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37全球速递-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期间,这种卡车作为美国对苏联援助计划的一部分,连生产线一起被大量出口到苏联。新中国成立后,又被苏联专家带到了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卡车的主力车型。这次之所以转而订购道奇卡车,约翰是想以此和克莱斯勒本人拉上关系。
克莱斯勒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克莱斯勒在美国工商业界是个传奇人物。他早年是太平洋铁路公司的一名机械工学徒,后来从工长—总工长—主技师一路升职,33岁就成为了芝加哥大西方铁路的负责人。和他相比,约翰在辛辛那提分公司的那点成绩简直不值一提。后来,克莱斯勒跳槽到通用汽车旗下的一家别克工厂担任厂长。虽然转了行,但克莱斯勒的升职曲线却没有因此停止,他很快就当上了别克的总裁,甚至最后成为了通用汽车公司分管所有工厂生产的高级执行副总裁。
1919年,克莱斯勒因与通用汽车总裁威廉·杜兰特意见不合而宣布退休。但他在汽车行业里名气太大了,很快就有一家频临破产的公司——威力斯公司请他出山。克莱斯勒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让这家公司起死回生,在业界赢得了“公司医生”的美誉。威力斯公司恢复正常后,克莱斯勒拿着200万美元的天价佣金开始了他的第二次退休生活。但是不久,又有一家病入膏肓的企业找上了他——麦克斯韦摩托集团。这次,克莱斯勒干脆把它买了下来,通过并购重组成立自己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1937年这会,克莱斯勒已经超越了福特,成为仅次于通用的全美第二大汽车制造商。而沃尔特·克莱斯勒本人现在正为自己的第三次退休做准备。约翰之所以要跟克莱斯勒拉上关系,是因为他一直与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以及它旗下的卡车运输公司——即刻运输(OverniteTransportation)关系密切。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又掌握着连接美国东西部的铁路大动脉。7月初,在克莱斯勒的牵线下,约翰通过股份置换协议,成功地利用手中的太平洋铁路公司3。7%的股份换取了对即刻运输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但这只算完成了计划的一半。
7月16日,约翰又来到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总部。在筹备公司的时候,哈罗德曾对约翰提议出售一部分股份给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财务总监雅各之前一直在就此事与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谈判。最初的设想是纽约中央铁路公司以75万美元的价格收购20%的联邦快递公司股份。但是现在,由于约翰大手笔的追加资金投入,联邦快递公司的股本已从最初的120万美元增长到了超过1000万美元,这个方案显然不合适了。所以,约翰这次拿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约翰向哈罗的提议,将单方面注资改为交叉换股。约翰这次打算拿出40%的联邦快递公司股份来进行置换。在此之前,约翰已经将一部分公司股权转到了妻子阿黛尔手中。所以一旦置换完成,持有40%股份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将成为联邦快递的第一大股东。而相应的,联邦快递公司也就成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相对控股子公司。约翰知道,这样做很有可能让自己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但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纽约中央铁路公司遍布中东部各州的铁路网络,他别无选择。
不过,约翰也不会白白便宜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他要求在这次股份置换中,至少获得不低于5%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股份。这样,再加上他委托岳父德加洛在二级市场上收购的一部分股票,约翰就能够在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董事会里占据一个席位。这样做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就是约翰和哈罗德两个人所持的股份加在一起可以超过了30%,虽然离绝对控股还很远,但已经是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公司股东会的走向。
哈罗德对约翰的大手笔感到十分震惊。但一想到范德比尔特家族能够进一步夺回对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控制权,完成自己多年的夙愿,哈罗德真个人都兴奋起来。他表示会尽全力促成这次交叉换股协议的达成,并亲自打电话与家族几位掌权人沟通,为约翰在二级市场收购公司股份提供资金支持。
9月10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谈判,联邦快递公司终于与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签署了交叉换股协议。9月25日,在公司股东会上,约翰凭借所持有的7。5%公司股份,顺利进入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董事会。同日,约翰被任命为旗下子公司——联邦快递公司的董事长。至此,约翰的才算完成了他的整个计划,成功建立了连接美国几大工业区的物流运输网络。
10月1日,联邦快递公司正式与西屋电气公司签署了一揽子物流运输服务协议。10月中旬,联邦快递一口气在芝加哥、匹兹堡、费城、圣路易斯和旧金山开工建设了五个巨型仓储中心,并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以及西部沿海各州设立运转中心和货车配送团队。1937年最后的这三个月里,联邦快递公司一直在以肉眼看的见得惊人速度快速成长。等到圣诞节前夕,西屋电气公司的第一批货物从匹兹堡工厂运抵洛杉矶时,联邦快递的雇员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000名。
第十六章 洛杉矶之行()
1937年12月22日的上午,洛杉矶市郊。约翰带着沃尔特、唐纳德等一票联邦快递公司高层,出现在了当地一家专门生产大功率工业排气扇的工厂门前。和他们一起的,除了这家工厂的负责人,还有西屋电气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的代表,以及近百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联邦快递公司的卡车队伍缓缓驶入工厂,车上装载的是工厂从西屋电气公司订购的3000台大功率电动机。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么大的订单一般都没有现货。西屋电气公司位于匹兹堡附近的电动机生产厂需要先根据订单安排生产,再将货物运到洛杉矶,这期间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如今采用了联邦快递公司的批量物流模式,电动机生产厂可以开足马力生产,产品被先行集中存储在分别位于底特律和费城的两座巨型仓储中心里。在接到订单后,联邦快递公司第一时间就凑齐了3000台电动机,连夜通过铁路运输到洛杉矶,仅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笔东西横跨整个美国的交易,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不止十倍。
当这家工厂的负责人在货物接收单上签字的那一刻,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联邦快递公司的第一单生意,它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约翰所倡导的“划时代”的供应链物流模式终于成为了现实。现场的所有人对这种新物流模式的高效感到震惊,因为这意味着采用这种物流模式的企业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压缩生产成本,从而在与同类型企业的竞争中取得显著优势。在经济增长因为美国政府的收支平衡政策再度陷入停滞的1937年,这种优势足以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
媒体记者手中的相机闪光灯在响个不停,所有联邦快递公司的高层都被他们包围的水泄不通。约翰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沉着地应对着媒体记者的采访。这几个月,约翰过得太不容易了。“惊天计划”的每一个步,约翰都走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让他倾家荡产。有时候夜里他也会想,自己干嘛要自找苦吃,和很多家族成员一样安安稳稳地做一个富家翁,一辈子混吃等死不好吗?
