒默然良久方才说道。
“国相,此举不妥,若如此做,恐怕会陷幽州牧于不义之地,不若响应赵都尉讨伐韩文节,顺理成章的归顺。”牵昭提醒道。
“呵呵,关心则乱,如此甚好!”沈浒摇摇头,暗道自己怎么忘了这回事。以幽州之强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兵进冀州,自己令弟弟直接投靠幽州,这不是把事情挑明了吗?
149章冀州风起()
安平国相沈浒计议已定,便手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传于河间国相沈景,又令郡国都尉招募兵马以防不测。
常山郡太守宋泓召集众人商议中山赵云发兵常山之事,正如牵昭所说一般郡中众人一致请求太守响应中山檄文,与赵云合兵一处共讨韩馥。宋泓无奈,只得发表讨韩檄文,开城迎接赵云兵马到来。
河间王刘陔、国相沈景也不是傻子,刘辟五千兵马未到乐成,便闻听河间响应中山都尉赵云,起兵征讨韩馥。是时,沈浒之书信尚在路途之中。
冀州兵曹从事赵浮、程涣二人听闻河间国起兵讨韩,虽有心前往乐成灭掉河间国,然一无冀州牧韩馥军令,二无十足把握,这河间国相与安平国相乃是亲兄弟,难保不前来支援,灭河间不成,反而逼反安平,得不偿失。此时中山又有五千兵马前来,恐其断了自己后路,只得引军南撤。
数日间中山、常山、河间三郡国起兵反韩,安平国、巨鹿、清河、魏郡、赵国五郡国虽未明确表态亦是暗流涌动。渤海郡袁绍见冀州激荡,虽有心吞并冀州,然刚刚应诏讨董,若此时发兵攻打韩馥,说不得落得个不义之名。人家反韩那是因为刘子惠曾经为中山太守,其麾下众人报仇无可挑剔,虽明知这背后有幽州之因,然亦毫无把柄可抓,再者幽州兵强马壮也不是袁绍所能招惹得了的,是以袁绍聚兵渤海按兵不动。
冀州治所魏郡邺城,韩馥惧,召诸臣属商议对策。
“今中山赵云、河间沈景、常山宋泓不尊州命,名为刘子惠报仇,实则欲割据自立,诸位有何教我?”韩馥强做镇定而言道。
“使君宜安抚为宜,刘子惠在冀州名声甚佳,虽不是使君所杀亦是因使君而死,当厚葬之,然后遣使安抚各郡县。以讨董大义之名,令赵云、宋泓、沈景等人暂时罢兵,不予追究其责。另遣使至幽州结为盟好,如此冀州始得安宁。”韩馥麾下从事辛评道。
“仲治之言差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义虽不才也不惧那些叛贼,以冀州兵强马壮何惧那区区三万余郡县之兵?韩使君若有心相抗,某愿为先锋!”韩馥麾下大将鞫义道。
“鞫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赵云于中山自立虽兵马不多,然其出身于幽州军,又为幽州牧之结义兄弟,就算将军败之又如何?若惹怒幽州,以幽州军之强盛,将军能挡之?”辛评沉声说道。
鞫义听辛评如此说,一时无言以对,闷声退到一旁。
韩馥曾为御史中丞,今又坐上州牧之高位也不是愚笨之人,自然清楚这冀州之事必然与幽州有关。只是冀州虽人口众多,然兵马却不多,除却鞫义之外又无领兵之大将。幽州兵强马壮,更有黄忠、关羽、太史慈等大将、荀攸、戏志才、田丰等谋士,昔年曾打得十余万乌桓人丢盔弃甲而臣服。具传闻,九月至如今十万幽州军,数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