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37全球速递-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约翰起身,以共济会的礼节对凯泽的夸奖表示了感谢。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对共济会成员的这种“救世主”思维习以为常了。有些时候,他也会不由自主地用“上帝”视角看待问题,认为自己有责任改造这个世界。
“凯泽,你之前说遇到了个小问题,有什么是我能够帮忙的吗?”约翰终于忍不住打听起凯泽的来意。
在凯泽的示意下,汤普森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是这样的,我整理了一下,建造这样一艘万吨货轮,总共需要50多万个零部件。这里面有40%左右需要从外面订购,涉及6个州的128家分包商。如何能及时准确地将这50万种零部件送到造船厂去是个难题,尤其是里面还包含了相当一部分超规格零部件。”
约翰明白凯泽找他是要干啥了。不就是给他的造船厂设计一套物流解决方案嘛。这对凯泽他们来说是个难题,对约翰和联邦快递公司来说,那都不叫事。只不过是零件种类多一点,体积大一点而已,联邦快递公司吃的就是这碗饭,还能被这难住了。
“约翰,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不只是诺克斯,我的很多朋友都说只有你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凯泽继续给约翰灌迷魂汤了,“大家都说以联邦快递现在的成就,你会是下一个科尼利尔斯。”
“你放心好了,明天我就让公司的运输专家跟你们联系。一定尽快拿出让你们满意的解决方案。”约翰拍着胸脯向凯泽他们做出了承诺,“联邦快递,使命必达。在这方面没有人能比我们做得更好。”
“我就知道你会有办法。”凯泽高兴地为约翰断了一杯白兰地,“预祝我们合作成功!”
将杯中的酒一干而尽后,约翰借机问了汤普森一个问题:“最近联邦快递公司在进行海陆集装箱联运的实验。不知道你这次设计的货轮能够改装成集装箱运输船吗?”
近一年,20英尺集装箱已经在联邦快递的公路和铁路运输中使用得很普遍了。汤普森对此并不陌生,他想了想,说道:“恐怕很难,英国人要求的燃煤蒸汽机太占地方了。不过我知道有一种油轮很合适,并不需要做太多改动。”
“怎么,约翰你要照顾我生意吗?”凯泽笑着说道:“你要从我这订购,保证给你一个满意的折扣。”
“暂时还不需要,目前只是小规模试验阶段。不过军方对这个很感兴趣,英国那边,贝文大臣已经开始考虑在弗利克斯托新建一个专门的集装箱码头了。”
约翰这可不是在忽悠凯泽,萨默维尔把他给的那些资料送回国内后,贝文大臣就亲自召见了正在英国考察的利斯,询问了有关施行集装箱联运的可能性。
当约翰把自己关于集装箱水陆联运的设想简单解释了一遍后,凯泽也动心了。直觉告诉他,这将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
“汤姆,我这次准备在波特兰和里士满新建两个大型船厂。波特兰那边已经定下来了,我和托德船厂各占35%股份,巴思钢铁占30%股份。里士满那边本来也是准备按这个比例来的,但巴思钢铁那边资金出了点问题,你有没有兴趣接手?”
历史上,凯泽公司最后出资持有了里士满造船厂剩下的65%股份。但是这会儿,凯泽有了新的选择。他想利用巴斯钢铁放弃的股份把约翰这个潜在的大客户绑上自己的战车。
对于凯泽递过来的橄榄枝,约翰也心动了。联邦海运要想发展,必然要打造一直庞大的运输船队。只不过他现在不急于买船罢了。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用白菜价处理了2000多艘货轮,还有很多实在卖不出去,最后只能以不到1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拆船厂。所以,约翰只要耐心等战争结束就好了。要是现在从凯泽这里买船,那他可真是脑子进水了。
但是现在,凯泽邀请他加入造船业,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就算把掺股一家大型造船厂对联邦海运将来发展的意义搁到一边,光未来几年间,里士满造船上制造的上千艘货轮和几十艘护航航母的利润就足以让约翰动心。要知道,到战争后期,凯泽不仅将自己的造船厂扩建到了7架,还有闲钱为雇员建立了一个包括19家医院在内的医疗保健机构,给100多万人提供了医疗保障。
“荣幸之至,凯泽。我会让人尽快跟你们联系的。”约翰再次端起酒杯,今晚的收获真是太令他满意了。
第五十八章 挣钱不易花钱难()
最近这两年,约翰总感觉自己赚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速度。联邦快递好容易实现了盈利,休斯飞机又成了吞钱的大窟窿。休斯飞机公司刚借着欧战的东风开始大把赚钱,联邦海运又让他砸进去了大笔的资金。现在联邦海运才刚刚起步,他又要往凯泽的里士满造船厂里投钱了。
不过这也是资本游戏的常态了。各大财团基本上都是靠这种交叉控股的方式,不断吞并小公司,再将大量独立运行的子公司围绕着少数核心企业盘根错节地搭建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比如凯泽控制的庞大的建材帝国,直属企业就有上百家,各种子公司、孙子公司数都数不过来。但所有这些公司都是围绕着凯泽铝业、凯泽钢铁和凯泽水泥与灰泥板这三家核心企业来搭建的。只要这三家企业不出事,他的庞大建材帝国就固若金汤。所以凯泽才能这么放心大胆地往造船业砸钱,就是玩脱了他也不会伤筋动骨。
约翰记得,凯泽日后还进军过汽车制造业,创办过凯泽…福雷曼汽车公司,生产一种全铝制车身的汽车。不过凯泽在汽车制造业没能取得像在造船业那样的成功,在1953年他不得不关掉了自己的汽车公司。
但是只要凯泽在建材业的基本盘不出问题,这种失败,对于他来说根本无关痛痒。事实上,汽车公司倒闭后,他转头又花了上千万美元投去资夏威夷的旅游业了。
同理,约翰现在旗下的产业虽然不多,但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联邦快递公司来搭建的。他对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太平洋铁路公司、休斯飞机公司、美航公司、联邦海运公司,甚至里士满造船厂的投资,最终都是为了围绕联邦快递公司构建属于他的物流王国。
