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37全球速递-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约翰,你来得正好。事情很紧急,再晚一点我们就不打算等你了。”布尔少将说道:“早上刚刚收到的消息,英国人拒绝了意大利人提出调停建议,丘吉尔内阁决定与德国人继续战斗下去。”

    无论是出于前世的记忆,还是这辈子他对丘吉尔的了解,约翰都无比确信,这头英伦斗牛犬是绝对不会轻易认输了。他对这种布尔少将的话丝毫不感到吃惊,他甚至已经预感到对方接下来会说什么了。

    “丘吉尔首相以一名海军老兵的名义给罗斯福总统发了一封电报,恳请我们给予帮助。”说着,布尔处长将一份物资清单递给了杰罗。

    “他们现在什么都缺,食品、布料、燃油、铝、铁、橡胶等等。但是最缺的还是武器,英国远征军正在从敦刻尔克撤离,但是他们的装备大概是回不来了。伦敦现在已经开始挨家挨户搜集平底锅来制造飞机,拆除花园铁栅栏来制造步枪了。”

    约翰前世曾经看过这方面的趣闻,在1940年夏天的废旧金属回收运动中,连伦敦市政厅和维多利亚教堂墓地的铁栏杆都被拆掉回炉了,只有白金汉宫的栏杆仍然神圣不可侵犯。

    未来的那位女王陛下,今年刚14岁的伊丽莎白公主也加入了这场运动,曾经骄傲地向媒体展示过她带着仆人们搜集来的成堆“废旧金属”。

    “丘吉尔告诉总统,他计划将英国的武装力量扩充到125万人,此外还有为了对付德国伞降部队招募的50万地方防御志愿部队(LDV)。这些人再加上从敦刻尔克撤回的那些徒手部队,他们至少还缺少80万支步枪,还有相当数量机枪、火炮和装甲车辆。”

    布尔少将在提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不由地感慨了一下:“到现在我们自己的陆军都还没有80万人呢。那帮孤立主义者一听到要扩军、延长服役期就开始骂政府是战争贩子。年底大选前,罗斯福总统也只能安抚他们,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英国人一向不怎么重视陆军,物资储备本来就不多。现在德国人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他们才开始着急。”对于英国的情况,约翰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我听说LDV招募公告发出当天就有25万人去当地警察局报名。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武器和制服发放给这些人,甚至连制作臂章的布料都不够。有些人只能在便装袖子上用颜料写上LDV的字样,连展览馆里那些60年前祖鲁人战争时期的老式步枪都被人拿出来了。”

    这些小道消息都是小约瑟夫·肯尼迪告诉他的,他的老爸约瑟夫·肯尼迪是目前的驻英国大使。这位爱尔兰裔天主教徒大使,对目前英国的情况十分悲观,曾多次向国内报告英国将很快输掉这场战争。

    虽然约翰他们这些老牌富豪家族,普遍对跪舔罗斯福的老肯尼迪(找人代笔写了本叫《我支持罗斯福》的书,还把罗斯福对此书的批语装裱起来挂在家里)有些瞧不上,但并不妨碍他对小约瑟夫的欣赏。

    在约翰看来,这个热爱飞行的棒小伙子可比他那个体弱多病的弟弟(约翰·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强多了。

    “所以我们得抓紧时间,否则英国佬真撑不住投降了,我们就得自己面对希特勒那个疯子了。”杰罗看完了那份清单,把它递到了克劳福德手中。

    “50万条步枪,还有2万挺轻重机枪!”克劳福德被清单上的数字吓了一跳,“上次采购委员会来的时候就把我们的库存基本搜刮光了。这一个多月,柯尔特和雷明顿兵工厂最多也就可以生产一万五千条步枪,春田兵工厂可能会多一点,但也不会超过两万五千条。我们上哪去弄50万条步枪给他们?”

    “想尽一切办法,总统已经下了死命令,赫尔国务卿正在跟他们谈判,让他们用海外军事基地来换这批物资,所以我们必须拿到。”布尔少将透露给他们一个秘密。这次英国人可能会将大西洋和加勒比地区的全部130个海外军事基地都转让给美国,租期99年,租金免费。

    “海军那边为了这些军事基地已经疯了。他们把自己封存在巴哈马基地的全部物资,包括大批老式防空火炮和50艘退役驱逐舰全拿出来了。看着吧,过不了几天,巴哈马基地除了大门什么都不会剩下了。”

    海军的做法给了约翰灵感:“这倒是笔划算的买卖,我记得补充兵司令部那边不是有批淘汰下来的旧枪吗。海军能用老式驱逐舰我们干嘛不能用旧枪?英国人以前看不上这些旧枪,现在他们连那些爷爷辈的老枪都拿出来了,应该不会再拒绝用我们淘汰下来的二手货了吧。”

    他的想法得到了布尔处长和杰罗上校的支持:“罗伯特,那批旧枪大概有多少?”