可是现在,约翰感觉自己的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倒不是说这单生意给他赚了多少钱,实际上刨去各种运输成本,这其中的利润少的可怜。约翰自己也清楚,以美国如今的整体经济形势,在欧洲爆发战争之前,他基本上都是在赔本赚吆喝。之前为了在二级市场上收购铁路公司的股票,他通过家族在商业银行贷了大笔的款子,一下子就从千万富翁变成了“千万负翁”。公司这一两年的收入能够支付得起银行贷款利息就算谢天谢地了。约翰现在获得的巨大满足感,来源于社会和市场对他的认可。这让他知道,虽然自己不是内裤外穿的超人,没有拯救地球的能力,但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某些方面改变这个世界。
“祝贺你,范德比尔特先生!”西屋电气公司的副总裁安东尼奥从人群中挤过来,对约翰伸出了右手,“五天的时间,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也祝贺你,安东尼奥先生!”约翰用力地握住这位西屋电气高层的手,“希望联邦快递今后能为西屋电气提供更多更快的物流服务。”
“我很期待,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简短的庆祝仪式后,约翰一行乘车离开了这家工厂。约翰相信,通过媒体的宣传,今天这里发生的一切过不了几天就会在全美产生轰动效应。当时候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挥舞着支票本找上门来,现在坐在前排副驾驶位置上的小汤姆就是明证。
原本根据约翰与老托马斯·沃森达成的约定,小汤姆在联邦快递刚成立的时候就会过来的。不过后来发生了汽车工人罢工事件,这件事也就跟他的“福特计划”一样不了了之了。但等到10月2日,联邦快递公司跟西屋电气公司签署运输协议的第二天,小汤姆就被他老爸连同IBM与联邦快递的合作意向书一起,主动打包送上了门。老托马斯·沃森是个精明的老派商人,嗅觉一等一的灵敏。虽然行事风格有些过于老成持重,但一旦瞅准了机会,动作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小汤姆在联邦快递公司里的职务是航空运输部部长兼约翰的特别助理。不过这个航空运输部现在还停留在纸面上,目前只有一架二手的道格拉斯—DC2飞机。而这架飞机迄今为止运送的唯一“货物”,就是约翰他们这帮公司高层。美国国土面积实在太大了,约翰他们只能频繁地乘坐飞机往来于设在各地的仓储中心和运转中心。所以,小汤姆现在的实际职务其实是约翰的跟班和公司公务机的驾驶员。不过他倒是对这种每天飞来飞去的工作很满意,而且最近公司在全美遍地开花的“大场面”也让这个小伙子觉得比从前上门推销打孔机刺激多了。
这会,约翰和小汤姆是要去见一个老朋友——霍华德·休斯。休斯比约翰小一岁,是他和小汤姆加入的那个飞行俱乐部的创始人。休斯18岁那年就辍学接管了父亲的企业,成为了美国“休斯工具公司”董事长。1926年休斯买下了125家电影院的经营权,从此进入好莱坞,并成为了电影公司董事长兼导演,参演和拍摄了几十部电影,是奥斯卡的常客。
虽然身为美国数得上的富豪和电影大亨,霍华德·休斯最大的兴趣却是在驾驶飞机上。1932年,休斯创办了自己的飞机公司,约翰之前在加州航空工业的股票有一半休斯飞机公司的。1937年1月18日,就在约翰穿越过来的前几天,休斯驾驶着自己改进的H1B型飞机,仅用了7小时28分25秒就成功实现了横越美国大陆的不着陆飞行。休斯因此成为了闻名全美的“飞行英雄”,还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接见。小汤姆对这个传奇“老大哥”非常崇拜。
不过,约翰这次可不是来找休斯买飞机的,他是来帮宝贝女儿艾拉弄一份圣诞礼物的。这段时间,约翰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回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