所以,在约翰的所有产业中,联邦快递公司才是核心,其它的企业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向上下游产业的延伸。只要联邦快递不出大问题,其他上下游产业的投资就算有损失也影响不到全局。况且以他的“眼光”,怎么会投资亏本的买卖。暂时的资金困难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当约翰找沃尔特商量从联邦快递公司抽资金投资里士满造船厂的时候,沃尔特却提出了另外一个资金解决方案。
沃尔特告诉约翰,得益于近来大批的欧洲订单的刺激,美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联邦快递公司的业绩也一直在水涨船高,资本市场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看好。现在正是他们发行股票,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最好时机。
沃尔特的话提醒了约翰,华尔街的那帮大鳄是不会坐看他一个人吃独食的。这会儿,那帮人应该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准备从联邦快递公司身上切一块肥肉下来了吧。
在去年离开公司前,他就曾经交代过沃尔特,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发行了200万股联邦快递公司股票。当时他想的主要是“花钱买平安”,通过“变相上供”,分华尔街那帮人一些甜头,堵一堵他们的嘴,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并非主要因素。现在想来,发行股票倒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沃尔特,我猜你应该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吧。”约翰太了解沃尔特了,这个人办事稳得很,如果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的话,他压根就不会跟约翰提这件事。
“嘿嘿,你就放心吧。”沃尔特笑着说:“去年下半年雅各就开始筹备这件事了。你也知道他和华尔街那帮人关系不一般,早就准备妥当就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了。”
“那就好,你办事我还是放心的。”约翰想了想,又叮嘱到:“这事还是不要弄得太大张旗鼓。我会让科里利厄斯(约翰的大堂哥,华尔街金融家科里利厄斯三世)帮忙找一家不太起眼的小经纪公司来操作这事,你让雅各通知他的朋友们做好准备。”
在1940年,发行股票的程序远不像后世那么复杂。很快,联邦快递公司就在资本市场上悄悄投放了200万股公司股票,绝大部分都落到了那些顶级资本大鳄手里。
这笔股票交易,为约翰筹得了不少资金,刨去投资里士满造船厂的钱,还富裕了100来万美元。
前两天约翰还在发愁从哪弄钱,现在又要为花钱发愁了。这笔钱不尽快花出去,明年初报税的时候又是一大笔支出。与其便宜联邦税务局,还不如早点花出去比较实惠。
可是,这么一大笔钱花到什么地方去呢?现在美国股市倒是繁荣的很,投进去肯定有得赚。但是,相对于跟在那帮大鳄后面捡食吃,约翰更倾向于投资实业。
他把现在自己旗下的产业一项一项捋了一遍。首先,兄弟连造船厂可以排除。这家小内河船厂不过是约翰用来拉拢布莱德利等人的工具罢了,到时候挣点零花钱就行了,犯不上加大投资。
核心产业联邦快递公司现在盈利状况不错,自身造血能力已经足够了,也不需要再额外追加投资。
铁路方面,哈罗德在约翰的鼎立支持下,已经稳住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局面,暂时不需要再输血了。说起来,这里面还有希特勒的一份功劳。要不是他这么快就干掉了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法国这一大票国家,使摩根家族在欧洲的大笔金融投资损失惨重的话,范德比尔特家的大本营说不定真就被摩根家抄了。
最近,摩根家族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帮助英国政府发行1。15亿英镑战争债券的事情上,根本无暇顾及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哈罗德正在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抓紧收复失地,加强家族对公司董事会的控制权。
只要家族守住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这块根据地,约翰就不用为联邦快递的铁路运输业务担心。况且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本来就是集铁路建设、机车制造、线路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上下游业务一应俱全,联邦快递根本没有在铁路运输这块儿另起炉灶的必要。
海运方面,约翰已经成功取得了联邦海运的控制权。小马士基为了自己的船队不被美国政府征用,只能将自己手里的大部分股份低价转让给了约翰。再加上他这次投资里士满造船厂,也算是在上游产业占据了先手。
至于现在还没影的空运业务,约翰之前的布局已经足够多得了。休斯飞机公司现在的盈利能力并不比联邦快递差多少。尤其是野马战斗机通过陆军航空队技术检测,获得出口资格后。英国人在之前320架的基础上又追加了400架,还把罗罗的梅林发动机生产许可送给了约翰。
约翰有自信,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休斯飞机公司绝对能成为全球航空制造业的顶级大佬。到时候涉足客机和运输机制造,抢占航空运输服务市场是顺理成章的事。更何况,他现在在美航还有一个董事会席位呢。
想来想去,约翰觉得,要不干脆用这笔钱收购一家车企来玩玩吧。之前,公司的智库团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