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37全球速递-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这是今天跳伞训练的总结报告。”威利斯中校带着加文走进了威廉…将军的办公室。
“好的,你们先坐。”威廉…李接过报告直接翻阅了起来。不到两分钟,他就看完了这份区区几页纸的报告:“这份报告是给华盛顿的,不是给我的。我的那份呢?”
“将军,您的意思是?”威利斯有些迟疑地问道。
“最近部队的训练进展很不错,你们也确实辛苦了,我很满意。”威廉…李先表扬了威利斯几句,然后话锋一转:“但是,我们不能只看成绩。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才是现在的工作重点。今天的实跳训练一点问题都吗?”
“明白,将军。”威利斯连连点头道:“我们这就回去研究总结。”
看到加文在一旁欲言又止的样子,威廉…李将军直接点了他的将:“加文上尉是吧,今天的训练是你带队的,你先说说有什么问题?”
““将军,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伞兵投放速度太慢。”加文说道:“现在C…47的侧舱门一次只能通过一名伞兵。我当时乘坐的那架飞机上有22个人,从第一个伞兵起跳和最后一个伞兵出舱前后一共间隔了41秒。而在这41秒里,飞机始终是在高速水平移动的。这也是今天有部分伞兵超出着陆点范围的原因。如果想要缩小空降纵深,还得想办法提高投放速度才行。”
“还有吗?”威廉…李对加文的话很感兴趣,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还有就是起跳高度的问题。今天的起跳高度是1500英尺,士兵的平均滞空时间在30…40秒之间。平时训练这么做可以确保安全,主伞出了问题也有时间及时调整。但是在实战中滞空时间长反而更危险,很容易让伞兵成为地面防空火力的靶子。”
加文想了想,又补充道:“但是如果降低了飞行高度,运输机本身被击中的风险也会提高。到底什么起跳高度合适,我们还得和陆军航空队共同研究才行。”
“从今天的实跳情况看,之前的地面训练科目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吗?”威廉…李又问道。
“关于伞具操控的训练得进一步加强。”加文说道:“我们现在用的T5降落伞采用的是静力绳牵引开伞,好处是可以实现有序降落避免空中相撞,缺点是主伞在空中很难修正方向。我们虽然教过士兵们如何通过吊带上的控制绳来操纵降落伞,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比想象得大。士兵们还需要进行大量模拟操作训练才能掌握。”
威廉…李对加文的发言非常满意。“很好,这就是我要的。威利斯你们回去抓紧时间把这些问题都总结出来。下周二,利文沃思堡军校那边有个关于空降作战的研讨会,到时候你和加文上尉跟我一起参加。”
第二十二章 运动场偶遇()
利文沃思堡军校里,约翰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结业考核而忙碌着。虽说这种短训班的考核大多都是走过场而已,极少出现不通过的情况。但是如果成绩太差,在班上落个倒数的话,总归面子上不好看。而且,约翰也有意通过这次考核检验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相比之下,班上的其他同学可就没有约翰这么气定神闲了。除了少数几个和他一样已经定下了“接收单位”的同学外,大部分人都把心思放在活动“毕业”后的去处上了。
原本他们这种三个月的短训班跟两年制的正规学历教育是不一样的,学员“毕业”后一般都从哪来回哪去,不存在重新分配的问题。但现在这会儿情况特殊,各部队都缺人,空缺位置一大把。不活动活动奔个好前程,岂不是对不起自己这几个月的辛苦。
所以在这次培训的最后一个月里,班里请假外出的同学一下子多了不少。军校方面也知道这些人请假是去干什么的,只要不影响各科目考核和论文答辩,一般都会痛快放行。
对于班上那些经常隔三差五就要消失个一两天的同学,约翰并不太关注。这时候才开始“临时抱佛脚”,只能说明他们一没有过硬后台,二不够沉着稳重。这种人的前途,约翰都不大看好。这里面唯一的例外,估计就只有卢修斯这只“狐猴”了。
自从那天和约翰在服务社酒吧里“相谈甚欢”后,卢修斯又等了一个多月,也没见到约翰有什么动作。期间卢修斯又旁敲侧击地试探了几次,见约翰都没接茬,也就明白他没那么好糊弄,不会轻易上钩。于是卢修斯也就偃旗息鼓,不再跟约翰提及任何有关格罗夫斯的事了。
好在他们两个人都有各自的小心思,明面上彼此间的关系维持得还算不错。有什么关于工兵方面的问题,约翰都会主动找卢修斯请教。卢修斯也很热情,从来不厌烦约翰问的问题太过小儿科。
不过最近,眼看着培训班就要结业了,卢修斯的行踪也开始诡秘起来。元旦回来没多久,他就请假从学校里消失了。约翰通过弗雷德打听了一下,工程兵建筑部那边已经有了传闻,说卢修斯很快就会被调到军工生产委员会下属的一个什么规划部门去任职了。约翰估计,这只“狐猴”恐怕是回华盛顿,做最后一搏了。
当然了,班里“前途未卜”又能和约翰一样埋头做好学生的人也大有人在,比如布莱德利的老同学范弗里特。目前这个已经48岁的中校副团长还在一门心思地雕琢他那篇关于各国陆军师一级火力和人员配置特点的论文,丝毫不在乎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扶正当上团长。