    之前那批换装是克劳福德亲自负责的,他对淘汰下来的武器数量非常清楚:“大概有17。8万支步枪,机枪的数量比较少,不到6000挺。”

    “不错,再搜刮搜刮,就差不多已能凑够一半了。年底前凑齐所有物资应该不难。”布尔少将对此很满意:“回去抓紧行动起来吧。杰罗负总责,罗伯特负责筹备物资,运输计划这块,约翰你来负责。这方面你比我们都在行。动作要快,我们必须在英国人撑不住之前把东西给他们送过去。”

    “是,长官!”约翰三人立正敬礼后离开了处长办公室。接下来这段时间他们的工作将非常艰巨,他们三个还得好好商量一下如何分工配合才行。

第四十五章 两个“洗地”高手() 
敦克尔刻,6月4日,清晨。亚历山大少将乘座着一艘高速摩托艇巡视着海岸线,以确认所有英国远征军士兵都已经撤离。然后他返回码头区并乘船前往多佛,成为最后一名离开敦克尔刻的英国军人。

    在他身后,敦克尔刻已经成为了一个布满火焰的可怕地狱,厚重的油烟从燃烧的车辆和物资上升起。而再远一些的地方,法军第1集团军依然在明知自己已难以脱身的情况下拼死坚守阵地。

    在过去的7天中,合计有222艘海军舰艇和大约800艘民间船只加入了这次撤退行动,超过33万人从这个港口逃出了生天,6。8万人在撤退中阵亡、受伤和失踪。

    戈林曾吹嘘他的德国空军将消灭英国远征军。但是这些“帝国雄鹰”遭到了英国皇家空军的殊死抵抗,而且经常因恶劣天气而停飞。戈林在7天里失去了150架飞机,皇家空军损失了106架。从数量上英国人似乎占了点便宜,但是德国人仍然有1000架飞机可以使用,而英国人至少有三个精锐战斗机中队已经从皇家空军战斗序列中彻底消失了。

    在约翰看来,敦刻尔克大撤退与其说是一场战役,倒不如说是在德军穷追猛打之下被逼无奈的逃亡之举。如果不是法国人的牺牲、松软的海滩(航空炸弹的弹片难以有效散飞,杀伤力大大减低)与大雾天气,以及坦南特海军上校的神勇表演(率领12名军官和150名士兵,成功领导组织了30万人登船),英国远征军差点就被德国人彻底留在了这片海滩上。

    即便如此他们也丢掉了几乎全部的武器装备,而在目前几乎不可能再次得到补充。皇家海军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共有6艘驱逐舰和243艘其他船只被击沉。

    至于英国皇家空军更是伤筋动骨。到了最后几天,不仅是“喷火”、“飓风”、“无畏”战斗机中队,就连“哈德逊”轰炸机、双翼“箭鱼”鱼雷机,甚至侦察机都投入了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丘吉尔再一次教会了约翰什么叫政治家的智慧。一场舆论风暴成功地把这次大溃败包装成了“奇迹般的解救”。英国民众开始将这些敦克尔刻的幸存者当作英雄而不是败军来欢迎,不断给他们送上茶、食品和香烟。

    在BBC的广播节目中,丘吉尔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仅管英国即将面临入侵的威胁,但拿破仑入侵失败了,希特勒也将失败!”

    约翰也承认,如果英国远征军的主力无法撤回英国,对于英国而言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现在英军虽然失去了大量的装备和军需物资,但为以后的战争保留了一大批具有战斗经验的官兵。这些回到英国的官兵,将会成为日后反攻的骨干力量。

    但是,这两天英国人接连举行的多场大型庆祝活动,还是让受到前世东方思维影响的约翰有些跟不上英国人的思路。明明被人打得丢盔弃甲,却像打了大胜仗一样来庆祝,不知道的还以为海峡对岸的德国人才是战争的失败者呢。

    不过英国政府的这次“洗地”行动效果似乎出奇的好。也许是英国民众迫切需要给自己找点自信心,不管约翰信不信这些官方的宣传,反正他们是信了的。一个又一个被媒体塑造出来的“英雄人物”,成为了人们争相讴歌和传颂的对象。

    比如约翰手中报纸上的这段报道:“安德鲁上尉指挥着他的连队,打退了德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当侧翼友邻部队出现缺口,他又主动率领36名士兵,赶去支援,击退了至少500名德军。最后当他的部队弹药消耗殆尽,他才带着仅存的8名官兵,在深至下巴的水里艰难跋涉16000米,回到后面的阵地,并很快再次投入了战斗……”

    在报道的最后,作者骄傲地宣布这位哈罗德·安德鲁上尉已经被乔治六世授予了英国联邦军队的最高荣誉——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今后,人们在提到这个上尉姓名的时候,都必须在之前冠以“V。C。”的称谓,以示尊敬。

    除了军人,一些积极参与撤退行动的平民也被媒体广为传颂。BBC甚至将在英吉利海峡沉没的游艇“布莱顿女孩”号的故事改编成了广播剧。盛赞他们毅然“离开清白的世界,航入地狱之火去拯救我们的士兵。现在这艘小汽船,如同她所有被击毁的勇敢的姊妹们一样,成为不朽。”

    虽然约翰个人认为这些报道有些过于煽情,但英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确实因此高涨起来。各地的征兵登记站都开始排起了长队,甚至有一批残疾的一战老兵因被征兵部门拒收而去国防部门口示威抗议。

    约翰这边还在感慨丘吉尔的“洗地”能力,一位美国的“洗地”高手再一次刷新了他的三观。

    这位高手就是罗斯福总统。自从英法联军节节败退之后,美国民众的危机感也开始逐渐增加,对加强本国国防力量并不太排斥了。但是在是否介入欧洲的战争,介入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上,依然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罗斯福自打宣布自己将打破总统只连任两届的惯例,参与今年年底的总统选举之后,在这方面就变得更加小心。特别是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杜威和塔夫脱不断攻击他将把美国带入战阵深渊的时候,罗斯福不得不站出来安抚民众,公开表示美国绝对不会介入战争。

    这一次,罗斯福为对英国人的武器援助计划想出了一个绝妙的避开《中立法案》武器出口条款的借口——租赁。在他的口中,英国人这次不是购买武器,而是以130个海外军事基地为抵押,向美国政府租赁借武器。

    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如果你的邻居家里着火了,而你手里恰好有一根可以用来救火的水龙带的话。你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