“嗨,詹姆斯,真难得在这里碰到你,你一般这会儿不都在图书馆吗?”一天晚饭后,约翰在学校运动场上散步的时候,意外地遇到了范弗里特。
“嗨,约翰。”范弗里特穿了一身运动装,脖子上还套了个哨子。跟约翰打过招呼后,他又把自己身边的一名同样身穿运动装的大个子引荐给了约翰:“这是军校学员管理部的魏德迈中校,我俩以前在本宁堡步校训练大队的时候是同事……”
“不用介绍了,詹姆斯,我们认识。”约翰笑着打断了范弗里特的介绍:“晚上好,阿尔伯特!恩比克将军的身体还好吧。”
“晚上好,约翰!”魏德迈憨厚地笑道:“谢谢你的关心。这次多亏了艾尔弗雷德先生,斯坦利的手术非常成功,圣诞节前就已经出院回家休养了。”
约翰是一年前通过雷利认识阿尔伯特…魏德迈的,他俩当初在第15步兵团服役的时候是一个连的战友。去年11月进了利文沃思堡军校后,约翰又特意去拜访过魏德迈几次,与这名身材高大、性情温和德裔中校处得不错。
前一段时间,魏德迈的岳父,陆军保守派资深大佬,第三集团军司令斯坦利…恩比克中将因心脏病住院。还是约翰通过艾尔弗雷德(在管理范德比尔特大学和范德比尔特教育基金会的同时,艾尔弗雷德本人也是美国著名医学家,心血管方面的权威)帮他安排的手术。
在约翰心中,魏德迈这个中校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下于麦克奈尔少将。不光是因为历史上,魏德迈会接替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美军司令,还因为他是二战期间美军中少数可以在各派力量面前左右逢源的家伙。
一方面,魏德迈是陆军“中国帮”成员,20年代末在中国天津的那段任职经历,为他赢得了马歇尔信任和赏识,同时也让他与史迪威、李奇微、沃克等其他“中国帮”成员结下了深厚友谊。
另一方面,由于岳父恩比克的关系,军内保守派对魏德迈的接纳程度也很高。别看恩比克中将已经因为心脏病告别他一手组建的第三集团军了。这个老头和罗斯福家族关系匪浅,是深受罗斯福信赖的私人军事顾问。美国参战后,为了缓和与保守派的关系,老恩比克又被重新请出山,担任了美国陆军副参谋长。
这还只是在陆军内部,在政界,魏德迈的教父是共和党进步主义派元老、资深参议员乔治…诺瑞斯(著名的《诺瑞斯法案》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个在国会屹立长达40多年的共和党元老不仅在中间派共和党人中拥有极高的威望,还是1933年美国大选中率先倒戈支持罗斯福的关键人物,与罗斯福新政派关系颇佳。
哪怕没有得自前世的那些历史信息,光凭魏德迈的背景和自身能力,约翰也能判断出他将来绝非池中之物。毕竟像他这样能够被各方力量都接纳的人才,实在是太稀缺了。约翰要是不趁机和他搞好关系,那才是脑子进水了呢。
“詹姆斯,阿尔伯特,你们这是去干什么啊?”约翰好奇地问道。
“下周军校橄榄球队有比赛,我请詹姆斯去帮忙指导一下。”魏德迈笑着说道:“詹姆斯可是西点校队历史上最杰出的后卫。他在佛罗里达大学军事部任教的时候,还兼任过校橄榄球队的主教练,带队拿过NCAAF(美国大学橄榄球联赛)的分区冠军。”
“那都是多少年以前的事了,我那套早就过时了。”范弗里特连连摆手道:“我就是去活动活动。约翰你有兴趣一起过去玩玩吗?”
“今天就算了吧,我一会还有别的事。”约翰连忙谢绝了对方的邀请。他又不是范弗里特,快50岁了身体素质好得还能和一帮青年肌肉男玩身体对抗运动。
不过话说回来,他对范弗里特的这份定力和气度还是非常佩服的。这时候了还能不慌不忙,不争不抢,该学习学习,该运动运动。难怪这位老兄能够长命百岁(历史上,范弗里特一直到1992年才去世,去世前刚过完他的100岁生日),这心态让人不服不行。
第二十三 要出书了!()
告别了范弗里特和魏德迈,约翰在返回宿舍的路上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凭借魏德迈的背景关系和个人能力,为什么最后一直都没捞到打仗的机会呢。
没错,魏德迈这人性格温和,又很有政治头脑,搞军事外交是把好手。但人家的军事素养也很出色啊。1936年到1938年间,魏德迈还专门赴德国军事学院进修过两年,可以说是目前美军中对德国陆军最为了解的人。
为什么这么一个背景深厚、能力出众的人才会一直被按在后方充当一个没有实权的联络员角色呢(美国参战后,魏德迈长期在英美联合参谋会议充当马歇尔的代表)?
虽说后来魏德迈也被任命为了一个大战区(中国战区)的参谋长兼美军司令,名头看似不小,但这并不是什么美差。在华盛顿,自打“史迪威事件”后,美国军事及外交官员就将中国视为葬送前程的坟场,大多数人都对这一任命避之不及。
况且魏德迈接替史迪威的时候已经是1944年底了(印缅战区在1944年10月就已被单独划分出来,由索尔登中将负责)。他上任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安排美援物资,帮蒋训练美械部队,并没有实际指挥作战的权利。说白了,还是个“高级联络员”。
以前约翰还不觉得,仔细一想还真有些奇怪。要说魏德迈不受重用吧,二战期间他的晋升速度可不比巴顿、布莱德利这些一线指挥官慢。从1942年开始,魏德迈几乎一年一个台阶,3年间就从中校爬到了三星中将的位置。
可是要说他受重用吧,他被安排从事的又都是些居中协调联络的工作,可以说是典型的“位高而权不重”,从没真正掌握过部队指挥权。约翰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